3

“A股史上最大资金骗局”,还没完……

 1 year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36kr.com/p/1994360053658377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A股史上最大资金骗局”,还没完……

36氪的朋友们·2022-11-09 12:56
击鼓传花,还没停?

这两天,江苏有一家知名企业江苏舜天(600287)被证监会立案调查了。

江苏舜天全称江苏舜天国际集团有限公司,主营业务是进出口贸易、国内贸易、服装生产以及股权投资等,其中包括通信器材的进口及国内贸易。

根据公告,江苏舜天被证监会立案的原因是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至于具体所涉何事,截止目前,公司方面未做出相关回复。

v2_4577a4a84c434fddb8463b5f904e2f59_img_000

虽然没有回应,但架不住股民们的浮想联翩。因为,最近出事的上市公司,可谓是接二连三:江苏舜天被立案的5天前,10月30日上市公司康隆达(603665)及董事长张间芳被证监会立案;之后几天,11月8日上市公司国瑞科技(300600)又被立案了。三家公司都是同一个原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

v2_2af1d5c40bb646f094d5f537bc834d63_img_000

康隆达算是比较坦诚的,通过投资者互动明确表示,被立案原因应该与“专网通信案”有关。国瑞科技呢,早在去年就进入了踩雷专网通信骗局的名单。江苏舜天与这一案件的关系相对隐蔽,但根据其去年8月份的一份重大风险提示公告可以看出,去年其涉及10.44亿元应收账款的9家销售客户中,有多家被专网通信风波波及。

换句话说,这是去年的专网通信900亿连环大雷,时隔一年多之后又炸了啊!而这个据称是“A股史上最大资金骗局”的案件,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呢?

专网通信案,是一个典型的庞氏骗局。幕后的黑手是一个名叫隋田力的大专生。

隋田力出生于1961年,擅长自我包装的他,履历极为神秘。1998年11月,他下海经商,成立了星地研究所并担任所长,2015-2016年成为新三板上市公司海高通信的实控人。根据《界面》新闻的报道,面对外界,他光环十足,曾涉嫌虚构个人履历,声称自己在信息通信应用领域有30年的工作经历,并有在国有骨干企业担任过要职的经历。

专网通信项目,也被他包装的神乎其神,大致是指为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政务及行业提供专用网络,如为警察、铁路、地铁、机场、矿山等系统,提供专网通信设备。并且呢,据说这些项目因为涉密,可以不公开招标,上市公司也可以不对外披露。

事实上,项目只是一个幌子。就连参与相关业务的一些公司知情人士,也只看到过上游公司中的采购和组装是真实存在的,至于下游厂商把产品具体给了谁、产品的具体去向,他们也一无所知。

综合媒体报道,这个项目更像是一个融资性贸易骗局。具体来说,就是指企业之间名义上进行贸易,实质上更像是在从事拆借融资。该案的基本运作模式是:加盟该项业务的上市公司,在采购原材料时需预付100%款项,而对外销售产品时只能预收10%款项。甚至,从哪家上游供货商采购原材料,也要通过下游客户指定。

更魔幻的是,隋田力的身影不仅在相关上市公司的上游供应商中出没,在下游客户里也隐约可见。

比如,2009年11月至2017年9月,隋田力成立了一家新一代专网的公司,任董事、总经理;2011年7月,隋田力和一个邹荀的人,出资设立上海星地通,分别持股90%、10%,隋田力担任执行董事。而上海星地通和新一代专网,都是这个专网通信项目的前5家主要供应商之一。

再比如,这个项目前五大下游客户之一的航天神禾,也是由隋田力实际控制的企业。数据显示,在专网通信项目中,相关上市公司对航天神禾的累计销售额至少达51.26亿元。

甚至,隋田力还和受骗企业瓜葛不清。2015年,隋田力通过上海星地通及上海奈攀,与上海电气合资成立上电通讯,成为持股34.5%的第二大股东。而上海电气,是这个大骗局的第一个爆雷者。去年5月,上海电器接连发布两起公告,称子公司上电通讯因应收账款普遍逾期,存在大额应收账款无法回收的风险,最高可能会给上海电气造成归母利润83亿元损失。

换句话说,隋田力这是在上下通吃、空手套白狼啊!这些所谓的交易,更像是他左手倒右手的资金游戏。而奇葩的上下游结算模式,实质上就是在让上市公司承担巨大的资金垫付风险。

也因此,去年,继上海电气之后,不到两个时间,宏达新材、瑞斯康达、国瑞科技、中天科技等共计8家上市公司纷纷爆雷,合计的可能损失金额高达240亿元。另外,随着调查的深入,仅去年便已知有13家上市公司卷入其中,资金规模超过900亿元。

根据《证券时报》的报道,上市公司之所以对这么一个漏洞十足的项目趋之若鹜,很有可能是因为在短期内可以借此业务做大业绩,使得公司财务报表更加光鲜。

以最早大规模涉足这个诈骗项目的上市公司新海宜为例。2014年,新海宜新增专网通信业务的首年即录得2.25亿元收入,占总营收近20%;此后该业务一路增长,并成为公司营收增量的核心贡献者,到2016年最高峰时达到11.7亿元,占总收入超过60%。

华讯方舟在短期营业收入飞速提升方面的表现,也很明显。2015年,华讯方舟新增了此项业务,当年即录得3.12亿元收入,占总营收的35.5%;在最高峰的2017年,其17.6亿元的营业收入中有16.4亿元系该业务贡献,占比93%。

但泡沫总有被戳破的一天。以上海电气为例,披露公司重大风险的提示公告的两个月之后,上海电气收到了证监会的调查通知书,成为专网通信案发后首家被证监会立案调查的公司。2021年,因该业务上海电气最终计提合计92.22亿元减值损失,全年净利润巨亏100亿元。

此后,凯乐科技、宏达新材、新海宜、华讯方舟等公司相继被立案调查。加上文章一开始提到的江苏舜天等3家公司,截止今年的11月8日,共有11家上市公司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再说回江苏舜天的问题,做为受害者的江苏舜天,在此案中估计损失不小。去年的8月17日晚间,江苏舜天曾发布重大风险提示公告称,称公司经营的通讯器材业务存在部分合同执行异常情况,已产生应收账款逾期1.37亿元,占上市公司近一年审计净资产的5.21%。

这1.37亿元,其中有1.27元是因为一家叫四川科为奇的公司逾期未付,990.04万元是上海电气国贸逾期未付。上海电气的遭遇众所周知,该公司去年因专网通信骗局陷入巨额亏损。

另外,江苏舜天面临的风险不止如此,除了这两笔逾期款外,彼时它共有10.44亿元的营收账款和票据,也都是通讯器材业务方面的,共涉及9家公司。虽然,当时大部分还未逾期,但也够呛能收回,因为这9家公司中,有多家被牵连进了专网通信案。

v2_b121bf2697694e71930ec974132722a6_img_000

比如,尾款最多的重庆天宇星辰供应链服务有限公司,彼时欠江苏舜天尾款3.51亿元,天眼查显示,该公司由隋田力间接持股37.6%,也是专网通信风波中的涉事企业。

中宏正益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当时的剩余尾款金额是8480.05万元,该公司是宏达新材(002211.SZ)销售专网通信产品的客户之一,去年8月13日宏达新材曾发布公告称董事长杨鑫疑似失联。

南京长江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当时的剩余尾款金额4039.31万元,而这家公司当时已经与专网通信骗局案的受害者国瑞科技互相提起诉讼,国瑞科技向南京市中级法院请求判令该公司支付货款6306.66万元及逾期付款违约金等。

说白了,就是一环扣一环,专网通信案的涉事公司炸完了之后,又烧到了江苏舜天身上。被连累的江苏舜天,2021年交出了十余年来的首份亏损年报,亏了逾6亿元。今年,江苏舜天慢慢回复元气,实现盈利,前三季度净利润3872万元,结果又被立案调查。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与专网通讯案爆雷圈公司关系密切,但从2016年至2020年披露的年报主营业务明细来看,江苏舜天并未提及该业务。这样一来,倒霉的能有谁呢?投资者呗。

参考资料:

1.《900亿“专网通信”骗局:神秘人操刀,13家上市公司卷入》,证券时报

2. 江苏舜天公司公告

3.《爆雷!又一A股被立案调查,2万股民要懵了?》,中国基金报

4.《江苏舜天卷入专网通信“爆雷”案!》,财联社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商业人物”(ID:biz-leaders),作者:杨梅,36氪经授权发布。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36氪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