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2022年接近尾声,消费回暖了吗?

 1 year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adquan.com/post-2-320022.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2022年接近尾声,消费回暖了吗?

作者: 社区营销研究院 关注

2022-11-07 09:43 浏览 · 3460

收藏(10)



疫情给2022年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今年开年以来,在疫情影响下,以老乡鸡、乡村基为代表的强现金流餐企纷纷加速上市进程;疫情让戴口罩变为常态,也意外捧红了口罩妆、眼妆乃至美瞳等细分妆容的需求;疫情还让消费者前所未有地关注起居家质量,因此那些能带来新奇体验、泛用性强的小家电如空气炸锅、投影仪都成长飞快……

疫情同样颠覆了商业逻辑。百果园、钱大妈、锅圈食汇、零食有鸣……越来越多的品牌连锁店将开店点位选在了社区而非商场;生鲜电商这种低头捡钢镚的生意,今年二季度已有头部玩家在北上等一线城市实现盈利;美团、京东开启即时零售大战,即使是苹果手机也可以在发售当日配送到家……

与上述趋势共振的是广告主的投放预算转移以及广告市场的变天。今年上半年广告业整体增长为负,但梯媒业却逆势增长,电梯电视、电梯海报分别同比增长3.9%、7.7%。消费是长长的坡、厚厚的雪,越是消费寒冬,越需要有长期主义的选手给市场以信心。

2022年已经接近尾声,消费回暖了吗?社区营销院认为,可以分可选消费和必选消费看待这一问题:在可选消费上,经济下行的口红效应有多大程度体现?在必选消费上,消费者会将哪些品类视为更刚需?

01. 可选消费:口红效应更受益于头部品牌商、核心原料商

美妆可能是最典型的可选消费之一。最新数据显示,今年美妆板块整体面临营收、利润双双下滑的不乐观局面。在营收方面,2022Q1-Q3美妆板块的整体营收分别同比增长10.6%、下降3.1%、增长5.7%,考虑到二季度618大促对美妆板块的拉动作用,这一数据可以说表现得更差。在利润方面,2022Q1-Q3美妆板块的整体净利润同比下降16.2%、47.7%、64.2%,一路飘绿不说,赚钱能力是越来越差。

1667553555825d72f20a15f585.jpg

那么,对比起618的亮眼大促成绩以及双十一预售的品牌战报,究竟是谁在吃肉、谁在喝汤呢?美妆板块视行业链条环节不同,一般可分为品牌商、生产商、原料商,且行业分润模式基本为微笑曲线:品牌商、原料商分润比例更大,可达4-6成,且头部具话语权的品牌商往往毛利水平更高,中游生产商毛利水平偏低。因此,今年主要在利润端承压的还是生产商。事实上,疫情封控普遍让生产类企业复工难、物流受阻、难以组织生产保证产能。2022Q1-Q3数据显示,就毛利水平而言,品牌商/生产商/原料商的毛利率分别同比增长0.6%、减少0.1%、增长4.9%。就净利润水平而言,这三者的差距被进一步放大,品牌商/生产商/原料商的净利率分别同比增长38%、减少100%、增长126%。以上数据说明,在消费寒冬里,头部品牌商可以通过控制营销预算,只凭借产品及品牌力,更多凭借老客复购就可以把账面做得更好看;而且越是消费寒冬,越体现资源型行业的上游盈利价值。先看品牌商的例子。以疫情封控更少的Q3看,像上海家化、珀莱雅、贝泰妮这种头部公司,分别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16%、44%、35%,但同为上市企业的丸美股份刚刚从前两季度的泥潭走出(Q1-Q2分别同比下降35%、42%),实现扭亏为盈。

1667553555f6404142326d135b.jpg

再看原料商的例子。华熙生物是一个典型,其旗下既有孵化品牌夸迪、薇诺娜等连续登上618、双11大促榜单,由于对胶原蛋白等核心原料自研,其财务数据也表现得比品牌商更亮眼:其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速达到77%,比珀莱雅还高出一倍。如果说华熙生物护城河已深,那么,同为原料商的科思股份也验证了上述2b更吃香的逻辑:其三季度营收4.29亿元,同比大增82.53%,归母净利润1.07亿元,同比大增324.77%。从美妆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在经济下行的背景下,可选消费领域里,口红效应的最大受益者仍然只属于头部品牌商、核心原料商。02. 必选消费:离消费者更近的才叫必需品
必选消费领域,同样在验证一个道理:消费遇冷,消费者对必需品的理解范畴也在发生变化。食品饮料板块,可能是必需品最大的分支领域之一。从柴米油盐,到主食副食,再到茶咖酒等具成瘾品,疫情基本都改造了一遍消费逻辑。社区营销院曾指出,这两年在调味品及预制场领域(或者在吃喝的前置环节)最大的变化是:

  • 一是如酱油等典型的单一调味品卖不太动了,而如牛肉酱等把味型调制好、更容易直接下饭的复合调味品受益于懒宅不做饭的趋势增速飞快;
  • 二是预制菜一定程度上也可视为“配菜+调味”一步到位的居家饮食方案,但预制菜没有锅气、口感不佳(多为高盐高脂产品)、食材不如生鲜电商渠道售卖的新鲜,消费者更多还是基于囤货需求购置。

而在成瘾品领域,不同领域也形成了不同的消费号召力。

1667553555a747e93d7a76c740.jpg

例如,零食领域方面主要体现为渠道的变化:零食有鸣、零食很忙等专注区域下沉市场、主打性价比的零食集合店拓店迅速(目前规模达300家左右),而三只松鼠尽管开店规模更大(800家左右)、今年以来却加速闭店;而另一边,美团、京东的报告指出,零食已数月排在即时零售渠道销售前三品类。上述趋势进一步反馈至品牌端,那些能够布局上述新兴渠道、能够靠多渠道分摊分销、同时坚持大单品策略(能够占位品类第一心智)的品牌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例如恰恰、盐津铺子等。2022Q3数据显示,恰恰瓜子营收继续维持上一季度的双位数增长,且坚果品类增长30%左右,而盐津铺子的营收同比增长34.7%,环比也有19.6%的增幅。不过,同样自带休闲消费属性、甚至偏刚需的乳业市场,情况就不那么乐观了。2022Q3,伊利、妙可蓝多都出现不同程度的营收增速下滑,分别环比下降4.9%、8.3%,尽管各自都是乳制品领域的头部玩家,但无论是液态奶还是奶酪棒,出于家庭式消费更多,因此销售渠道都更依赖线下KA。

1667553555be1a96bd2eaf3844.jpg

品牌必须离消费者更近,无形中也更利于那些天然更适合把店开在社区点位的玩家。紫燕食品是这方面的典型例子,前不久,紫燕食品已经过会,而与其他已上市的卤味玩家相比,紫燕食品最大的区别在于主做佐餐卤味,佐餐意味着其更多的门店开在社区、农贸市场等点位。上市之后,紫燕食品为讲出更大的资本故事,也不分佐餐卤味or休闲卤味了,也在推出鸭脖等休闲属性更强的产品,同时开始做起外卖业务。但很明显,绝味食品等休闲卤味玩家其实很难复制这一打法,原因就在于其门店点位更多位于地铁、商场,而现在有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居家点起休闲卤味的外卖,美团数据显示,其即时零售渠道卖得最好的零食品类就是鸭脖。数据是最好的证明。2022Q3数据显示,紫燕食品的营收利润双双优于绝味食品:紫燕食品营收增速达13%,而绝味食品仅有4%左右,且紫燕食品归母净利润增速虽减少20%,但对比起绝味食品大减80%,仍显得欣慰许多——其盈利水平受影响更小主要就得益于门店点位更多位于社区,受疫情影响更小、更容易触达现在的消费者。方方面面可以得见,离消费者更近的才叫必需品。

注:本文系作者授权在广告门平台发表,内容仅为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广告门立场和观点。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