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杀回大众丰田大本营,“卷”出海的造车新势力能赢吗?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tech.sina.com.cn/csj/2022-11-04/doc-imqqsmrp4961607.s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杀回大众丰田大本营,“卷”出海的造车新势力能赢吗?

封面来源| 图虫创意
封面来源| 图虫创意

  欢迎关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订阅号:techsina 

  文| 杨晓鹤

  来源:Tech星球

  2022年8至10月,蔚来汽车董事长林斌和总裁秦力洪自驾蔚来ET7,在欧洲穿行了10个国家,行驶了2500公里,完成了一场“环欧洲游记”。

  这场环游记,是为蔚来打开欧洲市场,而进行的市场调研行动。也是通过这场调研,蔚来认为欧洲更适合订阅模式。随后的10月份,蔚来汽车宣布“只租不卖”进入德国、荷兰、丹麦、瑞典四国市场,提供ET7、EL7(ES7)、 ET5三款车型,车辆订阅期限从1个月至60个月不等。

  但蔚来的订阅价格比肩保时捷等知名汽车品牌,还是引发了市场热议。

  “我们跟保时捷、奔驰的某些车型价格接近是合理应当的,这就是蔚来本身的产品力和价值应有的水平。在中国,很多人习惯觉得,同样的车,中国品牌应该比德国品牌便宜多少万,在欧洲我们没有想过这些。”蔚来创始人李斌自信地表示,杀回BBA(奔驰、宝马、奥迪)的大本营,就是要以高端的姿态夺回市场,而不是以价格致胜。

  实际上,蔚来在欧洲已经走过6年。但这6年时间里,并没有全力以赴。造车、上市、股灾,蔚来在国内忙到无暇顾及海外。

  如今,海外市场出现出了新的机遇。首先是海外需求的增长,目前,全球约有130个国家和地区提出了碳中和目标。比如荷兰、挪威要在2025年禁售燃油车,印度、德国准备在2030年全面禁售燃油车,法国和英国则计划在2040年禁售燃油车。市场对新能源汽车换代燃油车,有着广泛的需求。

  而且,海外部分国家也在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力度。比如,挪威推出包括免征25%的增值税、免征进口关税、免征养路税等在内的多项支持电动化转型的政策;德国新能源汽车消费者则最高可享受9000欧元的补贴,进一步激活了新能源汽车市场。

  所以,尽管国内市场“蔚小理”(蔚来、小鹏、理想汽车)的销量,在造车新势力中已经不是绝对统治地位,但蔚来等还是开启了大规模出海的步伐。而且不止在欧洲,国内的造车新势力也在布局亚太地区。

  2022年2月,比亚迪在澳大利亚率先上市元PLUS EV,目前订单已超4500台。8月,比亚迪宣布进入泰国乘用车市场,并在泰国全资投建首个海外乘用车工厂。而造车新势力另一家企业哪吒汽车,甚至在东南亚推出了特有车型,在泰国、尼泊尔等地开启了热销。

  在这股出海热潮中,造车新势力将他们的产品卖到了全球各地。根据中汽协数据,今年前8个月中国的汽车累计出口量已经超过德国,仅次于日本成为了世界第二大汽车出口国。这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38.9万辆,同比增长超过1倍,增速大大高于汽车业整体出口增幅。

  经历了国内的红海竞争,造车新势力经过8年时间成长,当下卷向海外已经成为自然而然的选择。但面对曾经的强敌,造车新势力们能赢吗?

  造车新势力掀二次出海热潮

  一直以来,国内的汽车市场,都被大众、标致等欧洲车企,以及丰田、本田等日本企业占据。

  实际上,在燃油时代,吉利、长城等国产车也曾掀起过一次出海热潮,试图反攻回海外市场。但由于缺乏核心技术,并没有颠覆国外的市场格局。

  但在电动时代,欧洲确实落后了。

  以核心的电池资源为例,目前全球电池产量中只有3%位于欧洲,亚洲占85%(中国69%)。欧洲生产电池并没有成本优势。而电车的主打智能化,海外的传统车企也比国内落后。

  更重要的是,这些传统车企转型的步伐和决心都没有那么强。例如,宝马在售的宝马i3,就是基于CLAR架构打造。这个架构平台并非专业级纯电动车车型,而是属于“油电共生平台”。相比国内众多纯电架构平台,比如小鹏和蔚来,已经进化到800V超快充平台,对比之下,宝马CLAR架构不免有些“将就”。而宝马基于全新的纯电版本的Neue Klasse平台,还要在2024年后才能推出众多车型。

  可以说当下阶段,国内造车新势力还有一段时间的领先优势。抓住这段难得的机遇,就成为大家当下的集体选择。

  在2022年10月份举办的巴黎车展上,国内造车新势力成功夺得了众多目光。

  长城、比亚迪、零跑、赛力斯等中国品牌集中参展。其中,比亚迪亮相巴黎车展的三款车型:唐、汉、元PLUS(当地车型名为BYD ATTO 3),前两者预售价7.2万欧元(约合人民币51万元),元PLUS预售价为3.8万欧元(约合人民币27万元)。

  而在此前的7月,比亚迪宣布正式进入日本乘用车市场,8月宣布进入德国、瑞典、丹麦等市场,9月召开欧洲线上发布会。不过,9月份比亚迪销量达到20万辆,海外销售新能源乘用车合计 7736 辆 ,海外市场目前还不是主力。

  国内定位性价比的另一位玩家哪吒汽车,如今也是出海争夺战的重要选手。2022年3月,哪吒汽车泰国子公司正式成立;8月,哪吒V右舵版在泰国上市,正式进入泰国市场。目前已出海的国家5个,包括泰国、以色列、尼泊尔、老挝、缅甸。哪吒方面公布的数据显示,截止9月中旬,哪吒汽车在海外的订单已超过5200台。

  比亚迪和哪吒气势汹汹的出海景象,也让比亚迪等车企在巴黎车展上备受关注。法国媒体Viralpro就直言,巴黎车展上“要么是中国的电动车,要么就不是电动车”,中国车企“发起了大规模的欧洲攻势”。

  而想要拿下欧洲市场,挪威这个国家就不可绕过, 挪威利好的税收政策,导致每售出五辆车就有四辆是纯电动。所以,不仅是轿车、SUV等造车新势力的常规车型,选择挪威进入欧洲市场。岚图等目前主打MPV市场的玩家,也开始将眼光瞄准这里。9月26日下午,500辆岚图FREE正式发运挪威。

  毕竟欧洲的企业用车中,D级、E级、F级别车都有很大的市场,所以尽管是东风集团的新品牌,岚图也一开始就筹划了出海的步伐。

  不仅有比亚迪和蔚来这些国内知名的选手大举出海,还有一些造车新势力玩家,从成立伊始就确定了出海目标。比如,创维汽车(原天美汽车)成立于2018年,新车创维EV6于今年7月刚刚上市,现在汽车已经销售到40多个国家。

  “在德国、丹麦这样的国家街上,和我们在中国的街头观感来看。电动车的保有量还是少了点,我们可以判断它的大发展时期还没有到来”,蔚来总裁秦力洪表示,现在新势力出海还有广阔的市场机遇。

  根据最新数据也显示,在2022年前8个月,中国品牌已占西欧电动汽车销量的近二十分之一,销量爬坡刚刚开启。

  杀回丰田大众的大本营

  出海也意味着没有国潮光环加持,国内造车新势力也开启比价格、比产品、比服务,通过不同维度在海外市场竞争。

  首先,从性价比的优势看,在国内异军突起的哪吒和零跑汽车,也将这种打法复制到了海外市场。

  8月,从网络传出的图片看,哪吒在泰国的店内人头攒动,还是很热闹。有博主分析,主要哪吒U定位“超长续航智能纯电SUV”,是15万元内电车中首个搭载8155芯片的车型。超高的性价比路线,让哪吒在国内销量取得了领先,在东南亚市场也顺风顺水。

  另一家新势力零跑汽车,也是将其最具性价比的微型小车出口到了欧洲市场。目前,T03是零跑首款出口车型,现已通过欧盟整车形式认证,首批已经装船发往欧洲。

  而一直拥有性价比优势的比亚迪,在欧洲市场却玩起了产品力,这也是因为比亚迪早期吃过亏。

  早在1998年,比亚迪就在荷兰成立了欧洲总部,不过彼时的业务并非乘用车,而是新能源商用车,比如电动巴士和出租车。早期国内市场,比亚迪也被评论认为销量多依靠网约车。

  尽管车的用途没有高低之分,却影响一部分消费者的乘用车选择。经过多年的发展后,造车新势力开始能满足消费者挑剔的眼光。

  如今,比亚迪ATTO3有望成为欧洲市场的销售主力。资料显示这款车配备60.5kwh可用电量,WLTP续航261英里,最大充电率88KW,比同段位的标致208约低7000欧元,雷诺Meganne低约1万欧元,但在内饰、智能驾驶、空间等方面更为突出。

  而比亚迪“唐”的售价,与奥迪e-Tron Premium Plus Quattro接近。值得一提的是,比亚迪唐、汉两款车的售价超过了七万欧元,比国内高一倍,直接对标宝马X5。这也是比亚迪看到欧洲市场,暂时还能以提供同类型的智能车,所以产品还有一定的领先度。

  造车新势力出海各显神通,在国内市场就不走寻常路的蔚来,这次也是想将服务作为出海的主打。

  这也是李斌和秦力洪在这趟欧洲环游记中,得到的感悟。比如,在欧洲很多国家,高速和城市街道还是慢充。秦力洪说慢充很不方便,早上起来要赶路,助手说你们吃会早餐,一晚上车还没充满。

  欧洲市场的特殊性,也让蔚来看到机会,在欧洲市场提供更复杂BaaS服务。而蔚来的BaaS服务,也并不仅仅是国内市场熟知的换电服务,“你可以简单理解基本上除了电费全包了,保险、维修,所有东西都含在里面了,一价全包”。所以这也是前文提到,李斌认为蔚来的订阅费不比保时捷便宜的一个隐含理由,是蔚来的服务更全面。

  李斌认为,订阅模式比单纯卖车还要复杂,整个服务都要打包进服务里,怎么定价,怎么提供长周期服务都是难题。实际上,早期蔚来在国内有尝试过服务无忧的包,但市场认可度不是太高。

  毕竟服务则相对复杂,但李斌认为,欧洲对这件事还是挺接受的,长远来看则需要销量来证明。

  出海最急需补足的一课

  在造车新势力出海的热潮中,新能源车的销量也在暴涨。

  乘联会数据显示,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出口正在呈爆发式增长。8月乘用车出口(含整车与CKD) 14万辆,同比增长182%,新能源车占出口总量的25.9%,约3.6万辆。

  当然,这其中不可忽视的是,因为特斯拉的上海超级工厂,年产能超过75万辆,面向北美以外的市场供应汽车。所以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8月份出口超3万辆,贡献了国内新能源出口的主力军。

  特斯拉这条鲶鱼,搅动了国内新能源造车市场。尽管在中国非常卷,但在欧洲,造车新势力还是非常尊重竞争对手的主场。

  “也许他们的市值比我们高不了太多,但他们的销量、服务网络、供应链体系等方面比我们要高很多的,我们绝对是需要学习和追赶他们。”委实如李斌所言,本地化也是造车新势力最急需补足的一课。

  目前,蔚来在匈牙利投资建设的蔚来能源工厂,已经完成首座换电站上线。这还不够,服务中心、语音交互和车机地图,甚至是云服务、数据中心等本地化的操作,也正在与当地供应商的对接。

  李斌在接受欧洲媒体采访时也介绍到,蔚来在欧洲的智能化进展。2021年4月,蔚来曾在这边做辅助驾驶、相关的测试,现在有一支不小的测试车队了,在柏林还有一个创新中心。“自动驾驶、辅助驾驶,在很多国家法规区别还是不小,我们在这边提供服务要做全面的对接,没有本地的团队肯定是不行的。”

  相比蔚来的服务和研发项目先行,比亚迪则最先解决产能问题,毕竟国内市场比亚迪还有70万单的“欠账”,根本没有产能分配给海外市场。此前,比亚迪宣布与全球汽车租赁公司 SIXT 签署合作协议。根据双方协议,SIXT 将在未来 6 年内向比亚迪采购至少 10 万台新能源车,在这些确定性产能面前,比亚迪选择了直接建厂。

  9月份,比亚迪签约泰国WHA工业园,将建设首个海外乘用车工厂;10月份,比亚迪宣布将在巴西投资约 5.83 亿美元建设三座新工厂。据财新报道,比亚迪关联公司将在山东烟台的一家船厂订造 8 艘可装载 7700 辆汽车的滚装船,总造价近 50 亿元,为比亚迪打造“出海舰队”。

  更早在泰国建厂的哪吒汽车,2022年则主力提升出海的销售渠道能力。今年9月,哪吒汽车在泰国的首家3.0形象直营体验空间开业,成为首家登陆泰国的“中国造车新势力直营店”。而且在哪吒V右舵版上市后,哪吒承诺还将以“每年至少一款车型”的速度,为海外市场推出轿车、SUV等电动车型。

  当然,海外汽车巨头也并没有甘心被抢占市场,很多传统车企巨头甚至开启了反攻国内。

  近期,据悉宝马有意再投资100亿元人民币,扩建其在沈阳的高压电池生产中心,扩大在中国的电池项目投入。与此同时,大众集团将投资国内自动驾驶芯片地平线,且集团旗下软件公司CARIAD将携手地平线在华成立合资企业。为此,大众集团计划出资约24亿欧元,“这是大众进入中国40年来最大的一笔单项投资。”

  海外传统汽车巨头同样来势汹汹,守住大本营,全球化竞争,造车新势力最具挑战性的一项使命来了。

1.png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Recommend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