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从《中国好歌曲》中淘金,怀念难得的华语原创音乐选秀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sspai.com/post/76482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从《中国好歌曲》中淘金,怀念难得的华语原创音乐选秀 - 少数派

1
从《中国好歌曲》中淘金,怀念难得的华语原创音乐选秀

从 2004 年的《超级女声》《明星学院》,到 2022 年的《中国好声音 2022》,围绕音乐与歌唱的选秀在内地的十余年,经历了全民热潮与逐渐沉寂。从素人歌星横空出世,到成名歌手再战舞台,从地下乐队走入聚光灯,到绝对音痴大闹演播厅,形形色色的选秀留下了太多名场面。

而在这些五花八门的节目中,最让我想念,也最令我惋惜的,就是 2014 到 2016 年,由《中国好声音》团队灿星制作策划,CCTV-3 播出的三季《中国好歌曲》。它是中国现代选秀史上非常难得的原创音乐主题节目,综合了播放平台、策划团队、选手作品的多重加持,推荐了众多优质音乐人走入大众视野。而在第三季结束后,节目遭遇难产,直到 2019 年才在优酷以《这!就是原创》的形态发行了第四季,而此时尽管它吸引了更加强大的参赛选手,影响力也已大不如前。

这篇文章中,我就来推荐一些从《中国好歌曲》系列中走出的音乐人与音乐作品,帮你重拾一下对华语音乐的信心。

广为传唱的经典之作

从原创歌曲的质量来看,《中国好歌曲》非常明显地歌比人红、歌比节目红,尤其是优质幕后创作者云集的第二季,歌曲质量之高,在华语音乐选秀中也能称得上现象级。节目的赛制在前期是依靠一支歌打到决赛,后两季则加入了主题限定创作比赛,让一季比赛中能出现的优秀歌曲几乎翻倍。

可从整体看来,最终能够一鸣惊人的,还是这些参赛者在比赛开始时就拿出手的登场作。《中国好歌曲》为了让这些特色各异的歌曲能尽量在大众观众耳中得到共鸣,请来作曲家安栋作为音乐总监,有一众优秀的编曲与现场乐队协助,无论是打磨了五六年的心爱之作,还是只有词曲的青涩尝试,只要有闪光点,在这个节目中就能得到最大的释放。

苏运莹初登场带来的《野子》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在第二季的比赛中,命题创作比赛环节的录像揭示了她的创作方式——尽管就读音乐学院,但写出第二轮的《萤火虫》时,她完全没科班地考虑歌词和旋律的合理性,只是先写词,然后直接念着唱,找到一条好听的旋律为止。

事实上,如果听过苏运莹的个人专辑,就会发现《野子》可能是她创作的歌词中,最「合逻辑」的几首之一。而就靠着这种对旋律的直觉以及对画面感相当自我的描述,苏运莹的歌中充满了一般音乐人缺失的跳脱的生命力,旋律跳出一般走向就让它跳,歌词难以理解就放纵地唱,撒野是她的个性,也是她音乐能传播四方的特质。翻唱她的人常常唱不出的1,就是这股令人动容的野劲儿。2

在第二季中当即走红的还有另一首歌,就是比赛还在进行,就直接被刘欢带上 2015 年春晚舞台的《从前慢》。刘胡轶直接为木心家喻户晓的诗歌谱曲,反而比自己写词更加困难。但这首歌成品非常优质,用舒缓的旋律与节奏讲这时光、爱人、相思的故事。刘胡轶作为成熟的音乐人,写出的歌柔和动人,流畅和谐,而且易于传唱,是和《野子》方向相反,但同样能唱进人心的佳作。

《阿楚姑娘》是第二季中一首没有冲进第二轮的歌曲,作者梁凡也没有因为这首歌在节目中得到好评而获得更多的关注。歌曲本身极富画面感,而且题材非常容易获得共鸣,在比赛时就能看出有不错的传唱相,只是需要一个更具有感染力的声音。一年后,袁娅维在《中国之星》上翻唱了这首歌,直接让它成了当年大热歌。3袁娅维精进的唱功把《阿楚姑娘》旋律中的跌宕与故事展现得淋漓尽致,这首遗珠也终于在适当的时刻大放异彩。

第二季中初参赛的雷雨心带了自己为中学毕业写下的《记·念》,一登场就用简单但动听的旋律、青涩而真挚的歌词俘获了众多听众的心,还让大家了解了由中学生组成的音乐社团 RAiNBOW。《记·念》也成功代替唱了十多年的《凤凰花开的路口》,成了新一代的青春毕业歌。值得一提的是,雷雨心的音乐历程没有在这里结束,她像在节目中所说去多伦多大学学了「凝固的音乐」建筑学4,同时发行了自己的「月全蚀」计划系列专辑,成为了一名非常有风格的独立音乐人。

同样在比赛刚一结束时未能大火的,还有比赛结束半年之后,因为一支 MV 混剪才逐渐获得应有热度的《悟空》。戴荃在失意时用整整一年写下这首歌,最后一句录音室版原本是「这一棒,早已灰飞烟灭」,在节目中采用的则是「这一棒,叫你灰飞烟灭」,反而多了一丝历经「世恶道险」仍要放肆桀骜的豪情。戴荃嗓音自带侠气,让《悟空》也成了能翻唱,但很难唱出感觉的歌。

打开视野的风格音乐

我喜欢《中国好歌曲》,很大一个原因是他们虽然来自在人物故事上总是咋咋呼呼的灿星制作,但因为主题局限在原创音乐,并且请了善于创作、对各风格融会贯通的大咖来做评审,每个选手不管故事的真假成分如何,至少在音乐上都是有些本事的,而且风格跨度极大,一场节目下来什么都听得到。其中一些歌曲的曲风和写作风格,放在现在越发无趣的华语乐坛,甚至仍旧还称得上标新立异。

中国摇滚界有一个被称为「西北鼓王」的鼓手赵牧阳,在九十年代众多摇滚乐队的专辑中,都能听到他准确又激昂的鼓声。而在那之后,他突然离开了摇滚乐圈,去各处采风民俗音乐,弹三弦学秦腔,自费做了一张名为《黄河谣》的专辑。在将近十年后,赵牧阳带着一口中国鼓,把融合了民俗乐器、戏曲与摇滚的《侠客行》带上了舞台。赵牧阳刻满风霜的嗓音为这支悲怆又孤独的歌增加不少韵味。

节目其实推举了不少摇滚音乐人,包括带着《今宵列车》参加节目的立东乐队主唱李夏,以及带着《没有你》的草履虫乐队主唱苏紫旭。苏紫旭在《没有你》中,就已经展现出了对歌词诗意的追求5,用四个直击人心的比喻讲着对对方的需要。而苏紫旭作曲的特点在限时战新作的《融·解》一览无遗:只管好听,不给自己留活路。尽管现场播出的版本已经经过了修音,但还能听出非常明显的超出唱功能力的痕迹,比赛中也得到了比较低的分数。好消息是后来苏紫旭自己专辑版本的演唱已经跟得上了,坏消息是,这个粗粝的最初版本再也没得到进一步细化。

也有一些音乐人选择了少见的乐器和节奏型。比如第一季参赛的竖琴表演艺术家苏珮卿,用一把竖琴弹奏,配合七拍子的独特节奏型,将「格格不入」写在音乐里呈现给听众。而这种形式,在她之外也很少能再看见。

单人乐队与即时采样在中国好歌曲的舞台上也有表现,第一季有歌曲很有意境,却表现不佳未获通过的杨众国《悠哉》,第三季有王汇筑完美演出《救护车》,成功获得导师青睐。彼时的王汇筑其实已经凭创作专辑《少女维拉》获得了第 26 届金曲奖的最佳新人提名,很有自己的创作风格,节目后期的限时创作也表现出色,击败于文文获得晋级。

三季好歌曲其实都请来了至少一位说唱歌手。第一季的谢帝因为赛制关系,只能搬出一首容易传唱(也适合播出)的《明天不上班》。第二季的那吾克热作品颇为讨喜,但明显过于「符合预期」,没带来什么新鲜的视听。到了第三季,来自广州的 AR 给平常不怎么接触说唱的观众好好上了一课。第一轮的《刷刷刷刷》算是开胃菜,用朋友圈做主题,用快嘴吸引耳朵,容易引起共鸣;第二轮命题的《Only You》就开始玩起节奏和文字游戏6;到了第三轮,一首唱自己选择说唱心路历程的《I Don't Care》,除了 AR 擅长的歌词玩文字游戏和快嘴,还加入了对不听说唱的人来说很难理解的 lay back7 和无伴奏说唱8。当时看节目的我只觉得震惊,几年后返回去一看,是他太超前了。最近的 AR 在做只用手机完成的专辑系列企划 Phone Project,成品非常优秀。

昙花一现的灵感之火

由于选人靠的只是一首作品,而且节目组提供了大量的编曲支持,节目的选手中有不少在结束之后就没能持续留存在公众视野。比较典型的例子是第三季的亚军王兀,灵气很足,但自己编制的能力很弱,成品作品不多。不过大部分选手还是灵感受限,后期的作品没有再如之前那样出挑的旋律,被人提起也还是那一首代表作,甚是可惜。

新加坡歌手铃凯用一首《一个人》夺得了第一季比赛的亚军,决赛是与吴青峰的重编曲对唱更是让这首歌达到了改编的巅峰。但后续铃凯的作品没有再达到这般影响力,不过她一直在音乐的道路上踏实地走,音色与创作能力仍然没有退步。

音乐制作人刘雨潼参加过不少节目,也曾在伯克利音乐学院进修。《等风来》称得上上乘之作,刘雨潼唱功优秀,歌曲旋律顺畅,歌词婉转优美,难度颇高但发挥稳定。不过后来比赛的限时创作就开始显得有些落入俗套,后续也没有十分出彩的新作。

《歌手》热播时,谭晶让大家意识到《九儿》只用寥寥四句歌词,仅靠歌手的唱功与旋律变化,就能体会到音乐中传递的情绪变化与故事情节发展。树子的《画》同样如此,二十多字的歌词,将一副春日窗前美景送进听者的脑海,而且歌词并无重复之感,只觉得心旷神怡。

乐坛新秀的青涩记录

《中国好歌曲》虽然未能长红,但从中走出的音乐人还是有不少此后走入了更加主流的乐坛。除了前面提到的苏运莹、于文文,还有第一季凭借那首《卷珠帘》获得冠军的霍尊、现在大红大紫的乐队告五人的主唱潘云安、早年吃炸鸡后来喝 105 度蒸馏水的阿肆、三次提名金曲奖最佳演唱组合的原子邦妮,甚至还有当时已经成名的满江牛奶咖啡杭盖乐队山人乐队等等。回头再看这档节目,发现不少选手在音乐领域有了自己的一番天地,也算没有辜负它当时的宗旨。

在凭借《成都》和《南方姑娘》火遍大江南北之前,赵雷在这个舞台上表现了在我心里他最优秀的一首创作,《画》。和树子清丽和煦的《画》不同,赵雷的画里不是春和景明,而是深夜青年孤独画下的愿望和美梦。作为早期作品,《画》中对美好生活的青涩期许反而格外动人,不吵不嚷,不浮夸不俗媚,只有真挚和坚定的声音。

获得第 26 届金曲奖最佳演唱组合的慢慢说乐团在拿奖前一年,就把他们首张专辑中的《五虎》带上了舞台。《五虎》是一首以马戏团为背景的幽默小品,当时的作品显然尚未完全定型,歌词因为不够通顺,在后期比赛中还被导师修改(不过专辑里又改回去了)。慢慢说到现在发行了三张专辑,也一直延续着他们的诙谐轻快的创作风格。

何佳乐参加比赛前后一直是一位兢兢业业的词曲作者,靠给电视剧作主题曲赚钱,直到现在他也保持着这一层身份,时不时能在音乐节目中见到来自他的创作。何佳乐算是第三季比赛中最为出彩的创作者,比赛里交出的《是我》《舍离断》《云花开》都是旋律通畅有亮点、配词精准有内涵的作品,创作能力得到了不少歌手的认可,袁娅维、周笔畅、单依纯等的歌曲均有参与制作。去年年底何佳乐签了华纳音乐,新专辑也正在发布,私心希望他的创作能有更多人听到。

朱婧汐早在参加《乘风破浪》之前,就已经是小有成就的电子音乐制作人。而在 2016 年,她刚刚抛弃之前作为「朱婧」拿到的诸多名头,参加了第三季的节目,带来了一首介于她早期作品与后期电子乐作品之间的《心碎大道》。而这首歌的正式发布,则是在 2020 年她的第二张专辑《塑胶天堂》中,比较二者之间的差距,就能看出朱婧汐在风格取向上的变化,非常有趣。

希望未来还能有这样的环境,让这些真正用心做音乐的人,有机会站在更大的舞台上,被更多的人看见。同时也让更多听众从他们小小的安全区中走出来,尝试更多未曾尝试过的音乐风格,探索更多表达与聆听的可能。

> 下载 少数派 2.0 客户端、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解锁全新阅读体验 📰 

> 实用、好用的 正版软件,少数派为你呈现 🚀

  • 1那英老师:这《在这里请你随意》怎么写的啊,苏运莹,算她有本事。
  • 2当然,还有她的专业技法实在太强,只是歌唱的声音和方式太直白,总是让其他人听起来显得很好唱,自己一唱就死机。
  • 3不得不吐槽一下《中国之星》和袁娅维,一个是节目不火歌火,一位是自己的唱功和专辑都走在华语乐坛的尖端,火的偏偏都是这种翻唱,《阿楚姑娘》《说散就散》《开往春天的地铁》啥的一唱一个准,干脆自己也放弃了,一边出专辑,一边自己也出点《不亏不欠》这样的苦情歌赚钱——虽然《不亏不欠》因为比《说散就散》难唱太多还是没那么火。
  • 4插一句——刘欢对她这种上学的打算非常赞许。其实第一季中刘欢战队同样年轻就参赛的涂议嘉在刘欢的帮助下出完第一张专辑,也继续上学了。她去英国读了音乐学,做中国传统乐器的现代音乐融合,目前硕士在读。
  • 5其实这首歌的歌词就来自他自己的诗集。
  • 6wordplay
  • 7略微比 beat 打出的拍子拖后一点,形成一个微妙的时间差。
  • 8即「阿卡贝拉」。

Recommend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