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玩意 125|少数派的作者们最近买了啥?

 1 year ago
source link: https://sspai.com/post/76455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为了满足读者们对于《新玩意》栏目加更的需求,机器人特地邀请了 Matrix 作者们也来聊聊自己近期购买的新奇产品。喜欢本栏目的话,欢迎充电或评论文章来表达自己的喜爱,你的每一次真心夸赞或建议,都是作者前进的动力。

所有内容均遵循 原创、首发、非商务 原则,投稿细则可查看文末。


@王百顺BS:Nutale Air Pro - Airtag下位替代品

  • 入手渠道:淘宝
  • 入手价格:192 元

新发布的 AirPods Pro 内置了 Airtag 又让我重新对这个去年发布的小东西提起了兴趣,恰好看到 Nutale Air Pro 打折,四个套装比单个 Airtag 还便宜,就想试试能不能作为平替。

先放两张外观的图片:

boxcnPbXUzVLALp9u9w619HjBsw

正面:金属边框,两面塑料,有一颗按键,一个发声的开槽(按键手感很差软塌塌的没有反馈)

1

背面:有个放纽扣电池的盖子,用手一推就能打开,一颗 CR2032 纽扣电池

几天试用下来体验还不错,有「Works with Apple Find My」的认证所以可以直接在「查找」app 中的「物品」这一栏添加设备,所有的操作也都是在「查找」app 中,和查看其他 Apple 的设备操作一样。

1

在查找 app 中的界面,这个两个物品都是

价格便宜自然会有一些缺失的功能,比如:精确查找。 就是到达 Airtag 附近(大概 20 米以内吧)之后触发精确查找,告诉你在什么方向还有多远。 这个功能在 Nutale Air Pro 上是没有的(据说是因为 Apple 还没有开放 UWB 所以市面上还没有第三方的产品具备精确查找),你只能到达附近之后通过播放声音来寻找,声音大小用 Apple Watch 粗略测试了一下可以达到 95 分贝,装到帆布包里间隔两米声音大概 60 分贝,装在包里隔一堵墙距离大概 7 米就需要仔细听了。

1

精确查找:图片来自 Apple 官网截图

第二个缺失的功能就是:不支持 NFC , 所以就不能作为 NFC 标签使用了 ,所以就不能用手机贴上去查看丢失模式下的失主信息了,取代 NFC 的是去「查找 app」物品那一栏点击「识别找到的物品」来查看丢失模式下留下的信息(失主留下的联系方式和文字)。这个功能几乎相当于没有,在 Airtag 这类东西还没有大规模普及的时候,不大会有人捡到物品去拿手机碰一碰查看信息,更何况需要去「查找 app」搜索丢失物品, 而且要求捡到物品的人使用 iPhone。

1

附一张查看失主信息的图

最后说一说我对 Airtag 类产品的看法:首先这类物品是防丢而不是防盗,一是它并非 GPS 追踪实时发送位置,二是直接把 Airtag 直接给你丢掉或者放公交车上迷惑你你也没办法。 所以这类产品的主要作用还是让你知道它最后的位置,以此来判断是不是落在家里或者公司或者车上还是丢了,如果是丢了还可以去原地找一找或者看看附近有没有失物招领,不至于丢的不明不白留意一丝希望幻想 。

总结:想体验 Nutale Air Pro 最简单的办法,打开「查找 app」设备那栏查找你的其他设备,比如 MacBook、Apple watch、iPad、AirPods(最新款 AirPods Pro 除外,因为有精确查找的功能)整个流程相似百分之 95 以上。我自己体验下来感觉还是不错的。

@许万里Alva:倍思双 Type-C 20W快充插线板

  • 入手渠道:淘宝
  • 入手价格:159 元

在购入多个老式排插以及朋友推荐的小米魔方插座之后,我在再一次需要购入新插座时,偶然发现这款「长相独特,支持双 Type-C 20W 快充」的倍思插线板,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下单,并在日夜使用一个月后决定写篇新玩意,分享我这 30 天的使用感受。

1

插线板的外观

首先我在选择排插的时候就按照我自身的使用习惯,选择了「2 Type-C +1 USB」的一款,另外还有「65W + 5 口快充」和「100W + 6 口快充」的几款,如果需要充电的物品较多可以选择更多充电口的几款。我选择的这个只能说「勉强够用」,但时常是插满的状态,如果之后回购的话我大概率会选择更多充电口的一款。

1

一共有四种可选

在平常使用的时候,我是长时间接两条 Type-C 的线用于每天 iPhone 和 Apple Watch 的供电,此外接了两个连接数据线的插头用于 HomePod mini 和 MacBook Pro 的供电,最后剩下的一个插位主要留给吹风机 / 直发棒等小家电的连接。

1

先说说我在刚开始使用时遇到的问题,因为这个插座有「智能断电」的功能,我刚开始将我的台灯接到它 USB 的位置,结果就发生「一旦关台灯,过一阵子就无法直接打开,需要重新拔插数据线才能连接上电」的问题,而直接将 HomePod mini 连接到它的 Type-C 也会发生同样的问题。无奈之下,我只能将这两样物品接到插头,再将插头接到排插上,才可以正常使用。

此外,因为它的插口位置分散在三个方向,而不像老式排插在一个方向,因此在接像 MacBook Pro 这种大体积的插头时会稍有倾斜,不过我之前买的面积较小的老式排插也会遇到同样的问题,甚至之前用的会整个翘起来,所以新买的这款只有一点点倾斜反而十分能接受。

1

虽然智能断电的问题刚开始让我体验感并不好,但在调整了插排位置之后,此后的体验再没遇到什么问题,而且它相比传统的排插长度更小,即使桌面小放上去也不会显得拥挤(虽然我在使用一周后还是将其移在桌面下的收纳箱里,因为不想数据线出现在桌上),加上双 Type-C 和单 USB 的充电基本能满足我的日常充电使用,整体属于是一款会回购的产品。

1

和我的鼠标差不多大

总体而言,倍思这款快充插线板体积小、拥有「3 插位 + 2 Type-C +1 USB」,而且支持双 Type-C 20W 快充,基本可以满足我的日常充电需求,但如果回购我肯定选择「65W + 5 口快充」或「100W + 6 口快充」的,毕竟多一点总比不够好嘛。

@纠结的阿兰:HUAWEI Eyewear 智能眼镜

手上的眼镜已经戴了好几年,近期觉得度数有点不对,换一副眼镜已经提上日程,刚好临近生日,朋友便送了一副 HUAWEI Eyewear 第三代智能眼镜。问起缘由,只因前阵子的哥哥 2 吴卓羲的佩戴确实为它带来了十足的曝光量,让我这个非华为手机用户也有机会好好感受一下华为家的智能产品。

首先是外观上,它的定位更多是眼镜 +,而非 AR 眼镜,因此本体上走的是时尚配饰方向,我所佩戴的是飞行家款灰色款,整体看上去除了镜腿较常规眼镜稍大外,与常规眼镜差别不大,周围的人并不会以怪异的眼光看待你。同时第三代前面镜框部分为可拆卸设置,官方甚至提供了 6 种不同样式,戴厌了换种风格也较容易。

1
1

华为智能眼镜的两大核心功能就是:镜腿音响 + 智能助手。只可惜的是一直在用 iPhone,也没必要为了一个眼镜而转成华为生态,所以无法避免的在非鸿蒙生态下的智能设定的缺失,比如:使用手机智慧生活 App 管理与眼镜的连接设备、带上眼镜直接听取语音播报的快提醒功能(类似 AirPods 语音播报)以及颈椎健康提醒这几个功能在 iPhone 上无法使用。

但考虑到本来 AirPods 从来没开过语音播报的人来讲,我觉得问题不大。仅作为耳机的替代品在两个星期的佩戴过程中,其无感而细腻的使用体验还是让人感到很惊喜,整体佩戴舒适度和以前眼镜差别不大,但 Eyewear 可以同时连接我的 iPhone 和 VIVO 备用机,无论在在哪台手机上播放音乐,音乐都从我的眼镜传出而不用特意二次连接。而在正常办公室环境下,40% 左右的音量也能听清声音而隔壁的同事难以察觉。举例 2 个场景很是实用:

  1. 收到长语音之后,不用特意带上耳机才能播放,终于可以随时随地实现听语音自由;
  2. 很多场合带着耳机会像象征着摸鱼 / 不近人情,而眼镜则可以避免这种尴尬。

这种 「无感」 正是打动我的地方,AirPods 终于可以休假了。

1

虽然官方宣称有 6 个小时的播放音频续航,但实际体验感觉只有 4 个小时,可能与个人使用有关(音量、连接设备等)。也可能是眼镜相较于耳机的无感,很多时候手机声音直接从眼镜传出,缺乏了戴耳机这一下意识的动作过程,从而实际上工作时长应该是多于播放音乐感知时间。第三代采用了小充电绳磁力充电设计,任意 type-c 数据线就能配合充电,午休时简单补电一下,用一天还是很够的

1

自 Apple Watch 要每日一充之后,现在又多了一件物品要每日一充,这点还在适应中。同时脱离鸿蒙的华为眼镜,则只能使用其最基础的音频播放功能,鸿蒙生态所带来的智慧播报、颈椎健康呵护等品牌溢价的地方算是缺失了。所以倘若使用的是鸿蒙系统的华为手机,能解放其 100% 的潜力,值得体验一下。

@Windy温蒂:空谷透明机械雨伞

  • 入手渠道:小米有品
  • 入手价格:47.5 元 优惠价格 50 元,会员折扣 2.5 元

这把伞加购物车蛮久了,因为价格以及自己还有把破伞勉强能用。(断了一根伞骨,断骨还在伞上)终于在一个雨夜,因为我的暴力开伞,把伞顶部划破,恰逢商家活动,入手这把伞。

1

这包装盒和标语一股浓浓的加味

金属伞扣,纹理清晰。隐藏式尾珠设计,一体感较强。不过新伞的折边纹路竟然不是整整齐齐,对强迫症不是很友好。

这把伞最出彩的地方就在伞柄设计,相较于其他机械伞,空谷把伞柄做了透明化处理。谁能想到我第一个拥有探索版的物件是一把伞。塑料外壳做了轻度磨砂处理,可以看到里面的零部件,特别是收伞时候可以看到内部的齿轮转动,并且听到转动声音。虽然没什么用,但帅就完事了。伞柄的挂绳不是弹力绳,值得好评,之前那些雨伞经过长时间悬挂以后,惨不忍睹。

1

机械伞柄可以看见构造

伞收起时高度 32 公分,小包够呛。打开伞,全伞直径大概一米左右,单人够用,双人得搂一搂,高度 62 公分。伞骨架硬度在线,还比较结实,目前还没有经历大风考验。伞内采取红黑设计,当自己抬头看伞底时,不会显得过于单调。

1

伞底红黑撞色,伞面是全黑

伞架红色部分说是释能玻纤,抵消部分狂风,另外搭配加厚精钢二节管还有不锈弹簧。高密度碰击布和 UV 黑胶提供防雨遮阳效果,但是整体伞面材料不是很厚实,甚至比小米手机礼盒套装的 mini 伞还薄一些。

伞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可以防止回弹,在购买时都没注意到这点。我是在用的时候才发现,单手收伞没成功的时候,机械伞竟然不像往常一样会回弹,而是卡在你停止的位置。这对于雨天单手拎着东西进入公共场所的情境非常友好,你不用收完伞以后再把伞柄顶在腰上考验自己了,只要按下开关,轻轻推动一下就能让伞进入比较便携的状态。

7ef3527097e071b59f7d074c5571d1f9.gif

是个 gif

总结:全伞除了伞面较薄,开关按钮有一点点松垮以外,几乎没什么缺点。透明机械伞柄,红黑配色伞底,弹簧加玻纤,收伞防回弹。这些东西加一起,外加顺丰快递,一共 50 元。相当愉快的购物体验了。

@johnbens:LEGO乐高 41957 DOTS系列 装饰贴套装

  • 入手渠道:乐高线下店
  • 入手价格:209.3 元

经历上海封城后,我和太太最近总感觉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都有些动力缺乏,出现了有意无意逃避事项的情绪,导致逐渐堆积了很多琐碎小事没有处理,让人感到烦躁。在调整日常生活节奏与心情的同时,我们也想寻找一些在 Todo List 上打钩以外的新方法来给自己一点完成任务的正反馈。
有天我们突发奇想到也许可以通过乐高来完成这个目标。基本的想法就是准备一些乐高积木,每完成一个事项就拿出一粒来随意组合,就好像是乐高 「小红花」。
最初我们想直接买一杯散装积木来实现这个想法,没想到在门店转悠的时候意外发现了 Dots 装饰贴系列,各种形状的小颗粒,丰富的色彩,高度 DIY 化类似于 「洞洞板」 的使用方法,非常符合我们的需求。店员抓准时机介绍到店里有几盒包装有压痕的 「微瑕」 品在做折扣,在 「优惠」 刺激下 7 折入手了 41957 套装。

1

套装里面有 5 个 8 * 8 方形底座,和 400 多个各类颜色的小颗粒。其中包含 10 颗随机图案颗粒,以及一个拆除器。

1

根据最初的设想,我们把底座放在了电脑桌上,每完成一个事项后,就取出一个小颗粒贴上,这个小小的举动,再加上 Dots 颗粒可爱的颜色与造型,的确会让自己的心情轻松愉悦一点。

1

底座背面都有 3M 双面胶,因此可以自由贴在各种位置形成更多用法,比如贴在手机壳背面,笔记本上,冰箱门上等等。

1

套装里还附带了一个收纳盒,但我们把所有颗粒都收纳在了宜家买到的乐高带盖盒中,因此就把这个收纳盒放到客厅装一些日常小物。

1

我和太太很喜欢乐高这个品牌,但日常又困扰于 「拼完了放哪儿、容易积灰不好打理」 这些问题而没有实际购买过。Dots 系列把乐高概念从三维带到了二维的平面空间,除了我们购买的外,还有很多好玩的套装,记事板,手链,甚至有可以缝在衣服上的模块,非常天马行空。虽然设计上是为了给小朋友发挥创意激发想象的产品,但却意外成为了我们的心头好,更容易在生活中用乐高增添一些实用又有趣的点缀。

1

不过要提醒大家,家里有小孩儿和宠物的还是需要特别注意小颗粒不要被误吞食造成危险。Dots 系列包装标注的是建议 6 岁以上儿童使用。

@Yaaang:自从有了它,每天都很期待午睡

疫情期间在家很随意地下了特斯拉 Y 的订单,没想到 9 月就通知我提货了。于是就提前开始了开车上班的日子。

有一天中午非常累,就想着可以去车上躺会儿。捣鼓了半天才把后排座椅倒下(估计有什么控制吧,人在后排的时候无法打倒)。躺下后空间确实还不错,但就觉得,好硬啊。

我睡眠比较差,所以对床垫和枕头的要求还是挺高的,家里的床垫和枕头都是(预算范围内)精挑细选。为了更舒适地午睡,决定着手购入车载床垫 & amp; 枕头。

我之前在迪卡侬买过一个气垫床,已备家里急用。实际睡感不太喜欢,而且翻身的时候噪音过大,再加上午休时间宝贵,所以我 pass 了所有充气款。剩下的材质多以记忆棉为主,有拼接的也有整块的,价格在千元左右。(咱就是说,还是挺贵的)

看了很多店,包括专门做特斯拉配套产品的,基本都有出床垫,但是吧,总觉得评论总让我觉得,大部分是 「好评返现」 来的。而且在接近千条的评论里,总有一些会让你下单的小手又突然犹豫。最后搜到这家叫 Griby 的店,产品非常少,只有 2 个,评论也不多,二十几条,大概 80% 都是带图评论夸赞的。有一条评论说是唯一一款整张记忆棉的(这个倒是没仔细研究)。

咨询客服的过程中,了解到他们最近刚上市了新品 「床垫延长板」,就是利用将材料悬挂在前排座椅上来延长整个床垫的长度,延长板的材料是内部复核木板 + 外部与床垫同款布料。纠结了一会儿觉得可以先不买,毕竟我也不是大高个( 客服承诺说如果后面需要买的话可以给我优惠的价格 )。

客服还介绍说,这款是市面上收纳最快的床垫,本身的目的是让大家出去露营,但是由于收纳和展开很方便,大部分客户感觉是拿去睡午觉了。然后我就愉快地决定下单了。

周五下午下单,周天一大早就收到了个大箱子,开箱忘记拍照,就补个官方照片吧,实物就长这个样子:

1

两个床垫,一个说明书

收到时床垫没有异味,把固定的魔术贴打开后,展开铺上很方便,贴合度也非常高。

1

一共一大一小 2 个,小的放在下面,大概是躯干的位置,作为承重区的加厚设计,2 个叠起来差不多有 7cm。外面的材质也很舒服,不介意(懒)的同学可以直接睡,比如我,而且这个外罩是可拆卸可机洗的。

1

收纳也很方便,卷起来→对折→贴好魔术贴固定。我收纳的时候没有用卷的,直接对折了,客服看到我的点评照片直接发了个教程给我 「请参照这个视频收纳噢」。

1
1

其实,要不是为了拍照,我都不会收起来......

自从有了它,每天都很期待午睡。

后话

下单前后其实都在 little red book 上搜索了,这款商品只有一条视频,但不知道为啥,就很相信他会是个好产品。

这款不带枕头,他家也没得卖,我就问客服(估计是设计 + 客服 + 销售一手端),床垫这么舒服,为啥不多做些产品,比如枕头?客服说:「每个客户对枕头要求不同,我们不想随便开发一个产品。(满足客户对枕头的要求)有一定难度,解决了这个问题我们才会开发。」

BTW,最后枕头买了 STS 的,之前买过它家颈枕,太好用了,支撑度非常好,携带巨方便。也有人推荐迪卡侬的一款露营枕头。

@许万里Alva:富士 XC 50-230mm F4.5-6.7 OIS II

  • 入手渠道:亚马逊
  • 入手价格:315 英镑

国内价格参考:全新 1600 元,二手多为 1200-1500 元。

在拍摄距离固定的两个主体的时候,由于长焦镜头拍摄距离远,会产生透视压缩,使得主体和背景之间的距离显得非常近。而广角镜头需要离主体很近来拍摄,这样的话就会加强透视感,使得主体背景之间距离看起来比实际的要远很多。—— 影视飓风《硬核科普|焦段是什么》

在刚开始尝试摄影的时候,我经常会疑惑「为什么同样的场景和角度,我拍和别人拍的感觉完全不一样」?思考初期,我是先从设备更新以及图片后期入手,用更高画质的相机、不断尝试新的调色风格,虽然照片是相比手机直接出片有了明显的变化,但总感觉还是差点什么。

上了大学之后,有幸在关于摄影的课程上听老师系统讲解了「焦段」对于成像的影响,才忽然意识到原来差别也有在这儿(强烈建议摄影新手在入门时多看教程,先系统学习基础知识)。使用长焦拍摄,会产生「远大近小」的感觉,也会产生「画面中前后物体的空间距离比实际上更近」的视觉效果。那时候便产生了购买长焦的念头,但是一直拖到今年才入手。

1
1

右图是 XF 18-55mm 和 XC 50-230mm 的对比

这枚镜头放在富士 X-T3 上拥有 76-350mm 的等效焦距,但重量只有 375 克(我的 XF 18-55mm 都有 310 克),算是一款轻便、够长且价格亲民的入门款长焦,在日常生活用于拍摄风景和街景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1

卡丁顿山

1

爱丁堡街景

1
1

拍摄于爱丁堡城堡

但价格亲民带来的缺点,就是它的光圈较小( F4.5 - F6.7)且对焦速度较慢,我带它在卡丁顿山拍日落时,光线昏暗下来就感受到使用体验明显下降,特别是手持拍夜景时,容易因为快门速度低拍到略糊的照片,或者是感光度过高而拍到高噪点废片。而且在拍视频的时候,对焦速度慢的缺点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视频的呈现,我一般就直接切换手动对焦来拍摄了,或者是换对焦速度更快的 18-55mm 进行拍摄。

1
1

暗光环境手持拍摄的「废片」

在使用这枚镜头一个月之后,我还是挺满意的。毕竟千元出头的原厂长焦,仅仅性价比就已经蛮有竞争力了。甚至富士 XC 50-230mm 因为近几年太热门,二手市场还涨了一轮价,因此被网友笑称为「投资理财产品」。

因为我平时也有玩一些需要手动对焦的镜头(例如 Laowa 9mm F2.8),所以它对焦速度慢对我来说并不是问题,影响我使用体验的主要还是它难以在夜晚出片的缺点,但如果配合三脚架使用就还好。所以整体看来,它的缺点都在我接受范围之内,而优点甚至有些超出预期,使用长焦拍摄常常让我「眼前一亮」,感觉透过长焦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

例如下面两张图,左边是朋友 @-Explosions- 用手机拍摄的一张照片,右图是我用 XC 50-230mm 拍摄的照片。用长焦可以拍到肉眼难以捕捉的远方风景~

1
1

感谢左图拍摄者 @-Explosions-

长焦在抓拍动物上也有独特的优势:

1
1

拍摄于 Hogganfield Park

总结一下,如果想在千元预算入手一个富士长焦,那 XC 50-230mm 确实是一个值得纳入考虑的选项。但如果自己是以视频拍摄为主,或者有较多暗光环境下拍摄的需求,这枚镜头或许使用起来会比较吃力,就要慎重选择啦。最后还是那句话:根据自己的使用习惯和预算,选择适合自己的~


如果你也想分享「新玩意」🔉:

  • 获取 Matrix 社区写作权限并签署 Matrix 共创计划
  • 新发布一篇文章,在标题中标注「新玩意」前缀;
  • 用至少 800 字介绍产品,并配上 2-3 张产品的实拍图片;
  • 在网站个人信息中补充支付宝账号。

成功入选本栏目还可以得到 108 元的「剁手红包」🧧。如果你有兴趣参与,就赶紧来稿吧!

> 下载少数派 客户端 、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 ,了解更多的新玩意 🆒

> 特惠、好用的硬件产品,尽在 少数派 sspai 官方店铺 🛒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