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光纤通信速率破纪录!每秒能传1.84Pbit,2倍于全球互联网总流量

 1 year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51cto.com/article/721446.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光纤通信速率破纪录!每秒能传1.84Pbit,2倍于全球互联网总流量

作者:Alex 2022-10-27 15:53:54
相关成果论文已经登上了Nature旗下的光学类顶刊:Nature Photonics。

本文经AI新媒体量子位(公众号ID:QbitAI)授权转载,转载请联系出处。

现在,光纤信息传输能快到什么程度??

最新研究显示,科学家们又在光纤通信的速度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他们在约8公里长的光纤上,成功实现了1.84Pbit/s的传输速率。

每秒1.84Pbit,是个什么概念?

这相当于每秒可以传输约236个1TB硬盘的数据;同时也相当于NASA等重量级科研机构专用网络速度的20多倍。

Phys.org指出,这还相当于目前全球互联网总流量的2倍

要知道,先前在今年5月份,光纤通信的速度才刚刚被刷新过一次,从每秒Tbit的量级上升到了Pbit量级——达到1.02 Pbit/s。

(1Pbit=1024Tbit)

而现在,这项纪录再度被刷新,背后的团队来自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和瑞典查尔姆斯理工大学。

值得注意的是,他们是世界上第一个仅用“单个激光器+单个光学芯片”,就实现每秒传输速度超过1Pbit的团队。

截至目前,相关成果论文已经登上了Nature旗下的光学类顶刊:Nature Photonics。

图片

这项成果在Hacker Newer社区上也引起了众网友的关注。

有人激动地表示:

这可能会引导出一种全新的缓存形式,数据将不断围绕着一圈光纤飞速传播。

随着相关光学传感器越来普及、越来越越便宜,当前未被使用的暗光纤将派上用场。

图片

定制光学芯片,大幅提升传播速度

本研究涉及的主要领域就是光纤通信。

在这里先来说说光纤通信系统基本组成,它包括:光发信机、光收信机、光纤、光缆,还有中继器等。 

而在此研究中,最值得拿来说道说道的,就是光发信机部分的光源。(光发信机由光源、驱动器和调制器组成)

研究人员专门设计定制出了一种光学芯片,它能把来自红外激光器的光转换成由许多颜色组成的彩虹光谱。

不同颜色光的频率不同。

因此,经此芯片处理后,单一激光的一个频率(颜色)甚至可以变出上百种频率(颜色)。

而且通过人为操控,这些新生成颜色的频率差距都是固定的,很像梳子上的齿。

于是对这样的光谱,人送称号:光学频率梳 (Frequency comb,简称频率梳)。

这个频率梳有两大明显优势

一是作为光波传输的源头,这些梳状结构很适合波分复用(WDM),数据会被调制到每个梳状线上,然后被同时传输。

由于每个单色光之间的频率和频率差都是固定的,所以也不用担心一下子传这么多数据,会引起混乱。

而如果直接用单一激光二极管的阵列作为光源,不仅需要更多硬件,而且每个激光器的频率容易随机漂移,造成数据间的串扰。

其二,所有这些生成的光都是相干的,这使得不同通道之间还可以联合进行数字信号处理。

所以总而言之,用频率梳充当光源,不仅可以同时传送多组互相不干扰的数据,而且还能联合处理数字信号,最终大大加快了数据传输速率。

为了测试种方案的实际效果,研究者们在一条光纤上进行了实验。

这条光纤长7.9公里,有37芯、223个频率通道。

研究人员对所得数据分析计算后得出,在这条光纤上的信息传输速率达到了1.84Pbit/s。

图片

本文的共同一作,Oxenløwe教授指出:

这个解决方案是可扩展的。

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创建更多频率,而且可以在较小的副空间上先梳理不同的同频,再将其进行光学放大,有效解决存储空间和传输效率的问题。

研究团队简介

本研究由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尼尔斯·玻尔研究所和丹麦技术大学(DTU)的团队主导,瑞典查尔姆斯理工大学的学者们也参与了研究。

尼尔斯·玻尔(量子理论创始人之一)研究所成立于1921年,目前的研究领域涉及天体物理学、生物物理学、电子科学,和量子物理学等。

论文的共同一作有3位,分别为:A. A. Jørgensen,和D. Kong和L. K. Oxenløwe。

L. K. Oxenløwe,现任丹麦技术大学光子通信技术教授,并兼任丹麦光通信用硅光子学(SPOC)研究中心的负责人。

1996年至2002年间,Oxenløwe先后在哥本哈根大学获得了物理学以及天文学学士和理学硕士学位,后在丹麦技术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他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光纤通信、量子纠缠、量子计算等。

A. A. Jørgensen和D. Kong目前都是尼尔斯·玻尔研究所的研究员。

论文地址: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66-022-01082-z

参考链接:

[1]https://newatlas.com/telecommunications/optical-chip-fastest-data-transmission-record-entire-internet-traffic/

[2]https://phys.org/news/2022-10-transmission-laser-optical-chip.html​

​[3]​​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33315392​

8457d0e16c863821908134f305e7806a06b5ea.jpg

责任编辑:张燕妮 来源: 量子位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