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知乎自制综艺:站内播放破亿,站外无人知晓

 1 year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36kr.com/p/1972965343806468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知乎自制综艺:站内播放破亿,站外无人知晓

文娱价值官·2022-10-25 10:40
流量平台做综艺,为何总难出圈?

作为一名资深用户,文娱价值官刚刚得知一档从未听说过的知乎自制综艺播放量破亿,不禁对知乎的综艺尝试心生好奇。当抖音、B站、小红书、百度等平台纷纷踏足综艺赛道,知乎也不甘寂寞。短视频战略受挫之后,它或许想通过自制内容扳回一城。

然而,如同抖音、B站的困境一样,知乎密集推出的三档综艺终究未能打破“自嗨”怪圈,也几乎没能撬动平台图文主导的内容消费生态,反而淹没于滚滚信息流之中。或许,对于所有在综艺上有野心的流量平台来说,是应该放下向外“破圈”的执念,想清楚自制节目对于内部生态的意义了。

短视频折戟之后,知乎加码自制综艺

日前,由知乎出品、独家播出的首档荒野系青年谈话节目《荒野会谈》迎来收官。知乎披露的数据显示,节目自上线播出至今,在知乎播放量超1亿次,站外曝光量达5.8亿。

然而,如果考察一下第三方平台,就可以发现这档被知乎寄予厚望的综艺,更像是一枚“哑弹”,不仅从未挤进过云合、猫眼等第三方平台的综艺榜单,豆瓣上的热度也难以与同期的其他综艺相提并论

从微信指数上来看,除了一个单日峰值外,《荒野会谈》的日常热度仅有B站《非正式会谈》的十分之一。更耐人寻味的是,微信上《非正式会谈》98.34%的数据来自于视频号传播,《荒野会谈》则有近95%的数据来自公众号。

v2_a9914f4453a94010abaf0ec41375e9db_img_000

这些数据似乎都说明了《荒野会谈》的“存在感”仅限于知乎站内。当然,相比于知乎之前出品的另两档节目《我的高考笑忘书》《我所向往的职业啊》,《荒野会谈》的数据已经算是可圈可点,因为这两档综艺在豆瓣上直接“暂无评分”。

知乎之所以如此密集地试水综艺,一方面是在短视频领域折戟之后,希望另辟蹊径通过自制节目打开视频突破口。或许知乎终于想清楚自己应该对标的并非抖音、快手,而应该是爱优腾、B站,以及笑果文化与米未传媒。在短视频领域知乎已经追赶无望、无处着力。但在自制综艺领域,知乎却可以集合平台的民间达人,从用户最关注的话题中寻找选题,倾全站流量之力予以推广宣发。由此看来,似乎知乎综艺“哑火”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另一方面,知乎之所以急于拓展自制视频内容,也是为了拓展商业化的发展空间,毕竟目前的广告投放已经全面转向了视频优先。二季度财报显示,知乎虽然营收同比增长了31%,净亏损却同比扩大了122%。之所以会出现“增收不增利”,是因为知乎的收入结构正在变得越来越“重”。

v2_dc746ee521d643dab5fec80cd7da59ba_img_000

广告曾经是知乎的第一大业务,今年上半年已经滑落为第三大业务。二季度职业教育收入虽然同比增长高达600%,却是以“销售及营销开支”的大幅增加换来的。长此以往,这样“饮鸩止渴”式的商业模式将成为知乎“不能承受之重”。由此,我们呢就不难理解知乎试图通过自制节目提振广告业务的良苦用心。《荒野会谈》也拿到了聚划算和零跑汽车的品牌合作。然而,从目前知乎出品的三档综艺的表现来看,品牌方能否持续买单,恐怕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知乎自制综艺,为何成了平台“自嗨”

为何知乎的三档综艺节目都未能在站外激起一丝水花?

如一位评论者指出的“《荒野会谈》就像是知乎高赞话题的‘可视化’版本。”知乎也因地制宜地践行了“从社区来,到社区去”的运营思路,所选话题都是社区中讨论最为热烈的问题,如“理想的社交是什么样的?人可以没有社交吗?”“人生必须要有意义吗?你能接受平庸地过一辈子吗?”等扎心话题。

v2_e09a9b59cdfe4264b5b649fb2d51b2a8_img_000

然而,对于一档综艺来说,选题的成功仅仅只是开始,如此“席地而坐”式的谈话节目娱乐性几乎为零。关于这些话题,知乎用户早已习惯去倾听网友令人百感交集的人生故事,而非一帮“精英人士”的侃侃而谈,价值输出。

一方面,知乎过于依赖平台的资源路径优势,却忽略了用户真正想看到什么。另一方面,为了维持平台的知性风格,知乎也不愿意在娱乐性上做出“妥协“。结果便是,这档节目如同过去“知乎圆桌”的其他节目一样,成了又一次的“平台自嗨”。

v2_30b30fe2118a4719a42e938b2ce0b881_img_000

相比《荒野会谈》,《我的高考笑忘书》则主打普通人视角。邀请到了12位历经高考失利却都活出不一样人生的“失败者”分享心路历程,也引出了许多用户在评论区分享自己的经历。然而,这样紧追高考“档期“的节目热度注定很难持久。另一档纪实向素人职场综艺节目《我所向往的职业啊》,则话题性、娱乐性双双欠奉,“扑”得无声无息。

从目前的三档节目来看,为了坚守自身特色,知乎似乎希望将知识性、真实度、价值观作为自制综艺的主打标签,然而在全网竞争激烈的综艺市场上,这些标签并不能保证一档节目的成功,哪怕它是知乎出品。知乎之所以选择独播而非与其他视频平台合作,也是对于自身的运营能力过于自信。只不过,哪怕从对于平台生态的贡献度来看,知乎的综艺尝试也难言成功,更难以扭转用户的图文消费习惯。

流量平台做综艺,为何总难出圈?

不仅仅是知乎,近两年来B站、小红书、百度等平台都在纷纷涉足自制综艺,只不过鲜有破壁出圈的,这也意味着综艺正在进入“门槛越来越低,出圈越来越难”的怪圈。哪怕是抖音,重金打造的综艺依然面临“站内播放几亿,站外无人关心”的困境。除了爱优腾芒能够提取公众娱乐需求的“最大公约数”,其他流量平台的综艺总会因为平台特色过于鲜明,与站内文化结合过于紧密,注定难以实现破圈。

因此,对于平台而言,或许应该放弃打造“全民爆款”的执念,专注于出品“圈层爆款“。以B站为例,B站的自制综艺一直以来都被调侃“B站生产、B站人消耗”,但至少完成了锁定站内用户、促进会员业务增长的使命。

v2_40dfcbea0da647559258464c37852112_img_000

无论是一度小范围出圈的《说唱新世代》,还是连续七季铁粉永相随的《非正式会谈》,剑走偏锋的婚恋节目《90婚介所》,集结B站各类UP主的《哔哩哔哩向前冲》,不同的画风面向不同的受众,目标明确。相比于知乎图文为主的社区生态,B站活跃的二创、弹幕氛围,也格外有利于这些节目在圈层内的传播、发酵。

我们之前也曾经关注过小红书在综艺方面的动作,认为“密集发力自制微综艺既是符合平台调性的轻尝试,也是小红书加速奔向短视频领域的一个缩影。”近日,小红书又联合某母婴品牌推出了一档亲子互动微综艺《满满一大碗》,而它的上一档综艺则联合某饮料厂商推出微综艺《我们一起推理吧》。

由此可见,对于小红书来说,自制综艺更多是一种定制化的品牌合作内容,而非要和视频平台一较高下。只不过相较于知乎,小红书的用户对于此类内容天然有着更高接受度。对于同样寻求商业突围的小红书来说,自制微综艺这条路恐怕会更为坚定地走下去。

(文章配图部分来自网络)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文娱价值官”(ID:wenyujiazhiguan),作者:风间,36氪经授权发布。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36氪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