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中国经济的新脊梁_经济学人 - 前瞻网

 1 year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qianzhan.com/analyst/detail/329/221021-fd446f56.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中国经济的新脊梁

• 2022-10-24 06:00:30  来源:格隆汇APP E1278G1
1

作者|深鹏 来源|格隆汇APP(ID:hkguruclub)

20221021-38b144156db7d14b_600x5000.png

1901年,一辆德国汽车,被运送到颐和园。

这是当时的直隶总督袁世凯,用1万两白银购进的第二代奔驰牌小轿车,作为送给慈禧的贡礼。虽然慈禧在乘坐这辆小轿车的时候显得昏庸顽固、笑料百出,但这辆车的意义,到现在依然振聋发聩,因为它是第一辆进口中国的汽车。

时过境迁,风水轮流转。

100多年前趾高气扬的德国人,或许很难想象,百年后的2022年,一家纯正中国血统的汽车公司--比亚迪,收获了德国最大汽车租赁公司10万辆的订单,闯入了遍地都是BBA的汽车王国。

不要说德国人,就算很多中国人,对这一切都感到恍惚,习惯了几十年的“我们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语境,不太愿意相信眼前的这一切,也很正常,人都是有记忆的,记忆会固化。

但是,这已经是事实。

过去你们对我(中国汽车)爱理不理,现在,你们都快高攀不起了。

01

中国车,火全球

最近一段时间,中国的汽车业,狠狠地刷了一把存在感。

今年1-8月,累计出口汽车191万辆,同比增长47.5%,超越德国成为世界第二大汽车出口国,仅次于日本;

刚开幕的巴黎车展,以比亚迪、长城汽车为代表的中国车企,C位亮相,大放异彩,车辆的售价都去到四五十万,完全和BBA一个级别,连法国总统马克龙都来围观;

20221021-c289d4e40225e84b_600x5000.png

除了欧洲,我们旁边的日本也没闲着,丰田汽车今年干的比较多的一个事,就是“拆”中国车,五菱宏观EV、比亚迪汉、比亚迪唐、比亚迪宋,都没有逃过日本人的“黑手”;

还有美国人,那个最霸道的芯片限制法案,英伟达的智能化芯片被限制卖到中国,你以为他们就没打过中国电动车的主意?

......

好像突然间,中国新能源汽车就火了。

其实不然,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已经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占比超过一半,中国的动力电池装机量世界第一,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也是世界第一。

能有今天的盛况,远的要追溯到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1992年曾经上书国务院,建议中国的汽车产业,可以跳过传统燃油车时代,进入新能源汽车时代,并以此实现新的超越。

20221021-6c481ca87f9e0ccd_600x5000.png

8年后的2000年,原科技部万钢上书国务院,和钱学森一样,他建议中国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中国汽车产业。

和钱学森不同,这位早年毕业于德国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机械系,在奥迪担任开发工程师长达10年的致公党人士,深入汽车一线,并亲眼目睹中外差距,也更明白外国人心里打的算盘。在他心中,合资政策、“市场换技术”的美好愿景,已经死亡,除了全力押注新能源汽车,中国没有可能实现弯道超车。

所幸,国家接受了他的建议。2001年,科技部正式发布新能源汽车战略规划,并将电动汽车重大专项纳入国家"863"计划。

2008年底,科技部、财政部等四部委正式发布"十城千辆"计划,计划到2012年,每年发展10个城市,每个城市推出1000辆新能源汽车开展示范运行。

再后来的事情,大家应该比我更清楚了,20年前的星星之火,现在已成燎原之势。

02

地产下,汽车上

过去20年,尤其是2008年之后,得益于国内快速的城镇化,中国经济的脊梁,毫无疑问是房地产。

房地产的繁荣,绝不是单单限于地产行业,钢铁、建筑建材、有色金属、煤炭等的直接和间接投资都被带飞,同时,装修、家电等耐用品消费行业也随着房地产蓬勃发展,还有商业、消费、娱乐......

上下游都加一块,占GDP的比重超过30%,甚至说,过去10年的兴起的全民消费大时代,很大程度是拜房地产所赐。也可以说,是房地产,让最多的中国人成为富人。

不过,相比之下,房地产所揭示的道理,更有意义,那就是,只有发展自己的产业,才能够将最大的利润留在自己手里,让自己人享受得到。

在房地产大发展之前,中国的改革开放走过了20年进程,经济发展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国民生活水平也得到很大的提升,但为人诟病的是,简单粗暴的加工制造业,大笔的利润都被外国人拿走,中国人只是赚取末端非常微薄的利润。

当然,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谁叫我们和发达国家相比,有这么大的差距呢?

但是房地产改变了一切,因为房地产所涉及的生意,中国人大部分都可以做,即使开始不能做,学习一下也不难,拿下这些生意,也就拿下了当中的钱。

只是,房地产是有周期的,上涨周期大家都过得红红火火,但是下行期,就很难受,就如现在,相信所有人都能感受得到,这里不多说了。

最重要的是,房屋的使用年限很长,一旦过了全民购房的大时代,要等下一个同样的时代,就是数十年甚至百年后的事情,这也是为什么房地产大涨期满,转向收缩的时候,经济要脱层皮的原因。

其实,我们现在还在经历这个阶段,这也是很多人感到悲观的地方,因为房地产熄火之后,中国经济靠什么去支撑,关键是,又有谁能支撑得起?

这个问题如果放在之前,真的很难有答案,但放在现在,答案或许已经呼之欲出,那就是新能源汽车。

03

中国新能源车有多香?

这次,我就不拿宏观数据搪塞读者了,比如什么汽车产业占GDP多少,汽车带动的上下游产值有多高,贡献了多少税收,解决了多少人就业,虽然那也很重要,但你会觉得这跟我有什么关系?

对,普通人永远关注的是对自己有什么好处。

那我就简单地借用隔壁邻居的一个数据。

汽车产业是日本的第一大产业,全国8%的劳动人口从事着和汽车相关的工作,约500万人,你知道这500万人的平均一年收入多少钱?

约合30万人民币。这是不管放在哪个国家都是非常高的收入水平,这也是日本虽然失去了十年、二十年、三十年,虽然没有踩中互联网发展红利,但依然属于高收入国家的秘密。

所以,别总是觉得日本老龄化了,生育率低了,年轻人躺平了,即便如此,他们依然靠着汽车产业,处于妥妥的高收入国家行列。对比我们,我们的房地产产业世界第一,我们的互联网产业也是世界前列,但说到收入......

根据中金公司这项统计数据,中国家庭人均月收入5000元以上的人数,只有5%,其中月薪2万元以上的,更是只有0.2%,70万人而已,而这70万人,未必人人都达得到30万元一年,和日本500万相比,少太多了,而且人家总人口不到我们的1/10。

20221021-29ab38887c32008f_600x5000.png

如果我们也有500万人,年均收入达到30万人民币,那就真的叫强大。

所以,你明白中国当初为什么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即使投入巨额的财政补贴,都在所不惜了吧。因为这个产业,比起原来那些三来一补、加工制造、两头在外的产业,好太多了吧。

更重要的是,只要这个产业真正发展起来,很多中国人都能够享受到收入增长,钱包越来越鼓的好处。相比起房地产,汽车业的可持续性更强,也更实在,因为房地产毕竟太多的金融属性,炒房固然能够赚大钱,但是也很容易吹起资产泡沫,这种泡沫一旦破裂,整个国家,整体国民都会被带坑里。

这也不由得想起这几天,大会所说的一句话: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很多人或许认为内循环是搞闭关,这样的看法格局不是一般的小,如果站在高一点的格局,你会明白一个简单的道理,搞内循环,然后辅以高质量发展,中国的产业就可以向更高端的方向迈进,而更高端的产业,就意味着更多的利润,劳动人民就可以获得更高的收入,生活就可以更美好。

理解这一点,再回头看看这么10年来的产业变迁,以及当初的国家发展战略,产业扶持战略,甚至现在的限制房地产、互联网反垄断的做法,当中的逻辑,是不是就清晰很多了啊?

04

结语

汽车工业堪称现代工业皇冠上的明珠,现在三个最重要的发达国家--美日德,无不拥有强大的汽车工业,也正是汽车工业,撑起这些发达国家经济的脊梁。

而且,与房地产基本只能在国内相比,汽车工业是有机会走向海外的,现在中国的自主新能源汽车频频亮相海外,出口数量也不断增加,就是明证。

虽然有的西方国家设置很多贸易保护,但是也有很多国家,不得不进口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因为他们没有自己的新能源汽车工业,就如中国的智能手机一样,不买中国的,就只能买苹果、三星,虽然有得选,但价格也很贵。

就如30年前外国大把大把赚取中国利润那样,现在的中国,也开始效仿外国,让更多的利润流向中国,而赚钱利器,有中国家电,有中国消费电子,最大的一块,会是,也必定是中国的新能源汽车。

从这个角度上看,房地产时代,过去就让它过去吧,别为难那一堆钢筋混凝土了,因为,中国经济的新脊梁,已经让新能源汽车撑起来了。

近期全球股市波动很大,国内市场也是频频风格转换,格隆汇投资学苑将不时邀请我们的首席来准时为大家讲解当天行情、分析投资机遇方向,干货很多,欢迎大家关注我们的视频号“格隆汇投资学苑”。

编者按: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格隆汇APP(ID:hkguruclub),作者:深鹏

本文来源格隆汇APP,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前瞻网的立场。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0755-33015062 或 [email protected]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