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这届网友有多爱复读:一个视频,重复刷好几遍

 1 year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woshipm.com/user-research/5651233.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这届网友有多爱复读:一个视频,重复刷好几遍

2022-10-22
0 评论 263 浏览 0 收藏 15 分钟
释放双眼,带上耳机,听听看~!
00:00
00:00

#本文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原创激励计划》出品。

你最近的下饭剧是什么?相信有很多人的回答是《武林外传》、《甄嬛传》这些经典老剧。明明是看过无数遍的视频,却还是看得津津有味。这种现象不仅仅局限在影视行业,在互联网随处可见。本文作者对这类现象和背后的群体心理进行了分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1WgD83cTMZIuVd4PovWU.jpg
  • 每天,各个平台都持续会有不少新剧上映,虽然也能聚集不少观众,但同样有大量的人,在反复刷着那些过去自己曾看过、曾笑过、曾哭过的老剧。
  • 小说榜里,固然平台把连载中的小说晒在最显眼的位置,但同样也有很多读者并不买账。甚至在所谓书荒的时候,总会拿出曾经看过不止一遍的小说反复阅读。
  • 每个季度总会上演很多新的综艺,但也有不少人对新综艺不闻不问,然后默默打开极挑1-4季,数不清是第几次观看。
  • 即使是小视频,这种短暂、不容易让人深刻记忆的娱乐内容,也会存在经典曲目,被人反复拿出来温习。
ZFi7PhC9pbKgQf7Ov0j2.jpg

随着网络逐渐发达,无论文字、图像、声音,每天新增的娱乐内容何止千千万,但为什么大众却都怀有一颗怀旧的心,对过去的内容念念不忘,反复重温?

看过的剧情,不再有意料之外的反转;熟悉的台词,自己都能抢在演员说出之前记起。似乎随着知晓、熟悉,一遍遍重复观看、阅读的乐趣,也只会越来越少,边际收益递减。但为什么很多人,仍然乐此不疲?网络娱乐,对新鲜血液又还有多少依赖?

其实,重温式娱乐,是大众在被网络信息轰炸后,所养成的一种行为智慧。

一、避害的哲学

重温式娱乐,并不是现代才有的事情。

三国当中,就有关羽夜读春秋的佳话流传。一本《春秋》被他翻来覆去的阅读。

不过古人与现代人,生活条件终归有所不同。

很多古人反复阅读同样的书籍,实在是受困于时代所限,娱乐内容匮乏。

即使放在30年前,一个孩童家里的小人书也掐指可数,想要娱乐,也无非是一遍遍的反复观看。

就算是电视台,也会因为播放选择有限,把《西游记》、《渴望》、《还珠格格》这些老剧一遍遍的重播。

而现在,随着网络普及、创作门槛降低、自由创作者越来越多,每天诞生的娱乐内容,都是一个极其庞大的数字。

可以这么说,即使从今天开始,再也没有全新的娱乐内容诞生,光是现有的娱乐内容,也足够任何一个人,观看一辈子不重样。

OtdhYv8Rwx5CsgfROFf8.jpg

但内容充足、够看,不代表内容够好。在网络上,创作门槛降低的弊端也开始展现——大量劣质内容开始蔓延。

无论是创作新人的试手,自媒体人的懈怠,商业成本的核算,还是老营销号的震惊,都在有意或无意间,产生了一大批劣质内容,既不能给观众带来实际价值,也不能带来什么娱乐体验,白白浪费观看者的时间、精力、情绪。

在人们无数次滑动手指,又无数次失望的过程中,那些少部分优质内容的珍贵,反而又在同行的衬托之中,被凸显了出来。尤其是那些占比极少的极优质内容。

kTVYNLCVf405fkR1HQLm.jpg

虽然,在曾经的观看过程中,你已经知道了它们的起因、经过、结果,使得你在重复观看时,失去了惊喜、捏一把汗、急切等情绪,观看体验降低。

但是,在网络充斥大量劣质内容的情况下,即使重复观看优质内容,导致边际效益递减,也仍然比平均效益要高。

简单点说,看100遍《肖申克的救赎》,看到吐,也比看《上海堡垒》更让你觉得开心。

而且,不仅是劣质内容,题材与自身喜好不同的娱乐内容,同样也无法让人看的开心。

甚至看小说的时候,还有可能遇到写崩、烂尾、断更等问题。

于是,在选择娱乐内容的过程中,为了减少浪费时间、浪费精力、浪费金钱、浪费感情等问题,人们一定程度上,养成了对过去优质内容的路径依赖,进行重温式娱乐。

虽然不再惊喜,但至少,肯定不是惊吓。

二、节能的哲学

在书荒、剧荒的时候,不仅那些垃圾书、垃圾剧让你头疼,一些被不少人推荐的内容,同样也会给你带来压力。

“看不进去”,是不少人都遇到过的问题。

虽然朋友、豆瓣在给你安利的时候,都会言之凿凿的告诉你一切值得。

6SnO28MC1Xp6nkIdg9Y7.png

但慢热的开局、复杂的设定、繁多的人物关系,也会让你在开始的时候头晕脑胀,感觉不知所云。

而看个三五章、一两集,还没有发掘什么乐趣,即使别人捧的再高,你也不会继续耐心满满。

毕竟,接受新的信息,是非常耗费脑细胞的。

书中情节、剧集内容,和你所处的不是同一个时空、同一个家庭、同一个公司,你需要去花费时间精力,理解其关系、背景,甚至几个陌生的俚语。

一位朋友读鲁迅的著作,原书只看了两章,但为了读懂、读清这两章,百科、豆瓣之类的网站都已经翻烂。上到历史背景、作品环境,下到对文中一字一句的分析,不同读者的不同见解评论,加起来的阅读量,恐怕也有十本书了。

虽然不是每本书、每部剧都像鲁迅先生那么深奥(鲁迅先生可能自己也没意识到自己写的这么深奥,每个字都蕴含了批判),但接触新的事物,终归是要消耗大量精力的。

而人们在追求娱乐的时候,又往往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1. 时间碎片

快节奏的社会,让人很难拥有大段的时间,全身心投入到一个新的世界当中。

对于需要时间慢慢陈述、需要代入感来慢慢展现的娱乐内容,这毫无疑问是天敌。

看了一章小说,还没有投入进去,手头有其他的事情,暂时放下,可能就再也不会拿起。

看了半集剧情,刚开始觉得有点意思,老板电话打来让你加班,这部剧可能就被忘在一边。

5dIhsMs2Qb0C8H54KiLD.jpg

与其在散碎的时间中,看一个可能不会看下去的内容,倒不如看过去已经看过的内容。至少你知道有趣点在哪里,你知道你短时间内能不能看完,你知道哪里该快进哪里该细看。

即使时间有限,也能保证拥有一定的娱乐体验。堪称娱乐性价比的低保。

2. 信息超载

快节奏社会,打乱的不只是时间。无论是工作事项、学业任务、生活琐事,都会给人莫大的压力。

而大脑所承受的压力,还不仅仅是情绪上的压抑、Deadline的追杀,更有信息超载所带来的高强度负荷。

随便翻几分钟手机,大脑需要判断几十条新闻中,哪个有趣、哪个有用;

撰写活动方案,大脑需要整合梳理成百上千条因果脉络;

一天当中,肉眼可见的广告,不知道刷过几千几万条;

哪怕走在路边,路人谈话的话题,都会飘入你的耳朵,进入你的大脑。

当这些信息全部汇集在大脑当中的时候,大脑也是会累的。

而显然,去了解一个未知世界的武力设定、去初步判断一段8年恋爱的恩怨纠葛、去研究一个陌生官场的你争我斗,都不能算是好的选择,不是能让大脑放松的选择。

这也是短视频娱乐能够风靡的原因,不用费脑子,不用去思考,快速回报,让原本就疲累的大脑,无需为了娱乐再操心。

时间碎片加上信息压力,让现如今的人,越来越难拿出精神饱满的大段时间,去探索一段全新故事。

于是乎,在人们追求闲事娱乐的路上,也产生了舒适圈。

在舒适圈内,熟悉的旧内容,能获得轻松简单的娱乐。而在舒适圈外,陌生的新内容,需要花心思去接受,还存在“不是我的菜”的风险。

自然而然,让重温式娱乐拥有了更高的性价比,成为了不少人的选择。

三、短暂的记忆

每天大脑面临的信息超载,虽然导致了超负荷运作,导致了人们不愿踏出娱乐舒适圈,导致了记忆力和记忆准度的下滑,但也并不是完全没有优点。

对于重温式娱乐来说,短暂的记忆,却反而变成了一种好事——缓解了反复观看所带来的边际效益递减。

8WX8Xx2Oo2uZPp7lj6yx.jpg

刚看过的剧,没过多久就记不清了细节剧情;

之前读过的小说,可能对其中的爽点印象不再深刻;

昨天看过的短视频,今天再看的时候,甚至没有任何印象。

信息超载不仅让人们忘了正事,也让人们忘了一些娱乐的经历,为重复观看的过程,又挽回了一丝丝新鲜感。

四、娱乐质量

从古至今,娱乐始终是人类生活当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原始人也懂得嬉戏、八卦;古人唱诵诗歌、戏曲;3000年前人们为了度过饥荒而发明了游戏;现如今影视、小说、游戏等行业都纷纷蓬勃发展。

有人划分了人生当中7个要点:身体、思想、情感、关系、事业、财务、娱乐。娱乐也名列其一。

娱乐并不坏,甚至还很重要。只要适度适量,它不会成为学业、事业的阻力,还可以成为一种助力。

而现如今,人们看似娱乐生活更加丰富,可选择性大大增加,但实际上的娱乐质量,却未必让人们都感到满意。

至少,有很多人在进行重温式娱乐,就足以证明,现如今人们对娱乐的感受。

参差不齐的娱乐内容,让人们在娱乐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却很有可能收获不到快乐;生活和工作的现状,让人们的娱乐时间、娱乐状态难以保障。

当人们的娱乐需求无法得到有效满足,必然会试图花费更多的时间去娱乐。就像刷视频未必刷的开心,却还不停的想要刷下一条一样。

之前二三十年,大厂产出、媒介有限的模式,使娱乐的“质”有一定保障,但“量”的问题却让大家缺乏选择性。

而随着互联网解决了娱乐“量”的问题,娱乐“质”的问题又开始出现。

在不少网友都重温着老剧、老书、老游戏,试图找回曾经喜悦与激动的同时,也衷心的希望,有更多高质量内容出现,让大众不用在娱乐的时候存在那么多无趣、费神风险,让大众的娱乐,也真的变得轻松一点。

专栏作家

墨饕,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网络营销人,心理咨询师。擅长消费者行为学、文字传播学、市场营销学等领域。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本文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原创激励计划》出品。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