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巴克花 10 年做了一件事:中国云南咖啡
source link: https://www.ifanr.com/1517972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当各个城市都开始降温时,云南普洱依然在 25℃ 左右舒适徘徊。
少为大众所知的是,这里除了是「普洱茶乡」,还是「中国咖啡之都」,和世界顶级咖啡种植地哥伦比亚处于同一黄金维度区,四季被日光照拂,云深雾绕、流水潺潺,可以产出全球最好的咖啡。

早在 20 世纪 80 年代,一位美国咖啡焙炒大师就感叹:
世界最好的咖啡产地在中国的云南,这是上帝送给中国人的一份厚礼。
此时,正值 10 月咖啡采摘季,咖农的身影在葱绿密林中起伏,咖啡浆果散落在蜿蜒山路,馥郁香气从游人熙攘的庄园飘了出来。

我坐在距离普洱 2000 公里的广州星巴克臻选店,闻到了它的新味道。
打破刻板印象的云南咖啡
其实这是我第一次认真地品尝云南咖啡。
如果不是因为体验星巴克今年推出的新云南咖啡的契机,我可能不会特意选择某个产地去喝一杯咖啡。

▲ 星巴克今年的云南咖啡
不过近年来,从国际大牌雀巢到星巴克,以及中国咖啡新势力瑞幸到永璞、Manner、SeeSaw,都单独推出云南咖啡豆产品,很多放在高品质支线。
足以看出,大家都发现了云南咖啡的好,以及想让它火的心。

云南咖啡很不容易——尽管已经发展了一个世纪,也有非常顶级的品质,但一路都是荆棘,现在大众化依然困难重重,这是在了解完它背后的故事,以及品尝星巴克最新两款云南咖啡后的感受。
我们就先从这两款咖啡说起。

▲两款新咖啡,和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织锦工艺制作的 Steiff 小熊,灵感源自咖啡文化中不可或缺的角色:咖农
如果你对星巴克和云南咖啡之前有所了解的话,今年已经是它们结缘的第 10 年了。
2012 年星巴克建立了「星巴克云南种植者支持中心」,2017 年开始每年都会推出 1-2 款云南咖啡,作为它们高品质咖啡的重要组成部分。

今年的两款是「中国云南天宇农场水洗咖啡豆」和「中国云南天宇农场日晒咖啡豆」。
咖啡雾气弥漫之中,前者小啜一口,不是想象中的苦涩,入口有着蒸雪梨的柔和,柑橘的微酸,尾韵又有着柠檬草般的清新,亮点是口感很干净,难得地清爽。
后者相比却完全不同,口感浓郁悠长,浆果的酸甜明显,还有可可黄油、土茯苓香料的味道,层次感丰富,在扑面而来的香气中就已经可以预先嗅到层层变化。

总的来说,我第一感受其实是:它不太「云南咖啡」。
可能和很多人一样,印象中的云南咖啡是大众化的炭烧苦涩口感,让人想起一元一包的速溶咖啡,在咖啡鄙视链的底部挣扎。
虽然并非所有云南咖啡都是高品质,因为咖啡传入中国的确历史较短,它还在构建自己独特的口味标签,但云南咖啡能有高品质、已有高品质,且越来越高品质——云南咖啡不等于劣质咖啡的代名词。
破除过去的刻板印象,让大众从愿意尝试到日常普及,还需要一些时间。

不过可以看到越来越多人在付诸努力:
无论是品牌,或是去当地的农艺师、科研者、消费者,都在帮助推广或直接参与其中,背后是一个长达 30 多年的曲折故事。
接下来,我们用 3 分钟,看看整个云南咖啡发展的缩影。

投身远山丛林的「咖啡人」
1902 年,一位法国传教士把境外的咖啡种子带到了云南宾川县的山谷中,这是云南第一次出现了咖啡植株。
他的出现很重要,但他还不是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再等等。

▲图片来自:电影《一点就到家》,讲了三个年轻人为云南咖啡创业的故事
接下来一个世纪,云南咖啡的轨迹已经无法清晰追溯,它们只是在一个个神秘的村落生长,直到 50 年代中期才开始大规模种植,中国境内已知最古老的咖啡品种是铁皮卡,后来有了波邦、瑰夏、卡蒂姆等,它们同属于起源于埃塞俄比亚的阿拉比卡种,而现在我们买到的大部分,都是卡蒂姆。
说到卡蒂姆,也就真正说到了这个曲折故事的开头——
90 年代,全球咖啡消费速增,海外咖啡巨头雀巢开拓新大陆,看上了处于绝佳种植地带的云南普洱,它让云南咖啡至此真正开始进入全球咖啡产业链。

关于雀巢对云南咖啡产业的影响,一直以来有两种说法:
负面说法在于——雀巢当时为了解决云南咖啡规模化发展的难题,引入了耐病高产不易、但价格低廉、风味较弱的卡蒂姆品种 (锈病曾让云南咖啡树大面积致死),咖农们为此砍掉了云南咖啡早期优质品种,现在卡蒂姆依然是品种主流,而且长期被低价收购,议价能力低,云南咖啡长期只能加工成速溶和即饮咖啡。
正面说法则是——雀巢让云南咖啡开始有了商业化价值,同时带来了大量的咖啡种植技术培训、农户支持系统、定向收购制、商业咖啡豆行业标准等历史性贡献,让云南咖啡的发展得以延续至今,现在,雀巢的云南行动仍是跨国企业在中国 ESG(环境、社会、治理)的最佳案例之一。

▲ 雀巢咖啡赞助,炬点咖啡实验室主办的「云南咖啡风味地图」活动,列出了云南各地咖啡品种风味
既然云南土地上广泛种植的卡蒂姆已经无法短期改变,那就从之后的部分逆风翻盘——做到了优质,才有新出路。
咖啡的一生大致可以分为这几个流程:种植、采摘、晾晒、加工处理、收购。
如果在中间三个环节做得好,卡蒂姆同样可以去掉不好的风味,达到上乘的口感,改良到原生阿拉比卡的品质,做出国际水平的精品咖啡。
另一个咖啡巨头星巴克,此时也加入了这个行列。

▲ 星巴克云南种植者支持中心
2012 年,星巴克进入云南,采用了「优质优价」的政策,以高于市场均价 20%-30% 的价格收购高品质咖啡豆,且对满足和超过标准的精品咖啡豆额外奖励。
也就是说,种出更好的咖啡豆,咖农们就能拿到更多的收入。

咖啡豆的选拔开始面临严格的采购标准,它们必须在「产品品质、经济责任、社会责任、环境保护」四个方面都达标才能入选。
这对于当地传统咖农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过去他们只认为,种好咖啡就行了,但现在,从施肥、除虫、咖啡加工、排水、用工环境等方方面面,都要彻底改变。

同时,这也让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困于「低价收购」的云南咖农们,意识到了自己的咖啡豆也有「议价」的可能,就有动力学习种出更好的咖啡。
云南「星」计划负责人佟亚伦一去云南就是 10 年,同时带去的还有农艺师和杯测师,他们为咖农提供免费培训和技术支持,告诉和评估他们咖啡品质的优劣,一共培训了 3 万多位咖农。

▲星巴克杯测师
这一点对于佤族大姐叶萍来说更为深刻。
她 2011 年自己成立了「天宇咖啡合作社」,想要摆脱当下「男主外,女主内」的偏见,带领一群村民去种咖啡,却不聊撞上了百年一遇的严重霜冻,最后颗粒无收。
这也让她第一次意识到,种咖啡需要技术和专业指导。

▲ 星巴克员工和叶萍交流咖啡种植技术
有了星巴克免费培训的契机,叶萍及当地村民决定前往。之前,他们可能只知道红果就是好咖啡豆,但现在知道什么时候施肥,怎么施肥,怎么控制瑕疵率、发酵度、醇厚度……
星巴克杯测师郭琼说,「最早时候咖农们送来的咖啡,光是挑瑕疵豆就要 7、8 分钟,最后也只有 20%-30% 能符合标准」,咖农们失望的眼神,也刺痛了郭琼。「但现在咖啡品质已经有了很大飞跃,挑瑕疵豆一分钟都不要,合格率也到了 80%」。

▲ 之前的「彩豆」到现在的「红豆」
叶萍就是今年星巴克臻选的入选者,关于她是如何生产出好的精品咖啡,从他们工作的细节就可以略窥一二:
- 不同海拔的咖啡被定制了不同的处理方式,海拔 1480-1580 米的咖啡豆用水洗,海拔 1580-1680 米的做日晒。
- 采摘时大家手腕得都带上色值手环,只有全红果才会被采下,确保浆果有足够的水分与甜度。
- 咖啡会放在特设的晒床上完成晾晒,可以保证上下良好通风,水洗时要比往常水洗时间多浸泡一夜,能让咖啡保持干净度。
- 选择双层豆袋让咖啡生豆保存时品质更好不发霉,让豆子静置长达一个月,风味可以更充裕发展。
- 晚上,像处理茶那样晚上让咖啡豆「抱团取暖」,可以促进发酵;白天,用手指丈量出咖啡豆晾晒的同一高度,能让所有咖啡豆能够保持同等的优质。

▲ 叶萍的咖啡庄园
从被旁人指指点点,到终于有了自己的事业,叶萍收到今年成功入选的消息后,遏制不住浑身的激动:
希望有更多人喜欢和认可云南咖啡,因为云南咖啡真的很好!

我们走进云南,咖啡走出云南
改变已经在云南之外快速发生。
当云南咖啡不断拿下国际咖啡大奖,当 CHINA(中国)字样出现在星巴克咖啡袋上,当云南咖啡以「精品咖啡」的面貌出现在更多年轻人喜欢的品牌上,成为新的中国名片——
无论对于咖农、庄园主、研究员、烘焙师、品牌方们来说,这都是一件值得满满骄傲的事。
云南咖啡将这座山林之城里辛勤付出的人们连接起来,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与那些关心咖啡价值、本土文化、可持续性的人一起工作,制作出品质卓越的咖啡。

▲Seesaw 在当地的云南十年计划,图片来自:微博@Seesaw Coffee
雀巢、星巴克等行业头部推动了云南咖啡前行的进程,让云南咖啡豆名声大噪,瑞幸、Manner、永璞、Seesaw 、蜜雪冰城等国产新消费品牌让更多人知道了云南咖啡。
瑞幸与云南的庄园和供应商合作,同时进行专业帮扶;Seesaw 从 2014 年就开启了十年云南计划,和星巴克一样驻扎在云南教导最新技术和直接贸易;永璞咖啡 2017 年在云南保山建立自己的「石端正咖啡庄园」,且还在继续扩大云南庄园的种植面积;Manner 则直接在当地建立收豆站,收购符合其标准的咖啡豆。

▲ 瑞幸、雀巢、Manner、永璞的云南咖啡
当看到李宁都开始跨界做咖啡时,「国潮+中国咖啡」这两个关键词的结合,让未来更显潜力。
与此同时,云南咖啡也走出了自己的路,「思茅咖啡」「保山小粒咖啡」「普洱小粒咖啡」「朱苦拉咖啡」「德宏小粒咖啡」都成为了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本土品牌还有中啡、辛鹿、四叶咖、花田萃,在电商平台正玩得风生水起。

▲ 花田萃和四叶咖
随着云南咖啡的名气开始露出尖尖角,它不再锁在深山人未识。
商家们络绎不绝前来寻豆,游客们开始云南咖啡之旅,从参观咖啡园、探访咖农家,到品味多元咖啡风味,一趟走下来,大家终于开始知道云南咖啡并非只有「物美价廉」,也知道了「水洗」「日晒」「浅烘」「深烘」……

▲图片来自:微博@Seesaw Coffee
云南咖农们也越来越愿意去探索精品咖啡了。
2014 年云南精品咖啡起步时,精品都产区还只占 1%,今年就增长至 8%,新成立的云南精品咖啡社群(YSCC)每年都会带着 100 多款云南豆子,在 20 多个城市开展 2 万公里的公路旅行,向全国分享云南咖啡的故事。

现在,尽管收购价会波动,但一些企业会以高于国际期货的价格采购云南优质咖啡,云南省咖啡行业协会副会长胡路今年曾介绍,精品豆根据质量,可以高于过去的商业豆几十及几百。
中国的咖啡 99.22% 都来自云南,上海在去年就成为全球咖啡馆最多的城市,一共 6913 家,完胜纽约、巴黎、东京等国际大都市,星巴克在上海的门店也刚突破了 1000 家。
中国咖啡市场,还有很大空间。

▲ 上海 %Arabica 咖啡
当然,云南咖啡本身的精品化有待持续提升,这是走得长远的基本,不过当下现实可见的困难,是更实际的人力、标准、产量问题。
现在云南咖啡种植的环节几乎都以来咖农的手工劳动,山地地形很难采用机械化操作,为了保证优质还得人工采摘挑拣,而各地为政散户种植多、粗放式管理的情况,也导致监管和品质不统一,据近年数据,虽然云南咖啡收购的价格变高了,产量却从 2017 年后就开始逐年下降,产业效益依然不高。

▲ 图片来自:淘宝「守味云南咖啡」活动
因为产量并不多,很多品牌的云南咖啡只能做限定,星巴克臻选云南咖啡也没法一年 365 天供应。

我们刚走进云南,咖啡也刚走出云南。
在全球咖啡张力和反差的中心,云南咖啡仍需要政府和产业资本的支持,需要更多咖啡从业者投身其中,需要我们主动消费的每一杯云南咖啡,过滤出一个更为光明的未来。
参考资料
黄蜀云:《咖啡云南》
南方人物周刊:《云南咖啡,热潮下的精品化之路》
中欧商业评论:《咖啡产业突围战:一个跨国公司和云南咖啡豆的 34 年》
新零售商业评论:《中国咖啡的焦虑怎么治?》
FBIF 食品饮料创新:《咖啡混战场下,云南咖啡正在经历 “冰火两极”》
Recommend
-
150
原标题:这名中国人20年里只做了一件事,却让西方人佩服得五体投地他奔向星辰大海了吗?时间定格在9月15日晚23时23分:中国“天眼”之父、著名天文学家南仁东因病去世,享年72岁。他的离开,就像他生前那般低调——在一个缺乏耐心和专注力的时代,
-
84
普洱的咖啡好喝吗
-
22
背景 一定规模的App开发如要引入Flutter开发体系,因某些原因如底层二、三方Native库或页面调用,不可避免需要混合开发的能力,但Flutter本身是个单容器的应用,纯粹引入SDK会遇到页面在Flutter和Native跳转无法流畅切换...
-
9
关于秋招,我做了这样两件事 发表于 2021-08-06
-
4
今天我为大家带来的是如何在云服务器中配置自己的环境。在这里先说明一下我的配置,我使用的是 阿里云服务器ECS + Ubuntu 20.04 64位 来实现的,不同的服务器和不同的系统版本可能会导致操作有些许不同,如果你是 华为云 或 者 腾讯云 又或者是 百度...
-
6
4 年前,OPPO Find X 发布,前后「超凡一体」的激进设计惊艳众人。 ▲ OPPO Find X. 后续,OPPO Find 系列变为常...
-
4
MU5735失事后,千万人在朋友圈做了这一件事! Original 懂你的...
-
7
中国99%咖啡产自云南 品质与全球匹敌:你喝了吗? 2022-10-20 08:32 出处/作者:快科技 整合编辑:佚名 0
-
5
为星巴克打工30年,云南咖啡豆有了新想法
-
10
12年 , 这个"广告人" , 只做了一件事 作者: 源泉...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