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中国电子游戏已经成为输出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column.iresearch.cn/b/202210/945301.s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中国电子游戏已经成为输出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

2022/10/18 18:36:00浏览:3779

  中国文化“走出去”方兴未艾。

  谁能代表中国文化?

  是煌煌巨篇四大名著和唐诗宋词元曲?是中医四大发明营造法式?是月饼舞狮赛龙舟包粽子?是李小龙的功夫邓丽君的音乐周星驰的喜剧?是起点的总裁文、玄幻文和网红李子柒、董宇辉?

  这些答案可能都对,但不完全,至少忽视了一个长期以来被研究者刻意漠视的载体。

  没错,估计有人已经猜出答案,就是中国的电子游戏。不管你们是否愿意承认,中国游戏在海外的销售额已经超过中国电影+中国音乐+中国动漫+中国图书的销售额总和。不管你们是否认同,中国游戏事实上已经成为输出中国文化最主要的载体之一。

  近期,第三方机构Sensor Tower商店情报平台公布了2022年9月中国手游发行商在全球App Store和Google Play的收入排名。本期共42家中国厂商入围全球手游发行商收入榜TOP100,合计收入18.8亿美元,占全球TOP100手游发行商收入的38.3%。腾讯、网易、米哈游位列前三。

  18.8亿美元只是中国手游的单月出海成绩,我们把时间线拉长,纵观整个2021年,中国自主研发游戏的海外市场销售收入达到180.13亿美元。而在2020年,中国游戏海外收入首次突破千亿元,增幅喜人。

  当然,我们得承认文化影响力不能和经济价值划等号,更不能以GDP和收入衡量一项文化产品的优劣。但纵观人类文化史,那些备受欢迎的文化产物往往能带来较高的经济价值,那些能带来较高经济价值的文化产物也往往是最受欢迎的文化产物,要不然“洛阳纸贵”这个成语是怎么来的?举个简单的例子,梅兰芳是当年最受欢迎的京剧演员之一,也是最有钱的京剧演员之一。金庸是中国最有钱的小说家之一,金庸也大概率是中国最受欢迎的小说家之一。

  回到中国游戏输出中国文化这个话题,游戏怎么能输出文化?游戏相比电影和图书,在输出文化层面有哪些优势?

  先回答第一个问题。游戏通过世界观构造、场景构图、故事和剧情、人物形象和台词、服化道设定等多个层面输出文化。以今年在海外大火的《原神》为例,老外进入游戏后被浓郁的中国大美风景、中式风格建筑、中式服装吸引,再被蕴含中国戏曲元素的人物形象吸引“入坑”,深入游戏后感受到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的文言古文、汉字、灯谜等,一点点触摸中国文化的精髓。

  若干年前,有很多老外就是看了卡梅隆的《阿凡达》才来到中国张家界旅游,若干年后外国人未尝不会因为《原神》的影响,来中国旅游领略咱们的秀美风光。有机构统计,《原神》这款游戏在海外收入早已经超过100亿人民币,如果人均消费为100元,那么有1亿外国网友通过这款游戏接触到中国文化、被中国文化所影响,如果人均消费1000元,也有1000万外国网友通过这款中国游戏感受中国文化。

  再来回答第二个问题。相比电影和图书,游戏的优势是拥有“无限货架”的特征,可以持续地输出和供给。比如《流浪地球》上映周期只有一两个月,电影下映后热度也会降低,而《梦幻西游》《原神》可以不间断地连续多年提供服务,不停地更新内容和资料片,持续影响用户。

  还有,游戏是可以双向甚至多向互动的,这点是电影和图书、音像制品等不具备的优势。在游戏中,我们可以寻求志同道合的团队,一起探险完成任务,交流情感和学习心得体会。在我周围,就有很多人因为《梦幻西游》《原神》《剑侠情缘》这些游戏成为玩伴和学友。

  总之,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在新时期,游戏在输出中国文化(同理,游戏也可高效引入外来文化)层面,拥有巨大优势,我们要利用好这种优势,把它当成一个重要平台和载体,广泛的与全球连接、共振,增强文化交流和文化互信。

  有人认为,网络游戏是快餐时代的中国文化代表,无法和中国传统文化相比拟,而且网络游戏与传统的中国文化是割裂的。

  好吧,莎士比亚的戏剧和金庸武侠小说一开始也是“快餐文化”,一开始也和主流传统文化格格不入。

  关于个中逻辑,我不想辩驳,还是举几个案例说明网络游戏这种“快餐文化”怎么和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交相辉映。

  在2022年教师节期间,《梦幻西游》手游与孔子博物馆的合作,借助数字技术,双方创新呈现了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玩家在游戏中以互动体验的方式,切身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你们看,孔子博物馆都不觉得游戏是快餐文化,甚至希望通过《梦幻西游》这个国民级的游戏产品,向当代青年输出中国儒家文化,这不是挺好一件事情么。

  还有,去年此时,《剑网1:归来》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遗铜雕技艺传承人携手,振兴南宋文化瑰宝,共同传播非遗文化。这种合作主题宏大,但落到细节,至少能让网友感受到匠人文化、匠人精神的魅力所在。

  还有被家长群体喊打的《王者荣耀》,也在努力把自己打造成承载中国文化、输出中国文化的时代标兵。有网友总结,从2018年跨界敦煌上线的“遇见飞天”皮肤,再到后来与四川大熊猫繁殖基地合作推出 “胖达荣荣”,以及之后和中国民俗学会合作,根据中国传统节日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与中秋节设计的四款皮肤,无一不是与传统文化的梦幻联动。去年,《王者荣耀》英雄云缨还被乐山市人民政府授予峨眉文化宣传大使称号。

  中国网络游戏在海外大受欢迎、进而成为输出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其实也就是这几年的事情。

  前文提过,2020、2021年中国自研游戏连续两年海外收入突破1000亿人民币,而据《2012中国网络游戏市场年度报告》显示,2012年中国自主研发网络游戏海外收入仅5.87亿元。

  5.87亿元VS1000多亿元,10年巨变,中国游戏出海的成绩用翻天覆地来形容不为过。

  中国游戏怎么在海外实现跨越式发展,其中的秘诀是什么?这个答案其实和中国新能源汽车逆袭的原理类似,就是中国走出了和西方发达国家完全不一样的道路,实现了换道超车。

  注意,我这里的用词是换道超车,不是弯道超车。

  10年前,汽车行业燃油车绝对为主,中国开始发力搞新能源汽车,在今天中国稳居全球第一汽车产销大国,自研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增幅远超丰田、大众、BBA;10年前,全球游戏行业以端游、主机游戏甚至掌机、页游为主,中国重仓当时还很小的手游,笃定手游才是未来。2021年中国以超过450亿美元的游戏市场规模位列全球第一,中国游戏出海更是爆炸式增长,为中国赚取了大量外汇,同时又输出了中国文化,一举多得。

  我们还是看一则来自新华社的官方报道吧:记者注意到,手游行业可谓撑起了中国游戏产业的“半边天”。据报告,移动游戏市场2020年实际销售收入为2096.76亿元,同比增长32.61%;手游用户数量达到6.54亿人,同比增长4.84%。2020年移动游戏收入占国内游戏市场总收入的比例超过四分之三,手游已占据游戏市场主要份额。

  中国游戏在海外大放异彩,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游戏公司与时俱进,与世界接轨,摒弃了早年自说自话的坏毛病。还是以《原神》为例,《原神》刚出来的时候,有人发出疑惑“这莫非是日韩研发的卡通游戏”,甚至有人起哄说原神模仿《塞尔达传说:旷野之息》。

  这种质疑的声音,恰恰说明了中国游戏公司努力研发与亚太乃至全球接轨的游戏。用现在流行的话说,就是“用世界语言,讲好中国故事”。两三年下来,无数网友争执《原神》和《塞尔达传说》哪个更好,有争执是好事,说明网友把我们与国际先进放一起看待了。

  再强调一次,用世界语言,讲好中国故事,这是中国游戏出海制胜的法宝。

  现在,一个值得讽刺的现象就在于,中国游戏在海外大受欢迎,成为输出中国文化的排头兵,在中国本土却总被鞭打、批判,甚至被一个群体根本上否定。

  在国内某些人眼中,“游戏是非必要消费品”,是浑水猛兽,只要“有利于青少年生长”,游戏可有可无,最好一禁了之。

  客观来说,游戏就像任何一种文化产品一样,适度使用益脑,沉迷下去伤身。关于如何辩证看待游戏的价值和问题,我之前已经写了多篇文章,这里不再过多叙述。

  最近,我和大家很多人一样,守着电视机看了那场最最重要的大会。今天我想说,增强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文化,就要好好利用并且进一步重视游戏这种载体,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让更多的中国游戏走出国门,走向全世界,方为正道。


Recommend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