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有技术同学要转产品岗,被我拒绝了!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woshipm.com/zhichang/5627160.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有技术同学要转产品岗,被我拒绝了!

2022-09-29
0 评论 2311 浏览 0 收藏 11 分钟
释放双眼,带上耳机,听听看~!
00:00
00:00

在工作中,我们看到别的岗位,好像看上去很轻松,于是就想去试试,但是在转岗过程中,你是真的思考好对应的岗位,真心想做还是迫于生计?这些都是需要思考的问题。作者针对该情景进行了一个讨论,希望对还在犹豫是否转岗的你有所启发。

M1wrWGX2fqYqWdHxspiP.jpg

最近有技术的同学问我,想转型产品岗位,不知道合不合适,应该怎么做?

这个话题很大,不是一两句话能够说清楚的,但是老谭身边的小故事可以拿出来与大家分享,希望能给大家一点启发。

有一次,团队小王突然找我,说她想调下岗,看看有没有机会。她来找我既在我意料之内,也在意料之外。意料之内的是她来找我,意料之外的是她想要调的岗位是产品经理。在分析这件事之前,首先讲一下背景。

我曾经从0-1打造过To C的产品,这是一个面向医生的资讯阅读和培训学习的APP,并实现了近百万的注册用户。To C领域的产品是非常重运营的,我们团队内部主要以内容运营为主,用户运营和数据运营也是非常重要的部分,这两部分对于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是非常重要的。而小王就是我们团队中定位数据管理和数据分析的主要人员。

后来,由于公司战略调整,母公司主要围绕医疗信息化、智能化为投资方向,原来To C业务相对成熟,而且我们母公司缺少To C的基因,也就很难实现更大的突破,所以团队和业务都在被消减,相反To B的产品开始蓄势待发。临危受命,我就带着部分团队成员投入到新的To B业务负责产品研发。但是新业务对于数据管理和数据分析的需求越来越少,相对大数据开发反而更加重要。

2020年初正好赶上疫情爆发,大环境不好,公司融资也并不顺利,此时公司也出现了人员优化的苗头。小王的岗位在新的业务体系已经不是那么的重要,所以也成为团队内部的摇摆人,在大数据团队也是干干杂活,原有的能力没法发挥。在这种环境下,被优化的可能性非常的大,小王也嗅到了被调整的味道,所以才有了找我寻求调整的事情。

我跟她聊了当前她的岗位和能力匹配的尴尬之处,虽然过程中试图转大数据开发,但是对于一个年龄超过35岁的女孩子来说,这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她的选择却让我大吃一惊,她想做产品经理。虽然能主动选择是一件好事,至少知道寻求改变,但是对于这个选择我认为对她来说并非是清晰的,或者明智的,因为过程中我没有发现她能够做产品经理的素质,从思维认知到日常活动,没有任何这方面的表现。

所以,我就试图问她,她眼中的产品经理是怎么样的?

她不加掩饰的说出了她为什么想转产品经理岗位的原因,她认为产品经理岗位好像也不用经常加班,工作相对轻松;工作内容也不是特别复杂和困难;最重要的一点她感觉产品经理的职业年龄会更长,不像技术岗年龄大了可能就面临淘汰。

我非常理解她此时的心情,作为一个大龄的非典型技术人员,寻求一种更有保障的工作,无可厚非。但是所有的保障都不是别人给予的,除非你有一个“好爸爸”。对于我们大部分的普通家庭的孩子来说,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保障。很多时候,在经济形势的好的时候,只要我们工作兢兢业业,勤奋努力,欲望低一些,我们总是能找到安稳的工作,但是当经济形势不好的时候,每个企业都在优化岗位、优化人员,光有努力是不够的,没有欲望更是可怕的,我们应该有与企业发展配称的能力才是最基本的保障。

显然,她现在有做产品经理的意愿,但缺少相配称的能力。当然能力也是在工作中锻炼出来的,但是在锻炼能力之前,你真的是否有发自心底的意愿呢?怎么证明你有强烈的意愿呢?功在平时,平时的工作中你要证明这种能力,或者你要证明潜在的素质,最低你也要有正确的认知。

于是,我反问了她几个问题:

  • 你真正地去了解过产品经理的工作内容吗?你看到产品经理输出的PRD和原型,你知道这其中的过程吗?
  • 你说你没在产品经理岗位上,所以不具备产品经理的思维,我平时让你帮我做的运营分析这件事,如果你把它当成产品去做,你了解我的真实需求吗?满足了我的需求了吗?
  • 你每次完成我的分析需求都需要经历我认为不太敏捷的过程,如果你把我平时的需求按照产品化的方式去抽象,是不是可以把我的需求归纳总结,把数据分析做成模式化的可快速复制的脚本甚至报表呢?
  • 你是真心地想做产品经理吗?如果真心想做产品经理,平时有没有锻炼的机会呢?小陈从运营做到产品经理,他是如何表现的呢?

这些问题让她陷入了深深的思考,最后告诉了我真实的原因。她知道她的处境,如果不转型到团队需要的岗位上,她很可能被淘汰。她最近面试了一家世界500强企业的运营岗,但她毕竟在团队很多年了,她还是想留在团队里,所以她在内部转岗和离职换个环境做选择。

我跟她解释了团队内的小陈是如何从运营调到产品岗位的原因,小陈在跟我申请调岗的时候,他已经具备了产品的思维和意识,并且经常提出自己独到的产品见解,自己也花钱参加了一个产品经理的培训,对于产品经理的一些技能已经初步掌握,并且在跟我申请调岗的时候是带着自己的作品来的。他为成为产品经理做了充分的准备。所以机会是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的。

相反,小王的表现其实并不是她对这个岗位的热爱,她只是在做选择的试探。我跟她说我们做选择,从实际利益出发是无可厚非的,这是基于结果分析,但我们往往忽视达成结果的条件分析。你如果要想做好,要么做自己擅长的事情,这样会让你得心应手;要么做自己热爱的事情,因为只要有热爱,你就会不计较一时得失全身心的去投入,最终通过你的努力让它变成你的长板。

我也分析了她外部的这个运营岗的机会,并建议她去尝试这个岗位,这也许是对她来说更好的选择。

最后她听从了我的建议,去了新的公司从事一份运营的工作,而且大公司工作相对稳定。后来在和我的交流中,她说幸亏当初听我的建议从事了这样一份岗位,现在她做的得心应手,而且因为自己会一些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技术,这恰恰是团队欠缺的,她在我们团队看似短板的技能在新的团队中立马成为了长板,所以她特别受团队欢迎,还做起了内部讲师教运营人员学一点技术,在我们这里籍籍无名之辈一下子变成了团队的顶梁柱,我真的为她高兴。

通过小王的这个故事,我想重申在选择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三点:

  1. 选择的方向要有前景和价值,这样保证你所从事的岗位有发展的空间;
  2. 选择的理性逻辑就是从自己的兴趣和长项出发,这样保证你有持续的动力以及可以胜任的能力,保障你更容易成功。
  3. 选择之前最好要提前准备,培养相关的经验、或者能力和认知,因为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所以,当我们想往产品经理岗位转型,或者我们想从事产品方向的工作,我们就需要在日常的工作中去锻炼自己的产品思维,站在产品经理的角色上去思考问题,去指导我们自己的工作。

所谓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功在平时,很多人恰恰忽视了这一点!

专栏作家

菜根老谭,微信公众号:CGLT_TAN,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经历程序员、技术Leader、产品经理、研发Leader等多种岗位。现负责某科技公司整体产品研发,擅长企业IT架构及互联网产品架构。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div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