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5部高分女性电影推荐:女性的,从不只是女人的

 1 year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digitaling.com/articles/839425.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5部高分女性电影推荐:女性的,从不只是女人的

5部高分女性电影推荐

最近,著名电影研究学者戴锦华在山一女性国际电影节上说,近十年以来,女性导演在国际影展上的“全面胜利”是因为主流电影行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诚然,戴锦华老师的发言有点开玩笑的意思,不过,这句话换个角度来看其实是在说,越是不确定的环境中,女性的声音就会越突出。比如,女性电影这一概念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那是西方第二次女权运动兴起的时候,也是整个西方世界最“混乱”的时代之一。

那么,什么是女性电影?我们先来说几个常见的认知误区:

第一,认为女性电影必须是女性导演执导的。举个反例,凯瑟琳·毕格罗是首位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的女性,但她的作品大多为战争、犯罪题材,比如《拆弹部队》、《底特律》,很难说和女性电影有什么关系。

凯瑟琳·毕格罗在片场

凯瑟琳·毕格罗在片场

第二,认为讲女性故事的就是女性电影。以大家熟知的《罗马假日》为例,它讲述了欧洲某位公主和记者共度一天的故事,浪漫情节让许多人对罗马心向往之。但在它的故事原型英国玛格丽特公主身上,所谓的“浪漫”实际是一段让人唏嘘的悲剧往事。虽然以女性为主角,但故事却并不真实。

电影《罗马假日》剧照

第三,认为表现女性意识的就是女性电影。一个女生认为自己应当遵从父母意志结婚生子是女性意识吗?我想大家会有自己的答案。关于女性意识,我个人认为它需要体现女性在社会层面的自我实现中,这也包含对父权桎梏的摆脱。而对于回归传统的个人选择,用戴锦华老师的话说,不过只是又一次“逃脱中的落网”。

其实,无论是“女性”还是“电影”都没有明确的定义,任何一种定义都会掉入本质化陷阱之中。再次引用戴锦华老师的一句话:“女性的,从不只是女人的”,在各种意义上来说,“女性”都意味着新生与能量,它像电影一样赋予了人类一扇通向世界的窗口。

归根结底,女性电影是为人们打开新的视野,鼓励女性以全新的姿态去成长和生活,而能做到这一点的都可以称为女性电影。接下来,本文将推荐五部女性题材电影,它们从不同角度探讨女性议题,但都带给女性新的启发,希望这五部电影也能为你带来新的灵感。 

影片推荐正式开始!

1、
《关于我母亲的一切》

导演:阿莫多瓦
豆瓣评分8.6

电影《关于我母亲的一切》海报

这是一部关于女人的自我救赎和相互救赎的电影——是的,没有男人来救赎女人。

电影中的女主角是一位单身母亲,儿子意外过世后,痛苦万分的女主想到了前夫,而当她找到前夫时却发现他变性成了女人,还感染了艾滋。不仅如此,一个年轻的女孩怀上了前夫的孩子,女孩担心孩子感染艾滋,整日处于焦虑之中。 

笼罩在丧子之痛的女主在新的城市不仅没找到安慰,还接连遭遇打击,但她不但挺了过来,还帮助怀孕的年轻女孩度过了种种难关,也和遭遇暴力的妓女朋友一起重建生活。

电影《关于我母亲的一切》剧照

这部电影的特别之处在于它几乎用上了所有悲剧情节,但却毫不催泪。因为导演不过度渲染悲惨,他拒绝用歇斯底里这样的陈词滥调去讲述女性,他的镜头下没有一个女人是不痛的,但也没有一个是疯狂的,她们都只是在默默承受,相互扶持。在这样的故事里,我们看到的不止是坚韧,还有她们普通但美丽的光环。

2、
《最后的决斗》

导演:雷德利·斯科特
豆瓣评分:8.3

电影《最后的决斗》海报

这部电影根据中世纪法国最后一次经由决斗判决的真实故事改编。故事讲述了一个骑士的妻子指控卫兵强奸了自己,骑士为了自己的荣誉向卫兵发起决斗。

电影用三段式的结构呈现了这桩强奸案分别在卫兵、骑士和妻子三人眼中的版本。影片的结构就像罗生门一样,但却不是罗生门,因为真相并非无从判定,它就在受害的妻子口中,但无人在意她的声音,而她的命运却被掌握在一场因她而起却与她无关的决斗之中。

电影《最后的决斗》截图

《最后的决斗》的导演是雷德利·斯科特,提起他很多人想到的会是《银翼杀手》、《异形》、《火星救援》等科幻电影,但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真正让雷德利·斯科特第一次入围奥斯卡最佳导演的影片,是他1992年拍摄的著名女性电影《末路狂花》。此外,他还是大热的女性题材美剧《傲骨贤妻》、《傲骨之战》的制片人,可以说雷老爷子在女性题材上确实很有一套。

3、
《世界上最糟糕的人》

导演:约阿希姆·提尔
豆瓣评分:7.9

电影《世界上最糟糕的人》海报

北欧地区是全世界出了名的性别友好,生活在挪威的朱莉很少被传统的性别标准束缚,但她似乎也没有过的很好。

朱莉是医学院的高等生,有天她突然发现自己不喜欢学医,于是转专业学心理学,但心理学也没喜欢多久,转而开始摄影,摄影还没什么起色又开始写作,刚刚小有成绩,她又想要放弃。而她的情感生活也一塌糊涂,每一段感情的开始都充满新鲜快乐,但没多久她就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在爱。

电影《世界上最糟糕的人》截图

这是一部非典型的女性电影,它并不赞美或同情女性,甚至还有点讽刺。但它实际为我们呈现出一种超前的状态——当女性摆脱男性规训,然后呢?影片展现出未被束缚的女性的自我探索,同时带来群体性的换位思考:当我们推崇女性主义时,我们究竟想要的是什么?

4、
《圣母》

导演:保罗·范霍文
豆瓣评分:7.8

电影《圣母》海报

老实说,选择这部电影时我非常纠结,一方面我不确定它能否归为女性电影,另一方面我又非常喜欢它,最后出于私心还是决定推荐它。

这部电影改编自一部严肃的学术著作:《不轨之举——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位修女》,它记录了13世纪教会审判并记录在案的唯一一位女同性恋者,也就是本片的女主。

女主从小在修道院长大,对宗教有着狂热的忠诚,她长大后爱上了修道院的一个女孩,与此同时她展现出非比寻常“神迹”,她声称自己是Jesus的妻子,身体上甚至出现了圣痕,民众因此将她奉为圣母,她也获得了掌控修道院的权力。但一个女人在父权体制中掌权?教会自然会想尽办法审判她。

电影《圣母》剧照

补充一个有趣的点,当时的教会只有对修女和男性发生关系的审判,没有明确的条例能证明修女和女性发生关系是有罪的。

为什么不确定它是否是女性电影?女主在“夺权”的过程中展现出的狡诈,以及她对情人的“利用”完全是男性的逻辑。但从另一方面看,我从来没在银幕上看到过如此丰富的女性,她自私贪婪但也虔诚博爱,更重要的是,她是在历史上留下过名字的真实存在。其实我们需要看到的并不是完美女性,而是更多不同但真实的女性。

ps:请勿在公共场合观看这部影片。
pps:请记住这个导演的名字,他的电影最好都别在公共场合观看。

5、
《弗兰·勒博维茨:假装我们在城市》

导演:马丁·斯科塞斯
豆瓣评分:9.0

《弗兰·勒博维茨:假装我们在城市》海报

这不是一部女性电影,而是由网飞和大名鼎鼎的马丁·斯科塞斯一起制作的纪录剧集,看之前,我根本不知道弗兰·勒博维茨是谁,看完后,我还是不清楚她是做什么的……但这并不影响我爱上这个睿智又幽默的女人。

在这部剧集里,弗兰围绕着纽约,从文化、健康、书籍等多个维度发表看法,她对大部分的事情都很不满,但她又能将这种不满表达得既犀利又风趣,这或许是因为她的愤怒并不来源于抱怨,而是对生活的热爱。

《弗兰·勒博维茨:假装我们在城市》截图

比如,她发现纽约的人都只看手机都不看路,她觉得自己是整个纽约唯一看路的人,所以她要起草一份宣言叫“假装我们在城市”。而这就源于她对纽约的爱,从18岁来到纽约,她做过清洁工、出租车司机,还做过论文代写和色情作家。

她说,在她小时候,父母绝不会教她考虑钱的事情,所以她对钱变得漠不关心,直到现在她也不喜欢钱,但她喜欢用钱买来的东西。虽然和弗兰相差几十岁,但是我却深深共鸣了,事实上她几乎每一句吐槽都能精准击中我,我就跟片子里面的马丁·斯科塞斯一样——弗兰一开口,我就想笑。

《弗兰·勒博维茨:假装我们在城市》截图

说再多也复述不出来弗兰的幽默睿智,只能诚挚地建议大家观看全集,非常下饭。

中国著名女性导演黄蜀芹曾说:“女性电影就是在坐北朝南的房间打开了一扇东西朝向的窗户。”所以其实女性电影只是为我们的世界打开了一个不同的视野,让更多的人看到曾经被忽略的,被误解的女性;也让更多人看到女性经验里和女性视角中,更加丰富的世界。

有哪些女性电影曾经打动过你呢?欢迎在留言区分享。

参考资料:
1、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5238005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