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姜sir变成姜siri,AI配音能不能满足玩家需求?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woshipm.com/ai/5616442.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姜sir变成姜siri,AI配音能不能满足玩家需求?

2022-09-23
0 评论 1884 浏览 1 收藏 16 分钟
释放双眼,带上耳机,听听看~!
00:00
00:00

AI人工智能的身影已经越来越常见,从AI主播、到AI绘画,又比如本文中的AI配音,越来越多领域开始应用、结合AI,与此同时,AI人工智能的应用也让不少人产生疑惑:在未来,AI可以代替真人完成某些事情吗?如果可以的话,又可以完成哪些呢?

DSxhBBQm65LItOttYJA3.jpg

在原定录音工作无法完成的情况下,为了保障重要游戏资源的完整,临时调整计划或更换CV并不少见。近日,因为负责当期内容的配音演员无法参与录制,《时空中的绘旅人》和《未定事件簿》也相继发布了角色更换配音的公告,不过,这次并不是换人,而是用AI配音替代真人录制。

姜sir变成姜siri,AI配音能不能满足玩家需求?

AI配音不稀奇,但AI配音游戏角色,还是配乙女游戏中的男主之一,确实是个新鲜事。除了引发粉丝和吃瓜群众对背后的内情的探究,这一尝试也让游戏玩家既期待又忐忑不安。不过,随着语音在游戏中实装,以及相关实机视频的公布,语音最终呈现出来的效果却出乎玩家的预料:

姜sir变成姜siri,AI配音能不能满足玩家需求?
姜sir变成姜siri,AI配音能不能满足玩家需求?

也有被新嗓子俘获,情绪较为激动的:

姜sir变成姜siri,AI配音能不能满足玩家需求?

虽然存在缺陷,但总体来说并未翻车,反而算得上是惊喜。

一、AI配音正在大步向前

AI配音,似乎在逐渐颠覆大众的普遍印象:

姜sir变成姜siri,AI配音能不能满足玩家需求?

虽然与早期的小冰等相比,现在的智能语音助手,在语言流畅度上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也有了更为丰富的声音方案,但大部分时候,智能语音助手、AI听书、短视频AI配音等,仍然扮演着没有感情的念稿机器,还会在断句、特殊句式、多音字上屡次碰壁。而早期作为虚拟歌手标配的机械感和电音,随着声库和调音技术的升级,也逐渐被削弱。创作者还会特意加入换气声,使之更贴近于真人。

与唱歌不同,除了流畅,语气和情感也是配音的重点。短视频中的AI配音之所以让人觉得“莫的感情”,是因为只满足了基础的发音流畅,并没有语气变化与情绪起伏。

不过,在AI听书这一领域,似乎已经有了一些效果,如微软TTS中文语音、火山语音等,除了衔接自然,在朗读过程中也会有明显的轻重缓急。常被网友用来整活的番茄AI读书(火山语音),在识别到一些具有情绪色彩的内容,语速和语气会有变化——尽管情绪不一定能对应上,且极易会受到符号影响卡出鬼畜音频。

姜sir变成姜siri,AI配音能不能满足玩家需求?

虽然好笑,但确实是生动起来了。

在许多人对AI语音的印象还停留在探索阶段时,《绘旅人》和《未定》则在语言衔接、语气以及情绪上,展现出了高度贴合真人的成果,当然,距离完美还有提升空间。

姜sir变成姜siri,AI配音能不能满足玩家需求?

在评论区,玩家的评判标准也反复横跳,一方面知道是AI后忍不住开始找毛病,另一方面又认为不应该对AI太过严格。

不过,鉴于这是两个人第一次“学说话”,评价大体上还是包容居多,甚至自发寻求合理性,比如莫弈的略微气虚契合了剧情设定下的暧昧氛围,叶瑄的微妙停顿以及电流声,恰好可以归于“外星人”设定。

姜sir变成姜siri,AI配音能不能满足玩家需求?

还原本音外,此次AI配音的另一个特殊之处,在于音源来自于角色而非CV。

无论是虚拟歌手,还是智能语音助手,大都是由真人提供音源。因此对于AI语音,特别是即时生成的语音来说,声库质量尤为重要。即使是虚拟歌手,其歌曲效果,也不只取决于调校水平。

姜sir变成姜siri,AI配音能不能满足玩家需求?

但《绘旅人》和《未定》中,叶瑄和莫弈这两个角色,并非由CV直接提供音源,而是通过角色过往的配音来分析提取声纹,也就是说,这是叶瑄和莫弈“自己给自己配音”。

姜sir变成姜siri,AI配音能不能满足玩家需求?

涉及到的两个AI技术提供者,在这之前也已经在其他领域中大展身手。网易AI Lab曾在去年与《羊城晚报》合作推出广东媒体首个视频类真人AI合成主播“羊小晚”和“羊小派”。

至于逆熵AI,在前段时间米哈游旗下虚拟偶像鹿鸣的直播上,就引发过讨论,在几年前公布时,也对AI配音这方面做出了解释,即深度学习记录配音演员的声音和情感,做到输入文字就能够生成语音。也是由于这一项技术的经验,相较于准备时间较为仓促且第一次尝试的叶瑄,莫弈的配音才能呈现出更好的效果。

相似的原理,在虚拟歌手身上也得到了应用,8月末,洛天依AI在软件ACE Studio上开启公测,同样是通过深入学习来模拟真人发声效果。

在视频平台上,也有网友将洛天依AI声库与此前的V3、V4声库进行对比,相比之下AI声库呈现出来的歌曲片段,在流畅感和真人感上都有很大的提升,更为自然柔和。不过也有网友认为这样失去了洛天依特有的标志性电音。

洛天依声库的加入,无疑让ACE Studio进入了更多网友的视野,而除了调音,这一虚拟歌姬软件的捏声线功能也为创作者带来了更多的灵感和途径:

姜sir变成姜siri,AI配音能不能满足玩家需求?

在选定模板的基础上,通过调节参数得出声音“配方”后,给人的感觉基本就像是角色本人在唱歌了。

但无论是真人音源还是虚拟音源,由于AI的可调性,AI语音呈现出来的效果和真人也有着微妙的差异。这在虚拟歌手上比较常见,在声线和语气上已经高度还原的莫弈身上,也会产生一种角色和CV分离开来的感觉,给人的感觉像“贴莫而不贴姜”。

而神奇的是,这种与真人稍微剥离的感觉,似乎并不会让玩家不满,反而让他们更有代入感。

二、AI会代替真人配音吗

使用AI配音的直接目的,是避免因为外界因素而导致超出计划的变动。不过,这也受到角色定位的影响,近两个月中,其他游戏里也有姜广涛配音的其他角色出场,如《花亦山心之月》中的玉泽和《食物语》中的龙井虾仁,但除了提前录好的部分,在其他内容中暂时成为了“哑巴”。

这些角色虽然也有高人气,总归只是众多角色中的一个,在时装及其剧情的暂时失声并没有太大的影响,但作为乙女游戏的男主角之一,叶瑄和莫弈在活动剧情中缺席或失声,都会对角色塑造和玩家体验上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姜sir变成姜siri,AI配音能不能满足玩家需求?
姜sir变成姜siri,AI配音能不能满足玩家需求?

而在局势尚未明朗的当下,更换CV也确实不合适,因此,使用AI配音,便成为了最优解。

姜sir变成姜siri,AI配音能不能满足玩家需求?

AI会替代真人配音吗?对此网友的态度也各不相同,有人认为AI配出来的没有灵魂,有人则认为纸片人就应该配电子音:

姜sir变成姜siri,AI配音能不能满足玩家需求?

不过,就当下的情形来看,短时间内这样的可能性不大。

主要是在于技术与成本。人工智能的使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降低人力成本,但应用的范围也有限。当前AI配音主要应用于不需要太多情绪的短视频文案、新闻播报、听书功能上,满足基本的信息传达功能。

而更为复杂的有情绪的AI配音,在这些领域是不适用的,也不必要的。因为AI配音的相对低的成本,并不包括像《绘旅人》和《未定》这样给主要角色临时配音的情况——不仅要考虑语言流畅、还要在语气情绪上贴近角色,以及尽量还原配音演员。在技术要求和工作量上,这无疑是高于真人配音的,也并非所有的游戏都能拥有网易米哈游两家大厂在资金和技术上的支持。

姜sir变成姜siri,AI配音能不能满足玩家需求?

而对于合作双方来说, 除了与角色的适配度,CV本身的影响力,也是游戏厂商考虑的重点。虽说将角色与配音演员联系在一起并不好,但这种现象依旧是普遍存在,否则也不会将CV作为宣传点,并举办CV和玩家的互动活动了。这些附加效应,自然也是真人配音的高成本中的一部分。而厂商要创造独家AI CV,再将其打造成为IP,拥有与头部CV相当的号召力,并不是能一朝一夕完成的。

此外,AI配音技术尚未完全成熟。

姜sir变成姜siri,AI配音能不能满足玩家需求?

而且,比起情感,AI配音更多的是拥有了情绪,而这些情绪是通过一点点的后期调节来实现的。相对于真人,许多时候数据或许会少了一些打动人心的力量。比如视频创作者的小情绪、发音习惯、甚至是偶尔的口胡,都能拉近与观众的距离,这是追求完美的的AI配音无法实现的。

虽然对顶级的CV没有太大的影响,但对于许多在业务能力和知名度上较低的配音工作者来说,AI配音的不断进步确实会有威胁,比如现在的AI听书已经开始挤占有声书市场了。但这也并非完全是坏事,竞争会推动配音演员对自身技能的提升。不过,这一问题并非面向个人,而是需要整个行业进行调整,提升真人配音的竞争力来应对危机。

AI配音游戏角色,让人们看到了这一技术在语音领域的又一次进步。在感慨人工智能技术的越来越强大的同时,也担心会带来虚假信息、挤占市场、剥夺创造力等社会问题。此前的AI换脸、AI绘画,也是如此。

但就如机械代替部分人力一样,AI在更广泛领域得到应用的趋势是不可阻挡的,我们只能通过法规等来规避其隐患,而无法阻止它。但能替代的,也只是一部分,至少在目前,AI配音的应用范围还十分有限,而在技术成熟和成本降低的未来,局面或许会发生改变。

姜sir变成姜siri,AI配音能不能满足玩家需求?

不过,即使是AI技术在未来达到了突破性进展,我也更愿意相信,将AI作为辅助工具,协助真人CV完成各类配音工作,并在这一过程中互相学习促进,才是最理想的结果。

作者:寸草,来源公众号:手游矩阵(ID:shouyoujuzhen)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x4adQ55zkUglYuQIq66SQg

本文由 @手游矩阵 授权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Recommend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