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谷歌联合创始人投的这家公司也关停了,飞行汽车商业化靠谱吗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finance.sina.com.cn/tech/it/2022-09-23/doc-imqqsmrp0204341.s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谷歌联合创始人投的这家公司也关停了,飞行汽车商业化靠谱吗

  记者/吴遇利

  谷歌联合创始人拉里·佩奇(Larry Page)投资的明星飞行汽车初创公司宣布关停。

  当地时间9月21日,飞行汽车初创公司Kittyhawk发表声明称:“我们决定关停Kittyhawk。”由于背景亮眼,Kittyhawk的关停声明引起一片哗然。

  据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报道,Kittyhawk成立于2010年,当时,拉里·佩奇找来了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奇才Sebastian Thrun负责运营,Thrun曾推动谷歌的自动驾驶汽车部门面世。

  2017年,KittyHawk对外发布了飞行汽车,Thrun在当时展望,人们未来可以通过Lyft或Uber等出行软件,像打车一样扬招飞行汽车。

  2018年,KittyHawk展示了Flyer原型机,这是一架单座电动垂直起降(eVTOL)飞行汽车,可容纳一人飞行约30公里。Thrun还曾在采访中表示,Flyer可在5年内投入运营。

Flyer,来自KittyHawk官网
Flyer,来自KittyHawk官网

  虽然号称已经进行过2.5万次载人和无人飞行,然而Flyer曾多次被曝出飞行故障和火灾等安全事故。2020年,Flyer项目被遗弃,KittyHawk宣布将重心转向电动飞行器Heaviside。

  作为一款超轻型飞机,Heaviside采用单座设计,可实现全电动垂直起降,续航里程约合160公里。不过,Heaviside也曾出现坠机等安全事故。自2015年开发以来,Heaviside也迟迟未能实现商业化落地。

Heaviside,来自KittyHawk官网
Heaviside,来自KittyHawk官网

  飞行出租车风头正盛,有人退出有人入场

  KittyHawk虽然关停,不过这并不会影响到飞行汽车的热度。据悉,KittyHawk与波音的合资公司还将正常运营。

  2019年,KittyHawk和波音签订了战略合作,共同成立了合资企业Wisk Aero。Wisk定位为一家空中交通(AAM)公司,旨在发展电动垂直起降的空中出租车,目前已经有超过1600次试飞。

  在合资公司成立时,KittyHawk所开发的自动驾驶飞行出租车Cora拆分给了Wisk。值得注意的是,KittyHawk的另外两款产品均为单座,有分析人士认为这样的结构严重限制了这两款客机产品的商业化落地,而Cora则拥有双人座位。

  Wisk方面已于9月22日公开表示,KittyHawk的关停,并不会影响到Wisk的运营。实际上,在今年年初,波音刚刚向Wisk追加了4.5亿美元投资。

Cora,来自KittyHawk官网
Cora,来自KittyHawk官网

  空中飞行不仅可以减少拥堵、提高出行效率,相比地面自动驾驶汽车,空中自动驾驶技术算法更为简单,飞行汽车也因此受到追捧。摩根士丹利曾预测,到2030年,飞行汽车行业将创造3000亿美元市场规模;到2040年,则可能扩大到1.5万亿美元。

  在货运方面,亚马逊、京东、顺丰等多年来一直在开展无人机运输计划,在“最后一公里”交付、紧急物品运输等方面,无人机有着巨大潜力。

  而在客运方面,正如Wisk选择的方向,飞行出租车往往被认为是理想的落地场景。

  摩根士丹利认为,飞行出租车有可能最终在经济上大幅优于大部分地面网约车模式。与汽车相比,飞行汽车飞得更快、运输人次更多,用户愿意为更快的出行付费,因而可以收取更高的运营费用。摩根士丹利预测,单台飞行汽车的单日出行次数会是网约车的4倍,可以产生12倍的年收入。

  据报道,美国联合航空公司也正在飞行出租车领域投入大量资金。近日,美联航已经从飞行汽车初创公司Eve Air Mobility购买200辆飞行出租车。CNBC称,包括美国航空在内的其他航空公司也正在投资或购买电动垂直起降飞机,用于前往机场等短途通勤。

  虽然潜力巨大,但是飞行汽车的高昂投入和巨大风险也让不少公司望而却步。

  在飞行出租车领域,Uber也曾雄心勃勃,曾表示将于2023年实现飞行出租车的商业化,不过,2020年,Uber放弃了自己包揽整个业务,而是将其飞行出租车项目Uber Elevate出售给了飞行汽车初创公司Joby Aviation,并向Joby投资7500万美元用于建造飞行出租车,同时,Uber还表示将在飞行汽车上市后,成为其合作伙伴。

  中国车企纷纷布局

  面对飞行汽车的一片蓝海,在中国,也早已有不少企业纷纷入场布局。

  飞行汽车往往被认为与汽车有着天然的联系,小鹏汽车CEO何小鹏曾表示,大概率只有车企才能把飞行汽车做成。在车企中,包括丰田、奥迪、戴姆勒、保时捷、通用、现代等均有在飞行汽车领域的相关布局。

  而在中国,目前声量比较大的两家车企是小鹏和吉利。

  小鹏汽车于2020年9月收购了创办于2013年的汇天航空,更名小鹏汇天,入局飞行汽车领域。2021年10月,小鹏汇天完成超5亿美元A轮融资,投前估值10亿美元。今年6月,小鹏汇天又完成了星航资本的追加投资。按照计划,小鹏汇天的第六代飞行汽车2024年实现量产,可以实现飞行和陆行的融合,销售价格控制在100万元人民币左右。

小鹏汇天旅航者X2是纯电动、双人版、封闭座舱飞行汽车,来自官网
小鹏汇天旅航者X2是纯电动、双人版、封闭座舱飞行汽车,来自官网

  相较于小鹏,“财大气粗”的吉利则已经布局多家相关企业。2017年,吉利收购美国飞行汽车创业公司Terrafugia(太力飞行汽车),该公司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几位毕业生创立于2006年。

  2019年,吉利又和戴姆勒共同出资5000万欧元,参与了德国飞行汽车企业Volocopter的C轮融资。2020年,吉利入主无人机公司傲势科技,同时,吉利旗下湖北吉利太力飞车有限公司与傲势科技共同组建沃飞长空,旗下拥有工业级无人机品牌“傲势”、城市空中出行品牌“沃珑空泰”等。

广告

  今年8月,沃飞长空推出了独立研发的一款纯电垂直起降5座级飞行汽车TF-2。吉利方面称,该飞行汽车可以以直升机1/4-1/6的运营成本提供涵盖城市圈,从高端商务到普惠大众的出行服务,预计2022年底实现首飞。

  近日,广汽集团旗下广汽研究院发布的招聘信息显示,其正在提供飞行器结构设计责任工程师、飞行器起落架设计责任工程师、飞行器测控工程师、飞行器强度仿真工程师等岗位,业内认为,广汽或也有意踏入飞行汽车领域。

  随着众多企业入场,飞行汽车的发展似乎也进入了快车道,不过对于这一交通工具的争议一直存在着。

  马斯克就曾公开反对飞行汽车,他认为这是一种噪音大、危险系数高的出行方式,还将其称作“放大了1000倍而且噪音更大的无人机”。

  中金公司在研报中分析认为,飞行汽车在技术和社会因素方面面临障碍,商业化仍待时日。除了最重要的安全因素外,飞行汽车需要大幅提升电池能量密度以支撑垂直起落、降低噪音。同时,空域管理、飞行监控等监管因素也将成为飞行汽车商业化落地的挑战。


Recommend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