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钉钉的大客户战场

 1 year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36kr.com/p/1924672480426754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钉钉的大客户战场

晓曦·2022-09-21 13:30
阿里新故事。

2022年初,阿里集团,一场关键的汇报,直接决定了钉钉全年的OKR。

如果一款toC软件产品,DAU (日活跃用户数)是衡量规模的关键指标。如果是一款拥有toC规模的toB产品,这个指标是什么?

DAG(日活跃企业数)在这个时候被提出——一个企业需要使用钉钉超过一定时长,使用3款以上应用数,这是一个典型的价值指标。

这两个指标对理解钉钉极为关键。

钉钉已是中国产业互联网应用软件中的“巨人”。截至2022年9月,它拥有5亿用户,2100万企业组织。作为行业先锋的钉钉,它所面临的挑战,不再只属于自己,而是一道横亘在整个产业互联网面前的山峰——如何跳出互联网擅长的规模打法,追求扎根行业的能力建设,赢得企业级用户的真正认可。

商业化成绩便是印证产业互联网这一真实价值的考验。这就是为什么,今年以阿里、腾讯为代表的产业互联网领头企业不约而同开始首次强调商业化。经济下行压力只是催化剂,证明自己能对数字化转型创造出真实价值才是根本原因。

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勇,给钉钉增加了另一个关键指标:深度融合应用客户数。这给钉钉的商业化作战地图,画出了一个明确的箭头。

01. 点将

深度融合应用客户。这一指标,听起来抽象,如何理解?

如果一家企业使用钉钉,只是上来聊个天,管一下工资、绩效、考勤,这不叫深度融合。

如果这家企业把他的生产系统搬上来,把系统跟钉钉的底座连通,进行数据的存储、加工、流转,并能辅助经营决策,这才叫做深度融合。

“如果追求高质量的增长,深度融合应用客户数是最健康的指标。”钉钉总裁叶军说。“我们要的不是单纯的商业化收入,我们要的是深度融合带来的企业活跃度。只要做到了,商业化是自然的结果。”

大型企业在与钉钉深度融合上拥有天然优势。据钉钉提供的数据,目前2000人以上的企业组织贡献了钉钉近1/3的活跃度,而且这些企业的活跃度要比一般企业高出不少。

v2_7a51cc79cf9d4ff6b38229fe7c9683cf_img_jpg

钉钉总裁叶军

目标已定,但摆在钉钉面前的,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如何接住企业大规模的定制化需求?

钉钉从创立之初抓住了中小企业的数字化痛点,快速打开了协同办公的市场,也有一部分大企业如复星集团、东方希望等,但总体上以中小为主。疫情让很多大企业也来到了钉钉,提出了更多的需求,催促钉钉长出服务大客户的能力。

大客户对于钉钉,是一片充满奶与蜜,但又遍布荆棘的新高地。

2022年3月,曾任阿里云IoT总经理、前中国联通运营商高管的库伟来到钉钉,出任COO,负责大客户战略。库伟身上有着钉钉目前急需的两大优势:在服务能力上,阿里云有一套成熟的大客户组织体系和大客户产品体系。库伟在阿里云担任高管超过五年,对此烂熟于心。此外,他加入阿里云前在中国联通工作了16年,经历了大量不同类型的合作伙伴服务大客户的全过程。

库伟的使命是“推动钉钉更立体的大客户服务能力的建设”。

“更立体”三个字背后,是一场从内部组织到外部业务的复杂转变。

库伟和叶军一起,把钉钉面客层面的作战阵型,由原来的垂直链条彻底横向展开,转变为五大行业纵队,每个行业纵队,都有自己完善的作战单元,包括技术、BD、SA、CSM(客户成功经理)。

展开五大阵型的目的,是以最小闭环完成对客户的整体服务,更敏捷地响应。“我们服务客户的反应时效比以前提高很多,因此我们直接面向客户的时间也就变得越来越多。”库伟说。

队伍已经整装待发。他们更重要的任务,是奔赴前线,直面呛人又让神经兴奋的硝烟和炮火。

02. 听见前线的炮火声

要打赢这场仗,库伟必须奔赴前线,听见炮声。从6月开始,他只有30%的时间待在杭州办公室里,60%-70%的时间则飞往全国各个城市,直面大客户的各种需求。每个星期,他至少拜访2-3家大型企业客户。

实地所见,远远超出他的想象。许多大型企业将钉钉作为底座,让业务落到钉钉上,创造出钉钉自己都没有想到的众多应用场景。

立白集团总裁陈泽滨对库伟说过一句话:“如果我们不是在疫情之前做了全链路的数字化升级,在疫情期间可能会受到影响。”这位80后“创二代”接手立白集团后,锐意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钉钉正是其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合作伙伴。

立白在全国拥有超过8000个经销商人员,有些基层的经销商很难熟练操作ERP系统来订货。后来立白发现,钉钉好用易上手,从2018年开始就将经销商系统与钉钉全面结合,把整个调货、订货、培训、开会,全部搬到钉钉上。原本立白的经销商想要开完一轮片区会,需要一两个月,现在可以随时拉上线。

正是这些提前的布局,让立白的经销商体系并未因为疫情冲击而断裂,反而建立起一套更加高效可靠的数字供应链。

历史包袱是大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面临的关键痛点之一。和“一张白纸”的中小企业不同,绝大部分大企业在过往几十年,已经做过大量信息化工作,上马了若干个信息化系统,沉淀了很多数据。但这些系统和数据都沦为了一个个孤岛,数据和数据之间没有打通。

企业的一把手也犯愁,数字化很迷人,也得紧跟时势,可过去购买的那么多系统难道要弃用吗?

库伟在和数千家大企业的接触中,深刻地感受到他们在数字化转型中的困惑,也看到一些企业巧妙地解决了这些难题。比如上海三菱电梯这样的大型国企,过去没有统一入口,员工办公经常要打开七八个应用,开3台电脑像“蝴蝶手”一样审批,因为不同的审批系统必须在不同的软件端和浏览器上运行。

从2019年使用阿里云后,上海三菱电梯于今年年初,将数字化办公整体搬上了专属钉钉。

通过将使用了25年的IBM邮箱迁移到钉钉,上海三菱电梯实现了85%的降本。上海疫情期间,公司用钉闪会开了17863场会议,日均226场。钉钉Teambition成为研发项目管理的有力工具,钉钉文档、脑图等在内部迅速流行起来。上钉钉后,上海三菱电梯平均每周搭建一个低代码应用,目前共搭建了上百个低代码应用,各种自建应用和历史应用也逐步集成到钉钉。

库伟认为,越是大企业越需要“利旧”,好的数字化工具可以打通数据烟囱,而不是淘汰旧系统,帮助企业将“包袱”转变为“优势”。

v2_9de411b372ba4b4589f3e8c8efcb7bac_img_jpg

钉钉COO库伟

针对大企业的共性痛点,钉钉做的第一件事情是“连接”。钉钉提供的数字化工具中,有一类非常重要的产品叫“连接器”,其最大特点在于横向打通。不管你用的是ERP系统还是CRM系统,不管系统品牌是用友还是金蝶,钉钉有各种各样的连接器,可以把过往业务系统低成本的集成到钉钉。目前,钉钉提供的内外部连接器数百个。

“我们一定要想清楚,大企业的历史积累并不是一个包袱,反而它为未来数字化奠定了非常有效的基础。钉钉希望帮助他们做到这一点。”库伟说。

03. 奇袭

不久前,阿里高层和蒙牛集团高层开了个会。令所有的与会者意外的是,蒙牛的高层,用非常多的时长来介绍他们如何用钉钉这件事。

蒙牛的高层在会上详细介绍了蒙牛从组织数字化、办公数字化到业务数字化的过程。通过钉钉,蒙牛内部每一个人随时可以找到另一个人;写文档、开会、做审批全用上了钉钉;甚至把牛场管理、供应链管理、牛奶品质管理都放在了钉钉上。

这场会,让阿里的高层看明白了钉钉的关键作用。对客户来说,钉钉提供的正是“差异化”价值:让阿里云区别于其他云,让阿里的数字化方案区别于其他产业互联网对手。

阿里云代表了算力,钉钉代表了运力。阿里云需要钉钉的存在,让企业的数据变“活”,帮企业运送数据到云端,云的计算力处理海量数据,帮助企业做出科学理性的决策,甚至预判市场趋势,对变化快速反应。

这再次印证了阿里“云钉一体”战略的前瞻性和必要性。阿里试图通过“云钉一体”,打造一个产业互联网领域绝无仅有增长飞轮。

夺取大客户的激烈战场上,“云钉一体”的飞轮,正是钉钉发动奇袭的有力武器。云钉一体落地两年以来,钉钉作为PaaS化的平台,让越来越多的企业对云和钉钉的需求显著增长。包括山东能源、鲁花集团、波司登、上海三菱电梯、立白、百丽时尚、蒙牛、复星、特步等众多头部大型企业,都选择了“云钉一体”来进行数字化转型。

近两年来,钉钉上100万人以上、10万人以上、1万人以上的企业组织数均增长一倍左右。截至目前,钉钉上百万人以上的企业组织超过30家,10万人以上的企业组织超过600家。

《财富》2022世界500强中有145家中国企业,其中超过80%在使用钉钉;中国500强企业80%在钉钉上。

这些只是露出海面的一个小山峰,下面潜藏着一座待开发的庞大冰山主体——钉钉上有2100万组织,阿里云有几百万客户。

这是钉钉的新战事,也是阿里的新故事。

本文由「晓曦」原创出品, 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 转载说明 ;违规转载必究。

寻求报道 。

本文图片来自:企业授权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