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凿壁偷光的主人公是谁(了解凿壁偷光的故事)

 1 year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leixuesong.com/6562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凿壁偷光的主人公是谁(了解凿壁偷光的故事)

人生杂谈 2022年9月21日

匡衡的大名,相信不管是成人还是小朋友,都对其略知一二,尤其是其凿壁偷光的故事,更是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刻苦学习,成为很多人的榜样,也是大人经常用来鼓励小朋友读书的一个典型案例。

fed6e6b4f5564a929d5ccf2cdd283d52noop.image_

对于历史人物如果不是深入研究,大多数时候是不全面的,匡衡也是如此,很多自媒体写手为了吸引眼球,不经过严谨的研究,或者为了流量故意捏造歪曲事实,将匡衡说成一个人生翻转的人物,大意是匡衡小时候很励志,但是长大之后当了丞相却与宦官石显沆瀣一气,残害忠良,最终被因为贪污被皇帝罢免,郁郁而终,这样的描写是很吸引眼球,但这并不是事实的真相。

励志的匡衡

匡衡是现在的山东枣庄一代的人,他家里世代务农,这意味着匡衡家里并不富裕,非常的贫穷,但是匡衡不一般,他坚信知识改变命运,所以一直非常努力地学习,但由于太贫穷,匡衡无法脱产读书,于是不得不给地主家帮工,换取工钱,让自己读书,白天帮工,晚上读书,但匡衡买不起灯油,所以匡衡非常苦恼,一次意外之下,匡衡发现隔壁地主家的灯光可以通过缝隙穿透过来,匡衡于是把缝隙扩大了一点,借着灯光读书,这就是著名的凿壁偷光的故事。

e4644447fe0a476b91e70d605d43e88bnoop.image_

匡衡还有幸能够拜当时的博士为师读书,学习《诗经》,由于匡衡非常勤奋,或许没有钱没其他的书籍,匡衡对《诗经》的理解非常的透彻,《汉书》卷八十一《匡张孔马传第五十一》中关于匡衡对《诗经》理解的程度是这样描述的:“无说《诗》,匡鼎来;匡语《诗》,解人颐。”只要匡衡来解读《诗经》,没有能难倒他的地方。

汉朝是没有科举的,不过汉朝有规定,如果能拜博士为师,掌握“六经”中的一经,即可通过考试获得官职,考试得甲科者,可为郎中,得乙科者为太子舍人,得丙科者只能补文学掌故。

f80119fa722342298db2519ac004d0c5noop.image_

即使如此,匡衡的考试并不是一帆风顺,或许是因为没有背景,又或者是他对《诗经》的理解已经名声在外,匡衡在第九次考试的时候得了丙科,被补为太原郡的文学卒史,实现了人生逆袭

名臣匡衡

虽然只是得了丙科,但是匡衡解读《诗经》已经名声在外,就连当时的太子都对匡衡也有好感,这个太子即位以后就是汉元帝,汉元帝即位后,任用匡衡为郎中,迁为博士,给事中。而此时长安附近发生了地震,于是匡衡就上书汉元帝,引用《诗经》的道理,劝诫汉元帝要节俭,亲贤臣,远小人,并在老百姓中传播教化,匡衡的奏书得到元帝的赞赏,匡衡因此迁为光禄大夫、太子少傅。

汉元帝还多次请匡衡讲解《诗经》,丞相韦玄成病逝,匡衡又代为丞相,封乐安侯,辅佐皇帝,总理全国政务,匡衡在丞相的位置上也是兢兢业业,做了不少有利于家国的事情,他的很多建议也得到了汉元帝的赞赏,算得上是一个名相吧,虽然比不上萧何曹参。

无奈的匡衡

两汉时期,一直被外戚和宦官专权所困扰,汉元帝后期时,宦官石显为中书令,他结党营私,把持朝政,按照现在的话这个石显其实就是狐假虎威,但是汉元帝又特别宠幸这个石显,好多大臣包括匡衡在内,都对石显敢怒不敢言,但匡衡还是有操守的,他并没有跟石显同流合污,但也没有旗帜鲜明的反对,这是大多数文人的选择。

fd57cd0b62fa421690c9f0d3ac780d30noop.image_

也正因为如此,匡衡被歪曲成与石显同流合污,迫害大臣,毕竟他没有反对石显,在当时的情况下没有一个是旗帜鲜明的反对的,谁反对谁就得死。

汉元帝死后,汉成帝即位,匡衡抓住机会弹劾石显,石显被贬为平民,在回乡的路上去世,但司隶校尉王尊同时也弹劾匡衡,他在石显掌权的时候趋炎附势,现在弹劾了,又不自陈不忠之罪,匡衡完成弹劾任务,也觉得自己做得不对,于是乞求汉成帝告老还乡,但是汉成帝安抚了他,让他继续做丞相。

但此时的匡衡已经想告别朝堂,加上他的儿子闯祸,他已经无心在朝堂上了,刚好有人弹劾他侵占土地,于是借此机会他终于被皇帝免职,告老还乡。

而对于匡衡的贪污,有记载的也只是在汉元帝封其为乐安侯,其侯国食封土地本为三十一万亩,匡衡利用郡图之误,非法扩大食封土地四万多亩。

至于说匡衡已经位高权重,还要侵占土地,没有当过农民,或许不能明白农民对于土地渴望程度到底有多大。

来源:凿壁偷光的主人公是谁(了解凿壁偷光的故事)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