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谁是下一个“杜蕾斯”?

 1 year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36kr.com/p/1924425445817091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谁是下一个“杜蕾斯”?

新零售商业评论·2022-09-21 03:22
情趣用品,一门隐秘的好生意。

前段时间,在证券互动平台,一名投资者追问某家主营狗绳的上市公司董秘:“贵公司的宠物牵引绳项圈等产品与情趣用品高度近似,有没有进军情趣用品市场的规划?”

对于这一提问,董秘没有回避,说明公司主要产品都用于宠物之后,强调“公司目前没有进军情趣用品市场的规划”。

这么一来一往,网友直呼:“一个敢问,一个敢答。”乍看之下,投资者的提问确实有点“离谱”,但稍加分析,我们会发现,情趣用品还真是值得关注的增量市场。

据艾媒咨询发布的《2022-2023年中国情趣用品行业及消费行为调查分析报告》显示,中国情趣用品的市场规模一直保持稳定上升的态势,2022年将达到1685.3亿元。

千亿级市场吸引了众多投资者。据IT桔子近日梳理,共有至少95家投资方投资过国内情趣用品行业,头部VC机构包括红衫中国、IDG资本、高瓴投资等接连出手,搜狐、京东、网易等大厂也在该领域出击。

问题在于,资本为何会“盯上”情趣用品?它们的介入能真正助推、引爆情趣用品赛道吗?或许,答案就潜藏在行业的细枝末节中。

一门“隐秘的好生意”?

今年7月,男星易烊千玺考编一事引起轩然大波,同时他的父亲也被曝出关联了13家公司,其中涉及情趣用品等行业。

别的方面不做评价,单说在投资情趣用品这一点上,易烊千玺的父亲还是有一定眼光的。

艾媒咨询上述报告显示,2016年以来,中国情趣电商市场交易规模保持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情趣电商市场规模只有118.9亿元,到2021年,已经增长到766.6亿元,预计2022年达到866.8亿元,六年增长超七倍。

v2_658e5d58f2cf4614be77ffeb5c35f5cb_img_000

图源艾媒咨询

抛开电商,从整个情趣用品市场看,发展同样惊人。艾媒咨询分析称,中国情趣用品行业在成熟期后也不会迅速衰退,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2081.3亿元。

节节攀升的市场规模,不只吸引了易烊千玺的父亲,更引来95家投资方。

这些投资者中,由徐小平、王强、张巍等知名投资人发起创立的娱乐工场堪称“狂热一族”,其在2014~2016年连续投资了4家情趣用品公司,包括线下体验店泡否科技、两家智能硬件研发公司连酷科技(Linkcube)和星爱科技、女性性愉悦社区连悦科技(Yummy)。

与此同时,数以万计的企业主也争先恐后地加入进来。

企查查数据称,在2020年疫情到来后,国内经营业务范围含有“情趣用品”的公司有了突飞猛进的增长,2020年的新注册公司数同比增长322%,达到3.1万家。这两年,每年情趣用品相关的公司注册数量均达到11万家以上。

赛道逐渐显得拥挤、喧嚣,本质上是两性观念、消费需求不断驱动的结果。

首先,虽然在中国,人们很少公开谈论性话题,但即便如此,“谈性色变”的时代已经远去,进入互联网时代以后,社会群体的两性观念“相对比较开放”。

观念逐渐开放的同时,对情趣用品的态度也在重塑。中研普华调研数据显示,在接受问卷调查的受访者中,只有10%以下的受访者对成人用品有排斥心理,这无疑是情趣产业发展的“利好信号”。

其次,用情趣用品来增加愉悦和新鲜感,并不局限于单身人群,而是全方位释放。网易旗下情趣用品品牌“网易春风”发布的《中国8090后性福报告》显示,在购买情趣用品的人群中,有固定伴侣的用户购买占比接近50%,他们由情侣和家庭用户组成,单身男女的购买比例达到32.8%。

v2_04e235a236304891a192d015db1d8514_img_000

图源网易春风

消费需求的释放,市场规模的攀升,各路资本的加码,怎么看情趣用品都是一门“隐秘的好生意”,然而竞逐其中的品牌和企业想赚钱,却比一般人想象的要难得多。

金主撒钱易,企业赚钱难

对于情趣用品这门生意,资本有一个长期观望的过程,直到2014年前后才真正引爆。

IT桔子梳理的行业数据显示,2014年,国内情趣用品行业风险投资事件达13起,相当于2011~2013年三年间同一领域投资事件的总和;2015年,这一数量增长到24起,次年也有15起之多。

在风险投资金额方面,2014年达到3.3亿元,2015年为3亿元,2016年为1亿元,整体走向与风险投资事件类似,都是呈抛物线上升、下落态势。

前面说到国内情趣用品投资的“狂热一族”娱乐工场,正是在2014~2016年跟着行业“抛物线”的节奏撒钱,而娱乐工场对情趣用品赛道的加码,也从侧面反映出情趣用品赛道当时的火热。

只是,撒钱容易赚钱难,较为典型的,当属娱乐工场投资的线下体验店泡否科技。

泡否科技背后,是一度广受关注的创业者马佳佳。2012年,马佳佳顶着美女、才女、云南省语文单科最高分、中国传媒大学毕业生等光环闯入情趣用品行业,凭借较高关注度及独立女性的价值观等因素,拿下乐博资本数百万天使轮投资后,又获得娱乐工场投资。

声量大,有助于营销,但马佳佳的线下体验店,并没有用产品留住更多人,最终一地鸡毛,于2015年关停。

泡否科技“昙花一现”,凸显行业中的品牌和企业赚钱艰难的困境。

一位业内人士向《财经天下》周刊透露:“一款售价在一百元左右的情趣用品,由于实体店铺的运营、批发、零售等各个环节都需要成本,利润就在销售环节被一层一层摊薄。”

尽管可以将情趣用品销售渠道转至线上,但网店需要保证金、服务费、运营花费等,推广开支也需要持续投入,利润仍不可避免地被摊薄。

为了能多赚钱,企业会继续挤压成本,有的剔除设计环节,直接对标、模仿竞品,有的在材质上动起了“歪心思”。

一位网友自曝,使用某品牌情趣用品后,其与用品接触的皮肤出现红点、瘙痒,他怀疑是产品材质不过关导致的。

事实上,消费者对材质的重视日益提升。艾媒咨询相关报告显示,在中国情趣用品消费诸多考虑因素中,考虑材质、手感因素的受访者2020年占到44.7%,到2022年,这一占比增长到60%。

消费者追求安全的材质及令人愉悦的产品功能,大多数品牌和企业却并未聚焦于此。结果是,既没有打响品牌知名度,也没能推出消费黏性强的产品,整个行业的盈利能力难掩疲弱。

环顾行业,可以说是“寒气”充斥:

醉清风想成为“情趣用品第一股”,却屡次冲击上市失败,且承认曾为引流而“刷单”;

他趣股份去年宣布在新三板终止挂牌,业务也转向真人社交;

爱侣健康2020年上半年亏损536万元,也在去年宣布终止挂牌;

桃花坞连年亏损,在2021年4月被实行风险警示,上个月还公告称“未弥补亏损超过实收股本总额且净资产为负”;

春水堂熬过亏损期,今年上半年扭亏为盈,净利润却仅有235.59万元;

网易春风上线一年实现1亿元销售额,但近几年再无相关信息披露,分析人士直指其“数据不够惊艳”。

这可都是中国情趣用品头部玩家,但显而易见,赚钱难就像阴云般,笼罩在每一家企业的头顶。

想催生“杜蕾斯”而不得

资本经历2014~2016年的行业“抛物线”后,对情趣用品赛道的热情逐渐冷淡,而疫情的到来及反复,让很多人只得居家,情趣用品消费重新得到重视,资本的热情再度被点燃。

数据显示,2020年,国内情趣用品行业风险投资金额为13亿元,2021年为4.1亿元,2022年截至8月为0.6亿元。

看起来,这是又一条行业投资“抛物线”,但和此前不大相同的是,这一轮投资中,已经用产品打开销量的品牌获得了更多资本的加持。

比如,曾在冈本工作的张致伟等人创办的“大人糖”2020年推出女性情趣用品“逗豆鸟”,一年销售过亿元,2021年获得IDG资本等投资的A轮2.5亿元人民币,占行业当年总投资金额超六成。IT桔子分析称,这笔融资放在整个情趣用品行业风险投资领域,“金额能够排在前三”。

v2_49cc2e3340274b20af0cc7de6f11d155_img_000

逗豆鸟,图源大 人糖官网

不像此前一出手投资三四家,如今对某一家“下重注”,这不仅是为企业业务助力,更是为塑造品牌“加油”。

要知道,情趣用品既包括各种“玩具”、情趣服饰和内衣等,也包括避孕套,而艾媒咨询相关报告显示,避孕套是中国消费者最偏好的情趣用品类型,占比达到55.9%,且杜蕾斯是中国情趣用品消费者认知度最高的品牌,达到70.4%。

杜蕾斯可谓中国情趣用品市场的“王者”,从这个角度看,资本“盯上”赛道、重金下注,试图助推、引爆赛道,终极目的自然是催生出如杜蕾斯这样的头部品牌。

从行业发展状况看,确实不乏“亮点”,包括产业生态链越来越丰富,产品有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加持,女性情趣用品的需求得到更多聚焦等。

但正如前文所述,品牌影响力弱、利润低、安全的材质及令人愉悦的产品功能有待提升、专利保护等,仍然是悬而未决的问题。

每一项都是“难关”,需要长期深耕,以致多位业内人士称,若有人想进入这一赛道,“他们的态度往往是以劝退为主”。

可以预见,较长一段时间里,中国情趣用品行业的“混战”仍将持续下去,而如何用高质量产品赢得市场,怎样打造、淬炼、提升品牌力,考验着每一家希望走得稳行得深,有志于冲击行业头部位置的企业。

这一切意味着,资本的加持,只是“开始”。

1.《高瓴、搜狐、IDG……95家资方纷纷入局情趣用品项目》,IT桔子

2.《中国8090性福报告:情趣用品并非单身专属》,中商产业研究院

3.《情趣用品也不好卖了,网易们靠创新续命》,财经天下周刊

4.《2022年中国情趣用品行业趋势:互联网电商及新技术加持助推行业发展》,艾媒咨询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零售商业评论”(ID:xinlingshou1001),作者:响马,编辑:葛伟炜,36氪经授权发布。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36氪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