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数字化,产业互联网的「原色」

 1 year ago
source link: https://column.iresearch.cn/b/202209/943879.s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数字化,产业互联网的「原色」

2022/9/20 10:57:00浏览:2059

文/孟永辉

仅仅只是站在互联网的角度来看待产业互联网,只会把产业互联网带入到互联网的发展怪圈之中。这是我们看到如此多的产业互联网玩家投身其中,却一直并未有所突破的关键原因。纵然是那些头部的互联网平台,概莫能外。

庆幸的是,新技术的成熟、商业模式的完备,特别是数字化的落地与实现,为产业互联网的落地提供了土壤。越来越多的玩家开始抛弃互联网式的看待产业互联网的做法,以产业互联网的视角来看待和实践产业互联网,正在成为一种潮流和趋势。何为产业互联网的视角?笔者认为,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数字化。当这样一种发展状态延续,真正意义上的产业互联网时代终将来临。

站在产业互联网的视角——特别是数字化视角——来审视它,并且找到适合它的发展道路,才是正确的方式和方法。一味地将产业互联网看成是一个概念,抑或是将它看成是维持传统互联网模式的方式和手段,只会把产业互联网的发展带入到死胡同里。

在很多时候,笔者认为,产业互联网的独特性在于数字化。认识到数字化在产业互联网时代的重要功能和作用,并且找到数字化驱动产业互联网的方式和方法,才能真正将产业互联网的发展带离传统互联网的怪圈,真正进入到属于产业互联网的全新发展周期。

数字化,建筑产业互联网的底座

一直以来,人们都在强调产业互联网与传统互联网的区别,都在试图找到产业互联网区别于传统互联网的方式和方法。然而,产业互联网却一次又一次地陷入到了传统互联网的发展怪圈之中。深入分析其中的原因,不难发现,仅仅只是在传统互联网的基座上进行修修补补的文字游戏,而没有真正建筑其产业互联网的强大底座,才是产业互联网一次又一次地陷入到传统互联网怪圈的关键原因所在。

当数字技术逐渐成熟,特别是当其取代互联网技术成为新的基础设施,我们看到的是,产业互联网开始有了许许多多创新性的改变。无论是对于产业改造的方式和方法上,还是商业模式上,新的元素都在不断地填充着产业互联网,不断地让产业互联网越来越多地具备它的特质。

很显然,数字化,正在建筑产业互联网的底座。

当数字技术开始越来越多地提供改造传统产业的方式和方法,当数字化开始让产业本身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一个由数字化所建筑起来的全新的底座,正在形成。同传统互联网式的以大型的互联网平台为主导的发展模式不同的是,这个由数字化所建构起来的全新的底座是以产业为主导的。

同传统互联网时代仅仅只是将产业放置于平台上不同,以数字化的方式所建构起来的产业基座是以各式各样的新产业为代表的,是以回归产业为外在表现的。这些新产业与消费者产生联系的方式和方法,并不仅仅只是依靠互联网式的模式来实现的,而是以数字化的模式来实现的。更为确切地说,传统的产业需要借助大型平台,才能实现与消费者之间的连接,而新的产业,纵然是不借助大型的互联网平台,同样可以实现与消费者的连接。

可见,当新的产业成为主流,产业互联网才算是回归到了它的本质与核心上。这才是产业互联网的真实样子。试想一下,如果没有数字化对于产业的深度改造,便没有新产业成为主角,产业互联网也必然会是一句妄谈。认识到数字化的这一重要作用,并且不断地寻找其与传统产业结合的方式和方法,再去不断地建筑产业互联网的底座,产业互联网才能彻底摆脱对于互联网的牵绊和依赖,真正进入到属于自己的全新发展阶段。

数字化,提供产业互联网的实现方案

一直以来,人们都在强调产业互联网与消费互联网的区别,然而,在实现产业互联网的问题上,却又一次又一次地踏入到了消费互联网的同一条河流里。产业互联网只有找到富有自身鲜明特色的实现方案,才能真正成就自我,才能真正摆脱对于消费互联网的依赖。

数字化,同样让产业互联网的玩家们,找到了消费互联网之外的新实现方案。以此为开端,产业互联网的发展,才算是真正步入到了新的发展周期。

同消费互联网仅仅只是借助互联网技术的去中间化来实现不同,产业互联网的实现方案是建立在一种全新的方式之上的。这种独特性,才是决定产业互联网区别消费互联网的关键原因所在。

笔者认为,产业互联网的实现方案在于不同形态的产业壁垒的打破,以及由此所建构起来的一种全新的生产关系。

如何打破产业形态的壁垒呢?

说到底,还是要让不同产业形态的元素有自由流动的可能性。借助数字化的手段,原本看似无法融通的虚拟经济形态和实体经济形态有了一种流动的可能性。以此为开端,纵然是不借助传统互联网式的平台,产业的上下游依然可以实现快速、高效地对接。

需要明确的是,这并不代表互联网式的平台的消逝,而是更多地代表的是,互联网式的平台开始以一种全新的形态存在。

当数字化打破了不同产业形态的壁垒,新的生产关系,同样将会发生一场全新的嬗变。在这样一种全新的生产关系之下,供给者与需求者的界限开始模糊,传统意义上的供给者,同样成为了需求者;传统意义上的需求者,同样成为了供给者。供给与需求的融通,将会重塑一种全新的生产关系,在这样一种全新的生产关系之下,产业互联网才能真正得到实现。

很显然,如果没有数字化,产业互联网是无法借助传统互联网的方式实现的。因为传统的互联网方式并不能够带来不同产业形态的融合,而缺少了不同产业形态的融合,那么,产业的发展依然还是在传统的机制下运行,当产业在传统的机制下运营,新型的生产关系,便不再有存在的必要了。那么,产业互联网也不再有存在的必要了。因此,欲要实现产业互联网,必然需要数字化。换句话说,数字化,同样提供了产业互联网的实现方案。

数字化,释放产业互联网的巨大红利

产业互联网是一个要比消费互联网更加富有想象力的存在,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产业互联网本身将会释放出巨大的发展红利。如果寻找产业互联网释放红利的「催化剂」的话,数字化,无疑是最不可忽视的那一个。遵循数字化的道路,寻找实现产业互联网的方式和方法,将会开启一个又一个的发展新红利。

数字化,之所以能够担纲起如此巨大的功能和作用,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愿意在于,它对于产业改造的深度和彻底。

从广度上来看,数字化不仅仅能够改变传统的产业,甚至连互联网产业本身,都将受到数字化的改造。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一系列的互联网玩家,化身成为数字化的玩家,正是这种现象的直接体现。可以说,数字化对于产业的改造,突破了实体与虚拟的限制,突破了传统和现代的限制,真正实现的是一种全方位、多角度的嬗变。

从深度上来看,数字化并不仅仅像传统的互联网模式那样,仅仅只是改变商品与消费者对接的方式和方法,而是真正深入到了产品的生产环节,甚至是生产环节的内在元素、流程都将发生一场彻底的改变。因此,产业互联网只有「行至水穷处」,才是「坐看云起时」,越深入,越有价值,越深入,越有红利。

总体来看,一方面,数字化的这样一种涵盖了广度和深度的改造,让我们看到了诸多的困难和挑战;另外一方面,数字化的这样一种涵盖了广度和深度的改造,让我们看到了更多的发展新红利。总体来看,笔者认为,数字化所带来的这样一种涵盖了广度和宽度上的发展模式,其实是蕴藏着巨大的发展红利的,其实是承载着巨大的发展机会的。

另外,同传统互联网式的红利的不可持续、不平衡不同,数字化所释放出来的产业互联网的发展红利,是一种全方位的,可持续的,可进化的新红利。正是因为如此,数字化,才能够真正担纲起产业互联网的重任,才能真正成为产业互联网的内在源动能和催化剂。

结语

数字化,是产业互联网的独特性的源泉所在。

认识到数字化在产业互联网时代所扮演的重要的功能和作用,并且找到用数字化的方式和手段来实现产业互联网的正确的方式和方法,才能真正让产业互联网的发展摆脱对于消费互联网的牵绊,真正进入到属于产业互联网的发展新纪元。

需要明确的是,如果仅仅只是以数字化之名,行互联网之实,而没有找到衍生于数字化的,实现产业互联网的正确方式和方法,那么,所谓的产业互联网,依然还是一个以互联网为主导的存在,依然还是没有任何新意的。

—完—

作者:孟永辉,知名行业研究专家资深撰稿人,专栏作者,战略顾问。长期专注行业研究,提供深度思考与行业观察信息。支持保留作者来源的分享,转载请保留作者版权信息,违者必究。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