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一时红”到“持久火”,“网红”农产品如何越向“长红”?
source link: https://column.iresearch.cn/b/202209/943910.s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从“一时红”到“持久火”,“网红”农产品如何越向“长红”?
2022/9/20 17:07:00浏览:5w
“直播10分钟卖出上万件核桃”“5秒内卖掉4万个土鸡蛋”“每天平均销售猕猴桃1.1万件”……农产品广泛触网的当下,这并不新鲜。
在各地政府以及众多电商平台的合力之下,无数像烟台大樱桃、民勤蜜瓜这样的农产品从线下集贸市场走到线上,并由此诞生了无数“网红”品牌。
但在“网红”农产品诞生的同时,市场上也充斥着另一种声音,有人“看了心动,买了心痛”,有人买的桃子收到时四分之一已经霉烂长毛,有人收到的栗子大小不一。
如果说这场多方力量促成的农产品触网之路走过了第一阶段,无数农产品从“无名”变“网红”,那么在无数“网红”出现后,农产品发展的新课题正在从“如何‘网红’”到“如何长红”转变。
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在《引爆点:如何引发流行》中揭示了“网红”密码:影响一个品牌是否流行的有三个因素,第一是个别人物,推销员、KOL等关键人物;第二是附着力,流行事物本身所具有的品质;第三是环境威力,周遭的环境。
根据流行三原则,真正决定一个事物能否持续流行的根本在于附着力,农产品也是如此。第一阶段,农产品要迈过销量关,第二阶段,它们要迈过品质关。
什么决定了农产品品质?农产品要从田地到消费者手中,需要经历三个环节,分别是生产、物流、销售,因此要想“长红”,需要跨过三重山,即稳定的生产、稳定的物流、稳定的销售。
对于它们而言,在不断跨越过程中,命运的交叉口已悄然而至。
从“一时红”到“持久火”,产品是根本
产品质量,是农产品“长红”要迈过的第一关。
与服装日化等标准化商品不同,农产品很难标准化,一是大小很难标准化,二是产品品质不稳定。《一点财经》曾从网上下单过一箱网红橙子,每一个橙子的酸甜度完全是在开盲盒,只有剥开尝过之后才知道;也有消费者反映其通过直播平台购买的油杏“单果重量未达到承诺的大小”。
对于“网红”农产品来说,哪怕你有了流量和销量,但如果产品质量不过关,也只能璀璨一时,消费者吃过一次亏之后就不会再来,没有回头客谈何“长红”!
那么农产品该如何越过产品质量这“一重山”?可以从长红的烟薯25号、仙居杨梅上找到部分答案。
“秋天的第一颗烤红薯!烤红薯界天花板‘烟薯25号’香甜流蜜”这则视频在B站上收获了12万播放。近两年,烟薯25成为了红薯界的“网红”,秋冬有人发布烤红薯视频,夏天有人发布冻红薯攻略。
“中国杨梅60元一颗出口迪拜”,今年6月,仙居杨梅经由这个话题登上热搜。浙江仙居素有“中国杨梅之乡”“全国杨梅第一县”的美誉,种植杨梅的历史已经千年。近些年,经由电商和网络,仙居杨梅成了网红。
一个是薯界的扛把子,另一个是果界仙葩,它们为何能够穿越时间的纵深,为何能“长红”?
△自8月底9月初始,山东地区种植的头茬烟薯25开始逐渐进入收获期
烟薯25号的秘诀是烟台市农科院的辛国胜。此前,中国红薯是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国农科院选育的品种,遗字138与北京553,2005年辛国胜经数年辛苦、千种品尝后,保留“吃起来格外香甜”的0579株系——2012年被命名为烟薯25号。
“全国100多家从事育种工作的甘薯科研单位,60多年的时间都没能培育出一个可以替代遗字138的甘薯新品种。以每个科研单位每年淘汰9000株系计算,找到一株烟薯25的概率是数千万分之一。”进一步理解辛国胜的说法,可以发现,烟薯25号的长红来自科研。
科研不仅赋予了烟薯25号被烤后蜜得流油的特性,让它收获无数消费者得青睐,也让它突破了地域限制,可以在全国不同地区实现大规模种植。
一开始,烟薯25号在山东、河北等少数北方地区生产,在南方生产时无法维持品质稳定,产量受局限。为解决这一问题,辛国胜等农学家倡导使用脱毒种苗,由甘薯茎尖进行诱导培育而得,能够更好地表现品种特性。
△甘薯茎尖装在无菌培养基的容器中进行培养
网红产品要想赢得长虹口碑,“产品”是根本,“品质”是关键,受益于农业科技技术的进步,农产品可以在育种环节就把好品质关,埋下“长红”的“种子”。
仙居杨梅的秘诀同样是“产品品质”,不同的是,其更侧重生产标准的严格把控。温州小伙傅疆伟在拼多多上开了三家店铺,对于从农户手中收购的杨梅,他有自己的要求:在杨梅采摘前30天,禁止在树冠上喷施任何农药了,确保“统一用药、统一时期、统一浓度”。
这种对品质的追求已经是当地杨梅产业的共识。据当地农村农业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近几年,仙居县不断加强杨梅质量安全生产标准推广应用,引导果农应用绿色防控技术,全面提升县域内规模主体的标准化生产水平。
农产品的确很难标准化,但并不意味着不能,而这需要商家、政府的共同努力,前者可以以订单农业倒逼,促进农产品的商品化;后者可以正向推动,提高地域品牌的美誉度。
按照“引爆点”理论的说法,附着力决定了能否持续流行,也就是说,网红农产品的品质要足够卓越,才能越过“一时火”迈向“持久红”——这需要不断从科研、生产端提升对产品品质的追求,也需要持续做好农产品的物流运输,使“品质”得到更好的保障。
产品“更快”品质“更好”,仓储物流是基本
“网红”农产品的诞生离不开电商的快速发展,它让无数农产品摆脱地域的局限,完成华丽转身。
商务部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9759.3亿元,同比增长2.5%。其中,农村实物商品网络零售额为8904.4亿元,增长3.6%。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为2506.7亿元,同比增长11.2%。
但品质卓越的农产品被从田间地头采摘、捕捞后,呈现在城市消费者面前时却可能是另一番样子,比如好好的水蜜桃发霉长毛了,大虾收到时包装里的冰化掉了。
从消费者体验的角度来看,农产品物流存在两大难点:
第一,与标准化商品不同,农产品的保质期较短,到货时是否新鲜决定了消费者对农产品的第一感知,这意味着,农产品对物流效率的要求更高;
第二,农产品极容易破损、腐败,对物流过程中的仓库、车辆、包材、辅材等要求较高,尤其是很多农产品要求低温储存,在运送过程中除了需要注意包装牢固、不磕碰,还要精准控制温度、湿度等。
“网红”农产品要想“长红”,必须突破这两个物流难题,从“最初一公里”到“最后一公里”都做到优质。
“网红名人为农产品直播带货可以带来一定效果,但是根本上还是要靠产业的发展,靠农村电商物流业的发展,农产品的流通,农产品向外销售‘最初一公里’问题的解决”,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赵皖平的观点让《一点财经》印象深刻。
仙居杨梅等农产品的“长红”,就证明了这一点。
杨梅十分讲究“鲜”,在仙居县可心杨梅基地,从山上采摘下来的杨梅先迅速用冷风吹干表皮水分,再手工挑选分装,送入冷库,冷藏2-4小时彻底降温,真空锁鲜再配上方砖大小的冰块打包,可以江浙沪次日达、一般城市双日达。
要长红,农产品对物流的要求就不会只是送达,而是要更快,更好送达。其中,“更快”是物流公司的事,“更好”则是农产品公司的事,比如用更好的包材保鲜。
△崔成龙团队为农活节备货
青岛大虾一直都是“网红”,但之前人们对它的印象是“贵得吃不起”。95后崔成龙却靠着“新鲜、产地、品质、性价比”将这个“网红”变成了“长红”。
他在2019年入驻拼多多,以青岛大虾为拳头产品,第一年实现盈利,目前其青岛大虾年销售4200万元,发货量月38万单,旺季单日高达万单。
怎么做到“新鲜”?他为此破费了一番功夫:借鉴雪糕包材专门设计了包材,加密加厚的泡沫箱里镶嵌着卡槽,冷冻虾放置在卡槽内卡槽旁边配备冰袋和干冰;全国大部分地区48小时冷链送达,内蒙古消费者下单后隔日就能收到。
当然,农产品物流当然不是品质好、配送快就是一切,成本问题也是一大难点,“网红”要变“长红”的秘诀是充分利用一切资源,来自物流的、平台的,在可选范围内找出最优的解决方案。
除了产品要“更快”送达,品质“更好”呈现,该进一步思考的是:如何让产品长久的“活”起来?
产品流通“活”起来,平台是保障
电商的发展,改变了农产品的流通方式,从原来的层层批发到现在的生产-销售,缩减了流通环节。但一个农产品要“长红”,仅仅如此还不够,还需要解决两个根本问题:
其一,供需怪圈,价格上涨时种植量增大,第二年价格下跌,农户种植减少,价格上涨,以此往复——不稳定的产量和不确定的需求让农产品销售极度不确定,“长红”更无从谈起;
其二,利润低,农产品产业链是一个闭环生态,要长红需要保证各环节都有利可图,如此才能保证整个生态的流畅运转,尤其是保证农户的收入,他们是整个产业链的根基。
要解决这两个问题,一个需要数据赋能,一个需要改变商业模式。当前,众多平台都在推动农产品上行,其中,基于分布式人工智能技术的算法推荐,将百香果、雪莲果等小众水果变身“国民水果”的拼多多,在这方面具有先天优势。
△阳光玫瑰参与拼多多农货节
第一,最新数据显示,拼多多平均月活用户达到7.51亿,可以以数据为农产品生产提供指导,破解“农产品供需怪圈”。
拼多多探索出了“农地云拼”的农产品上行模式,将农产品由“产销对接”升级为“产消对接”,将各个特色农产区的供给在云端实现精准分发和匹配。
阳澄湖大闸蟹的养殖户王华,现在与大闸蟹品牌合作,尝试订单农业,向拼多多等电商平台供货。过去,他不敢多养,怕卖不出去,现在,电商提前下单,他的胆子也大了,养殖面积扩大了五六倍,去年,每亩收益也有不小提升。
第二,拼多多独特的新电商机制可以让它有更低的平台运营成本,既可以保证农产品以更高的价格收购,保证农户利益,也可以保证农产品以更低的价格销售,保证消费者权益,实现农产品生态圈的利益均衡。
“农地云拼”下,它以规模化的订单量,推动农产品品质升级,提高采购价格,提升农户收入。“拼多多鼓励商家对产地农产品从大小、规格等维度进行标准化分级,以品质为基础,发展品牌影响力。”拼多多相关负责人称。
△洛川县“王掌柜苹果”的员工正在直播
洛川苹果就是从拼多多受益的农产品之一,2021年“王掌柜”销售洛川苹果8.3万吨,主打健康、绿色、有机的卖点。目前,“王掌柜”带动果农就业5800人,一年可为果农增收2088万元。
除了平台机制,拼多多还在通过“农货节”这种活动保证农产品生态的健康发展。
自2019年8月开始,拼多多连续四年在8月举办“农货节”,辐射产区从2019年的500个、2021年的逾1100个扩展至2022年的近2000个,联合新农商实施供给端优先收购,需求端补贴包销的模式,帮助农户增产增收。
今年的“农货节”,拼多多百亿补贴对水果生鲜、农副产品、肉禽蛋类等实施常态化补贴,其中,苹果、芒果、冬枣等需求量大的水果,用户的到手价将同比降低40%至60%;针对初级农产品的单笔最高补贴可达30元,针对农副产品的单笔最高补贴超过200元。
补贴带来的是销量的提升。今年,“王掌柜”通过百亿补贴、农货节专区的流量扶持,销量从日均3000单增长到上万单,促进了品牌知名度的提升,而农产品品牌知名度的提升,有助于带动更多果农就业,让各个流通环节“活”起来。
有“沃土”培育,有“活水”滋养,农产品长红的秘诀蕴藏期间:再回望,轻舟已过“三重山”。
Recommend
-
12
首页 艾问·顶级人物 【预告】钟薛高林盛:中国冰... 【预告】钟薛高林盛:中国冰淇淋长红之路如何走?|CETV4《艾问人物》
-
1
谷爱凌没有长红密码 ...
-
7
本文由刀姐和科特勒咨询集团的中国区总裁曹虎博士的对谈整理而成。前两天,我和科特勒咨询集团(KMG)全球合伙人、中国区总裁曹虎博士进行了一次关于「品牌的生死时速」的主题对谈。我们就“新品牌这两年崛起的原因”、“...
-
4
长沙新消费的2.0时代:回归理性,拥抱长红-36氪长沙新消费的2.0时代:回归理性,拥抱长红36氪湖南·2022-04-29 04:40天时、地利...
-
5
长沙餐饮成朝拜圣地,从网红到长红才是对餐饮湘军的现实挑战 李云龙 1...
-
2
从爆红到长红,千万粉头部账号靠什么“续命”? ...
-
9
首发:
-
6
椰树椰汁,以黑红的方式长红-鸟哥笔记 首页 >
-
4
不“退网”的罗永浩,如何长红二十年? ...
-
3
从“网红”到“长红”,年轻人的这杯酒该怎么喝? 社区营销研究院 2023-03-16 0 评论...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