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干翻全球股市,一个数据背后的险恶
source link: https://www.36kr.com/p/1915017270874368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道指狂跌1200点,纳指狂泻5.16%,创下27个月最大单日跌幅。纳指成分股全军覆没,亚马逊、奈飞跌超7%,苹果、谷歌、微软均暴跌逾5%,六巨头一夜蒸发3.7万亿人民币。
美元指数一夜狂涨1.5%,再度逼近110大关。非美货币狂跌,欧元跌1.5%,再度跌破平价。日元狂贬,再度逼近市场认为极度危险的145。美国债券市场剧震,10年期国债收益率大幅飙升至3.45%,逼近前高,2年期、5年期均创下2008年来最高水平。
今日,亚太股市同样没逃过,日经225暴跌近3%,港股恒生指数大跌2.5%,A股相对坚挺,上证下跌0.8%,3621家飘绿。其中,成长股遭遇重挫,新能源汽车、光伏悉数扑街。
引发全球惨案的导火索,一个通胀数据而已。对此,怎么看?怎么办?
01 通胀背后
今年8月,美国CPI同比上升8.3%,超市场预期的8.1%,低于7月的8.5%。CPI环比上涨0.1%,高于预期的-0.1%。剔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8月同比上涨6.3%,高于预期的6.1%以及前值的5.9%。核心CPI环比上涨0.6%,高于预期以及前值的0.3%。
其中,食品价格同比大幅上涨11.4%,创下1979年5月以来最大涨幅。该项环比为0.8%,7月为1.1%。此外,占CPI权重30%以上的住房分项同比上涨至6.2%,环比上升0.7%。医疗保健服务价格环比上涨0.8%。以上三项是8月CPI上涨的主因。
很显然,美国通胀有很强的粘性,有持续高位固化的态势。在数据披露之后,市场押注美联储加息的力度越来越大。9月加息75个基点已经是100%,押注加息100个基点也一度升至47%。对于更长期的利率端,在明年2月美联储终端利率4%-4.25%的概率已经大幅上升至37.9%。
7月通胀短暂回落,让市场无限憧憬美联储会很快停止激进加息,甚至幻想起降息来。但在8月26日举办的杰克逊霍尔年会上,鲍威尔8分钟的讲话给多头狠狠浇了一盆冷水。昨晚通胀的超预期,更是让幻想彻底破灭。
在8月初的文章《不要幻想加息很快结束》中,我们明确提到当时的市场过于乐观,请不要低估高通胀的持续性和美联储加息的决心。
在我看来,持续大幅加息主要有两个大逻辑。
第一,美联储作为中央银行,首要的调控任务就是捍卫币值稳定(PS:美国通胀太高,货币购买力大幅下降,币值很不稳定),其次才是促进经济增长。从这个维度上看,要把通胀按下去,还得持续高强度加息,代价就是美国经济会快速进入衰退。
去年,美联储已经错过通胀抬头时将其摁下的最佳时机。迟迟不行动的后果是,要付出的代价非常之大。目前,通胀与收入螺旋上升,滞涨的态势愈加明显。
第二,美联储加息不会轻易半途而废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目前还没有达到收割全球财富的战略目的。过去美元大的加息与降息周期,明面上冠冕堂皇打着调控通胀、就业与经济旗号,实质上是华尔街为了制造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来收割巨额财富。
本可以实现货币的“缓转弯”,但偏偏结果是选择了异常激进的“急转弯”(创40年最快紧缩节奏)。在大紧缩的节点上,不断烘火,制造地缘政治危机,最终导致俄乌战争爆发,引发全球通胀进一步上行,进而压迫全球央行跟随美联储进入加息周期之中。
很久很久以前,财富大掠夺必须靠战争,而过去的几十年靠的是金融掠夺,美元潮汐一波,就洗劫了这些所谓新兴经济体积攒下来的巨量财富,且经济与金融主权也让渡了出来,不得翻身。
你知道为何诸如韩国大型企业的大股东几乎都是美国资本吗?因为在1997年亚洲风暴的时候,韩元汇率遭遇崩盘,重创外向型经济,工厂大面积倒闭,大批人员下岗失业,物价飞涨,民不聊生。
韩国政府无计可施,向IMF(美国资本掌控)救助,最终获得550亿美元。拿别人的钱,就必须答应IMF很多的条件:按照IMF设计进行“经济改革”,包括重组大企业,鼓励银行合并,对外放开金融和市场。说难听一点,这就是卖国钱。此后,韩国八大银行的外资股份,均占到了2/3以上。韩国最引以为豪的三星集团,大部分股份也都落在了华尔街巨头手中。
韩国的悲剧同样发生了日本身上,还有巴西、阿根廷、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等等。 本轮全球加息大潮,第一个破产的国家是伊斯兰卡,但体量太小。它不是最后一个,华尔街现在瞄准的肥肉是欧洲与日本。
02 巨头不稳
经过今年以来的大幅回撤,目前全球权益估值仍然不算特別便宜,与同处于大通胀的1970年代相比,还要高得多。美股方面,道指PE为21倍,还位于10年来相对较高的水平,分点位为53.64%。
过往都说,美股只要有苹果、亚马逊、谷歌、脸书、微软、奈飞等几个核心科技股坐镇,美股就不会有问题(占大盘指数权重很大)。但现实似乎并不是这样,这些科技巨头正在遭遇基本面和估值的双杀。
先看股价表现。奈飞较去年11月高点回撤70%,脸书较去年9月高点回撤60%。另外,微软跌26%,谷歌跌29%,亚马逊跌31%,只有苹果回撤幅度最小,跌15%。此外,半导体巨擘英伟达跌60%以上。
2021Q3-2022Q2,脸书归母净利润单季度同比增速分别为62.24%、-8.33%、-21.4%、-35.66%。今年上半年,利润同比大幅锐减28.9%,为2013年以来严重的下滑。要知道,2013-2021年,脸书利润年复合增速为50.56%,唯有2019年意外同比下滑16.4%。
脸书主营广告业务,占比总营收的97%。而广告业务与美国宏观经济密切相关——一季度-1.4%,二季度-0.6%,连续2个季度负增长,进入“技术性衰退”。当然,作为一家全球性企业,不仅跟美国经济相关,还主要跟欧洲、亚太经济有关,后两者分别占总营收的25%、23%。
除了这个宏观因素外,抖音海外版TikTok的崛起正在冲击脸书的基本盘。据Insider Intelligence预测,2022年TikTok将收获7.5亿新增全球月活跃用户,在社交媒体市场的份额将超过20%,2024年甚至达到25%。
该机构还预测,TikTok的广告收入预计今年将增加两倍,从2021年的38.8亿美元增加到116.4亿美元(超过Twitter和Snapchat总和)。其中,一半以上的广告收入将来自美国,带来近60亿美元的收入,占美国数字广告市场的2.5%份额。而这些蛋糕过去属于脸书为首的美国本土科技巨头。
与脸书同样遭遇的还有谷歌。谷歌去年上半年利润同比增速高达164%,下半年大幅下滑。今年一季度直接负增长8.33%,二季度负增长14%。这是谷歌上市以来罕见的大幅负增长。
谷歌主营业务同样是广告业务,包括谷歌搜索、优步广告以及网络会员等,占总营收的81.3%。全球用户刷短视频的时间越来越长,中长期而言,TikTok对于美国这两大巨头会产生巨大的挑战。
再看亚马逊。今年上半年销售收入2377亿美元,同比仅增长7.3%,而去年同期增长34.8%。这是自2001年互联网泡沫破裂以来的最低季度增长率,也是连续第二个季度个位数增长。上半年净亏损58.7美元,而去年同期盈利158.8亿美元。这是亚马逊2015年实现稳定盈利以来最惨烈的状况。
再看微软。2022年财年营收1983亿美元,净利润727亿美元,但今年二季度利润增速仅为1.7%,而去年四季度增速还有21%。苹果方面,Q2净营收为829.59亿美元,同比增长1.9%,净利润为194.42亿美元,同比下降10.6%。
综上来看,美股几大核心科技巨头无一例外的出现业绩下滑或大幅放缓,基本面的表现将跟美国经济,乃至全球经济的表现深度绑定。而偏偏在美联储大幅激进加息之下,全球经济会进入任正非所言的寒冬之中去。
美国科技巨头的业绩表现只是美国经济的一面镜子,另外叠加异常激进的货币政策,美股遭遇双杀的逻辑并没有改变。
除了加息,美联储缩表对市场的冲击威力远远被市场低估。 从9月1日开始,美联储将按计划主动抛售式缩表950亿美元,包括600亿国债和350亿MBS。按照这个计划,今年余下4个月将缩表3800亿美元。
这3800亿美元是基础货币,叠加美国国内以及海外美元市场的货币乘数,相当于海外美元流动性被至少缩减了3.8万亿美元。这个力度是非常之惊人的。
缩表是直接抽走货币,相较于加息会更为直接影响市场流动性。在我看来,缩表对于市场的冲击威力可能还要超过加息。上一轮缩表周期,2017年刚开始缩表仅100亿美元,4个季度后提升至400美元。一直到2018年10月,缩表规模达到顶峰的500亿美元,美股遭遇了抛售潮,纳指短短2个月跌超23%。
美联储大幅加息,叠加大规模的主动缩表,对于美元流动性的紧缩效应是显而易见的。截止最新,3个月Libor利率已经攀升至3.29%,已经超过2018年12月的水平。上一次这么高的时候,还是2008年次贷危机的时候。Libor利率反应国际间各大金融机构的流动性,它大幅攀升,代表着国际间美元流动性愈发紧张,导致多数银行间借贷美元的成本飙升。这对于金融市场而言并不是一个好现象。
对于控制通胀,美联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当然美股也会有很长的阵痛期。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诸如英国前首相丘吉尔说过的,永远不要浪费任何一场危机。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格隆汇APP”(ID:hkguruclub),作者:墨羽枫香,36氪经授权发布。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36氪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Recommend
-
86
来源:学术经纬今日,《自然》子刊《NatureMedicine》上发表了一项关于癌症的新研究。来自杜克大学的科学家们发现,许多癌症之所以难治,实在要怪肿瘤作恶的办法太多……我们知道,肿瘤免疫疗法是近年来革命性的抗癌手段。在某些癌症的治疗上,
-
46
在故宫开发布会,有什么不一样吗?
-
41
-
19
悟空问答,离开舞台。 作者 | 欧阳 ...
-
6
315 镜头下,险恶的互联网扒掉的都是我们「隐私信息」的『底裤』非著名程序员公众号「非著名程序员」主理人,程序员/复业者/生涯规...
-
8
本文来自合作媒体:云掌财经APP。猎云网经授权发布。华为第一车真的来了。2021年4月17日晚,极狐阿尔法S 智能豪华纯电轿车在上海宣布全球发售,据称该车是“全球自动驾驶新标杆”。这款车有北汽制造,但技术层面则是由华为全程提...
-
9
俄罗斯MMA拳手走进军营,一个干翻十几个特种兵 659回复 /50亮 761493 浏览 俄罗斯MMA拳手走进军营,一个干翻十几个特种兵 由 我的老婆是林熙蕾 发表在
-
7
小米海外干翻三星苹果?三位“天降猛男”成定海神针智东西3小时前小米杀疯欧洲印度背后,藏着三员虎将。
-
7
为何苹果、阿里都想干翻英特尔?|硅基世界...
-
3
原创丨目标中国:美国用心极其险恶! Original...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