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云服务的下半场战事:从野蛮生长到核心技术的自我革新-品玩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pingwest.com/w/270024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云服务的下半场战事:从野蛮生长到核心技术的自我革新-品玩

云服务的下半场战事:从野蛮生长到核心技术的自我革新

4分钟前

云服务被普遍视为企业的“第二增长曲线”。

随着互联网产业的发展,企业开始将目光转向“To B”服务,打开新的成长空间,企业互联网由此开始发酵。而在企业互联网发展的过程中,公有云服务被视为企业互联网的骨干业务,也就是下一个兵家必争之地。

当前,数字经济已经到了市场起飞的临界点。

据IDC此前发布的《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2021下半年)跟踪》显示,未来5年,中国公有云市场预计会以30.9%的复合增长率继续高速增长,2026年将达到1057.6亿美元。中国互联网行业的云服务市场竞争愈加激烈,都试图在存量市场中获取优势,寻求新的发展蓝海,以便实现弯道超车。

在这样的竞争格局下,以阿里云、华为云、腾讯云、百度云为首的传统云服务商,已经开始“摩拳擦掌”,试图在存量市场中获取优势,以谋求更进一步的新市场。

一场大战,一触即发。

01

云服务的下半场

云游戏技术被委以重任

2022年,充满了众多的确定与不确定。

不确定的是,企业仍在探索自身的“第二成长曲线”;确定的是,云服务显然是众多互联网厂商深挖“第二成长曲线”的理想落脚点,其中既包括基础设施,也包括应用解决方案。

article-body

回到云服务本身,需要明确的是,尽管云计算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没有接触过云的企业屈指可数。但到目前为止,大多数的企业仅仅停留在云服务1.0的阶段,即Machine Native。Machine Native时代的应用被称为传统应用,这个阶段的企业尽管开始将部分业务放置在云端,但其出发点依然是为企业降本增效,并未利用云技术使得自身业务取得更多的突破。

但实际上,随着云服务站上风口,在降本增效的背后,云服务的真正作用也开始被挖掘,云原生Cloud Native的概念开始受到重视。从云服务的角度来看,云原生应用程序从设计之初即考虑到云的环境,原生为云而设计,在云上以最佳姿势运行,要充分利用云上资源的优点,从而使我们的应用更强大,更迅速、更稳定。

云原生时代,也意味着云服务的竞争进入了新阶段。那在云服务下半场战事的开端,云服务的决胜点在哪里?

意料之外、但又情理之中的是,云原生时代,云游戏技术成为了推动云服务通过云端实现创新和创造更多价值的关键。

让人意料之外的是,云游戏技术作为依托于游戏领域的一系列新兴技术,在新的阶段被“委以重任”。

但这似乎又在情理之中,大众化的数字场景应该有怎样的体验?Travis Scott在《堡垒之夜》中举办“Astronomical”沉浸式大型演唱会,累计吸引超2770万人观看,也吸引了产业对于通过游戏建立更多虚拟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关注度不断攀升。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学生因为疫情,在《我的世界》里重建了校园,并以虚拟化身齐聚一堂完成毕业典礼仪式。

article-body

这样来看,这样基于云端的数字场景搭建与云游戏的体验形态近乎一致。随着游戏技术的发展,也反向推动着许多前沿科技的革新与发展,成为5G、云服务等许多前沿技术的“天然孵化器”和“试验田”,游戏行业也在此期间也积累了大量独特的技术能力。游戏技术的重要性与日俱增,而云游戏作为游戏技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自然也不例外。

而云游戏技术在此前的长期积累和技术解决方案,也更能够推动相关云游戏技术在更多领域的运用。把游戏技术运用在更广泛的领域,能够使得新技术上的突破以及技术场景应用上的创新更加游刃有余。

云游戏俨然成为云服务产业竞争的下一个主阵地。

简言之,云游戏在利用技术推动数实融合以及云服务的延伸方面具有优势。这一点,也已被众多游戏厂商注意到。

大多数人似乎还记得,在5G商用、千兆网络普及之前,外界对于云游戏的标签更多的是“替代方案”,甚至时至今日也能够看到此前这样刻板印象留存的痕迹:在云游戏带来真正的体验革命前,云游戏更像是一个为低端机用户解决硬件天花板以及下载问题的内容平台。

在这个阶段,云游戏还需要静待一个契机。

进入2022年,索尼、东芝、任天堂、英伟达、谷歌、华为、微软等公司通过收购、自研等方式推出云游戏产品,持续加大加深云游戏领域的投入与布局;流媒体巨头奈飞也被曝疑似在探索云游戏业务。米哈游也发布《云原神》版本,利用高于手机性能的超高品质游戏,拉动玩家对云手游版本的需求;而网易则是布局玩家生态平台,用社交需求拉动玩家进入云手游。

国内较早在云游戏领域布局的腾讯先锋,也不例外。在9月1日举行的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2022WAIC)上,通过大屏云游戏体验、云游戏表演赛、虚实互动跨次元体验等项目,腾讯先锋进一步展示云游戏沉浸式应用的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云游戏未来或将如何推动云服务的进程。

大量数据指向云游戏正在被足够多的游戏厂商所注意:据中国信通院和IDC联合编写的《全球云游戏产业深度观察及趋势研判研究报告(2022年)》,2021年,我国云游戏市场收入已达40.6亿元,同比增长93.3%,而2022年会成为中国云游戏市场的爆发拐点,收入将增至79.2亿元,同比增长95.1%。在海外市场,云游戏同样迎来了爆发期:据海外游戏网站Newzoo数据,2021年云游戏在全球创造了总计15亿美元的收入,到2024年,收入预计将达到63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43.2%。

米哈游旗下开放世界冒险游戏《云·原神》就在iOS平台开启公测;腾讯游戏也推出首款支持iOS系统的官方云游戏《云·天涯明月刀手游》;网易旗下的云游戏产品《云·大唐无双》也正式上线。

article-body

而在海外市场,游戏厂商争夺云游戏赛点的竞争同样激烈。根据科技聚合网站Omdia的分析,到2021年底,微软和索尼占据了云游戏市场全部收入的近四分之三。其中Xbox Recreation Move Final订阅所占份额最大,PS Now订阅者总体也呈现积极上升趋势。并且,云游戏将在2022年以及未来与游戏主机产生更多交集。

02

反哺云服务

云游戏的制胜关键?

但凭什么云游戏技术是催化剂?

总体来看,云游戏技术拥有更无缝的跨场景连接、更低门槛的虚拟现实体验、更高精度的数字还原、更强大的算力支撑等优势。

“不断推陈出新的游戏玩法和表现力,从端游到手游,从 VR/AR 到云游戏,每一次科技进步给游戏的赋能,都似乎让我们在浪潮之巅隐约窥见未来。”——普华永道在《元宇宙,VR/AR与云游戏展望,中国游戏出海白皮书 2021》中得出的结论,或许暗示了云服务的未来。

以腾讯为例,作为国内较早布局云游戏生态的平台之一,腾讯先锋在助推云服务技术迭代方面做了不少探索。

首先,云游戏技术拥有更无缝的跨场景连接。目前,腾讯先锋已上架上超过120款正版精品云游戏,如《王者荣耀》、《英雄联盟手游》、《和平精英》、《天涯明月刀手游》等,其他厂商正版精品游戏也在大量引入。这样大小屏畅玩的重点布局, 不仅打通了移动、PC、大屏多端的游戏体验, 推动多用户场景的渗透;同时通过定制化游娱套装的推出, 解决了移动游戏在大屏端的交互问题, 不断启发用户习惯, 成为国内少有的全终端云游戏生态平台。

7月,TGA腾讯先锋云游戏大小屏娱乐赛在成都落下帷幕。与普通电竞比赛不同的是,选手在本次比赛的环节中均通过腾讯先锋云游戏客户端并采用大屏电视、小屏手机同玩的方式进行比赛。在这样的赛事背后,不难看到“高速网络基础设施+核心云游戏平台+智能终端+多输入设备交互”的全生态产业链条,通过软硬件协同的形式,推动云游戏生态协调发展。

article-body

其次,云游戏技术正在推动虚拟与现实之间的互动体验门槛进一步降低。以腾讯先锋自研的虚实互动技术为例,基于云端计算的AI抠图技术,无需特殊绿幕,仅需普通摄像头或手机即可实现将用户投射到虚拟场景。更进一步,依托云端协同的计算能力,结合深度神经网络的AI视觉动捕技术,甚至可以仅通过摄像头或手机即可实现影视级的动作捕捉,以驱动虚拟形象进行表演,大大降低数字人等虚拟现实内容创作的门槛。

此外,云游戏技术能够实现更高精度的数字还原,并且探索游戏技术边界的拓展。例如,腾讯在“云游长城”项目中推出的“数字长城”就是云游戏技术在高精度数字化还原的典型应用场景之一,也是全球首次最大规模人类文化遗产的沉浸式互动式的还原。运用腾讯先锋独有的云游戏传输流控算法,将“数字长城”这一超过10亿面片的超拟真数字模型带到微信小程序中,让普通用户得以通过云游戏的方式,获得3A级别的观看效果和交互体验。

这样的数字化还原能力,也应用在工业领域。腾讯先锋也正在助力工业数字化领域的前沿探索,推动游戏技术在钢铁产线数字孪生中的应用。通过云游戏及云端渲染技术,多终端流畅体验,结合视觉动作捕捉、虚实交互等游戏技术,使远程进行检修、高危作业、产线运营变为可能。

最后,基于玩家对高品质游戏体验的庞大需求,云游戏往往也需要更强大的算力支撑。凭借在自研互动娱乐中累积的经验,腾讯先锋通过自研虚拟化云与智能流控技术、遍布全国的边缘节点与调度方案,为玩家带来了低延时、高清画质等体验优势;同时,通过牵手各大厂商包括运营商、终端厂商、内容平台等推进云游戏基础设施,提升服务器载荷能力。为云游戏提供了较为雄厚的算力支撑,这些技术研发与基础建设不仅为满足玩家需求,提供了较为雄厚的算力支撑,也将成为后续服务各行业的数字化引擎。

以上种种,基于游戏,但是又随着技术的发展超脱于游戏之外,为云服务的技术更迭提供了新的驱动力。

可以说,腾讯在云服务方面的长远目标出现了战略性布局——探索游戏这一“超级数字场景”更丰富的可能性,即立足于游戏业务本身,凭借云游戏的技术优势,不断拓宽游戏服务于各行各业的思路和视野。

尤其是在当海内外众多厂商先后入局,云游戏的竞争进入转折点之后,游戏厂商如何把握云游戏的重心?或许,万变不离其宗的是,云游戏的核心技术的更迭和探索依然是其中的重点。

03

站在技术交汇点的云游戏产业

那像腾讯先锋这样的布局,又带给了我们什么?

从云游戏的技术发展周期来看,我们或许就能更加明晰。云游戏的发展历程总体上可以划分为三个重要阶段,萌芽期、成熟期和大规模应用期。只有完成了这三步,才会真正成为一种促进社会整体进步的基础性、泛用型的底层技术。

早在2009年,OnLive发布云游戏版本的《孤岛危机》,云游戏这一技术进入了玩家和行业的视野。到2019年,谷歌公布Stadia,宣布自己找到了解锁云游戏的“技术密码”,于是各大头部企业纷纷加入并开始布局云游戏行业,开始进一步探索云游戏技术。随着5G技术的日渐成熟,5G网络的加速建设,云游戏行业正式进入成熟期,更多的互联网企业进入市场,纷纷推出云游戏平台。

时间来到2022年,云游戏对于众多行业和玩家而言都已经不再是新鲜事物。此时的云游戏,站在成熟期和大规模应用期的中点,正处于一个微妙的时间。

《2022年全球云游戏产业深度观察及趋势研判》报告也指出,云游戏的发展目前处于“技术成熟走向商业可行”与“商业可行走向商业腾飞”的交替阶段。

回顾云游戏的发展历程,或许云游戏的出发点是对于游戏体验形式的改变,但随着技术和产业的发展,云游戏也逐渐拥有了更加多元的属性和价值,在此过程中也推动云游戏技术成为走向数实融合、构建数字孪生体的核心工具。而这,或许就是现阶段最值得我们关注的关键信息。

9月3日,在2022 WAIC腾讯论坛上,腾讯先锋云游戏总经理、腾讯互娱品质管理部总经理荆彦青向外界披露了更多云游戏的未来发展趋势与可能性,重点分享了云游戏技术外延打造的落地场景生态,并提到,每一次新的技术出现,比如VR、AR、人工智能的应用,其大规模的普及几乎都是源自游戏。尤其是在整个超级数字生态发展的过程中,首先以游戏为突破口,通过行业突破的技术奠定整个超级数字形态的基础,在技术突破集合的基础上通过渗透提升产业效率。而当前,云服务正处于初级阶段,需要进行全面的技术积累,为进入下一个阶段储备能量。

article-body

在此过程中,云游戏类似的技术储备,能够作为桥梁连接现实与超级数字生态。包括利用云游戏的云端渲染、边缘计算系统、减轻本地终端的运算和存储压力的优势,进一步改善产业生态。

在今年,腾讯先锋利用技术和产品优势,进行了不少推动数字互动“科技+文化”融合应用和有机结合的探索。2022 WAIC上,“高新视频互动场景创新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也正式揭晓。今年5月,广电总局发布批复文件,同意在腾讯设立“实验室”。“实验室”将聚焦高新视频云互动数字场景创新应用,开展关键技术、应用场景、内容生态、标准体系等四个方向的研究,为丰富高新视频内容供给、培育智慧广电新视听提供重要支撑。在“实验室”的赋能下,腾讯先锋也将探索虚实混合互动、无穿戴动捕、表情动画面捕、跨端智能互动、文化数字化以及沉浸式叙事互动六大创新应用。

在这些探索的背后,我们能看到的是什么?

也许,不仅是腾讯先锋的自我迭代和延续。我们能看到的,更多的是站在技术交汇点的云游戏技术,如何反哺各行各业,甚至是云服务本身;是这个行业从最初的疯狂扩张游戏阵容攻城略地,到现如今沉下心来思考:在游戏版图之外,云游戏的价值内涵。

一方面,利用云技术为数字化生态场景构建提供助力的探索,另一方面,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对于自身云游戏核心技术的持续挖掘迭代,以产业创新推动自身技术的革新,从而在提高用户体验的同时,逐步构建全球化数字生态,构建云服务新的技术底座。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或许已经可以回答“云服务的决胜点在哪里”这个问题。

</article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