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国产GPU芯片的机会来了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163.com/dy/article/HGDQMTUQ055225XN.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国产GPU芯片的机会来了|gpu|英伟达|amd_网易订阅

英伟达和AMD宣布“断供”高端GPU芯片的消息,让国内相关领域再一次感受到了“卡脖子”的危险。虽然随后又传出英伟达等已经获得了一定期限的销售许可,或许可以屯点货解决短期问题,但从长远来看,加快GPU领域的自主可控建设,已经刻不容缓。

?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2%2F0904%2Fe1f08928j00rhnzqn001ac000hs00bqg.jpg&thumbnail=66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GPU本来是图形处理器的英文缩写,最开始只是负责计算机中图像和图形相关的运算工作,后来才承担大型并行算术运算,分担CPU的计算工作量。如今,GPU已经成为大规模扩展计算能力的高性能计算(GPGPU)和人工智能计算(AIGPU)等方面的常规部署。

所以,如果高端GPU芯片断供,受影响最大的当属超算平台、AI产业等,甚至有很多业内人士分析,这就是冲着我国的超级计算来的。当然,数据中心、云计算,乃至整个互联网行业,实际上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2%2F0904%2Fa15610bej00rhnzqo001bc000hs00dcg.jpg&thumbnail=66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之所以会有如今的被动局面,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的GPU研发起步较晚。国内自研GPU的核心企业中,最早的景嘉微做GPU也只有十多年时间,其他大多数企业仅有几年甚至两三年的历史。因此,国内GPU市场几乎被英伟达和AMD所垄断,也就十分正常了。当然,这两家巨头实际上也差不多垄断了全球的GPU市场。

国产GPU芯片的机会

如今,英伟达和AMD这两家企业断供,不利的影响当然很大。但是,有挑战,更有机会,这也将为我国GPU本土生产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和市场前景,这对于正在成长中的国产GPU企业,无疑是一个巨大机会。

?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2%2F0904%2F65d6c99dj00rhnzqo002ac000hs00dcg.jpg&thumbnail=66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首先,是市场机会。这个比较直接。

虽然,现在我们的GPU产品可能还达不到高端要求,但最终这个需求必须靠我们自己来满足。但在成熟GPU市场,国内企业则迎来了更多的机会。

作为GPU下游客户,当然希望用成熟的、性价比高的产品。在英伟达和AMD等国外企业的垄断之下,即使国内企业有类似的产品,客户往往也会优先选择英伟达和AMD的产品。

?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2%2F0904%2Fd407c56fj00rhnzqp000qc000hs00bug.jpg&thumbnail=66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如今,即便是成熟产品,那些仍然可以从英伟达和AMD买到的非高端GPU,也有被断供的威胁了,那么转而大力支持国产GPU,将成为这些下游客户必然的选择。至少,也必须以国产GPU作为备份。

其次,是投资的机会大大增加。

国内GPU研发之所以形成这么大的差距,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少投入。毕竟在英伟达等巨头的市场垄断之下,你做出来的初级GPU产品一般很难有客户,也就难以进一步改进和形成稳定的产能。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和投资人都不敢大规模投入。

现在的情况不同了。市场被让出来了,政策和投入肯定很快就会跟上。

国产GPU已经具备抓住机会的能力

令人欣慰的是,国内的GPU企业已经打下了不错的基础,完全有信心和能力抓住机会迎接挑战,逐步完成自主化替代。

一方面,海光、兆芯、龙芯,这几大国产CPU厂商,前几年已经开始涉足GPU领域,并且凭借其强大的芯片研发能力,在GPU方面也形成了一定的研发基础和成果。

?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2%2F0904%2F31e7b6b7j00rhnzqp0016c000hs00bvg.jpg&thumbnail=66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还有华为海思,研发的AI芯片昇腾910,根据相关机构此前的测算数据,其算力已经超过了国际顶尖AI芯片的2倍,训练速度也是它们的1.5倍左右。虽然海思的芯片暂时找不到代工,但相信华为海思团队在芯片研发上面的实力未减。

另外一方面,国产GPU在近来进步快速,成果频出,令人振奋。

?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2%2F0904%2F9dfc341cj00rhnzqp000lc000hs00dbg.jpg&thumbnail=66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就在刚刚结束的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壁仞科技原创架构的大算力人工智能通用GPU芯片BR100,从800多个参选项目中脱颖而出,获得了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最高奖项“SAIL大奖”,这也是全球通用GPU算力纪录第一次由一家中国企业创造。

据介绍,BR100基于自主原创的芯片架构研发,其单芯片峰值算力达到了PFLOPS级别,峰值算力达到国外厂商在售旗舰产品3倍以上。

?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2%2F0904%2F604ddfcfj00rhnzqq001jc000hs00bug.jpg&thumbnail=66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此外,景嘉微的JM9系列GPU已经完成流片、封装和测试工作;芯动科技高性能国产桌面级GPU芯片“风华2号”已经正式发布;天数智芯7纳米GPGPU加速卡 “天垓100”已进入量产环节,还有寒武纪、昆仑芯、阿里平头哥等,在国产GPU上均有所突破。国产GPU可以说出现了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挑战和困难仍然巨大

当然,要在GPU领域真正实现国产化替代,我们还有不少短板需要补齐。比如设计EDA工具、芯片架构IP、工艺制程等等,国产GPU面临的挑战依然巨大。

除了景嘉微等少数几家企业,目前国内性能领先的GPU企业,有不少是购买商用GPU IP授权,然后自行修改迭代完善的。这里面就隐藏着风险,假如IP供应商终止授权,那么就会面临研发和生产难以持续等问题。

?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2%2F0904%2Fe0631181j00rhnzqr0018c000hs00c3g.jpg&thumbnail=66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此外,国内GPU产业的发展依然受限于芯片制造的瓶颈。目前较为先进的GPU芯片,都依赖于三星、台积电代工,在国产光刻机等关键设备取得突破性进展之前,就难以实现国产GPU芯片的完全自主可控,甚至会与英伟达、AMD等拉大差距。

英伟达和AMD等国外半导体厂商经过多年的技术发展和积累,在GPU领域建立起了许多技术壁垒,我们想要追赶甚至超越的难度可想而知。这方面,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并尽快探索替代方案。否则,一旦美进一步收紧半导体政策,非自研架构的GPU企业,或将面临很大的困难。

</div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