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李彦宏谈自动驾驶:L2之后,率先商用会是L4而不是L3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awtmt.com/articles/3669308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李彦宏谈自动驾驶:L2之后,率先商用会是L4而不是L3

卜淑情 发表于 2022年09月01日 06:59
摘要:李彦宏指出,L2责任在司机,L4运营商要为事故负责。而司机在需要的时候进行接管L3,这就使得事故责任很难界定。

9月1日,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在上海召开,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受邀出席并发表演讲。李彦宏认为,过去一年,无论是在技术层面还是在商业应用层面,人工智能都有了巨大的进展,有些甚至是方向性的改变。

谈到自动驾驶,李彦宏强调,“L2之后率先进入商用的很可能是L4,而不是L3”。因为L2和L4的事故责任界定都很清楚。L2责任在司机,L4运营商要为事故负责。L3就不一样了,司机在需要的时候进行接管,这就使得事故责任很难界定。因此,他认为L3的普及需要更长的时间。

按照国际汽车工程师学会(SAE)对自动驾驶自主级别的定义,L0属于人工驾驶,L1辅助驾驶,L2部分自动驾驶,L3条件自动驾驶,L4高度自动驾驶和L5完全自动驾驶。

此外,技术进步让自动驾驶泛化能力增强,规模效应逐渐显现。“当我们希望在一个城市的某一地区获得自动驾驶运营资质的时候,技术上一般只要20天左右的准备时间就可以了,因为技术的通用性已经很好,我们的自动驾驶不是通过对特定区域的过渡拟合来实现的。”李彦宏表示。

李彦宏指出,科技创新离不开制度创新的配套。目前无人车普及仍面临“四不一难”的问题,即无人车不能入市、不能上牌、不能去掉安全员、不能运营收费、事故责任难以认定。我国自动驾驶技术处于世界前列,但机会也稍纵即逝,需要持续推动制度创新,进一步突破政策瓶颈。

附李彦宏演讲全文:

《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双向奔赴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好!

很高兴再次来到上海,参加2022年WAIC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已连续举办了四届,其全球影响力和“引力场效应”日益提升,上海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实现倍增,世界级产业集群建设迈开坚实步伐。新一届大会的举办,将助推上海人工智能发展实现新的跨越。

过去一年,无论是在技术层面还是在商业应用层面,人工智能都有了巨大的进展,有些甚至是方向性的改变。

刚才大家看到的AI作画,是过去一年技术层面进展的一个代表。之所以说有方向性的改变,这里指的是AI从理解语言,理解文字,理解图片和视频,走向了生成内容,希加加的AI作画,是通过文字描述自动生成各类风格的图片作品,百度的AI 数字人度晓晓,今年挑战写高考作文,40秒写了 40 篇,得分可以排在总考生前 25%。这是通过文字描述的题目自动生成文章故事的例子。今天百度APP里有些视频内容,是AI把百家号的图文内容自动转换成视频的结果。这些都是 AIGC,即人工智能自动生成内容。

AIGC 背后的技术就是所谓的预训练大模型,在座的很多都是人工智能方面的技术大牛,相信在后续的发言中会多次涉及这项技术。我想说的是,AIGC 将颠覆现有内容生产模式,可以实现以十分之一的成本,以百倍千倍的生产速度,创造出有独特价值和独立视角的内容。

当然,更让人兴奋的是商业应用层面的进展。人工智能火了这么多年,商业应该始终是其中的一个软肋,而缺乏好的商业前景,会让创业公司增长停滞,巨额亏损,融资上市困难,而大公司也会越来越不接地气,要么逐渐变成纯研究部门,要么逐渐成为其他业务的一个附庸。

说到商业应用,进展最明显的还是在自动驾驶领域。今年6月,GM支持的Cruise在美国旧金山开启了全无人自动驾驶的商业运营,虽然中间也有各种磕磕绊绊,但他们还是坚持下来了,并且在不断扩大运营范围。在中国,百度的萝卜快跑7月份累计订单量超过了100万单,运营范围遍及北京、上海等10多个城市,本月初,重庆和武汉分别开放了萝卜快跑的全无人商业化运营,为我国无人驾驶的商业化和规模化扩张提供了国际领先的政策环境。

在我看来,这里也涉及到方向性的改变。以前大家认为,无人驾驶离我们还很远,连图灵奖获得者斯发斯基都认为,实现完全无人驾驶可能需要几十年。因此人们把希望更多地寄托在L2+这样的渐进式路线上,认为自动驾驶的技术路线是先实现L2,再实现L3,最后是L4,L5。国家相关部门的政策配套也是先L2,再L3,然后才考虑L4。其实L2之后率先进入商用的很可能是L4,而不是L3。因为L2和L4的事故责任界定都是清楚的,L2出了事儿,责任在司机,这就是为什么主机厂商不管认为自己的自动驾驶能力有多强,永远都会说司机仍然要为事故负责。L4的责任界定也是清楚的,就是没有司机了,运营商要为事故负责。L4和L5的区别是L4是限定范围的无人驾驶,L5是不限定范围的无人驾驶。L3就不一样了,司机在需要的时候进行接管,这就使得事故责任很难界定,因此,我认为L3的普及需要更长的时间。

另外,从我们实践来看,自动驾驶的技术进步的速度是超预期的,当我们希望在一个城市的某一地区获得自动驾驶运营资质的时候,技术上一般只要20天左右的准备时间就可以了,因为技术的通用性已经很好,我们的自动驾驶不是通过对特定区域的过渡拟合来实现的。

今天,超过10个城市的市民可以体验到萝卜快跑的自动驾驶服务了,自动驾驶离我们已经很近。公众对自动驾驶的信任和欢迎程度也在提升。有调查显示,83%的中国人接受自动驾驶技术,中国消费者对汽车网联化、智能化的需求,以及欢迎程度、容忍程度等都比较高。

当然,车厂也在主动拥抱自动驾驶。很多汽车主机厂意识到,从零开始做自动驾驶研发,既不经济又不高效,且没有竞争力,更愿意和我们合作。目前,与Apollo合作的国内外主流车厂有30多家。百度旗下的集度汽车,也是Apollo的合作伙伴。今年6月,集度发布了首款机器人概念车robo-01,量产车型将于2023年上市。它是一款可以自由移动、自然交流、自我成长的智能汽车,体现了汽车的“智能觉醒”。

除了自动驾驶,过去一年我们还在多个领域看到了人工智能的商业化进展。最明显的是在基础设施的智能化改造方面。

首先是智能交通。目前,中国公路交通网络,还不能通过实时的信号灯调节和车路协同,来提升通行效率和降低事故发生率,城市拥堵让很多人在路上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各地为了缓解交通拥堵,不得不实施对汽车的限购限行政策,这遏制了本来应该有的消费需求,也不能根本解决问题。根据我们在各地的实践,通过对交通网络的智能化改造,可以让通行效率提升15%-30%,这意味着GDP大约每年2.4%-4.8%的增长。目前,百度的智能交通方案已经在全国50多个城市落地实践。就在前几天,交通部正式将百度列为交通强国的试点单位,在高精地图、智能汽车、智能道路、云平台、智能交通产业生态发展等方面开展试点。

可以预见,随着通行效率的提升,对汽车的限购限行政策将走进历史,为城市疫情之后的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

其次是能源水利基础设施的智能化。中国在能源、水利、水务、供热等领域建立起了强大的基础设施物理网络,但是过去的建设,重硬件、轻软件,智能化水平不高。今年全国大面积高温天气,用电负荷屡创新高,整个电网系统都绷得很紧,哪怕一个小故障,都很容易导致大规模停电。现在,中国很多省级电网都使用了百度智能云的AI巡检,能7×24小时不间断巡视,巡检效率提升了6-10倍,有效保障了供电安全。我们认为,下一步应该加强水利电力系统资源调配的顶层设计,加快这些基础设施的智能化改造,用AI实现高效实时的资源调度。

另外,在工业互联网领域凭借云智一体的独特优势,百度智能云打造了一个AI+工业互联网平台“开物”,入选了国家“双跨平台”。开物正在帮助中国企业在质量管理、安全生产、能耗优化、物流调度等主要场景中降本增效,提升创新能力,助力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比如,在质量管理环节,一家车厂完成车灯 22 个点位质检,只需要1秒钟;在能耗优化环节,我们用AI帮助某火电厂优化空冷岛设备能耗,实现了1度电降低 1.55克标煤。如果按全国 1000 台空冷机组折算,1 年碳减排潜力可达 600 万吨,助力国家“双碳”目标的达成。

AI在这些领域的商业化应用,需要针对每个行业进行端到端的技术调优。百度在人工智能领域已经摸爬滚打整10年了。这10年,我们累计研发投入超过1000亿,每年研发占比都超过15%,去年更是达到23%,这在全球大型科技互联网公司中都是凤毛麟角的。这样压强式、马拉松式的投入,使得我们在人工智能的各个层面都有领先的自研技术,从最底层高端芯片昆仑,到飞桨深度学习框架,再到预训练大模型,(我们最近推出了金融、电力、航天等行业的大模型)最后才能实现在应用领域效率的大幅度提升。

当然,我们也意识到,实体经济的很多领域数字化改造尚未完成, 而数字化本身并未能够带来效率的明显提升,智能化的渗透尚需时日,智能化对实体经济的巨大拉升作用还没有成为广泛共识。因此人工智能的商业化还需在黑暗中摸索一段时间。但一个新事物,从“无人看好”到“无人能及”,决胜往往就在“坚持”二字。科技创新,尤其如此。

科技创新离不开制度创新的配套。需要以更大的改革创新魄力,给创新最好的发展环境。比如,目前无人车普及仍面临“四不一难”的政策障碍,即无人车不能入市、不能上牌、不能去掉安全员、不能运营收费、事故责任难以认定。我国自动驾驶技术处于世界前列,但机会也稍纵即逝,需要推动制度创新,进一步突破政策瓶颈。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的双向奔赴,才能推动社会的巨大进步。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Recommend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