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海底捞、呷哺呷哺关店求生,出海是“良药”?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chinaventure.com.cn/news/116-20220901-370909.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海底捞、呷哺呷哺关店求生,出海是“良药”?

今年上半年,呷哺呷哺与海底捞显示出高度一致的业绩表现。

呷哺呷哺、海底捞两大火锅巨头正艰难求变。

近日,呷哺呷哺与海底捞相继发布了上半年亏损业绩,翻台率、人均消费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其中,呷哺呷哺亏损2.78亿元,同比扩大459.95%;海底捞净亏损为2.67亿元,盈转亏。

呷哺呷哺与海底捞方面均表示疫情封控暂停堂食,对业绩造成一定影响。虽然两家头部品牌均布局了外卖渠道,但规模有限。

谢谢锅创始人张振纬对记者表示,对于火锅消费而言,外卖与堂食消费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用餐场景。“一开始火锅外卖,大多的品牌都是尝试把堂食的体验,整体打包带到消费者的家中,但这样的消费频次较低,且年轻消费族群住所大多空间有限。”

这一局限性也导致呷哺呷哺、海底捞无法通过外卖业务弥补门店暂停营业带来的损失。

关店求生,头部火锅品牌陷入业绩困境

今年上半年,呷哺呷哺与海底捞显示出高度一致的业绩表现。

根据最新财报显示,呷哺呷哺集团旗下呷哺呷哺餐厅的销售额由2021年上半年18.67亿元减少43.1%至2022年同期的10.64亿元;凑凑餐厅的销售额由2021年上半年的11.27亿元减少9.1%至2022年同期的10.24亿元。

呷哺呷哺的翻台率由2021年上半年的2.3倍下降至2022年同期的1.9倍,湊湊的翻台率则由2021年的2.6倍下降至1.9倍。

呷哺呷哺集团门店结构调整也在同步进行。上半年,其新开21家门店,其中呷哺呷哺6家、湊湊15家。同时,上半年关闭37家呷哺呷哺餐厅。截至2022年6月底,呷哺集团共经营1008家餐厅,其中呷哺呷哺810家、湊湊198家。

此前,呷哺呷哺曾宣布2022年计划新增156家餐厅,但上半年开店数量仅为21家,距离这一目标仍有一定距离。

受关店等因素影响,呷哺呷哺人力成本大幅下降。财报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呷哺的员工人数为25355人,而去年同期为30087人,1年内减少近5千人。员工成本也从去年的9.267亿元降至7.541亿元,同比下降18.6%。

与之相似,2022年上半年,海底捞餐厅整体翻台率为2.9次/天,同店翻台率为3.0次/天,累计接待顾客人数1.45亿人次。顾客人均消费2022年当期为109.1元,而2021年同期为107.3元。

报告期内,海底捞新开业18家餐厅,因“啄木鸟计划”关停26家餐厅。截至2022年6月30日,海底捞全球共有1435家海底捞餐厅。而截至2021年6月30日,海底捞门店数量为1597家,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新开129家门店及关闭291家门店,即净减少162家门店。

7月份开始,呷哺呷哺、海底捞客流出现明显恢复。据呷哺呷哺介绍,7月份营收比上半年平均水平上涨42%。

海底捞CEO杨利娟表示,从2022年6月份开始,疫情对公司经营的影响持续减轻,公司从组织架构和业务模式上,都适应了消费环境特性的深度变革。中金公司研报指出,暑期旺季海底捞翻台率进一步提升,7月整体翻台率同比恢复约115%。

出海业务能否拯救呷哺呷哺、海底捞?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呷哺呷哺与海底捞都抛出了关店计划,但海底捞方面表示有意重开相关店铺。

“随着外部疫情的逐渐好转及内部‘啄木鸟计划’取得一定成效,集团计划择机启动‘硬骨头’门店计划,目前在考虑重新启动开业可能性的门店为2021年‘啄木鸟计划’下关停的部分门店。”

但海底捞并未透露具体重开门店的规模,仅表示,管理层会在未来持续重新评估这些关停门店的选址、物业条件、人员配置、经营面积、经营提升潜力等因素,循序渐进地选择符合重新开业条件的门店。

呷哺呷哺方面也透露了开店计划,下半年将加速完成扩张计划,计划新增门店100家左右。

同时,受疫情影响,海底捞与呷哺呷哺都有意将目光转向出海。年初,呷哺集团曾表示“出海”进程将加快,布局中国台湾、中国澳门、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目前,为支持“南下”发展战略,呷哺集团京沪双总部管理模式已启动。

但从目前来看,呷哺呷哺的出海进程慢于海底捞。

今年7月,海底捞公告显示,其计划分拆海外业务在港交所主板单独上市。7月13日,特海国际向香港联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摩根士丹利和华泰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

公告显示,2019-2021财年,特海国际营收以年复合增长率15.8%增长至3.12亿美元,同时餐厅数量从38家增长至64家。

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特海国际在11个国家经营了97家餐厅,其中大多数57家在东南亚。同时,特海国际净亏损从3300万美元扩大到151亿美元;翻台率从2019财年的4.1倍下降到2021财年的2.1倍,在2022年一季度回升到2.7倍。

招商证券在研报中表示,虽然海底捞不会集资,但考虑到特海正在亏损,在特海实现盈利之前,分拆特海应该会在短期内增厚海底捞的利润。

“目前来看,海外疫情趋于稳定,此时发展海外业务有利于餐饮品牌增厚业绩。虽然国内餐饮市场进入有序恢复,但呷哺呷哺、海底捞仍面临新兴火锅品牌竞争、与消费意愿下降的挑战,短期内业绩压力仍存。”王东明认为。

网站编辑: 小川

</div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