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暑期档,题材「三问」?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36kr.com/p/1888151867707650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暑期档,题材「三问」?

烹小鲜·2022-08-26 12:27
题材洗牌,专业人才出现,网络电影还有戏可唱。

今年暑期档,剧集和院线电影相当热闹。 

从6月开始,《梦华录》《独行月球》等一大批头部作品带火了市场,从业者和观众对影视行业越来越有信心。 

但稍显沉寂的网络电影,却没能借上势。 

烹小鲜( pengxx01 统计,暑期档(6月1日至今)上线的网络电影中,共9部分账票房破千万,和去年同期相仿。但最高票房未达2000万、腰围部内容票房体量下降,却成了行业的顽疾。 

同时,档期化倒退、创新题材减少、头部内容同质化严重,也限制了暑期档网络电影的爆发。 

在其他形式纷纷回暖的当下,网络电影需要尽快找出一条「生路」。 

v2_95a20ca278e84e489dc06d88132ea986_img_000

截止日期:8月24日 数据来源:猫眼专业版 

01 民俗题材还有多少油水?

2021年4月,《兴安岭猎人传说》靠着不俗的制作和较大的尺度,创造了4429.1万的票房奇迹。 

除了提振行业的士气,作品还结合惊悚、悬疑和民间文化,创造了新鲜的「民俗题材」。 

急需爆发点的网络电影行业,就像找到了一条出路,一下子孵化了大量同类作品。 

光是2022年上半年,就有《阴阳镇怪谈》《开棺》《龙云镇怪谈》《阴阳打更人》等等项目,而且都取得了不错的票房回报。 

到了暑期档,民俗依旧成「风」,只是票房池子似乎已经没有上半年那么「深」了。 

以票房近2000万的《山村狐妻》为例。作品以《罗生门》的戏剧结构,通过5个视角,将最大的悬念层层剥开,最后落在人心的黑暗上。合乎规则,又不突兀,展现了极强的编剧功底。 

靠着精妙的剧本和不算出戏的制作,作品豆瓣评分高达6.5,不止在网络电影赛道算得上好成绩,甚至高于豆瓣70%的悬疑、惊悚片。 

按理说,猎奇的题材、精密的剧情,配合不俗的口碑,作品有望成为暑期档的分账冠军。但或许是同类项目扎堆儿,或许是一年多来民俗的新鲜度被损耗,作品的票房仅停留在了1958万,没有取得真正的破圈效果。 

v2_0b37a669e30142d0b3df5616321000cd_img_000

《山村狐妻》豆瓣界面 

所以质量上几乎可以达到天花板的《山村狐妻》,再次告诉行业一个硬道理。题材虽好,但网络电影行业需要调整「一哄而上」的打法,在创新题材的质量上下功夫,而非数量。

只有不断地发掘新题材,不断提升传统题材的质量,作品才有长期的艺术生命力,行业也才有巩固老用户,并挖掘新用户,提高票房天花板的可能 。 

02 动作题材还能制霸几年?

从2014年,爱奇艺首次提出网络大电影的概念和标准以来,动作题材一直是行业发力的重点。 

🈷一方面,该题材剧本相对好写,套入《救猫咪》等商业片教辅材料的模板,基本就能写出较工整的剧本,可以节省不少时间和成本。 

另一方面,强调动作元素,本身就能带给观众较大的视觉冲击,在网络电影缺乏特效和大场面的背景下,可以靠新鲜的视听留住观众。 

v2_db2aed1cb3c740859c82ff24a859f9da_img_000

《张三丰》海报 

但发展8年后,暑期档动作题材依旧成霸榜之势,18部票房破500万的作品中,15部含有动作元素。 

消极的一面是,行业增质减量后,仍处在传统类型的舒适区 。 

积极的一面是,类型融合已经成为网络电影行业的主流 。 

例如暑期档票房冠军《恶到必除》,影片讲述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公安机关对抗持枪悍匪团伙的故事,由赵达、邹兆龙等院线电影演员主演。 

相比同类网络电影,作品通过对兄弟情、战斗力等细节的刻画,增强了反派的魅力,加上复古的质感、较快的叙事节奏,算是对港片相当不错的复刻。 

v2_b6033337bc17436cbcd1d8aba64bf53d_img_000

《恶到必除》剧照 

又如王晶执导,票房破千万的《老板娘2无间潜行》。除了讲述廉政公署人员潜伏到黑帮大佬身边,最终将涉黑团体悉数抓获的故事,在卖点上又走回了擦边球的老路。 

女主徐冬冬、女配桂晶晶在片中均有尺度较大的戏码,算是行业的一种倒退。 

此外,暑期档片单中,无论犯罪、战争、惊悚,还是古装题材,都能和动作相融合。多一个元素,在营销时便能多一个卖点,吸引更多观众,似乎已经成为各个网络电影片方固定的打法。 

但随着观众审美升级,只能短暂吸引观众,但无法长期留住观众的策略,只会持续消耗外界对网络电影的信心 。 

所以并非坚持创作动作题材,留住固有用户不对,而是在类型融合的同时,减少「挂羊头卖狗肉」的情况,多一些《山村狐妻》《恶到必除》等观众看完,觉得网络电影是在进步的作品,力争扩大受众规模。 

愿意看网络电影的人越来越多,行业才有进一步发展的可能。 

03 大IP、喜剧、怪兽都去哪儿了? 

除了民俗和动作题材,不少过往强势的类型,在暑期档声势渐微。 

一是公共大IP改编的古装/神话题材,作为网络电影开源的重点,目前不仅数量下滑,仅有的几部作品,也没有获得积极的票房回报 。 

《狄仁杰之借尸还魂》《狄仁杰之欲火麒麟》《狄仁杰之九龙玄棺》一键三连,无一部票房过500万,证明曾经在网络电影领域创造过不少爆款的狄仁杰大人,基本被观众抛弃了。 

《封神杨戬》《大唐狄公案之狐影谜案》《聊斋新编之渡情》等其他大IP作品,虽然很努力的融合神话、悬疑、爱情等元素,但也遭遇了票房滑铁卢。 

公共IP尽数翻车,对行业利大于弊。弊端是一些仍坚持创作这类作品的腰尾部公司,可能就此失去了生存的机会。好处是彻底和蹭IP告别,可能会提升行业对原创剧本的重视程度。 

v2_8fddd4c6f14344f3b2b26f261d32dba9_img_000

《封神杨戬》剧照 

二是以辽宁省民间艺术团为代表的喜剧退潮 。 

成本低,票房高的喜剧,直到今年上半年,一直是网络电影的宠儿,尤其是以「赵家班」演员们为代表的创作团队,创造了不少回报不错的作品。 

但统计暑期档票房时,《别逼我动手》《加油!田大志》《东北情圣》等「赵家班」参与的项目,票房都不理想。由东北创作者自编自导的《东北青年之冒牌富豪》,成绩也比较一般。 

虽然崔志佳异军突起后,由他创作的《东北合伙人》拿到了800多万的分账,但从整体表现看,观众对喜剧的要求越来越高,想要获得之前水平的分账,创作者必须倒逼自己生产出更多更优秀的作品。 

v2_a2b280a77c4a4e59b0efe79efe217a02_img_000

《东北合伙人》剧照 

最后,怪兽、灾难片似乎难以为继了 。 

以「蛇怪」为代表的网络电影,也算行业的一大巨头。由林珍钊执导的《大蛇》,还曾长期位列网络电影分账票房冠军。 

但其实早在2020年网络电影精品化之处,怪兽题材虽偶有小爆款,但却没了全面开花的情况,票房天花板,更是和真正的头部项目拉开了差距。 

到了暑期档,该题材的颓势更甚,无论《狂暴巨狼》《大脚怪2》《蛇灾:蛇岛惊魂》还是蛇和恐龙打架的《复活侏罗纪》,什么怪物都没能引发观众的好奇,500万都难以跨越。 

在特效、制作拉满的好莱坞电影,目前国内票房越来越低的当下,或许怪兽带来的视觉冲击,已经很难入观众法眼了。 

v2_cf65d63188334a7c9edfe0cfe46ba322_img_000

《狂暴巨狼》海报 

以上题材的消弭,虽然会给行业带来阵痛,但长期看,似乎有洗牌的意味。

在行业被迫走出舒适圈后,无论开创新题材,还是在传统题材上探索新意或质量,都有益于精品化的发展 。 

在行业陷入低迷的当下,破而后立,未尝不是更进一步的方法。 

除了上述几点题材的变化,暑期档网络电影职业人才的「团建」,也又可讨论的空间。 

不只是几大头部制片公司的老板,导演端,专攻喜剧的崔志佳,有《东北合伙人》《东北告别天团》《烧烤之王》《别叫我情圣》等代表作,在各题材上都有探索的姜晓通,也有《恶到必除》《齐天大圣》《我不是酒神》《冒牌大保镖》等作品。 

编剧端,垂直于民俗赛道,代表作包括《山村狐妻》《龙云镇怪谈》《兴安岭猎人传说》的崔走召,剧本也越来越精密与精致。 

此外,以《大嫂》《大嫂归来》《老板娘》《老板娘2无间潜行》等作品树立人设的徐冬冬,也可看作演员的代表。 

诸多专业人才逐渐站稳脚跟,并持续输出高票房项目,不仅会在短期内提升行业的影响力,更会为其他从业者提供题材与内容的参考。

相信洗牌过后,更多真正懂网络电影、懂观众、懂市场的创作者涌现,行业或许会走上更垂直、更类型化的发展路线。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烹小鲜”(ID:pengxx01),作者:老九,36氪经授权发布。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36氪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Recommend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