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7月新能源车销量同比增长1.2倍!购置税延期至明年年底,全年销量破650万辆稳了?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finance.sina.com.cn/tech/it/2022-08-23/doc-imizirav9354189.s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7月新能源车销量同比增长1.2倍!购置税延期至明年年底,全年销量破650万辆稳了?

广告

  每经记者 李硕  黄辛旭    每经编辑 孙磊

  淡季不淡,是7月新能源车市场的关键词。

  中汽协数据显示,7月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1.2倍至59.3万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势头,市场占有率达到24.5%。1~7月,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为319.4万辆,同比增长1.2倍,市场占有率达到22.1%。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许海东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解释称,虽然近两个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同比增幅均在1.2倍左右,但这一高增长有一部分是来自于车企前期订单的释放。“通过协会从国内车企了解到的情况,预计接下来几个月国内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增速可能会适当下降。我们希望新能源汽车能够恢复到一个正常的快速发展水平。”许海东表示。

  资本市场上,海外新能源概念股一改今年上半年的颓势,7月开始全面反弹。特斯拉(TSLA,股价869.74美元,市值亿9084美元)、福特汽车(F,股价15.08美元,市值606.3亿美元)、Rivian(RIVN,股价33.06美元,302.9亿美元)的市值在7月分别环比增加33.46%、31.97%和33.30%。而国内市场则出现回调,部分车企短暂承压,其中,比亚迪(SZ002594,股价323.09元,市值9406亿元)、宁德时代(SZ300750,股价551.53元,市值1.35万亿元)市值在7月分别环比下滑3.94%和4.76%。

  眼下,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比拼已经进入下半场,行业预测新能源汽车行业高景气度将持续,乘联会将其对2022年国内新能源整体车市销量预期提高至650万辆。

  哪吒、零跑销量赶超“蔚小理”

  新能源细分品类再度成为7月车市的一抹“亮色”。

  据乘联会数据,7月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为48.6万辆,同比增长117.3%,环比下降8.5%;1~7月,国内新能源乘用车累计零售273.3万辆,同比增长121.5%。

制表:每经记者 李硕
制表:每经记者 李硕

  “当前新能源购车以增换购为主,这部分客户的收入没有受到疫情太大影响,很多家庭第二辆车用户需求被激发。即使原来没有购买第二辆车的需求,由于电动车的超低使用成本和灵活便利的城市短途出行优势,加之周围关注或购买新能源车的用户大增,购买新能源车的热情被有效激发。”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7月新能源乘用车国内零售渗透率为26.4%,较去年同期16.6%的渗透率提升了9.8个百分点。其中,自主品牌新能源车渗透率为45.9%,豪华品牌新能源车渗透率为15.8%,而主流合资品牌新能源车渗透率仅为5.2%。

  分品牌看,7月国内新能源乘用车市场中比亚迪继续“一骑绝尘”,以16.22万辆的成绩远超一众竞争对手;上汽通用五菱凭借5.93万辆的成绩夺得次席;吉利本月突破重围,3.20万辆的销量表现助其来到销量榜第三位;特斯拉、广汽埃安、奇瑞、长安、上汽乘用车、上汽大众、哪吒、一汽-大众、零跑、小鹏、长城、理想、蔚来的月销量也均突破万辆,分列第四至十六位。

  造车新势力企业在7月的表现不俗,五家销量破万辆,尤其是此前位于“第二阵营”的哪吒、零跑在销量上已超越“蔚小理”(蔚来、小鹏、理想)。合资品牌中,“南北大众”(上汽大众、一汽-大众)强势发力,新能源车批发销量环比增长100.7%至2.77万辆,占主流合资品牌新能源车总销量的62%,而其他合资与豪华品牌在新能源车领域则仍待发力。

制表:每经记者 李硕
制表:每经记者 李硕

  中汽协方面预计,在中央稳经济一揽子政策、部委相关政策和地方促进汽车消费政策持续提振下,8月汽车市场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特别是随着9月汽车市场传统黄金消费季的到来,乘用车产销将会呈现快速增长,新能源汽车及汽车出口也将会维持良好表现,为全年稳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比亚迪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反超宁德时代

  海外需求回暖之下,7月汽车出口也再创历史新高。

  中汽协数据显示,7月国内车企共出口新车29万辆,同比增长67%,环比增长16.5%,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5.4万辆,同比增长37.6%,环比增长89.9%,占出口总量的18.62%。

  “中国新能源车主要向西欧和东南亚市场出口,今年比利时、斯洛文尼亚和英国等成为出口亮点,对泰国、菲律宾等东南亚市场的出口也恢复的很好。虽然仍受疫情影响,但海外多国经济正在重启复苏,相关制造业需求开始平稳恢复,矿产资源价格高位回落,这从中国对南美洲的智利等国出口表现可以看出。”崔东树表示。

  车企层面看,7月出口破万辆的有特斯拉和上汽乘用车,出口量分别为1.98万辆和1.34万辆,其他超过千辆的车企为东风易捷特(6103辆)、比亚迪(4026辆)、哪吒汽车(1382辆)和吉利汽车(1261辆)。

  值得注意的是,本月特斯拉出口量占总销量的比例为70.01%。有分析认为,特斯拉内销与出口呈现出“季末保国内、平时供海外”的特征,即每个季度上半段生产的新车主要用于出口,下半段则会更多投放在中国市场。7月处于三季度上旬,因此特斯拉将7月产量的七成供给海外市场。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预测,今年中国汽车企业出口有望超过240万辆,符合年初预期,未来发展空间较大。

  值得一提的是,与新能源车市销量同样呈现“同比增环比降”态势的还有7月动力电池装车量。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的数据,7月,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共计24.2GWh,同比上升114.2%,环比下降10.5%。

  其中,三元锂电池装车量9.8GWh,同比增长80.4%,环比下降15%,占总装车量的40.7%;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14.3GWh,进一步拉大与三元锂电池装车量差距,同比增长147.2%,环比下降7%,占总装车量59.3%。

  具体到动力电池供应商来看,7月,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排名前三的企业仍然是宁德时代、比亚迪和中创新航。

制表:每经记者 李硕
制表:每经记者 李硕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方面,比亚迪弗迪电池以6.01GWh装车量跃升至第一,市场份额为41.9%;此前长期占据头把交椅的宁德时代则来到第二位,当月装车量为5.36GWh,市场份额为37.37%。

  有观点认为,比亚迪电池首先供给自有品牌车型,受其近期销量大涨影响,装车需求也大增。数据显示,仅7月比亚迪销量就达16.25万辆,同比大涨183.1%,激增的订单直接带动了比亚迪电池装车量。不仅如此,比亚迪也在不断拓展电池外供车企客户。根据此前消息,比亚迪将于明年第二季度向特斯拉供应“刀片电池”,目前配有“刀片电池”的特斯拉车型已进入C样测试阶段。但比亚迪并未就此事给予记者回复。

  平安证券研报分析认为,7月是汽车销售淡季,本月动力电池产量和装车量走势分化,呈现明显的“产升装跌”态势。其中,磷酸铁锂电池产量呈现较大增幅,占动力电池总产量的比例提升10个百分点至65%,是推动动力电池总产量上行的主要动因。考虑市场对后市终端普遍看好且后续部分主材如锂价看涨及担忧其后续供应的情况下,存在部分厂家为后续备库的可能性。

  欧美新能源车市表现反向走

  7月,欧洲和美国新能源车市场走势呈现相反的趋势。

  公开资料显示,7月,德国、法国、挪威、英国、瑞典、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等八国纯电动车销量分别为5.25万辆、2.00万辆、0.60万辆、1.88万辆、0.89万辆、0.88万辆、0.57万辆和0.26万辆,合计销量约为12.34万辆,同比下滑5.5%,环比下滑29.1%。

制表:每经记者 李硕
制表:每经记者 李硕

  值得注意的是,7月欧洲乘用车市场整体较为低迷,各国新能源车渗透率也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当月欧洲八国平均渗透率减少1.7个百分点。兴业证券分析认为,这主要系7月特斯拉工厂停产数周升级设备导致供给不足,且上月季末冲量导致6月基数较高所致,预计8月将得到显著改善。

  华宝证券研报认为,欧洲在整体车市不景气的背景下,本月新能源车销量出现下滑,渗透率受到补贴退坡和特斯拉工厂停产升级的影响。随着地缘冲突和疫情的缓解,产业链和物流逐步回暖,特斯拉产能升级订单恢复,具备能源替代效应的新能源车在欧洲的销量有望实现反弹,维持欧洲全年230万辆新能源车销量的预期。欧洲主流经济体新能源车渗透率25%~30%的瓶颈线及德国等地2023年开始的新能源车补贴到期仍将是制约欧洲中长期销量继续高速增长的重要因素。

  美国市场方面,据Marklines发布的数据,7月美国新能源车销量为8.6万辆,同比增长47%,环比下降4%,渗透率环比下降0.4个百分点至7.5%。其中,特斯拉7月在美市场销量约为4.3万辆,同比上涨63.4%,其他品牌如福特(8243辆)、Rivian(1588辆)与特斯拉表现存在较大差距。

  华泰证券分析认为,中欧市场已经逐渐转向需求驱动,美国市场前期受累于消极政策和不完善的产品矩阵,渗透率远低于中欧市场,考虑美国对新能源汽车的积极态度和新电动皮卡的推出,看好美国市场后期的发展潜力,结合中欧市场稳定的需求增长,预计2025年全球新能源车销量或将达到2189万辆,对应2022~2025年的复合增长率约为30.99%。

  海外新能源概念股普涨 特斯拉市值增加2000多亿美元

  资本市场方面,7月,国内整车企业则未能延续6月的强势表现,多家车企都呈现了回调状态。比亚迪市值较6月减少了383.23亿元;长城汽车(SH601633,股价33.65元,市值3082亿元)市值减少了260.03亿元。

  H股市场同样承压,吉利汽车(HK00175,股价17.24港元,市值1734亿港元)市值减少了194.49亿元人民币;造车新势力理想汽车(HK02015,股价118,8港元,市值2476亿港元)市值减少463.49亿元人民币;小鹏汽车(HK09868,股价21.18港元,市值182.3亿港元)市值减少最多,约为499.42亿元人民币。

制表:每经记者 黄辛旭
制表:每经记者 黄辛旭

  “普涨”成为7月海外新能源概念股的特征。此前,受疫情、俄乌冲突、供应链不稳定等情况影响,国际车企今年上半年在资本市场表现不佳,但进入下半年,海外新能源概念股整体反弹。7月,特斯拉市值增加最多,增加了2334.5亿美元;6月底在美上市的极星(PSNY,股价8.59美元,市值181.2亿美元)7月市值微增5.9亿美元。

  有分析称,投资者认为美联储的加息周期中最紧张的时期已经过去,未来的利率路线已经基本可以看清,于是乐观情绪重燃,以特斯拉为首的美股反弹,各大国际汽车品牌涨幅明显。

制表:每经记者 黄辛旭
制表:每经记者 黄辛旭

  7月,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局面。动力电池巨头宁德时代市值约减少了619.91亿元;赣锋锂业(SZ002460,股价93.81元,市值1892亿元)市值减少344.78亿元;国轩高科(SZ002074,股价42.46元,市值755.3亿元)市值减少约64.1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市场资金新发掘的汽车产业链分支,汽车热管理概念近期热度在不断攀升,7月表现相对亮眼。三花智控(SZ002050,股价29.38元,市值1055亿元)在7月市值增加最多,为180.27亿元;均胜电子(SH600699,股价18.4元,市值251.7亿元)市值增加了79.89亿元。国金证券方面认为,最近,热管理行业关注度较高,未来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下游需求提升。热管理属于高景气赛道,未来市场空间广阔。

制表:每经记者 黄辛旭
制表:每经记者 黄辛旭

  新能源购置税延长 市场吃下“定心丸”

  进入8月之后,新能源汽车又迎来一波涨价潮。零跑、smart、哪吒汽车、江淮汽车等车企都宣布上调了旗下新能源车型市场售价,车型价格上涨幅度在1000~6000元不等。整体来看,新能源价格上调的原因仍是“原材料价格上涨”,对于消费者而言,新能源车型涨价也带来了一定的观望期。

  但好消息正在传来。8月19日,据央视新闻联播报道,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延续实施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购税等政策,促进大宗消费,将免征车购税政策延续至2023年底,继续予以免征车船税和消费税、路权、牌照等支持,预计新增免税1000亿元。

图片来源:摄图网-500604370
图片来源:摄图网-500604370
广告

  “如果购置税免征政策年底到期,外加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新能源车价格上涨,新能源车型最终的购置价格将大大提高。因此,新能源车购置税免征政策的延续将有助于缓解车型购置成本增长过快的情况,同时维持对燃油车的价格竞争优势。”乘联会方面认为,延期免征新能源汽车购置税政策有利于维持新能源车的竞争优势。

  实际上,这已是新能源汽车免征购置税第三次延期。业内人士认为,现行的免征新能源汽车购置税政策原本将于今年底结束,此次确定延期一年,无疑将为新能源汽车市场再次注入动能,也让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吃下一颗“定心丸”。

  “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免税政策延期符合预期。”崔东树表示,今年底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退出,将释放一部分购买力,而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减免延续到明年底,将再一次拉动一部分购买力,这样梯次退出有助于逐步拉动新能源汽车市场消费力。

  在政策的“保驾护航”下,行业对新能源汽车的走势给予了积极判断。其中,乘联会将其对2022年国内新能源整体车市销量预期提高至650万辆。中汽协方面表示依然对全年国内新能源车销量保持550万辆的预期。


Recommend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