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35岁单身女青年,漂在大城市

 1 year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lieyunwang.com/archives/484340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35岁单身女青年,漂在大城市
阅读时间大约10分钟以上(4495字)

10小时前 35岁单身女青年,漂在大城市

来源:壹图网
能在自己的选择中自洽,就够了。

本文来自合作媒体:深燃(ID:shenrancaijing),作者:唐亚华、李秋涵、王敏、邹帅。猎云网经授权发布。

最近,有一个“专家建议30岁经济未独立女性尽早回老家”的话题火了,这位专家的意思大概是,如果女孩在一线城市拼搏到二十七八岁,经济上不能自立,回到父母身边挺好的,在大城市待太久了回去在当地很难找到合眼的对象,没必要硬撑着。

一时间,网友们群情激愤,怒怼专家的言论。网友们给出的理由包括:“没经济独立回老家就能经济独立吗?”“回老家这个年纪不是更难找对象吗?”“回家水土不服的更多”……

事后,该专家回应称,是剪辑出来的片段和设置的词条故意带情绪、拉仇恨,他的本意大致是,“如果经济不能自立就回家吧,打算结婚的就别耽误了”。他看到热搜词条时也想点进去骂,没想到大家骂的竟是他自己。

实际上,这样的建议放在任何阶段的女性身上都是没有必要的。文明的基本表现就是,尊重每一个人的每一种选择。

深燃和5位年龄35岁左右,经济独立或未独立,生活在一线城市的单身女性聊了聊她们的经历、考量和规划。她们中,有人36岁了没谈过恋爱,但她享受“宅”和追“甜宠剧”的单身时光;有人漂了13年,事业和婚姻都让她不想回也回不去老家;有人认为,不管在哪里,能让自己和家里人安心就好;还有人早早做好了详细的养老规划,并在为之奋斗。

总之,不管选择走什么路,能在自己的选择中自洽,就够了。以下,是她们的故事。

沪漂13年,不想回也回不了老家

龙菲 | 33岁 销售主管 上海

我2009年来上海上大学,毕业后就自然地留在上海了。我是甘肃天水人,老家企业不多,回老家除了考编之外,工作机会很少。大学假期我实习的时候体验过办公室状态,我很明确地知道,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小城市熟人社交,没有新鲜感的生活我也很不喜欢。

2013年,毕业第二年,大学同学聚会,我发现跟我一样从外地来上海读书的只有我和另外一个女生留在上海了,其他人都回老家了。不过,我们互相问了工作和收入,我是班里收入最高的,我之前成绩只能算中等。我做的是B2B销售工作,当时大约能拿到1万出头的税后收入,也可能因为没太经历生活上的窘迫,自然而然就留下来了。

我对上海最初的感受是经济发达、工作机会多。工作稳定以后,有闲暇的时间去接触这个城市,我非常享受这边有比较好的公共设施,比如美术馆、科技馆、图书馆,有各种大型展览。

不过,在上海比较难的是找对象。我家人朋友的社交半径顶多到西安,基本上没有人可以帮我介绍对象。我大学班里大部分是女生,来工作以后同事也是女生多,她们自己的个人问题也没解决。我也关注过婚恋网站,会员费起步都是19800元,推荐几个候选人,我觉得成功概率太低了就没有用。

我本来对感情和婚姻的态度是比较随缘的,唯一操心的是现在年龄大了,我希望自己能够在35岁之前结婚。

我之前没回老家,现在更不可能回去了。一个是那边对口的工作几乎没有,另外我这个年龄回去,找对象也比较困难。

这些年来唯一因为远距离发生的让我难受的事情是,今年疫情时,我爸妈都因为糖尿病要做眼睛的白内障手术,他们两个人一起去住医院但没办法同时手术。最后只能一个人先降糖调理,照顾另外一个人手术。两个人住了四次院,用了四个礼拜才把手术都做了。这一次我觉得这样远的距离确实不方便。

我现在年收入40万元左右,目前还没买房子,是因为看到身边很多人背负着不低的房贷压力很大,我觉得如果买房、还房贷会严重影响正常的生活品质,还不如租房。未来如果我经济能力到了一定程度,或者谈了对象可以一起承担压力,我会考虑在上海买房。

我觉得在哪儿生活工作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这里自己至少能找到一些慰藉,不管是来自事业还是别的方面。

一年看100多部甜宠剧,36岁没恋爱过

洛洛 | 36岁 编辑 北京

2007年毕业后,我在老家南京做珠宝鉴定,工作很机械很无聊,一整年都只拿着月薪800块的实习工资,一年之后我辞职了。

后来经一个在上海做杂志编辑的朋友介绍,我去上海做了几年编辑,也回过南京做普通文案工作,因为还是想从事喜好的文娱工作,当时文娱行业又整体北迁,2017年,我就来北京了。

我从中学就开始追星追剧做版主混圈,后来一直在文娱行业,心态上和现在的年轻人没什么区别。和别人说我36岁了,他们都不信,以为我20多岁。

30岁的时候,家里也催过婚。当时远房亲戚给我介绍过三个对象。有一个和我吃了一顿饭,就和介绍人反馈对我外貌不满意,我妈听到宝贝女儿被这么说,非常生气。另一个,每天定时找我聊天,请我看了一场电影,两个星期后的端午节邀请我去他们家,我假期想休息不太想去,他就和介绍人说我要跟他分手。我当时很震惊,都没有在一起,怎么到了分手?

这一番折腾后,我妈也不催婚了。

我很宅,很多回忆都和城市关联不大。日常都是宅家工作看剧,即使出门也都是一些采访工作。疫情刚开始居家办公,我整整3个月没出门。对我来说,换城市,就是从一个房间到另一个房间里。

我家在南京市区有房子,父母有退休金,虽然不是大富大贵,但生活压力不会太大。所以我不打算长期在北京扎根,但具体回去的时间,我还没有想好。

去年,我父亲得了脑梗。我父母都超过60岁了,我一直在北京,担心父母出了什么事自己没在身边。但我还没有想到好办法。我经济能独立,自己挣钱自己花,但没什么积蓄,如果回家陪在父母身边,不仅没钱照顾他们,自己的生活都会成问题,所以也不实际。

我是一个深度甜宠剧爱好者,之前算了一下,一年看了100多部甜宠剧。我一直没有恋爱过,恋爱对我来说不是必需品,我会好奇恋爱是怎样的感觉。只不过这个好奇,不足以刺激我为此付出更多的交际成本。

我很享受“独”的生活状态,人与人的交际很复杂,更不要说长期共同生活,相处代表着互相包容和迁就,也就代表着会失去一份自我。我不会为了婚恋付出太大努力,万一有了,可以尝试。

生病的时候,我会因为一个人在家而难过,我跟我在南京的闺蜜说,如果有一整天我都没回你信息,就帮我报警。

我闺蜜结婚的时候,我觉得她老公配不上她,但这是个体的选择。现在的人,喜欢拿一个标签和套路去衡量人,人好像只是他们手中一个个数据一样,但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选择、发展出不同的人生,这个世界就是因为每个人的个体不同才变得有意思起来,不是吗?

做好了详细的养老规划,现在唯一要做的就是好好赚钱

康羽 | 35岁 商务 北京

我大学毕业后就在北京工作,早些年就想着先好好工作,追求高质量的生活,赚了钱就花,疫情前我几乎每年都要出国旅游。

我现在单身,30岁之前,家里人催我找对象催得比较多,这几年也就不催了。我自己是一个宁缺毋滥,不愿意将就的人。对待感情和婚姻问题一直都是顺其自然,对我来说婚姻不是必需品,来了我不排斥,没有我也可以自己过下去。

不过我确实不接受低质量的婚姻,不愿意多一个人来拉低我的生活质量。另外,结婚不是两个人的事,是两家人的事,我不太想处理那些复杂的人际关系,日常就喜欢跟几个关系比较好的朋友玩,或者我自己待着。

近年来我开始着手为自己的未来做规划。我父母有心脑血管疾病,我自己也想选一个适宜的城市养老,就在云南买了房子。去年冬天我父母已经过去住了,对那边挺满意的。我身边有很多单身的朋友,我们也商量过将来可以住在一起,相互帮助。

不过我虽然计划退休后去云南养老,到七八十岁的时候我还是会回到一线城市,因为这边医疗条件比较好,生病了也比较方便。

我希望自己老了以后可以住条件稍微好一点的养老院。考虑到可能需要的花费比较多,目前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赚钱,打牢经济基础。我现在大部分精力都花在了工作上,年收入在30万元左右。

我原本买了一套河北大厂的房子想作为投资,但后来发现那边租金太低,更适合自住,2021年我就把北京的房子租出去了,自己搬去大厂住,每天上班开车要一个小时,但是这样我就能拿到1万来块钱的租金。我觉得年轻的时候,住的远一点也没关系,攒点钱以后万一被裁员或退休了还能有一点保障。

所谓的大龄单身北漂这些都是别人给我们贴的标签,但生活是我们自己在过,自己开心就好,任何人都没资格剥夺我们选择的权力。

如果一个人在大城市生活得不好,随着年龄增加和社会的锤炼,她可能自己就回老家或者选择别的城市了。城市会淘汰一些人,人也会自我淘汰,我觉得没有必要建议她们做什么,人都是会自己寻找出路的。当然了,选择了这样的路,就要承担相应的代价。

北漂十余年没房没车没存款,偶尔“痛苦”但坚信要活在当下

薇薇 | 34岁 奢侈品销售 北京

我大学一毕业就来了北京,到现在北漂已经十一二年了。来的时候完全没有规划,因为我从小父母离异,没有感受到太多父母的关爱,那时又正好和家里人闹了矛盾,我相当于是“离家出走”来了北京。

北漂的日子过得很快,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每年我家里人都不惦记着我的生日,是我在北京的这帮朋友张罗着给我庆生。舍不得这帮朋友,我也不想离开北京。

我一直没什么特别强的物欲,赚多少就花多少,也没有想过要存钱,总觉得天灾和人祸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来,所以我的观念就是应该活在当下,活着也没必要那么累。

工作上我也一直都是以自己喜欢为准,如果不喜欢了就换一份,也没有想着说要卯足了劲儿求晋升多赚钱,我最长的一份工作做了三年 ,现在这份工作虽然赚的不多,年薪算下来不到10万,但几乎没什么特别忙碌的时候。

我有个小姐妹,她为了在北京买房,每天上班下班之外,还找各种兼职,一门心思赚钱。北漂十年了,她也只是刚刚存够了首付,要是全部拿出来买了房,手里就啥也没有了,还要背上房贷。我感觉,她活得太辛苦了。

我也并非不想结婚生子,结束上一段关系后我已经单身两年了,我也在一直积极找对象。去年回家,父母还为我安排了一场相亲,我很积极去见了,甚至都下决心“要是能成,回老家也行”。但最后实在不合适,聊天时他一直接不住我的话,后来只能不了了之。

对于我30多岁还单身北漂这件事儿,我爸爸一直比较淡定,他认为这很常见。我妈妈有段时间一直催婚,但是催过之后发现没用,也就不催了。

我现在养了三只猫,虽然偶尔也会因为30多岁还在单身北漂感到痛苦,但有三只猫陪着,我一个人过得也挺好。要是老了以后我还是一个人,我可能去养老院,那时可能会需要一笔钱,但我现在还没有开始规划,觉得不用考虑那么远。至于专家建议这类新闻我基本不怎么关注,我觉得,每个人管好自己的生活就好,没必要太在意外界的眼光。

只要能让家人安心,在大城市漂着没什么不好

果果 | 34岁 某高校员工 北京

我一毕业就在北京工作,因为社会经验少,年纪也小,受过不少欺负,经常加班到很晚,家里人一直很担心。后来有一个机会,我进入一所高校工作,但是是合同制,不过家里觉得这份工作比较稳定,学校的环境又没那么复杂,就稍稍安心下来了。

我的本职工作工资不高,大概五六千元。我也是为了让家人安心,同时减轻自己的经济负担,9年前我开了一家淘宝店,做手工定制业务。我自己从画图设计到制作,从发货到售后,全权负责。9年前,我的月薪不到2000元,但我的店铺生意好的时候,一个项目的收入有月薪的10倍,目前,有的项目收入是月薪的5到6倍。

其实我觉得,只要能让家人安心,不管多大,在大城市漂着,也没什么不好的。

成家,算是家里还不太安心的一点。我从26岁到现在,一直在相亲。不管是家里安排的还是自己认识的,相了无数个,各种奇葩相亲经历,我都有故事讲。过程中也有几个相处到谈婚论嫁的程度,最后都不了了之了。

几年前我回家,爸妈还说我现在什么都能自己干,除了不会刷墙装修。经济方面也是,虽然收入不算太高,但我自己有积蓄,也不怎么乱花钱,住的学校提供的宿舍,小了点,但房租也低。这也是我没有急切要解决个人问题的原因之一,因为我自己什么都行,我不需要依赖任何人。

我不是没动过回老家的想法。我老家在湖北,离武汉很近,2019年爆发疫情的时候我在家待了六个月。那几个月是我妈最开心的时光,因为我好几年没在家待那么久了。我甚至想,要不就不回北京了。

但是,我在老家相亲了几次,都不太合适,又了解了老家的工资水平,我还是决定回北京。在老家虽然不用负担房租和通勤,但一个月可能只有一两千块钱的收入。我在北京挣得也不多,但起码有富余,有自己支配的空间。

而且在大城市呆久了,思维模式和习惯都会与小城市产生断层。

大城市早就出现的新事物,在小城市可能要等很久才能用上,另外,重男轻女、爱嚼舌根、人情世故这些都是劝退我回老家的原因,我担心年纪越大回去越容易被人指着脊梁骨说三道四……我认为女性不应该围着灶台和一日三餐转,我可以走进家庭,但不会随便选择一段关系,走入一段婚姻。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