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叮咚买菜,活在每日优鲜阴影里

 1 year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lieyunwang.com/archives/484182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叮咚买菜,活在每日优鲜阴影里
阅读时间大约9分钟(3420字)

1天前 叮咚买菜,活在每日优鲜阴影里

来源:网站截图
业绩向好,但叮咚买菜却在用户数据、订单量上继续打着“哑谜”。

本文来自合作媒体:开菠萝财经(ID:kaiboluocaijing),作者:金玙璠。猎云网经授权发布。

每日优鲜摇摇欲坠,压力来到叮咚买菜这一边。

8月11日晚,叮咚买菜交出了一份还算亮眼的二季度财报。

对于撤出十余城、裁员风波中的叮咚买菜,外界最关心的指标是,收入增速掉没掉,亏损有没有改善?

财报显示,叮咚买菜第二季度营收为66.3亿元,较2021年同期的44.5亿元增长42.8%。

曾经的亏损大户一改疯狂烧钱的面貌,其二季度净亏损为3450万元,相比过往单季十多个亿的亏损额,只亏了个零头。

疫情对叮咚买菜的带动作用继续上演,尤其是在公司大本营上海,订单猛涨。叮咚买菜拿出了成立以来的最佳成绩单,尤其是,在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其首次实现阶段性盈利,净利润为2060万元。可二级市场的反应耐人寻味。

8月11日,美股盘前,叮咚买菜股价涨幅超11%,报4.99美元,开盘后股价持续回落,截至发稿,股价为4.49美元。相较最初的55亿美元市值,当前已蒸发八成跌至10.60亿美元。

业绩向好,但叮咚买菜却在用户数据、订单量上继续打着“哑谜”。有关注生鲜电商赛道的投资人担心,撤城、断臂,可能是叮咚买菜目前能想到的唯一盈利方法,而这家公司的未来仍然有着很多不确定性,可能并不像业绩中形容得那么乐观。

不再巨亏,但订单数据“不见了”

盈利问题,一直是悬在叮咚买菜头上的一把剑。在疫情的带动下,叮咚买菜今年二季度虽没能彻底扭亏,但亏损大幅收窄。3450万元的净亏损额放在过去任何一季,都只是个零头。而在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Non-GAAP)下,其实现了净利润2060万元。

再来看叮咚买菜的规模。这一季,其营收和GMV均表现尚可,总营收为66.3亿元,较2021年同期相比增长42.8%,环比增幅为21.9%;其中产品收入环比增幅较高,为21%,服务收入环比增幅则是17%。销售额方面,GMV为71.2亿元,同比增长32.3%。

站在经营的角度,新零售专家鲍跃忠认为,应重点关注叮咚买菜的用户复购情况,若情况较好,能够验证模式的持续性。

但从最新的财报中,很难获取其用户复购情况,因为叮咚买菜不但继续在用户数据上打着“哑谜”,连订单情况也不再披露。

在2021年第三季度财报中,其未披露订单规模,仅披露用户数据为1050万,到了2021年四季度、2022年一季度财报,用户数据也不再披露,而是用订单数据代替。直到2022年第二季度,这两个数据都不再亮相。关于订单总数的数据停留在2022年第一季度,为8060万份。

对此,关注生鲜电商赛道的投资人陈骁推测,营收和GMV上涨,应该主要是商品价格上涨以及疫情期间的客单价上涨带来的,或许订单量和用户数据没有那么可观,甚至在流失。

关于用户数据,我们参考易观千帆的数据来看,近一年时间(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叮咚买菜活跃人数在今年4月达到峰值,当月活跃人数为914.93万,彼时是上海疫情爆发期;随后的5月、6月,活跃人数减至747.78万。

前有欠租欠薪欠款的每日优鲜为鉴,面对不再巨亏的叮咚买菜,其实,包括供应商在内的利益相关方最关心的还是钱的问题。

叮咚买菜曾以疫情保障供应链的名义,获得了30余亿元的银行短期贷款,但按照2021年一年净亏损64.3亿元来算,这笔钱只够花半年。今年以来,叮咚买菜更是不时传出大幅裁员、接连撤城的坏消息,市场难免敏感——叮咚买菜的现金流状况究竟如何?

从财报来看,供应商们的担忧或许不无道理。

截至2022年6月30日,叮咚买菜的流动资产有71.23亿元,而流动负债有79.41亿元,本身流动资产已经不能覆盖流动负债。

流动资产中,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有20.12亿元、短期投资为40.52亿元,也就是说,最直接能变现的资产共计60.64亿元。而最直接的短期内要还的钱,包括流动负债中的应付账款、短期借款,这两项加在一起是59.52亿元。

凯尔特亚洲董事总经理余明阳分析,如果最直接能变现的资产,和短期内要还的钱,比值只是刚刚超过1,说明现金流状况短期内勉强还能支撑,“但不利于发展,需要企业继续融资”。

有持续赚钱的可能吗?

每日优鲜“极速达”业务已退出市场,投资人最想知道的是,叮咚买菜三年累计净亏损114亿之后,其安身立命的前置仓业务,是真的有可能扭亏为盈,还是只是撤城、人员精简等一系列操作之下的短期效应?

反映到财报指标上,就得看“平均客单价低、毛利率低,而履约成本过高”的核心问题有没有改观。

叮咚买菜创始人梁昌霖曾分享过叮咚买菜的营收业绩公式,为“单量×客单价×毛利率”,随着单量的增长,平摊的水电费、仓储费和管理费会越来越低,成本是亚线性的,但收入是超线性的。

他对盈利的设想是:每个前置仓在经营一年后,日订单能达到1000单,客单价超过65元,在刨去履约成本后,每单的营业利润预计能超过3%。

叮咚买菜2021年12月份能在上海盈利,取决于客单价和履约费用率两个指标:在上海区域,平均客单价超过66元,综合履约费用率是21%左右。

而在全国区域,今年第二季度因未披露订单数,对应的平均客单价不得而知;通过15.42亿的履约成本,测算出履约费用率为23%,相比过往几季以及今年一季度的27%,有了明显优化。

毛利率也得到了改善,从上一季度的28.7%提升为31.6%。

过去的叮咚买菜,是履约费用率比毛利率高出很多,履约成本就已经把毛利全部吃完,现在,情况得以改善。

余明阳针对前置仓的模型曾分析道,盈利的手段无外乎提高客单价,提升毛利率,或通过提升订单密度优化履约成本。但调整任意一项,单仓的运营利润都不能转正。换言之,至少得优化两项,在订单密度高、客单价高的区域去做优化,模型才可能转正。

而除了叮咚买菜曾宣布全面盈利的上海地区,全国还有几个消费力强、同时人口密度又高的大型城市,能满足前置仓模式的要求,且有大量“即时”送生鲜的需求呢?

结合第二季度叮咚买菜撤城减仓的动作,陈骁分析,叮咚买菜想明白了,要止亏,就得大批量撤城,断臂是短期止亏的唯一路径。

5月份以来,叮咚买菜在十多个城市发布《停止服务公告》,关闭了广东中山、珠海,安徽宣城、滁州以及河北唐山的业务之后,继而关停了天津站的服务。“这些城市必然是持续亏损、短期发展无望的城市,主要目的是控制成本。”鲍跃忠表示。

目前,叮咚买菜平台上显示正常经营的城市仅存27个,较其鼎盛时期减少近10个城市,整体数量缩水近1/4。而从2021年第四季度的财报开始,叮咚买菜也不再公布前置仓的数量。

盈利优先的叮咚买菜并不会停止撤城。零售行业资深从业者、彩贝壳商务负责人孟奇预判,接下来,叮咚买菜会进一步缩减用户习惯较为难培养的区域,未来一到两年,会深扎江浙沪区域。

叮咚买菜的春天来了吗?

这份回暖的业绩表,是不是能说明,梁昌霖的豪言壮语,即将实现了?

他曾在2021年第四季度的业绩电话会上说,“力争在今年第二季度末实现长三角地区完全盈利,力争在第四季度全国接近盈利”。叮咚首席战略官俞乐女士在8月11日的电话会上调整了目标,“希望在今年12月实现单月非GAAP收支平衡”。

陈骁的答案是“不见得”。

他提醒道,目前的费用率改善情况,还不足以说明,叮咚买菜已经跑通了前置仓的单位经济模型。因为按照叮咚买菜招股书中对履约费用的解释,其披露的履约费用只包含仓的情况,也就是说,目前的履约费用还不包含集团公司总部的市场营销费用、研发费用、企业管理费用。

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份止亏的业绩,是断臂求生换来的。“在每日优鲜几近退出的情况下,如果大批量撤城就是梁昌霖所说的‘公司已经找到了盈利的方法路径’,资本市场对此是否认可,要打个问号。”陈骁说道。

换言之,叮咚买菜仅靠目前的成绩,并不能给自己、给备受质疑的前置仓模式正名。

在烧钱这件事上,“天下”的前置仓玩家都是一样的,靠这一模式独立赚钱实在困难。行业里一些声音认为,前置仓适合作为生态级别公司的补充。“叮咚买菜也不排除有和平台型电商深度合作的可能”,孟奇以美团买菜为例,单独的前置仓可能很难赚钱,但它的存在能帮美团省钱,可以扩充类目、推高流水,保证配送体系的效率,提高对供应商的议价权,甚至是推高股价。

更极端的声音认为,未来有一天,叮咚买菜的前置仓将专为其预制菜业务服务,也不是没有可能。前置仓模式难以突破,投资人期待着预制菜能成为叮咚买菜的解药,不过,从实际情况看,那一天可能还很遥远。

预制菜是叮咚买菜从2020年就进入的新赛道,理论上,既能起到提高利润、提高客单价的作用,还给资本市场讲了新故事。不过,在最新财报中,其未对这一业务做数据披露,上一次披露还是2021年年报中。其提到,2021年第四季度,预制菜为公司贡献了9亿元营收,销售额占整体GMV的14.9%,其中自有品牌商品销售占GMV的10.2%。

“叮咚买菜做预制菜的路线是,加码熟食、热食,其毛利率会比生鲜类以及其他常温类商品高很多”,预制菜新零售平台三餐有料CEO林志勇表示,叮咚买菜预制菜目前大部分是全国性单品,按照区域口味研发的区域单品相对较少,从这一方面以及并不高的营收占比来看,该业务整体还在初期阶段。

最新财报公布后,叮咚买菜的股价波动也能反映资本市场的态度。8月11日开盘后,其股价持续回落,截至发稿,股价为4.49美元,市值为10.60亿美元,相较发行之初的55亿美元跌去八成。

说到底,叮咚买菜的内外部压力依然很大,它和每日优鲜是唇亡齿寒的关系。

最直接的是供应商危机。孟奇分析,受每日优鲜影响,叮咚买菜的原有供应商对于回款会更严格,新进供应商可能对回款要求更苛刻。有供应商对开菠萝财经表示,“卖完这批货,就不再干了,账期越拖越长,没有安全感”。

二级市场上,每日优鲜股价跌破红线面临退市,只会让叮咚买菜的处境更加艰难。“(叮咚买菜)资本市场表现短期内不会变好,融资会更加困难。”孟奇认为。鲍跃忠也提到,“如果市值持续下跌,又不能真正盈利,也很难走出每日优鲜的阴影”。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