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真能治好年轻人精神内耗的,可能是这个小球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lanjinger.com/d/189181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真能治好年轻人精神内耗的,可能是这个小球

专栏 豹变 · 2022-08-06 07:52:04 阅 3.4w
你的压力,我的生意。

文|豹变  赵若慈

编辑|刘杨

「核心提示」

年轻人的压力,正在成为一门生意。带着“解压”标签的捏史莱姆、割胶带球、切肥皂等短视频,在B站、快手动辄播放几百万,成了平台的流量密码。对年轻人来说,刷解压视频,真的能解压吗?

当精神内耗成为一种时代情绪,疗愈便成为需求。

前几天,《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的视频火遍全网,后被证实内容有虚构成分,但片中“二舅”表现出的强大与坚韧,给了不少网友以精神上的力量。“精神内耗”四个字也因此成为当下的热词。

除了二舅,B站上的年轻人们还有各种解决精神内耗的方法,比如用手揉搓史莱姆,拿小刀把肥皂划成片状或者颗粒,切开一个胶带球,将一颗颗散珠穿成项链……这些视频短短一两分钟就能达到“解压”的效果,看似无聊,却容易上瘾。

B站UP主熊熊卷球球(下称“熊熊”)是一名95后,靠着做胶带球的视频,不到一年收获了5.2万粉丝。她上传的一条名为《做球两个月,切球两分钟》的视频,播放量将近700万。视频里,她轻轻用小刀割开了一颗巨大的胶带球,里面显现出了层次分明的彩虹色,每割一刀,胶带球的形状、色彩都随之改变。

正如视频标题描述的,这条不到两分钟的视频,熊熊用了三十多卷胶带,每天一两个小时,缠了两个月。如果要追问这类视频的意义,有人在评论区给出了回答:“看得爽就是意义”。

对于沉迷解压视频的年轻人来说,这些视频到底让人多上瘾?看完视频后,精神内耗真的能烟消云散吗?

串珠、捏史莱姆、切胶带球

一年前,到解压馆释放压力在年轻人中红极一时。在解压馆里,可以摔键盘、砸酒瓶、暴打前任,尽情释放。虽然以解压为噱头的网红解压馆没能红多久,但年轻人的花式解压方式依旧层出不穷。

在豆瓣上“解压方式研究会”小组里,有2万多名“压力研究员”在此分享自己的解压神技,整理超市货架、剪短发、削铅笔等都成为小组成员的解压新方式。在小红书上,搜索“解压”词条,相关内容有125万多条,其中不乏修牛蹄、挤痘痘、清理头皮屑等略微“奇葩”的方式。

在短视频网站上,“解压”似乎也是流量密码。

刚刚踏入职场一年的李丽还在努力适应工作的节奏,最近工作忙起来的时候连回微信的时间都很难挤出来。尽管每天都很疲惫,但晚上睡觉前,她总要打开手机看一会儿串珠视频。

看解压短视频,追求的就是一种不用动脑的状态。李丽告诉《豹变》:“看串珠子的视频只需要发呆。即使是把珠子倒在盘子里这个简单的过程,不同的珠子和不同材质的盘子也会产生不一样的碰撞声音,非常享受。”

在窸窸窣窣的背景音下,串珠博主们要么是将不同款、同色系的珠子整理收纳,珠子哗啦啦落下并且规规矩矩地进入收纳盒里。要么是经过精心搭配之后,将不同的珠子一颗一颗穿进鱼线绳里,最后完成一条项链。

从珠子本身,到视频里漏出的美甲、串珠时手上带的小视频都需要经过精心设计,视频里露出来的任何一个角落都是博主品味的体现。

如果说将珠子穿在一起做成手链或项链,带给人的是一种“完成”的满足感,那么用手把一块平平整整的史莱姆“捏爆”,体现的主题则是“破坏”。

史莱姆来自英文“Slime”,意思是指烂泥状、粘液状的物体。在短视频平台上,很多捏史莱姆解压的视频播放量都超过百万,看上去只是简简单单的“捏泥”,实际上背后的分类大有讲究。

00后史莱姆爱好者小胡告诉《豹变》,史莱姆一般由液体胶或白胶做成,根据含水量不同可以分为实胶、水潭、假水几类,不同的胶捏起来手感不同,比如,表层有很多气孔、像棉花一样的叫做棉花泥;透明的是水晶泥;表面有一层硬壳,戳开里面是软的叫冰山泥……多样化的手感是史莱姆让人上瘾的原因之一。

除了捏五颜六色、各种形态的史莱姆,胶带球的玩法也各式各样。

在熊熊卷球球制作的《挤痘模拟器》视频里,有一个光滑的、金黄色的大球,轻轻切开一个小口,藏在里面的水宝宝一股脑冲了出来。而在另一个《咸鸭蛋胶带球》的视频中,熊熊做了一个晶莹剔透的鸭蛋,轻轻割开透明的“蛋清”,里面橙色的鸭蛋黄逼真得像是要流油。

165966160058458600_a800xH.jpeg

熊熊在视频里切“咸鸭蛋”

有人在《咸鸭蛋胶带球》下面留言,“又有食欲又有烟火气”“我还以为哪个美食博主又研究了什么新食物”。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这类解压短视频可以短暂的让人转移注意力。而当人的内心有负面情绪,最终都是需要一定的方式发泄出去。观看刮肥皂、捏史莱姆、或者割胶带球这些带有“破坏”性质的视频带有一种投射心理,相当于把内心的情绪投射出去,让别人替自己发泄掉。

心理咨询师景童告诉《豹变》:“这类视频可能看的时候很爽,但是当不看这种视频的时候,潜意识里的压力和负面情绪反而有可能更加膨胀。所以与其只看别人做,不如自己亲手去做。”

解小压,花大钱?

短视频网站上,割肥皂、捏史莱姆、切胶带球的视频不仅流量很大,也带动了一批年轻人买材料,亲手体验一把无聊的“爽感”。

“90后小时候就玩串珠,现在串珠博主们都调侃说,玩这东西的是还那一批人的,只不过是我们长大了。”李丽在看了无数个博主的串珠视频后,决定自己买材料来试着做项链。淘宝、拼多多、1688等平台都有类似的商家,珠子本身的价格并不贵,直径为几毫米的小米珠,一两块能买一小盒,稍微特别点的珠子也只要一两块一颗。

一开始,她只花了200元左右,打算买点材料试一下。入坑之后,却一发不可收拾,现在买各种珠子,李丽已经花了将近3000块。“串珠的配件其实都很便宜,比如几块钱的鱼线就可以用到天荒地老。但是真正开始玩了之后,发现想要做不同的风格就会不停买珠,积少成多,不知不觉中钱就花出去了。”

165966161058601800_a800xH.jpeg

李丽买的珠子和她做好的项链

刚开始玩串珠的时候,李丽确实从中得到“解压”的感受,一个人放着歌坐在桌子前一两个小时,只专注在眼前五颜六色的珠上。成品越来越多,李丽一部分用来自己搭配衣服,另一部分拿来送给朋友们,确实产生一些成就感。

但是时间久了,李丽发现串珠成了她新的压力来源,有时候买了几颗非常好看的珠子,想要用其他的搭配,就又要购入新的,像是一个无底洞一样。最近,李丽已经停止买买买了,她打算把手里的珠子用完,去摆摆摊试试。

串珠解压,或许还能拥有几条属于自己的项链、手链,但也有人花成百上千元,只为“捏一下”或“切几刀”。

在淘宝上搜索史莱姆,价格在十几元到三十几元不等。评论区内,买家会附上图片和视频来分享不同款史莱姆的气味、质感、能不能拉丝、是否起泡等。

小胡在视频网站上刷到过史莱姆的视频后,自己也开始“剁手”。到现在,她已经花了7000多元,包括购买成品史莱姆和用于做史莱姆的原材料。

小胡直言自己“很不节制”,疫情在家上网课期间,无聊便买史莱姆玩。从一开始买成品,到后来自己买胶水、甘油、硼砂水等原材料自制,小胡已经成了半个史莱姆专家。

有人花钱“捏泥”,也有人花钱“切球”。在闲鱼上搜索“胶带球定制”,可以发现不少用户在上面接单做胶带球。根据周长的不同,胶带球的价位也有所不同。

粘胶带球包括买胶带的成本和时间成本。前两天,熊熊刚接到一个订单。她收费80块钱做了三个周长为25厘米的球,根据客户要求,熊熊在胶带球里面填充了粘土和水宝宝。

她告诉《豹变》,这种带有填充物的胶带球做得比较快,一个小时左右就缠好了,成本大概几块钱,客户在切开胶带球之前,其实并不知道里面是什么样子,颇有拆盲盒的快感。

熊熊曾经也做过一个周长45厘米的胶带球,用了三十多卷胶带,每天一两个小时,做了整整两个月。在闲鱼上,可以搜索到有用户发帖定制周长49厘米的实心胶带球,直接标价500元。

对卖家来说,粘胶带球确实需要手艺和时间。但对买家来说,付款只为切一刀解压。

你的压力,我的生意

当情绪宣泄成为需求,解压经济就此形成。

上小学的时候,熊熊和同学们之间就流行把胶带内侧带粘性的胶层缠成一个球,对她来说,胶带球承载着童年回忆。

去年夏天,熊熊随手在小红书上分享了自己的胶带球照片,很多网友留言表示好奇。于是从分享教程开始,熊熊收获了自己的第一批粉丝。在B站持续更后,熊熊开启了自己的副业。曾经B站的创作激励很高,熊熊200多万播放量的视频分了七八千块钱,直接超过了自己在村委会每个月2000左右的固定工资。

切胶带球的视频看着很简单,只需要用一把锋利的小刀把胶带球切好,但几分钟视频的背后,熊熊也下了不少功夫,从色彩、创意到后期剪辑都要用心。熊熊的小红书收藏里,是各种色卡、色彩的搭配,她需要研究什么样的色彩切割出来才是舒适的。

她告诉《豹变》:“市面上的胶带可能只有固定的那几种颜色,但很多人问为什么我的胶带球里颜色那么多,其实是我一点一点拿马克笔涂上去的。”

对后期剪辑,熊熊也是精益求精,必须剪到最舒适、最满意才会发布出来。除了最基本的实心胶带球,熊熊也会想各种创意,比如在《喷射卡比》的视频里,她将任天堂游戏“星之卡比”的形象做成了胶带球,切开后里面喷出了五彩斑斓的水宝宝。

今年上半年,B站大大减少了UP主们的创作激励,熊熊现在1万播放量大概只有6块左右的收益。尽管做UP的收入减少,但在这之前,熊熊辞掉了自己原先的工作,到义乌开始了自己的电商创业。她在拼多多上开了一家文具店铺,里面包括了专门粘胶带球的胶带。熊熊表示,今年胶带球突然火了,甚至养活了很多胶带厂家。

比起今年火起来的胶带球,史莱姆在国内的兴起时间要更早一些,产业也更为成熟。但是当圈子变大,一系列问题也随之产生。

史莱姆玩家们形成了一个圈层,叫“泥圈”,卖史莱姆的人叫泥po。泥po们很多都活跃在快手上,在快手上发视频,让玩家直观的感受每款史莱姆的质感、颜色、包装等等,然后再将玩家引流到自己的微店中购买。

据了解,有一些泥po粉丝不多,但质量很好,他们的产品很多时候甚至需要靠抢,有时候上架一两百个几秒钟就抢没了。

卖史莱姆背后有着巨大的利益。小胡购买的制作史莱姆的胶水大概130元左右能买到4升,甘油五斤大概50多元,一公斤硼砂大概10多块钱。算下来,自制史莱姆200元左右能做4到5升,如果大量批发,成本会更低。

但是成品泥的价格,最普通的100多克也要20多块。打开比较知名的泥po婉尔的微店,有35万多的粉丝,里面好多款热门史莱姆的销量都在1万以上。

除了靠质量取胜,快手上也有很多靠人设或博眼球取胜的博主。小胡对《豹变》表示:“解压经济快变成饭圈经济了。有的博主会往史莱姆里加神仙水、海蓝之谜洗面奶等较为奢侈的护肤品来抬高价格。还有些po立自己是富二代的人设,会卖的很贵。这个圈子中又很多都是学生,小学初中阶段的就会盲目崇拜。”

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生意。那么,当解压变成一门生意,消费者们拿顶着压力赚的钱来解压,又是否能真正解决自己的问题?

景童告诉《豹变》,想要真正缓解压力首先需要自我探索压力的根源。对压力较大的人群来说,通用的解决方案首先是要学会接纳自己,接受自己在很多事情上的力所不能及。当有负面情绪的时候不要压抑自己,大喊、大哭都有一定的效果,平常做一些高强度的运动,比如泰拳、游泳都有利于促进多巴胺的形成。

另外,景童还提到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减少上网、看视频的时间,把时间投入到做实实在在的事情上去。”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均为化名)

084439_vykmjjcgeekfv.png@!thumb800

你有哪些解压方式?

165966162892759400_a800xH.png
165966163942121700_a800xH.png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该投稿文章作者观点,不代表浑水号立场。转载请注明投稿人姓名并附上本文出处(浑水号)。 未按照规范转载者,浑水号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

Recommend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