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读了100多本书后,我学到的10件事

 1 year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36kr.com/p/1823089284558982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读了100多本书后,我学到的10件事

神译局·2022-08-06 00:04
读书和一夜暴富之间是什么关系?

神译局是36氪旗下编译团队,关注科技、商业、职场、生活等领域,重点介绍国外的新技术、新观点、新风向。

编者按:养成阅读的习惯能让人一生受益。巴菲特、比尔·盖茨、李嘉诚、马斯克、查理·芒格等人都是有名的好读书者。本文作者同样是一位阅读达人,在读了 100 本书并为这些书籍写了总结之后,他提取了关于阅读的10点感悟。本文来自编译,希望对您有所启发。

v2_c5420207e2484ee6a705d493d3776045_img_png

图片来源:Unsplash

我以前是个天真的孩子。当我还小的时候,每当读到像《富爸爸穷爸爸》(Rich Dad Poor Dad)这样的书时,我就会觉得,只要读完里面写的东西,就能神奇地成为百万富翁。或者,通过学习《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The 7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里的内容,我会变成一个没有任何不良习惯的成功企业家。虽然后来我并没有像这些书中承诺的那样,成为一个超级富有的企业家,但我的生活确实得到了循序渐进的改善,这要归功于我的阅读习惯。

事实上,我过去很鄙视阅读,父母总是把书塞到我面前,强迫我读那些我根本不感兴趣的文学作品。

在我十几岁的时候,父母告诉我,我必须读跟课程有关的书籍,或者读名著类的书籍。当然,就像每个叛逆的青少年一样,我也反抗了这些规则,做了我唯一能做的事情——完全停止阅读。

在内心深处,我知道阅读是件好事。但花时间研究历史小说,或者读像百科全书那样的精装书,对我来说似乎并不适用。

可能是因为我是玩电子游戏长大的,也可能是因为我和哥哥小时候喜欢收集冒险类的书籍。我总是认为,读一本书的时候,我应该得到一些结果。比如,一本书应该能帮助我学习一项技能,征服一片领土,制伏一条龙,帮我“升级打怪”。

遗憾的是,学校强加给我的小说并不是这样的。这些书都是些孤立的事实,与我当下的生活毫无关系。这就是为什么我在十几岁的时候对读书不感兴趣的原因。

幸运的是,在后来的生活中,我重新审视了自己与图书馆的关系。

当我发现应用心理学(applied psychology)这一范畴的存在时,一切都变了。我感到兴奋不已。能帮助你掌握一项技能的书?这听起来不可思议。

就在那时,我发现了《思考致富》(Think and Grow Rich)、《影响力》(Influence)、《战胜魔鬼》(Outwitting the Devil)等类似帮助人们转变思想的书籍。对我来说,这些书就像装满了咒语——充满了实用的建议,当你运用这些建议时,真的能改变你的生活。

我的阅读之旅就是从那时开始的。

到目前为止,我可能已经读了 150 多本书。我在自己的网站上对其中的 100 本书进行了仔细的分类和总结。我从这些书中学到了很多技能和诀窍,同时也学到了一些我认为更有价值的东西——如何阅读。

当我最开始阅读时,我总是看那些最热门的书,以为它们包含了世界上所有的答案。我知道畅销书区不包括那些最好的书。而且,我知道,独立阅读和大量阅读只是战斗的一半。我花了很多时间才决定要读什么书籍,从那之后,我读书的方式和读的书名都完全改变了。而且最重要的是,我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实现我所阅读的书中提到的内容。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与你分享我阅读 100本书后的 10 个想法。我希望能帮助你成为一个更好的读者,学会选择书籍。而且,我还会分享一些关于“书籍如何让你变得更好”的见解。

以下是我从阅读中学到的 10 件事:

1. 最畅销的书通常都是垃圾

2. 多阅读基础类书籍(如:参考书目中经常提到的书籍)

3. 好书通常会很难懂

4. 首先想清楚自己想学什么,然后再找相关书籍

5. 为未来做好准备,养成做笔记的习惯

6. 书籍只能给你指路,不能保你成功

7. 你读得越多,就越想读

8. 采取行动,而不是读更多的书

9. 你读得越多,就越想远离“白痴”

10. 你和别人之间的智力差距会逐渐增大

1. 最畅销的书通常都是垃圾

当然,这并不完全准确。

有很多例外。例如,像《原子习惯》(Atomic Habits)或《人性法则》(The Laws of Human Nature)这样的书就是很好的例子,这说明优秀的作品会获得很好的回报,也证明了口碑能将优秀的书籍作品带到数百万人的手中。

但总的来说,畅销书的创作动机通常是错误的。很多畅销书作者出书的动机是赚钱的欲望。我发现他们通常会从自己的网站上抓取一堆博客文章,整理到一起,然后称之为一本书。这意味着其内容缺乏真正有意义的研究。你如果买了这样的书,那基本上就是在为已经免费的内容付费,只不过这次是在纸上。

大多数最畅销的自助类书籍中都是一些模糊的结论,没有任何价值,其内容可以总结为一句话:“你能做到!”

这些垃圾书为什么会取得成功呢?

如果你研究一下这些流行书籍是如何成功的,会发现其作者通常是一个拥有大量在线读者的人。当一个人有很多在线读者时,这个人出的书是有保证能够成功的。此外,出版商将投入大量资金来营销这本书。这基本上意味着,此书的成功依赖于有关注量的作者的社交媒体关注,也就是分销渠道,而不是依赖于实际的内容。

因此,对于这样最畅销的书,我们应该谨慎对待。

2. 多阅读基础类书籍(如:参考书目中经常提到的书籍)

过去我在阅读时,经常会跳过所读书籍的参考书目部分。在每本书的后面,作者通常会列出其在创作作品中使用的文献,或者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本书的文献。

而现在,我会迫不及待地查看这一部分,这样我就可以在阅读清单上增加新的书目了。

在你花了足够的时间研究参考书目部分之后,就会慢慢发现一些模式,看到同类的观点和内容一次又一次地被引用。这些书籍充满了洞察力和有价值的思维模式,可以改变你的生活方式。一旦你读过这些书,就会发现它们和那些畅销书籍的区别。畅销书籍只谈论“模糊的行动技巧”,而真正有思想的书籍才蕴含成功的思维方式。

例如,如果你想提高工作效率,肯定会找到很多承诺能提高你整体表现的自助书籍。但如果你想知道为什么自己会拖延,真正理解为什么你总是不想干正事,则应该阅读米哈里·契克森米哈伊(Mihaly Csikszentmihalyi)的《心流》(Flow)。如果你想在这个疯狂的世界里找到意义,你可能会被一些网上的鸡汤文吸引,但如果你真的想了解意义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如何找到你的人生道路,则应该阅读罗伯特·基根(Robert Kegan)的《进化的自我》(The Evolving Self)和艾里希·弗洛姆(Erich Fromm)的《占有还是存在》(To Have or to Be?)。

可悲的是,人们不想读这些书。

这些书没有足够的“社会地位”,和别人分享这些书不会激发同龄人对你的兴趣。

这有点像科技行业。比如一个大约 3000 元的普通手机就能实现一台手机该有的功能了,但人们还是想要最新款的 iPhone,因为这才是别人真正看重和期待看到的。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会花时间阅读畅销书的原因,因为我们更感兴趣的是给别人留下深刻印象。但实际上,我们应该阅读有内涵的书籍,让自己的脑子留下些真东西。

3. 好书通常会很难懂

这些书很难读懂,充满了你不理解的词汇,但这些书通常是最好的书,尤其是在哲学和心理学领域。

一开始,如果你决定探究这样的主题,会责怪作者没有用更简单的词,没有更好地表达自己。如果有一些冗长的章节,而你不知道它的前提是什么,则很可能会放弃这本书,找别的东西来读。

但这些充满复杂短语的精心创作正是你所需要的,因为它们能提高你的思维水平。

读一本你能预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的小说,感觉肯定不错。但真正的学习来自那些思维灵活,能促使你思考作者论点的书籍。

这是我最近才意识到的。以前,我对难懂的书持怀疑态度。这就是为什么我不看好被引用次数最多的书之一——《思考,快与慢》(Thinking, Fast and Slow)。

两年前我读这本书的时候,觉得它只是毫无新意地乏味和矫情。但问题并非出在书上,而是出在我身上。

以前,我的前提假设是,书必须很通俗易懂。而现在,在阅读了 100 多本书并总结了其中大部分书籍后,我知道事实并非如此。

一本好书不需要容易理解。一本好书应该让你停下来思考里面说了什么,让你一遍又一遍地重读同一篇章节。如果一本书不能激发你思考,甚至有时让你感到迷失,那么这本书可能并不适合你继续读下去。

4. 首先想清楚自己想学什么,然后再找相关书籍

大多数人阅读的方式都是错误的。他们不考虑自己想要学习和掌握什么,只是读手边所及的书,比如那些畅销书,或者是同行推荐的书。

如果你只是想从繁忙的一天中放松一下,这种方法很好。但如果你想在某一特定领域有所提高,则不应该选择最受欢迎的书单上的书。首先,你应该弄清楚自己想学什么,然后带着一个明确的目标去图书馆。

这通常是我们处理生活中几乎所有事情的方式。比如,我们上网时通常并没有明确的目标,而只是希望能找到一些娱乐的东西。

但正如英国著名儿童小说作家刘易斯·卡罗尔(Lewis Carroll)所说:“如果你不知道自己要去哪里,那么任何一条路都会把你带到目的地。”

如果你想学习如何更好地谈判,可以读读克里斯·沃斯(Chris Voss)的《永不妥协》(Never Split the Difference)。

如果你想知道为什么我们会接受周围人的欲望,可以读读沃尔夫冈·帕拉夫(Wolfgang Palave)的《勒内·基拉尔三角欲望理论》(René Girard’s Mimetic Theory)

如果你想要学习如何评估自己的商业点子,可以读读罗伯·菲茨帕特里克(Rob Fitzpatrick)的《妈妈测试》(The Mom Test)。

不要仅仅因为有些书看起来很酷就去读。首先,想想自己要学什么。然后,再搜索能帮助你实现目标的书籍。

5. 为未来做好准备,养成做笔记的习惯

你读得越多,忘记的东西就越多。这就是为什么记笔记对记忆知识至关重要。

我之所以能够总结 100 多本书,主要归功于做笔记的过程。而这只是记笔记带来的一部分好处。

每当我需要一篇新文章的想法时,就会翻自己的笔记。和每个作家一样,我也经历过所谓的创作障碍,无法想出一些好东西来写。多亏了我的笔记,每当我灵感枯竭时,就会打开我的笔记。所以我现在的问题不再是“我不知道接下来要写什么”,因为我有很多笔记,如今我的问题是“我该选些什么来写”。

即使你不考虑成为一个博主或作家,笔记仍然会对你有很大帮助。比如,当你需要灵感的时候,可以求助于笔记。你可以随时重温笔记,这样就可以提醒自己习惯、投资或冥想的重要性。

你永远不知道自己将来何时会用到它们,所以你最好现在就养成做笔记的习惯。

6.书籍只能给你指路,不能保你成功

我经常读书评。理由倒不是因为我喜欢看陌生人在网上发帖,而是因为我想看看自己选的书是否值得我花时间看。

当然,即使是世界上一些最伟大的书籍,也无法免受网络暴民的严厉批评。有时评论家们的评价很准确,但大多数情况下,他们攻击作者的理由是错误的。这些人对于一本书应该如何为他们服务有着错误的认识。在某种程度上,他们寄希望于看完一本书后,生活就能神奇地得到改善。但我们都知道,书籍没有这样的魔力,它们只能给你提供不同的想法,告诉你要如何调整自己的生活,从而达到一个更好的状态。

我在 1 星评论中看到的另一个现象是,人们对信息的理解过于字面化。他们认为书中提到的建议应该按原样执行。在尝试的时候,如果他们没有看到同样的结果,就会愤怒。

这些人太缺乏想象力和变通力了。对作者有效的方法不一定会对所有人有效,因为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你应该专注于找出信息的本质,并灵活运用书中的见解。

7. 你读得越多,就会越想读

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你知道的越多,就越能意识到自己的无知。”

根据我阅读书籍的经验,可以把上面的那句话换一种表达,“你读得越多,就越想读。”

也许这就是为什么我是个“书呆子”。一本书可以回答你的问题,并帮助你找到某些问题的解决方案,但也会给你带来新的想法和问题。通过读书,你能意识到自己的无知,对知识和理解的渴望会成为你的指路星。

在非虚构的书籍世界里,每本书都是以其他书为基础的。在作品上架之前,作者通常要花数年时间从其他作品中收集真知灼见。这就是为什么阅读对于好奇的人来说就像一种瘾,当你看到感兴趣的相关书籍时,都想拿来读一读。

虽然阅读是一个好习惯,但它也可能产生负面的影响。因为阅读只是等式的一部分,在“读”的同时,你也应该腾出时间去“做”。

8. 采取行动,而不是读更多的书

图书行业正在蓬勃发展。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数据,每年全世界大约有 220 万本新书出版。

作者每出版一本新书,读者在图书馆迷失的几率就会增加一些。我现在应该读什么?接下来应该读什么?关于 X 主题最好的书是什么?

但从一开始就提出这些问题是错误的。如果你真的想在自己的生活中取得进步,在你想要前进的领域取得进步,就应该更多地专注于“做”,去实践在书籍中读到的东西,而不是把自己扔到书籍的汪洋中。

例如,个人理财是金融书籍中的一个流行类别。在这个领域有很多不同的畅销书,包含各种各样的精选标题。尽管畅销的金融书籍中有许多不同的方法,而且都提供了有趣的建议,但它们的基本经验都是相同的。投资和个人理财归根结底就是:花的比赚的少,把一部分钱用于投资。基本上是这样。

这就是我停止阅读个人理财书籍的原因。你不需要读 10、20 或 50 本关于这个主题的书,就能意识到其中的问题。

很多时候,只阅读一些关于某一特定主题的书籍就足以让你理解该主题的本质。一旦你掌握了本质,剩下一切就都归结为行动。

9. 你读得越多,就越想远离“白痴”

有规律的阅读习惯有一个副作用,那就是让人们对虚荣和愚蠢越来越不满。

白痴让人无法忍受。至少,当我不得不向一个成年人解释一些显而易见的事情时,我常常是这样想的。

像亚伯拉罕·马斯洛的《存在心理学探索》(Psychology of Being)或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的《自我的进化》(The Evolving Self)这样的作品能给你更深层次的问题去思考。一旦你接触到这些书籍,与著名流行歌手或网红相关的讨论就会让你感到乏味和反感,而且不值得你花时间。

你会萌生与他人讨论这些书籍的愿望。但是如果你找不到一个和你有相同兴趣的谈话者,就会和其他人保持距离,宁愿花更多的时间独处。

10. 你和别人之间的智力差距会逐渐增大

书架上每增加一本书,你和其他人之间的智力差距就会增加一点。这并不意味着你一定会比其他人更聪明,这只是意味着你对问题的思考会更深入一些。比如,你会开始看到生活中的一些共性问题,意识到人们是如何错误地花费时间和金钱的。而且最糟糕的是,你看到这些人没有做任何事情来改善自己的生活。

当你看到这些问题时,会很难不去注意它们。在你与他人交往的最初阶段,就能发现他人或组织中的缺陷。但你不会为缺陷本身而烦恼,因为你知道这是我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过,你还是会感到烦恼,因为大多数与你交谈的人没有做任何事情来解决这些问题。他们只是给自己的生活增加了更多的负担,并把自己的困难归咎于他人或体制,从而逃避承担责任。

有时,当我看到某人明显在做错事时,很难不对他大喊大叫。不过,我也会停下来,提醒自己他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失误。可悲的是,试图教训这个人永远不会对他有帮助。

你不需要说服别人,因为这只会恶化你们的关系。你能做的就是,把他引导到正确的方向,让他自己了解到这一点。

从历史上看,大众读书主要是基于一些我不感兴趣的出发点,比如寻求娱乐和满足想赚快钱的欲望。

大多数人阅读是希望获得外部收益。首先,这样的人唯一感兴趣的是从书中获得一些此时此地会感到愉快的东西。此外,他们最有可能选择畅销书,因为这样可以让更多人喜欢自己。最后,“一夜暴富”类的标题很受欢迎,因为人们倾向于把自我价值和净资产联系在一起。人们想要更多的物质财富,这就是为什么大家会如此急切地想要赚更多的钱。

我很确定以上这些,因为我也是这种心态的受害者。

但在阅读了 100 多本书后,我意识到阅读并不是为了获得外在的收益。读书主要的作用是要驯服人们内心的恶魔,并在自我存在中找到安慰。一旦你开始接受自己本来的样子,积极的结果就会随之而来。

最后,我想说的是,选择正确的书籍是非常重要的。就像我们吃的食物会影响身体一样,我们经常摄入的信息要么会让我们成长,要么会毁掉我们。

译者:Jane

本文来自翻译,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