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芯片行业要出大事?这三个人被查,事情不简单

 1 year ago
source link: http://www.mycaijing.com.cn/news/2022/07/28/469969.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芯片行业要出大事?这三个人被查,事情不简单

作者:深蓝财经 来源:原创 浏览:10604 2022-07-28 11:58:54

7月25日晚深夜,一颗重磅炸弹引爆了整个芯片行业——紫光集团前掌舵人赵伟国因涉嫌利益输送,被有关部门带走调查。

紫光集团这个3000亿芯片巨头,在过去的近两年时间里,一直被困在债务危机、破产重组之中,前不久,终于完成了100% 股权交割,这也意味着紫光集团的“赵伟国时代”落下帷幕。

值得注意的是,赵伟国被查前一周,曾对紫光集团多起并购予以资金支持的“国家芯片大基金”也出事了。管理大基金对外投资的华芯投资,其原总裁路军和副总裁高松涛相继因涉嫌严重违规违纪,被中纪委调查。

如今赵伟国被查,是否还会拔出萝卜带出泥?

紫光集团前董事长赵伟国

涉嫌利益输送被调查

25日晚,财新网一篇报道称,从多名知情人士处获悉,7月中旬,赵伟国被有关部门从北京家中带走,目前仍处于与外界失联的状态。

不同信源均称,赵伟国身涉调查或其个人所控公司和原紫光集团旗下公司之间利益输送相关,比如设备采购、装修工程等未经公开招标的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7月中旬,持续了20个月的紫光集团破产重组终于宣告完成。7月11日,紫光集团及下属公司发布公告称,已于当日完成工商变更登记手续,原股东清华控股和赵伟国实控的北京健坤投资集团全部退出,公司100%股权已登记至北京智广芯控股有限公司名下。

同时集团人事也发生变化,智路资本实控人李滨接替已经执掌紫光集团12年之久的赵伟国,成为紫光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这意味,紫光集团的“赵伟国时代”彻底落幕。

1.png

作为曾经“中国最大综合性集成电路企业”、“全球第三大手机芯片企业”,紫光集团破产重组的过程,也有不少波折,其中最具戏剧性的,就是董事长赵伟国的实名举报。

2021年12月,在破产重组即将尘埃落定时,当时还是集团董事长的赵伟国突然发声强烈反对,称重整工作组严重低估紫光集团旗下资产,并将导致超过700亿的国有资产流失,而其中大部分将落入智路资产实控人李滨等人的私人腰包。

2.png

他表示,已经通过邮局向中纪委、国务院办公厅纪检组、财政部纪检组、教育部纪检组就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对紫光集团管理人,也就是原来的现场工作组进行实名举报。

但随后紫光集团管理人回应,赵伟国散布有关紫光集团债务风险处置的不实言论,企图干扰并影响紫光集团司法重整工作进程。并表示:

过去几年中,赵伟国操纵紫光集团频繁通过巨额融资开展境内外并购扩张,导致负债规模过大,加之经营管理不善,紫光集团2020年爆发债务危机,现金流枯竭,无力偿还境内外巨额到期债务,集团和下属实体企业面临资产查封、账户冻结、融资枯竭等重大风险,企业经营陷入难以维系的严重困境。

紫光集团之所以沦落到资不抵债,破产重整的地步,都是赵伟国的锅。

“芯片狂人”

把紫光带入沟里

紫光集团最终陷入破产重整的局面,确实和赵伟国脱不开关系。

据了解,赵伟国是清华校友,上世纪80年代毕业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早年曾在清华同方任职,但其早期的财富积累,主要来自新疆的房地产行业,之后涉足了天然气、矿业等行业。2009年,紫光集团经营困难,赵伟国通过其成立的健坤投资,进入了紫光集团,又经过一系列股权调整后,在2013年5月之后形成了清华控股与健坤投资各持有紫光集团51%、49%股权的局面,赵伟国则出任紫光集团董事长。

赵伟国掌舵下,紫光集团开起来疯狂并购的模式,一路高歌猛进。

2013年,紫光集团斥资17.8亿美元对展讯通信实施收购,进军芯片产业;

2014年,紫光集团斥资9.07美元收购锐迪科微电子,拓展物联网芯片市场;

2015年5月,紫光股份又斥资25亿美元接手惠普旗下公司新华三51%股权。

通过这三次耗资逾50亿美元的收购,紫光集团迅速完成了集成电路产业布局。尝到了甜头的赵伟国决定,再接再厉。

2015年,紫光集团拟以230亿美元收购美国第一大存储器企业美光科技。但由于美国严格的审查,最终交易被否

同年,赵伟国前去台湾考察时,公开批评台湾半导体不对大陆开放“死路一条”,还放出豪言,要收购联发科、台积电,不过交易也并未达成。

接连两次并购失败并没有打击到赵伟国。2016年,紫光集团联合多方组建长江存储,紫光集团占股51.04%。2018年,紫光集团以约22亿欧元收购了法国智能芯片组件制造商Linxens。

据不完全统计,自2013年到2019年这短短的7年时间里,紫光集团斥巨资收购20多家公司,多为不同类型的芯片公司。也因此,赵伟国在业内获得了“芯片狂人”的称号。

但疯狂扩张的代价,是紫光集团的债台高筑。2012年,紫光集团的总资产只有66.63亿元,总负债也只有46.47亿元。七年时间里,紫光集团总资产翻番的同时,总负债也同步上涨了44倍,达到2000亿元。

如果保持好一个平衡,这并不会对紫光集团的正常运转产生什么影响。但是平衡一旦打破,迎来的,就是灭顶之灾。

紫光集团的暴雷也是有征兆的。从2018年开始,之前一直推动着各种并购的赵伟国,突然变得低调起来,并开始不断卸任紫光集团的重要职务。

2020年10月,紫光集团接连被爆债务危机。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6月,紫光集团总负债规模高达2029亿元。但紫光集团当时的总资产为2966.49亿元,但其中521.76亿是商誉。据北京健坤集团披露的信息,紫光集团在这次司法重整中,需要解决的债务总额约1245亿。

背后“金主”俩原高管被查

而在赵伟国主导的一系列并购中,予以紫光集团大量资金支持的国家大基金,不得不提及。

2014年9月,千亿级别的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俗称“大基金”)成立,紫光集团正好被选为大基金的发起人之一,大基金成立后,也是最大的受益人。

大基金成立以来,与紫光集团联手运作多笔巨资项目:

2015年12月,大基金曾斥资45亿元入股紫光集团麾下紫光展锐;

2016年12月,紫光集团联合大基金、湖北省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等共同出资386亿元,建设国家存储器基地项目长江存储;

2017年3月,华芯投资作为大基金唯一管理机构与紫光集团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华芯投资将对紫光集团意向投资500亿元,重点支持紫光集团发展集成电路相关业务板块。

仅这三年,大基金就为其提供了超过545亿的资金支持。

2018年9月,紫光集团从清华“毕业”时,大基金和华芯投资又表态,将一如既往支持紫光发展。

3.png
4.png

不仅紫光集团发起成立国家大基金,国家大基金也间接持股紫光展锐。国家大基金拥有紫光展锐第一大股东紫光展讯30%的股权。

2020年3月,国家大基金二期通过决议,对紫光集团旗下紫光展锐投资22.5亿,同时上海国资也将注入同等投资,共计注资45亿。

值得注意的是,前不久,管理“国家芯片大基金”一切对外投资活动的华芯投资的前总裁路军,因为涉嫌严重违规违纪,被中纪委和吉林监委监察调查。此时,路军已经从华芯投资被调离已经一年多,从国开行系统辞职也有10个多月。

而在路军前,华芯投资的前副总裁高松涛也在去年年底被查。

两人被查的原因均是涉嫌严重违纪违规,但具体是因为什么,尚不得而知。但值得注意的是,二人曾是国家大基金的“一、二把手”,管理国家大基金的时间超过6年,二人相继被调离华芯投资之后,又相继被查,因此有坊间猜测,或许与其在管理国家大基金期间的工作有关。

而紫光前董事长赵伟国的被查,让人忍不住将华芯投资的这两位前高管被查联系在一起。

但高松涛、路军、赵伟国三人被查,是否存在关系,还有待官方给出最终的调查结果。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