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红吃大白鲨背后,是治不好的流量饥渴症
source link: https://www.niaogebiji.com/article-160188-1.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网红吃大白鲨背后,是治不好的流量饥渴症-鸟哥笔记
一吃播网红可能要入刑。
近日,网红“提子”在视频中食用的鲨鱼被相关部门鉴定为噬人鲨(又名大白鲨),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据媒体报道,目前该案件正进一步审理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一条,非法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或者非法收购、运输、出售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新榜编辑部观察发现,网红“提子”是一个典型的吃播博主,此前曾吃过大土龙、老虎蟹、大鸵鸟以及娃娃鱼等。有网友发现,“提子”曾在视频中表示,自己吃掉的30斤金色娃娃鱼在全国仅有几只。
账号被封禁前,“提子”全网粉丝超千万。

截至发稿前,#警方认定网红用濒危大白鲨做美食##吃播女网红为何盯上噬人鲨#等话题相继登上微博热搜,累计阅读超10亿。有网友评论“无下限的吃播必须全面叫停”。
从此前被叫停的大胃王,到现在的食用保护动物,作为一门流量生意,吃播们总是绞尽脑汁追逐流量。这个过程中,有人把内容越做越好,有人伤了身体没了前途,有人则走到了违法边缘。
吃播网红的流量变迁
流量是一门大生意,衣食住行中的食,则是最容易接触到的流量获取方式之一。借着短视频的兴起,吃播,应运而生。
最初的吃播可能真的就是吃饭,顶多加上一个妆容精致的小哥哥小姐姐。但随着从业者的增多,再加上不菲的流量收益,吃播也逐渐卷起来,主播们各出奇招,争夺流量。
1. 吃得多
最先脱颖而出的是以吃得多著称的大胃王们。
从心理机制讲,当看到大胃王们吃得又多又香,观众的胃口也会好起来,大胃王们狂吃不胖的表现甚至让部分网友感到治愈,比如《海贼王》《七龙珠》这些动漫作品中就经常出现主角的大胃王名场面。

这个阶段,“密子君”“浪胃仙”等知名大胃王们称得上是名利双收。
但短视频的一个特点就是会不断提高粉丝的阈值,为了回应粉丝需求,赚取流量,大胃王们不得不超越极限,尝试“吃100个半熟芝士”、“挑战250个元宵”等反身体需求的操作。
乱象也由此而生,有人利用药物强行催吐,有人利用画面剪辑假吃,有人则因为暴饮暴食被送进医院。
去年,千万吃播网红“泡泡龙”去世。有网友认为,吃播时的胡吃海塞是导致他身体垮掉的真正原因。泡泡龙曾在视频中自曝,其体重超320斤,站到体重秤上连指针都因为压力转不动。(相关阅读:吃播网红死亡背后,每个围观者都是帮凶)
2. 吃得狠
就在大胃王们“风光无限”的同时,另一种堪称残酷的吃播也悄然登场。
如果说大胃王还有一定的技术门槛,那么对于没有文化、浑身只剩一身肉的底层吃播来说,吃得狠就成为了他们唯一的流量密码。
吃壁虎、吃老鼠、喝辣椒水、喝汽油……大概是为了讨好观众,有些吃播主播一次次超越人类的生理极限,只为了某一刻的流量快感,以及榜一大哥的打赏。
实际上,这类靠吃得狠出位的吃播并非突然出现。曾有媒体报道,在夜总会、酒吧等场所,为博大哥一笑,销售小妹/小哥们甚至要练就一身3秒喝一瓶啤酒的绝技。短视频的兴起,则无限放大了大哥们的权力。

吃得狠的底层吃播和吃得多的大胃王们形成了一次微妙的合流。表面上看,大胃王给粉丝提供的是治愈美好,底层吃播给粉丝提供的是猎奇刺激,但当超过某个限度,内中暗藏的都是一种残忍。
本质上,这类吃播迎合的是人性的阴暗面,吃播越猎奇,“大哥”越开心。
还好,在多方呼吁下,暴饮暴食类视频、直播被禁止,大胃王吃播遭到限制,靠吃的狠博出位的底层吃播也逐渐销声匿迹。

拼多斗狠,算的上是吃播的蛮荒时期。
3. 吃得奇
当歪门邪道被限制,吃播们不得不寻找新的流量密码。大浪淘沙之下,一些新的玩法也很快被探索出来。
如果说吃老鼠让人感到猎奇的同时还有一丝丝恐怖,那“石神”就是只保留了猎奇,大大降低了视频风险。
在视频中,你会发现“石神”除了吃毛蛋、苔藓、猪膀胱等听过没吃过的东西外,还会尝试土香蕉、桃胶、乌米等听都没听过的土特产,而且看起来吃得还很香。

这个阶段,吃播们不再无底线讨好粉丝,而是成为网友的嘴替,替他们勇敢尝试各种稀奇古怪的美食。比如有一段时间,黑蒜、泡泡雪泥、牛屎酒等新奇特产品成为吃播圈的流行款。

主播代替观众吃东西,观众贡献自己的流量,也算是某种程度的公平。
4. 吃得垂
当吃播圈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多,不少吃播不得不为了打出差异化而专注某个赛道。
有的吃播主打人间烟火,比如“张喜喜”,这个在新疆长大的四川妹子,主攻夜市路边摊,“蓝鲸四哥”则主打平价街边小吃,而且吃的时候非常大口,让人看起来很有食欲。

有的吃播则主打顶级豪奢,有段时间炫富风盛行,吃播圈的主播们也盯上了澳洲龙虾、日本和牛、法国松茸等。比如“MR-白冰”就因为经常把顶级大餐吃出路边摊的感觉,收获了一波吃播粉。

随着各大平台对炫富类内容的打击,以及社会情绪的变化,炫富不再是流量密码,豪华大餐的引流效果也大大降低。
此外,韩国美食、影视美食、地方美食等垂类赛道也成为不少吃播的选择。
5. 吃得妙
除了专注垂类赛道,吃播的另一个选择是深挖吃播的内容潜力,在吃的基础上叠加更多内容元素,丰富人设和故事。
比如“野食小哥”在吃的基础上增加了不少野趣,契合了现代人逃离都市的情绪;“盗月社食遇记”把吃播视频拍出了人文纪录片的感觉,“绵羊料理”则拍出了城市白领理想中的享用美食的美好感觉。

某种程度上,这类吃播的流量密码已经从单纯的吃变为吃背后所代表的某种情绪,网友们喜爱的也是吃所承载的某种美好场景。
当然,乱象永远都有,虽然都是在吃的基础上叠加内容元素,有些吃播却剑走偏锋。比如今年以来多了不少所谓的“农村吃播”,这类吃播的焦点往往不是吃,而是出镜主播姣好的身材和靓丽的面容。
整体来看,吃得奇、吃得垂、吃得妙称得上吃播在迅速发展期的一些内容形态,虽然偶有乱象,但还是涌现出了不少有流量、有口碑的吃播网红。
6. 吃得野
仿佛一个轮回,随着吃播圈的持续内卷,当一些吃播不够奇、不够垂、不够妙的时候,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又开始摆在了吃播们的餐桌上。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鳄鱼成为了吃播们的流量密码,有的像“MR-白冰”一样去餐厅享用,有的干脆自己现宰现杀。

可能是鳄鱼为一些吃播网红打开了新思路,他们开始把目光转向更稀少的动植物。
虽然一些网红确实借此获得了流量,但隐患也由此而来。大部分非专业人士可能根本没能力分辨哪些是国家规定的保护动植物。2019年,“野食小哥”就曾采摘濒危植物“雪兔子”,并添加在泡面中食用,引发网络热议。此次吃大白鲨的网红就更不用说了。
当吃播网红们为了追求猎奇和流量不断尝试各种新奇动植物时,很可能已经走在违法边缘。

据澎湃新闻报道,食用大白鲨的“提子”曾向售卖者询问鲨鱼是否合法,售卖者表示“当地都在卖”,双方最终以7000元钱的价格达成交易。
据悉,大白鲨的价值判定以及“提子”是否明知故意食用保护动物将成为其是否入罪的关键。
追不完的流量,逃不掉的吃播
吃播网红为何盯上大白鲨?
如果仅从流量而论,内卷几乎是他们的宿命,对大部分吃播来说,如果想保持持久的内容吸引力,必须不断求新求变。
当求新求变的欲望过于急切,对流量的追逐淹没理智,吃播的越轨几乎是必然。
但正如上文对吃播发展历程的简单复盘一样,我们还是希望更多的吃播能多在内容上花巧思、做探索,毕竟,靠偏门吸引来的线上流量,终究是井中月、手中沙。真实的世界不能仅从流量而论。
另外,希望这次网红可能入刑的教训能给业内带来一点警示,平台多做引导、多打补丁,也希望业内对流量的追逐能少点疯狂,希望下一个出事网红不会已经在路上。
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鸟哥笔记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鸟哥笔记版权及免责申明》 如对文章、图片、字体等版权有疑问,请点击 反馈举报
</div
Recommend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