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关于我给某阿婆主二百软妹币这档事

 1 year ago
source link: https://ourai.ws/posts/why-did-i-sponsor-the-content-creators/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关于我给某阿婆主二百软妹币这档事

欧雷 发表于 8 天之前

0 条评论

标签:Life-hacking远程办公

上周日,作息还算规律的我不到 7 点就起来了,到客厅躺靠在沙发上整理分发自己的作品。弄了一段时间后,在 B 站看到一位在意的户外阿婆主更新了,看完最新投稿的视频后我产生了一个念头——赞助他!

为什么用「赞助」这个词,而非「打赏」或「捐赠」?因为「打赏」听起来有些居高临下,而「捐赠」又有点可怜兮兮的,被给予方可以用这两个词,若是给予方这么用就不太舒服了,还是「赞助」更能体现出平等的关系。

这不是我第一次赞助人,记忆中至少赞助过 doodlewind工业聚,但都是十元以下的小钱——

赞助记录

赞助记录

这次不仅突破十元大关,更是突破了百元——二百软妹币!

中午🐷起床时将此事告知,她听后一脸惊愕😧地看着我,停顿了几秒。为了让她明白,我向她解释这样做的原因有两点——

不太了解我的人也许会因刻板印象而认为我只喜欢闭门不出,事实是我同样喜欢在室外到处游走。我也算是个户外运动爱好者,喜欢徒步、骑行和跑酷。

跑酷不是单纯的户外运动,已经属于极限运动了,虽然喜欢,但至今仍未尝试过。

徒步和骑行我倒是有点小「成就」——走过杭州市内的很多山和路线,爬过临安天目山安徽黄山;杭州市区的很多道路我都骑过,比较偏远且连续长时间骑行的线路有从西溪到萧山和从转塘到富阳东洲。

那位户外阿婆主也主要是徒步与骑行,但不像我这样基本没啥难度和风险,相较之下他硬核多了——环华骑行、重装徒步——不仅需要过硬的身体和心理素质,还得具备应对各种不确定风险的知识和能力。

我喜欢惊险刺激和探索未知,曾梦想成为探险家;但我已经成家,不能不考虑伴侣的想法感受,除非等到年老后孤注一掷,应该是没机会去做那样的事。鉴于此,我想借由他的经历,想象自己也在做同样的事情。

最重要的自然要压台,这是写本文且对这次赞助起决定性作用的原因——当今该有的工作形式、经济模式与社会形态。

世界进入信息时代几十年了,互联网都出现二十多年了,基于互联网的商业也蓬勃发展十多年了,支持在线办公与结算的基建和工具可以说是很成熟了。

然而,在 2022 年的今天,我们这些脑力劳动者居然还在以上个世代的工作形式为主——一群人聚集在某一地点集中式办公——坐班。

我是实在不懂了,那些软件公司和互联网公司究竟是出于什么原因而不采取远程办公这种分布式办公为主要形式?在我看来,相对于集中式办公,分布式办公在运营成本、办公效率、人员管理等方面都利大于弊——

公司可以大大缩减甚至免去场地、水电、网络、物业后勤等乱七八糟费用,公司规模越大节省得越多;团建、年会等没啥用的活动也可以免了。在给公司降本的同时,提高了个人住房及相关用品的利用率。有那些钱,不如多给员工些薪水。

若实在有线下用地需求,可以在咖啡馆、联合办公场所等地点进行,非常灵活;要想团队成员线下聚会,现在交通那么发达,可以定在某个城市见面,大家也会是抱着旅游放松而非应付团建的心态参加,效果会更好。

集中式办公的场所普遍是开放式办公室,这种环境十分影响办公效率和午休质量,以下场景想必都遇到过:

  • 很多人在那说话(聊天或讨论)导致背景音乱哄哄的;
  • 好不容易刚要进入心流状态就被别人打断;
  • 有人放臭屁或吃肉包、茶叶蛋等自己不喜欢闻的气味的食物;
  • 有人带不太懂事的孩子到办公室或在午休时间敲机械键盘和说话等冒出让自己心烦的声音;
  • 有人在没问你是冷是热时就自顾自地打开窗户或空调;

上述种种烦恼在(真正的)远程办公时将不复存在,更能够集中精力工作,更容易进入心流状态,更加觉得轻松、舒适又自由。

最理想的管理,应该能够激发出下级的热情,唤起风雨同舟的使命感、成就感,让他们觉得工作不只是维持生存、生活的手段,同时也是自我实现的方式,最终达到自驱动、自组织、自管理的效果;最理想的组织形态,是基于共同愿景的去中心化或弱中心化组织。

欧雷《反思软件开发:人为因素(下)

把员工当「人」的管理应该是上面所说的那种,能够自驱动、自组织、自管理的员工不在管理者眼皮子底下也能够很好地工作,自然也就不需要被时刻监督了。

远程办公虽然对个人能力的要求提高了,但在地域上没了限制,招人时没准反而更容易些。

在我理想的工作形式中,远程办公算是初级形态,更进一步的是自由职业——

昨天吃饭时跟老婆畅聊了我理想中的社会形态——人人都是自由职业,大家都是靠自己的能力和声誉赚钱;没多少很富的人和很穷的人,大部分人都过得还不错;没有公司这种组织,取而代之的是「公会」,有点像开源组织的感觉,但公会不给成员钱,成员反而要缴会员费,因为公会是成员获取生意的重要途径。

欧雷的想法

虽说上面这段话比较简短,但已经阐述了我认为该有的工作形式、经济模式与社会形态。

在这样的社会中,依然会有富人和穷人,但很少;个人财富的上限降低了,但下限提高了,社会财富分配较为平均。

在这样的社会中,大家不用卷来卷去,不必过着像从一个模板里出来似的同一化、模式化的人生;每个人都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并以此获得收入,促进社会多元化。

在这样的社会中,人们的收入形式与来源比较多样:

  • 内容创作者可以在自己所创作的常规内容中适当地插入广告;
  • 专门创作用于带货的内容或在当前所在(常住或途径)的城市代购;
  • 与他人合作办公或外包劳动力;

关于外包劳动力稍微展开说说——

在软件公司和互联网公司中工作过的脑力劳动者应该都知道,除了总监、架构师等高级点的职位之外,绝大部分人是可替换性强的螺丝钉。

这些人的工作完全可以被外包出去,这样一来用人就比较灵活,使公司不必承担一大笔固定的用人成本,也不用在经济环境不好时去优化自己的员工。

从公司角度来看,在有大量用人需求时必然不会自己一个个地去找个人外包,肯定是通过某个组织批量要人,这时起到如此作用的便是「公会」——取代那些外包公司的存在。

人们自己去寻找并注册加入「公会」,定期缴纳会员费,等待符合自己条件并适合自己的任务派发,在接收任务时与「公会」签署协议或合同,任务成功完结后「公会」可从报酬里抽成——实际上就是线下的接单平台。

总的来说,兴趣爱好影响着我所关注的内容及其创作者,意识形态决定了我不会一直白嫖他们的作品,从而在满足条件时会为他们的内容付费。

那位户外阿婆主目前就属于是自由职业,是我理想中的工作形式的高级形态,作为一定程度上的同类人,我应该去赞助他,做到知行合一。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