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最前线丨张勇年度致股东信:在不确定性中积极应变,坚持“客户第一”

 1 year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36kr.com/p/1843744464931457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最前线丨张勇年度致股东信:在不确定性中积极应变,坚持“客户第一”

彭倩·2022-07-26 03:25
阿里也面临着很多的‘时代之问’,坚定信心、积极应变是必修课。

7月26日,阿里巴巴集团发布2022财年年报。同一天,阿里巴巴集团发布公告,宣布将申请香港纽约双重主要上市,预计年底完成。其后,阿里巴巴在美国挂牌的存托股和在香港上市的普通股将可以继续互相转换。投资者可继续选择以其中一种形式持有阿里巴巴股份。

年报出炉的同时,按照惯例,张勇也发布年度股东信。在信中,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勇则系统阐述了面对外部变化和不确定性,阿里巴巴对未来的思考。张勇说:“过去这一年,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国内形势下,我们共同面临着很多的‘时代之问’。我们应对之道的基本原则是‘坚定信心,积极应变,做好自己’。”

张勇强调,过去这一年,阿里巴巴已在组织和文化上做出的一系列改变,例如多元治理结构下的经营责任制,成为了一个多业务引擎共同驱动发展的企业集团。此外,他再次重申2022年年初集团明确的三大战略——消费、云计算和全球化。

阿里巴巴一直强调“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在股东信中,张勇也表明阿里巴巴的核心价值观之一仍然是“客户第一”。

在股东信的末尾,张勇强调,将继续践行ESG和助力共同富裕作为阿里巴巴社会责任的两大战略。

以下为股东信原文:

尊敬的投资者:

很高兴每年这个时刻和你们有交流的机会。过去这一年,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国内形势下,我们共同面临着很多的“时代之问”。阿里巴巴未来的选择和发展,相信大家都非常关切。也特别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和信任,和一如既往对阿里巴巴的信心。

在这一年中,新冠肺炎疫情的起起伏伏,国家对互联网产业提出新的要求,国际地缘政治冲突频繁发生等等,种种方面带来的巨大不确定性,深刻地影响着我们。这可能是数十年间感受到外部环境变化最为剧烈的一年。面对这些巨大而深刻的变化,我们的应对之道的基本原则是“坚定信心,积极应变,做好自己”。

“坚定信心”,是坚定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信心,对数字经济未来的信心,对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不变追求的信心。只要这些大趋势是清晰和坚定的,我们就有信心,阿里就有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就能够为社会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积极应变”,是指积极适应环境的变化,跳出阿里自身的视角,站在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待阿里、感受阿里、理解社会对阿里的期待,并在社会发展的大势和经济的大周期中找准阿里的发展路径。

“做好自己”,是指聚焦于自身的核心战略,不断提升创造客户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能力,完善阿里与社会的相处和沟通的方式,以自身努力的确定性,来应对外部环境的种种不确定性。

三大战略的明确和进展

挑战之下,阿里巴巴依然经历了平稳而充满收获的一年。2022年年初,我们进一步明确了三大战略——消费、云计算和全球化,作为阿里巴巴面向未来坚定不移的方向和指引。

在本财政年度,我们在消费者业务领域完成了国内年度购买用户超过10亿的既定目标。这是阿里巴巴发展当中的里程碑事件。基于此,我们的平台上不仅拥有了中国最广泛且最有价值的消费群体,而且逐步建立起一个丰富且价值定位有别的消费矩阵。过去一个财年,超过1.24亿消费者在淘宝天猫年度消费超过人民币10000元,这些消费者的跨年活跃率高达 98%。而本财年淘特超过3亿的年度活跃消费者当中,20%从未在淘宝天猫上购物;淘菜菜年度活跃消费者中,则有超过50%首次在我们的平台上购买生鲜。我们认为,这两者未来将为集团整个消费矩阵有更多的贡献。面向未来,我们将继续致力于创造客户价值,注重客户体验,用矩阵式的多元化增长,来服务不同人群在差异化场景下的多样消费需求,并继续增加10亿消费者的总钱包份额。

与此同时,经过多年建设,我们也逐步建立起一套分布式物流网络,形成了规模化的远中近场的完整布局——从早期合作伙伴模式的全国快递,到逐步实现从全国到地方、从远场到近场的时效达、当日达、次日达等多种模式,包括这几年大力建设的同城物流和即时物流配送网络,在新冠肺炎疫情等特殊时刻,都发挥出了巨大价值。随着菜鸟对物流基础设施的持续建设,菜鸟服务客户的能力也在不断增强。本财年,菜鸟总收入中的69%来自外部客户,而最新一个季度菜鸟日均处理的跨境及国际包裹量也已经超过450万个。

我们正在从消费互联网越来越深地进入到产业互联网当中,并努力成为消费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结合得更好的公司。过去一个财年,阿里云计算业务继续在中国市场保持领先地位,并实现了阿里云创立13年来的首次全年盈利。从云计算创立的第一天起,我们就坚信它所带来的巨大、普适性的价值,也因此更坚定把我们的科技战略聚焦于“云计算”。今天,云计算是整个社会走向产业互联网,走向数字化、智能化的非常重要的基础能力。到2025年,中国的云计算市场规模将达到1万亿元人民币,是目前的三倍,这预示着未来巨大的市场前景。如果要把握各行各业全面走向数字化的历史性机会,就需要持续建设我们的技术和产品能力,将云计算的基础设施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充分结合,深入每个具体行业之中,并形成独特的解决方案。而钉钉的发展,又让我们对产业互联网有了更独特的切入视角,通过云钉一体化战略的实施,我们能够帮助更多企业从组织数字化、办公数字化,走向更广泛的业务数字化,从而创造出广泛使用云计算、大数据的场景和需求。一直以来,我们坚定与客户共成长,目前付费客户数已超400万,其中包括超过60%的A股上市公司,未来我们也会不断深耕符合时代发展方向的朝阳产业和客户,共同推动云计算的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我们的全球化方向非常明确,正是致力于探索消费领域的全球化和云计算领域的全球化。由此可以看出,我们的三大业务战略其实是“两纵一横”。今天,阿里巴巴在全球部分区域和国家拥有多个消费业务的品牌,包括速卖通、Lazada、Trendyol和Daraz等。我们的海外市场年度购买用户已经超过了3亿。在云计算领域,阿里巴巴目前已经在全球27个地区提供了云计算服务。我们相信,必须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才能证明阿里巴巴在云计算领域的先进性。阿里巴巴是世界第三大、亚太地区最大的IaaS提供者。而根据Gartner 2021年的IaaS及PaaS计分评价,阿里云的 IaaS及PaaS产品在市场中获得81分(总分100分)的整体产品能力。相对所有参与评价的全球云服务提供商,我们相信阿里云在计算、存储、网络和安全方面的能力都名列前茅。

积极应变,创造未来

很多人都熟悉一句话,人们经常高估了一年的变化,而低估了五年或十年的变化。我相信,过去这一年,除了业务上的变化,我们在组织和文化上做出的一系列改变,会成为阿里未来发展的新开端。我们必须比这个时代变化得更快,必须更坚决地调整和完善自己,更快速地把共识转化为行动。尽管这些变革的效果需要更长时间才能显现,但是我们相信,我们正行进在一条正确的道路上。

我们大胆尝试了多元治理结构下的经营责任制。成立23年以来,阿里巴巴已经成为了一个多业务引擎共同驱动发展的企业集团。我们的不同业务分布在不同的产业领域、处于不同的生命周期,也面临着不同的机遇和挑战。这也意味着,它们需要拥有更独立的经营策略和管理意识,能够根据变幻的市场需求快速做出适合自身的判断和选择。我们也必须意识到动荡环境下市场的不可预测性,因此必须让组织变得更敏捷、灵活,让组织内的每个个体快速学习,并积极行动,让阿里巴巴的未来基于不同业务引擎的共同驱动履带式前行。

我们同时提出了将会指引未来一段时间的经营思想——“能力建设、价值创造”。阿里巴巴的核心价值观之一是“客户第一”。要实现客户第一的目标,必须不断为客户创造新的价值,这也对我们自身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充分竞争的市场中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们认为,不能形成能力沉淀的长期主义是虚无主义,不能创造价值的业务将无法健康、可持续的发展。如果说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是一块试金石,我们从中真切地感受到自己积累的能力和努力,都可能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一点亮色,为城市、企业、学校的正常运行提供些许帮助;我们和社区邻里、小微企业、个体经营者,都在发生很多真实、具体而微的连接。这也让我们更多去审视和提升自己的能力,唯有力所能及地多做一些事情,才能不负社会的期待。而为了更好地实现“能力建设、价值创造”,我们也在公司更大范围内推行了OKR,推动我们更好地从数字导向走向价值导向,并走向“上下同欲、左右对齐”。

ESG成为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柱

去年的乌镇互联网大会上,我正式宣布,将ESG和助力共同富裕作为阿里巴巴社会责任的两大战略。2021年12月,我们也发布了《碳中和行动报告》,这是阿里巴巴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时刻。我们提出不晚于2030年实现自身运营碳中和;不晚于2030年实现上下游价值链碳排放强度减半,率先实现云计算的碳中和,成为绿色云;不仅如此,用15年时间,以平台之力带动生态减碳15亿吨——这些都是非常大胆的目标,也是非常严肃的承诺。与此同时,我们希望这些目标能够驱动自身变化,寻求可持续发展对现有业务的改变、创新、甚至颠覆的机会。我们相信,各行各业终将因为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而发生深刻转型,我们必须更早地看到更远的未来。

社会责任已经深深融入到阿里的发展基因之中。作为平台我们天然地具有社会性,平台上多种参与者的广泛合作不仅带来了各种业务形态的创新,也创造了巨大的就业机会。作为一家负责任的企业,尽管今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等带来巨大不确定性,但预计仍有超过5800名应届大学毕业生加入阿里。2021年,随着国家历史性地实现全面脱贫,我们也将阿里巴巴脱贫基金升级为乡村振兴基金,并从产业振兴、人才振兴、科技振兴三个方向全面助力乡村振兴。我们也在去年下半年提出《助力共同富裕十大行动》,希望通过多业务联动、长周期规划、兼顾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从浙江开始,在技术创新、经济发展、就业和弱势群体的关怀等方面,有步骤、有节奏地去落实我们的行动。而在无论河南水灾还是上海疫情当中,通过多年积累的商业基础设施和能力,我们也在尽力为保障民生所需出一份力,尽一份心。

过去一年来,我们也在持续提升公司的治理水平,致力于不断为员工提供更具成长性、更有活力、更有温度的工作环境。越来越多的员工享受到陪伴假、灵活办公、门槛更低的购房无息贷款等新的公司福利,但我们相信,员工是公司发展的原动力,我们要始终能够为员工做得更多。

总之,阿里巴巴将致力于走向可持续、高质量的发展之路。大家很快会看到我们即将发布的《ESG年度报告》,当中将和各位分享更多我们在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层面的进展。

回顾过去的23年,阿里一直走在时代和历史发展的最前沿,创造和把握了数字经济时代和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巨大机遇。阿里巴巴的过去和中国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阿里巴巴的未来发展路径,也都和中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大走向高度契合——无论是立足科技创新、创造美好生活、致力于高质量发展,还是增强国际竞争力。我们希望能够有更多的创新和创造诞生于阿里,服务于社会。

世界是多变的,价值是永恒的。越是在不确定性陡增的时代,越要积极寻求真正有价值的变化。今年是我加入这家公司的第15个年头,希望能和大家一起,继续共同见证公司未来的更多变革之路。

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

阿里巴巴集团

2022年7月

本文由「彭倩」原创出品, 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 转载说明 ;违规转载必究。

寻求报道 。

本文图片来自:企业官方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