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开源大佬从谷歌离职:在Go语言项目上停滞不前,要去更小的企业寻求变革

 1 year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techug.com/post/open-source-boss-leaves-google-stagnate-on-the-go-language-project-and-go-to-smaller-entere4176bd70fd1ec6fc0fa/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开源大佬从谷歌离职:在Go语言项目上停滞不前,要去更小的企业寻求变革

编译|核子可乐、燕珊

当地时间 7 月 18 日,谷歌 Go 语言项目负责人 Steve Francia 宣布辞去职务。Steve Francia 在圈内名气很高,他既曾是知名开源项目 Docker 和 MongoDB 的核心负责人,另外还是 spf13-vim、Hugo、Cobra、Viper 等开源项目的作者。

Steve Francia 在 2016 年 9 月宣布加入 Go 团队,至今已有 6 年,这次决定离职是因为感到自己在 Go 项目上“停滞不前”,已经很久没有学习,所以接下来他要把精力放在数据科学和机器学习领域,并选择加盟美国对冲基金投资公司 Two Sigma。Two Sigma 以使用包括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分布式计算等多种科技方法管理投资策略著称。

从 TIOBE Index 对 Go 语言的使用情况统计来看,Go 语言近几年的发展是比较稳定的。

img16583662101605101165.png

在 Francia 加入团队的时候, Go 语言仍是个小众语言,经过这几年的发展,目前已经能跻身主流企业级语言的阵营。根据 StackOverflow 2022 年度开发者调查,不管是最受欢迎语言还是高薪语言排行榜中,Go 均名列前十。

Francia 擅长运营开源项目,在加入 Go 团队之前,他先后在 MongoDB 和 Docker 工作。期间,MongoDB 从一个默默无闻的 30 人创业公司成长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数据库之一。离开 MongoDB 后, Francia 又留意到 Docker,于是便加入进来并负责其战略和运营,帮助指导 Docker 参与到 OCI(容器运行时标准)和 CNCF (云原生计算基金会)生态。

离开 Go 之后,Francia 仍会在数据科学和机器学习领域探索开源合作机会。Francia 强调,他对 Go 团队过去 6 年来取得的种种成就感到自豪,也对 Go 语言的未来深表期待。如果想要进一步了解 Francia 离开的原因、接下来要做什么、在谷歌的时光里他最怀念什么,不妨来看看他的自述,以下内容摘自 Francia 所写的博文:

Go:我这十年的热情所系

十年之前,我第一次接触 Go,并立刻爱上了这种简单而优雅的语言。Go 让我再次找回了当初学习编程时的热情,于是我不顾一切地使用 Go,并慢慢建立起 Hugo、Cobra、Viper 等多个工具库。

这份热情也驱使我加入到 Go 社区。我曾经在第一届 Gophercon、第一届 Gotham Go 和第一届 Gopherfest 大会上发言。我还记得 Gophercon 首届大会的前夜,我跟 Bill Kennedy 坐在房间里,把所有的袋子堆放到 Erik 和 Brian 脚下。而在第二届 Gophercon 会前,Brian 和 Erik 又邀请我跟 Mark Bates 一起主持圆桌。我们很快就成了亲密好友,并一起参与和主持了接下来的几场 Gotham Go 和 Gophercons 大会。

凭借这段经历,我跟 Go 团队的几位成员有了点交情,最终也给自己争取到了加入其中的机会。

Go 语言进军主流企业应用

我加入 Go 团队的时间是六年前,当时的想法就是把 Go 从小众语言打造成主流企业级语言。现在回头看看,我们应该是完成、甚至超越了这个既定目标。

刚加入 Go 团队的时候,大家的主要关注点和路线图集中在解决谷歌内部用户的需求上。我则认为应当解决全球用户群体的当前及未来需求。在达成共识之后,大家开始着力发现并解决 Go 语言在开发者体验方面的短板。

我参与的第一个项目就体现出了这种侧重点的变化。在我的主导下,Go 团队决定推进两年一次的 Go 用户调查,这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开发者调查之一。过去六年以来,这项调查给 Go 发展路线图带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来自用户的直接反馈,让团队决定在 Go 语言中添加模块和泛型,旨在解决 Go 在企业应用中的两大核心障碍。

根据企业用户的反馈,我们对 Go 品牌也进行了重大更新。于是 Go.dev 正式发布,成为所有 Go 网络资产的集中平台,涵盖 30 多个案例研究、重要用例、学习中心和 Go 工具包发现门户等。

我们还交付了 VSCode Go 和 Gopls,显著改善了 Go 开发者的使用体验。我们根据 Go 用户确定的用例改进了说明文档和语言教程,完善了 Go 的安装流程,并建立起 Go 工作区以推进多个模块项目。

为了顺利进军全球,我们开始积极接纳世界各地的社区和贡献者。我们尽力把 Go 推向尽可能多的国家 / 地区,包括中国,并先后举办了多场开发者研讨会。Go 项目也由此从谷歌员工主导,变成了由社区贡献者主导。为了持续改进,我们也对 Go 项目的行为准则做出调整,确保 Go 社区始终保持热情和友好。我们在 50 多个国家 / 地区,建立起由近 200 场会议维系的庞大的 Go 开发者网络。

过去六年中,Go 用户的整体规模增长了约 10 倍,用户使用频率也从偶尔使用变成日常使用。如今,Go 已经被广泛视为一种主流企业级语言。另外,Go 也成为一种强有力的云计算语言,有超过四分之三的 CNCF 项目是用 Go 编写的。

我有幸在协助团队和社区方面发挥了一点作用,也见证了大家如何通过不懈努力一步步推动 Go 获得了如今的江湖地位。

为何选择离开

既然有这么多精彩而美好的回忆,我为什么又选择离去?其实随着之前几个 Go 版本的发布,想要离去的感觉也变得愈发强烈。在当初刚刚加入时,我疯狂消化着谷歌和 Go 带来的知识盛宴。但如今,我很久没有学习新东西了。虽然我仍然喜欢团队和当前手上的工作,可这种停滞不前的感觉实在让人难以接受。

随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 Go 1.18 版本的发布,我感到自己在 Go 团队的使命已经完成。我想要探索人生的下一阶段该往何处去,所以我列出了一份简短的清单,希望自己的下一个选择能够:

  • 继续与杰出的队友合作

  • 继续和善良的队友合作

  • 获得学习新技能的机会

  • 开辟新的行业道路

  • 在数据科学和机器学习领域探索开源合作机会

  • 在相对较小的企业中任职,可以进行一些变革

经过几个月的找寻,我相信自己发现了能够满足以上所有要求的新职位。

答案:Two Sigma

回顾整个职业生涯,我有幸能站在众多行业的创新前沿。我领导的团队为 MongoDB 设计出开创性的用户体验,我曾带领 Docker 的核心工程团队,开发出全球领先的静态网站生成器 Hugo,又打造出促成 CLI 应用程序复兴的流行框架 Cobra。在 Go 语言之后,我将把精力集中在数据科学和机器学习身上。

最终,我找到了自己的新归宿——Two Sigma。过去二十年来,他们一直身处数据科学、分布式计算和机器学习创新的最前沿,并对开源进行了深入投资。

通过与 Matt Greenwood、David Palaitis、Jason Bigler 及 Two Sigma 的其他几位同事的交流,我感受到了他们推动机器学习和数据科学向前发展的潜力。也许我将再一次站在又一轮范式转变的最前沿,这也让我有了当初刚刚接触 MongoDB、Docker 和 Go 时的兴奋和热情。

本文文字及图片出自 InfoQ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