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二次创业,趣店罗敏的B面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chinaventure.com.cn/news/78-20220721-370136.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二次创业,趣店罗敏的B面

此次杀入预制菜领域,罗敏被董事会授权项目投入不设上限。

几乎淡出公众视野的趣店创始人罗敏,借着一场带货直播高调回归。

每分钟用福袋抽1台iPhone,抖音整场直播送出1000台;

1分钱买酸菜鱼等预制菜,包邮到家;

明星、老板轮番上阵,直播19小时不停歇;

社交平台开屏、热搜等广告位占满,官方微博整点抽奖送手机……

7月17日,这场由趣店罗敏发起的直播因为补贴折扣力度之大、宣传声势之响,火爆出圈。许多人都没能抵挡住低价诱惑,在直播间下单了1分钱的酸菜鱼、4.9元的啤酒鸭和4.9元的农家小炒肉。

官方数据显示:在长达19小时的直播里,直播间累计场观人次达到9587万,销售订单量等指标打破抖音历史峰值,抖音账号“趣店罗老板”单日累计涨粉397万人(目前粉丝数超504万),连续15小时在抖音直播间带货榜排名第一。

具备互联网营销思维的罗敏并没有就此止步,而是在第二天趁热打铁,举办了一场大型战略发布会,宣布全面进军预制菜行业,表示会在“董事会授权范围内不设上限”全力以赴,而此前主营的金融业务则会逐渐退出。

实际上,这一切早有预热。

“趣店罗老板”在微博个人介绍中写到“2021年二次创业预制菜行业,期望能为全球数亿消费者提供方便好吃干净的食品”。

罗敏微博简介

公开信息显示,趣店于2022年第一季度就推出了预制菜业务,并开启了直播带货。罗敏甚至对外表示,期待即食餐饮业务成为趣店2022年的重要收入来源。

“我不认为今天我们是一家互联网公司,我认为我们是一家做食品、我们是一家卖菜的公司。”再次出发,趣店决心彻底转型。

有人说,趣店和罗敏不是在卖预制菜,而是想割“韭菜”;也有人说,这做的不是生意,而是市值;甚至已经有人预言,趣店预制菜做不长久。

那个爱折腾的罗敏,在试水了数十个项目后,这次能成功吗?

“做着做着变成了风口”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趣店广为人知的都是金融信贷业务,巅峰期公司市值超过百亿美金。

2020年以来,趣店收入逐渐下滑,且股价屡创新低。今年5月下旬,其股价一度下探至0.71美元/股,目前回升至1.54美元/股的水平。

图片

趣店股价走势

今年一季度,趣店营收仅有2.02亿元,同比下降60.9%;其中,作为收入支柱的金融业务,占总营收比重已经接近90%;而公司净亏损1.43亿元,上年同期净利润为4.78亿元。

这已经是趣店连续十个季度收入同比下降,连续三个季度出现亏损。趋向单一的收入结构意味着,一旦金融业务再出问题,公司恐怕难以为继。这就倒逼着趣店开展新业务,寻找第二增长曲线。

在外界看来,将预制菜称为罗敏的“二次创业”,并不完全准确。毕竟在此之前,罗敏已经多次尝试追逐风口的跨界转型:国产汽车品牌崛起时,做过“汽车新零售业务”大白汽车;奢侈品电商大火之际,推出了跨境奢侈品电商平台“万里目”;教育行业处在快速上升阶段,转头又干起了“万里目少儿”……

甚至在宣布进入汽车行业时,罗敏还兴奋不已,喊出了要做“一家千亿美金公司”的口号。只可惜,这些项目都未能成功,趣店也离千亿市值越来越远。

罗敏亟需找到下一个新故事——一个主营业务受损后,能够支撑趣店持续发展、提振投资人信心的故事。

预制菜正红火的当下,趣店高调宣布进入。就连身边朋友都在恭喜罗敏,“又找到一个风口”。但罗敏却认为,自己“被深深地误解了”。

“我们没有去找(风口)。”罗敏强调,早在9个多月前趣店就开始研制预制菜,当时切入是认为这是一个足够大的市场,且没有人做过(没有领头品牌跑出来),不过是现在才对外公布,“做着做着就变成了风口”。

艾媒咨询报告显示,2021年预制菜市场规模达3459亿元,同比增长19.8%,如味知香、安井等早期布局预制菜行业的企业市场占有率不及1%,市场仍以中小企业为主,行业集中度较低。预制菜行业的市场潜力巨大,未来中国预制菜市场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2026年预制菜市场规模将达10720亿。

图片

图片来源:艾媒咨询

不同于以往任何一次项目试水,在预制菜这个业务上,罗敏投入了充足的耐心,也准备了足够的资金。

目前,趣店的账上现金充裕。截至2022年3月31日,其拥有现金和现金等价物22.45亿元,限制性现金2.29亿元。

一直以来,罗敏给外界的印象就是自信、骄傲、膨胀。25岁获得人生第一笔天使投资200万元,31岁创办趣店,34岁带领趣店登陆纽交所,市值一度突破百亿美元,一路高歌的人生给了罗敏膨胀的底气,做什么都觉得自己“挺牛”。

按照罗敏的说法,此前几个趣店尝试过的业务,并非他本人亲自操盘,而是交由公司副总去完成。那时候的他对业务缺乏耐心,往往是项目亏了一些钱就叫停,“但是他们又不是独立创业,又没有股份,怎么可能把那个项目做成。”

一边看着新业务进展不利,一边不解为何公司盈利股价却持续下跌,罗敏非常苦恼。

“之前我又抱着金融行业还能挣钱(的念头),又想去试试其他东西,(但)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迈入40岁门槛的罗敏,似乎一下子变得沉稳了许多,决定全身心投入做预制菜,逐步退出金融业务。

有意思的是,过往每个新项目,高管团队都会支持,唯独这一次罗敏遭到了大部分人反对。“太不靠谱了”、“跨度也太大了”,这是当时他听到最多的声音。

为了说服团队,罗敏带着团队摸索了很长时间,除了调研就是学习。先在厦门开了十几家门店,不成功就关掉,然后从中总结经验。

经过罗敏一番折腾,团队终于开会同意了公司做预制菜项目。他甚至拿到董事会的授权,“在董事会授权范围内(对预制菜项目投入)不设上限”。

“未来支持10万用户创业开店”

在做预制菜这条路上,投资人对罗敏的要求是:用心做。

于是,自主研发、建工厂、找供应商、搭渠道、上直播,一个一个环节,罗敏将预制菜产业链给建起来了。

在预制菜业务上,整个产品研发目前以罗敏为核心,他会到大众点评上寻找口碑评分最好的产品亲自尝试,接着让团队尝试复刻。研发分为A、B两组,内部会分别研发同一款产品,最后让用户盲测打分,味道更好的上线。

“目前上线的14个菜都是我研发(指定味道)的,未来公司的前100个上线商品,我都会亲自参与研发。”罗敏透露,按计划今年底趣店会上线全部100款预制菜产品,覆盖中国十几个菜系中最知名的菜品。

解决了产品研发问题,接下来就到了生产制作加工环节。

为了保障菜品的质量和口感,趣店整合了上游资源,与得利斯、龙大、恒兴水产等企业合作,实现原料供给。截至目前,趣店已经在厦门、武汉、深圳等十五个城市租赁了十五家预制菜生产加工工厂,总面积五到六万平方米,日产能达到200万份。未来计划将工厂扩至30个,覆盖全国所有非边远县城,部分一线城市可实现配送“次日达”。

据罗敏透露,过去几个月为了建工厂,趣店已经投入好几个亿,彻底转型成为了一家食品企业、卖菜企业。

初入行业,在业务尚未盈利阶段,就选用这么“重”的发展模式,在外界看来并非明智之举。但罗敏认为,只有把供应链做强了、效率提升了,才能把价格打下来。

从抖音“趣店生鲜旗舰店”可以发现,目前趣店预制菜除鲍鱼花胶鸡、肥肠鸡火锅、椰子鸡火锅这类制作繁琐的“大菜”售价为39.9元/份,水煮肉片、酸菜鱼、啤酒鸭、小炒肉这类“家常菜”价格大多在19.9元/份。未来,趣店计划将菜品售价维持在一个中档餐厅3-3.5折的水平,“我们希望每个菜只赚一块钱。”罗敏说。

下游销售渠道部分,目前趣店仍以抖音直播带货为主,微信小程序为辅。在罗敏看来,直播带货能够拉近品牌与消费者的距离,“圈了粉,粉丝就愿意为偶像付费”。虽然现阶段主要是通过趣店自己的直播间销售,未来不排除与明星合作直播代销等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趣店还计划未来支持10万用户创业开设线下门店,从而打开线下市场。

罗敏将这类用户称为“创业伙伴”,主要是对趣店预制菜认可且有精力经营门店的一群人。门店与趣店属于加盟模式,但不收取加盟费,在后者指导下进行门店装修、商品销售,主要服务小区周边消费人群。

趣店甚至已经想好了,即便门店主没有足够资金开店,也可以借钱给他们,“我们可以为创业伙伴提供一年期免息贷款”。

某种程度上,线下门店可以被看作是趣店预制菜的前置仓,是铺设线下渠道的重要一环。在这种模式下,趣店不仅能够不费一分钱搭建线下销售网络,还能实现多业务闭环协作,可谓是一举多得。

罗敏甚至已经想好了整体开店节奏:2022年支持用户开1万家门店,2023年支持用户开5万家门店,2024年开至20万家。

“我创业不是为了赚钱”

趣店717抖音直播俨然一场烧钱盛宴,资本堆积起来的人气和成交能维持多久?多数人持怀疑态度。

罗敏坦言,即便目前与顺丰签署了S级合作,但活动期1分钱的酸菜鱼、4.9元的啤酒鸭包邮到家都是亏本的,“顺丰冷链一份快递就要十几块成本”;如果未来消费量提升上去了,订单商品变成两份酸菜鱼,趣店就不会亏钱。

经过几个月对预制菜行业的观察和研究,以及过去一段时间的销售情况,罗敏认为,市场需求是存在的,“我们不太怀疑这个市场的潜力,只不过说到底多大的问题”。

在他看来,预制菜消费习惯很难逆向,趣店预制菜保质期多在3天左右,属于一种即时快手消费食品;当人们的消费观念改变时,市场变化速度就会非常惊人。

罗敏算了笔账,按照其希望的“每个菜只赚一块钱”来算,如果线上线下一天能卖出1000万份菜,一年就能赚365亿元。这个盈利,是巅峰期趣店归属于股东净利润(2019年32.64亿元)的11倍多。

图片

2015年以来趣店归属于股东的净(损失)利润

但要实现盈利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特别是在现阶段大规模投入建厂、线下销售渠道尚未建成的时候,谈百亿利润为时尚早。

而消费市场的情况,从“预制菜第一股”味知香的情况也能窥探一二:截至2021年底,其拥有1319家加盟店,合作经销商572家,构建了以农贸市场为主的连锁加盟生态圈;全年营收7.65亿元,同比增长22.8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3亿元,同比增长6.06%。

而趣店预制菜要想盈利始终建立在一个基础前提之上——大规模稳定的订单。

罗敏早期在厦门试点中发现,只开十家门店规模太小,一天销量只能有1000份,“菜的价格根本下不来,成本太高,(当时)一份的成本可能(比现在)贵100%,损耗特别大”;获客方面,只能通过天天去小区发传单得到用户,效率相对低下。

基于这些经验,罗敏确立了趣店预制菜大规模发展线下门店,线上直播带货的销售模式。

不过,717的带货成绩与趣店不计成本“砸钱”营销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当资本离场、热闹散去,趣店预制菜不可避免会流量回落。

全天候科技发现,在罗敏的大力推荐下,当前抖音“趣店生鲜旗舰店”粉丝数已经达到67万,场观人数基本维持在几千人的水平,距离头部带货直播间仍有一定距离。

好在罗敏的心态已经变得平和了许多。“年少成名是有烦恼的,”回首过去五年,罗敏觉得2017年的自己处在愚昧之巅、2018年非常无知,做什么都觉得自己非常牛。但是现在他已经慢下来了,会刻意放慢新品研发节奏、多去听用户反馈。

对于公司市值、预制菜项目能否成功这些问题,他也不再执着追求。

“我创业不是为了赚钱,人生的长度有限,宽度却可以无限宽。”罗敏坦言,创业失败是大概率的,今天他也不认为趣店预制菜项目一定能成功,但他不会放弃“折腾”。幸运的是,当他从过去的膨胀中醒悟过来时,趣店账上还有钱给他折腾。

在罗敏的个人微博上,将预制菜定义为自己的“二次创业”,完全未提过去多次试水的项目,甚至微博内容无一例外全部与预制菜相关,或许足以证明,其对这个项目的重视程度。

慢下来的罗敏,这次能否救趣店于水火?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时代机会依然是有的,只是没有那么容易。

网站编辑: 郭靖

</div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