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互联网时代大潮下的运营发展简史

 1 year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woshipm.com/it/5521984.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互联网时代大潮下的运营发展简史

2022-07-21
2 评论 449 浏览 2 收藏 22 分钟
释放双眼,带上耳机,听听看~!
00:00
00:00

编辑导语:运营是在互联网的兴起下发展的,而互联网的兴起也让运营展现出了自身旺盛的生命力。本篇文章中作者按互联网兴起的时间顺序来分析运营工种的发展历程,感兴趣的小伙伴一起来看看吧。

50JaTw4HAU98LSjJKP69.jpg

今天我们要谈的是关于运营工种的发展话题,运营作为一个独立的工种出现其实是近十几年的事情,是伴随着互联网大潮兴起下发展起来的,但互联网行业兴起之前是否存在运营这件事情呢?

答案是肯定的,因为运营的目的是更好的维系用户和产品,进一步来说需要获取用户并让用户付费,更好的维系用户持续的发生关系。

那在传统行业,比如我开了一家火锅店但是生意一直不怎么好,那么我通过和一些熟悉的公司、学校等合作,进行广告宣传告知我们店铺打折,满减促使其来消费这就是获取用户的过程。其次我逐渐发现朋友资源都开发完毕了但业绩还是不好,那是不是内部出了问题?

经过深入思考,进行店铺装修升级、更换厨师、推出新的爆款菜品、让员工出去学习提升服务意识这都是属于更好的维系老用户、发展新客户的运营范畴。

但在传统行业这样的工作是谁在做呢?一般都是总监以及总经理级别在做,因为这样的事情需要调动的是全公司的人财物资源,单一的部门经理很难全面操盘。没有滋生运营这个岗位蓬勃发展的土壤,直到互联网的出现,运营岗位才展示出其旺盛的生命力。

一、1984-1993 互联网的萌芽

1984年惠多网建站,用户通过电话线连接,以点对点的方式转发信件,全世界第一个BBS网络形成。惠多网高峰时期全国有上百个站点,使用者达上万人。

有名的BBS有北京的轻松快车、长城、西点军校、天堂、舒克,广州的新月、深圳的DataExpress、珠海的西点。惠多网的网友算是中国最早的网民,后来多个惠多网网友成为中国互联网名人,除马化腾、雷军、丁磊以外,金山软件公司的求伯君是珠海西点的站长,其发表了“金州不相信眼泪!”而成名,后来担任8848网站董事长的网友老榕(王峻涛)是福州站的站长。

因为人的聚集,因为信息量的增大,因为商业利益的趋势,互联网运营岗位也即将应运而生。

二、1994-1997 互联网的低速发展时期

用户体量:不足30万

互联网代表作品:门户 早期的BBS

代表性运营工种:网站编辑 BBS管理员

在这一阶段能够上网的终究还是少数人,上网的目的是什么?是在探索欲望以及利益驱动下上网寻求新大陆,一部分是商业机会另外一部分则是弥补知识的不足,这一时期的网络世界基本以图文信息为主,而有幸此阶段接触互联网的也是高知群体为主。

那么因为需求,对于信息的渴望催生了两个互联网运营工种,其一是网站编辑也就是内容创造者,他们是早期的内容运营的先辈,是最早的一批将知识体系搬到网上的一群人,他们工作的平台就是门户网站,比如雅虎、新浪,这也是早期上网的人绕不开的门户平台。

另外诞生的工种是BBS管理员,BBS和门户网站最大的区别就是内容是由用户创造的,比如如今的知乎、新浪微博就是典型的UGC模式,而门户网站的内容是由官方工作人员创造的也就是PGC模式。

但是让网民自由发挥,内容是否靠谱?是否有他们自己的非法广告?是否有不正当言论?这些肯定都是问题,因此出现了BBS管理员这个工种,他们的工作内容就是加精、置顶、删帖等工作,可能也会在特定的时间段和用户进行基础交流,这就是用户运营的雏形。

三、1998-2001 第一波潮流

用户体量:100万到2000万

代表作品:聊天室 BBS升级版 QQ 联众 小型的棋牌在线小游戏

代表性运营工种:在线推广、社区管理

98年微软98操作系统发布、综合业务数字网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取代了调制解调器拨号上网,网络速度进一步加快。

与此同时BBS以及网络论坛迎来了黄金发展时期、人们也不再满足于论坛这样的延期互动回复,在线聊天室应运而生、日后中国互联网时代的霸王级企业腾讯成立QQ诞生、联众在线休闲游戏平台也在此次大潮中分了一杯羹。

互联网商机出现,人们逐渐觉醒意识到流量即为金钱,谁先抢占用户入口这个制高点就意味着不败之地,按照官网公布的数据,联众上线3年后到2001年,用户注册数已经达到2000万,QQ到了2001年注册数突破了5000万,同时在线人数也达到了100万。

当以前网民较少的时候,或许技术、管理人员都可以起到运维的作用,因为工作量单一,主要是加精、删帖、置顶等相关工作但随着大潮涌动,注册人数的指数性增长,原本的工种已经无法承担更为精细的工作内容,这时候独立的运营工种随着出现。

那个阶段少数企业已经开始招聘可以承担相应工作的运营人员,极少部分企业招聘的岗位名称是运营专员,而一部分企业并没有意识到运营的作用,因此只能笼统的称之为“客服”。

四、2001-2005 流量为王的时代与“运营”的出现

互联网用户体量:2200万-103.亿

互联网代表作品:百度、番茄花园、淘宝、网游

代表性运营工种:SEO/SEM 流量分发 QQ群管理 电商运营

在这一阶段我们这个时代的人都是亲身经历者,因为我们都是社会洪流中的一条鱼,都在努力的吸取着这个时代给予我们的养分,没有例外。

2001年盛大推出传奇、网易也推出了大话西游,网游(端游)开启了一段长达五年的火爆时期,传奇的成功一时风头无两,在那个年代任何一个地方的网吧进去60%的网民都会选择传奇这款游戏,一直要到后面的《魔兽世界》出现,才超越了当年《传奇》的盛况。

随着网游的兴起,点卡以及游戏装备以及游戏体验满意度、游戏出现盗号情况的解决、游戏的升级改良、用户的心声到底是?游戏的生命力如何维系?这些都必须有专人完成,专业的游戏运营、内容运营、用户运营随之产生。

与此同时电商飞速发展,1999年阿里巴巴成立、当当网开创、2000年雷军创办“卓越网”并上线开始运营、2003年6月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网上线并在当年年底推出了第三方支付工具“支付宝”当年即达成了3400元的成交金额。

这个时代是电商领域百家争鸣的时代,所有的电商平台背后是一个个的店家以及千万级别的购买者。那如何进行店铺陈列?商品宣传?是否要参加官方平台的活动缴纳相关的广告费?客户出现了问题怎么办?退换货怎么做?我们线上的竞品是?调查数据从何而来这些都需要专业的人来操盘,电商运营、活动运营应运而生。

在这个时期,越来越多的网站兴起,但那个年代上网首先打开的未必是百度或者360这样的集成类信息导航网页,而是五花八门的首页。在这场战役中百度无疑是最终获胜的巨人,当李彦宏打败众多对手逐渐发现全国60%的人打开网页的首页就是百度的时候,他就可以决定当用户搜索相关信息的时候谁可以出现在最前页。

而当众多的商人蜂拥而至希望在网上找到更多目标客户的时候他们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的问题,你必须支付相应的广告费才能出现在百度的首页并且价格不菲,这时候他们有两个选择第一支付给百度公司,第二支付给一些为数众多的SEO优化推广平台公司才能达成既定商业目的。

而如何进行信息筛选、创造内容、传播内容、选择平台发布推广使得品牌曝光度增加或者可以直接促成销售这是一个需要专业人员从事的工种。对于众多触网企业来说渠道运营、商家运营、内容运营岗位的招聘势在必行。

总而言之这一阶段,因为社会的客观商业环境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之前的单一工作单位无法承担互联网时代大潮下要求的成长型企业必要的工作职能,因此只能专人专岗,这一时期对于运营岗位的要求就是博学且专。

博学指的是运营既要懂数据又要会编辑还要会活动策划同时还要要求熟悉产品能够匹配客户需求,专指的是因为行业的不同工作专一的点不一样。

这样的一个多面手的岗位要求也是延续至今,只是随着时代发展进步,运营工作也更加细分但一个合格的运营如果只懂一部分的知识是很难进一步提升的。

五、2005-2009年 Web2.0时代的运营——“用户”崛起

互联网用户体量:1.03亿-3.84亿

代表作品:博客、WIKI、视频网站、论坛

代表性运营工种:网络推手、论坛营销、事件营销与传播

在2005年前后,随着技术的发展,网民的增加,一个概念开始在互联网圈子内火热起来,这就是WEB2.0、也就是说用户开始当家作主,人们在互联网上的发声越来越重要,由用户主导生产内容的互联网模式在这一时期开始萌发。

也可以说是自媒体的萌芽状态,用户可以获得越来越多的话语权,尽情释放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互联网这片广袤的天地。

商家也看到商机,从公司雇员主导内容模式转变为用户主导。代表性作品就是博客(微博前身)以及各类论坛(天涯)比如人人网就是这段时间崛起的,因为细分品类优势抓住了学生群体之间的依存关系以及时间自由、发声意愿快速占领市场,形成一定影响力。

与此同时,各类广告公关公司也抓住了这一时机进行事件传播,以极佳的创意以及互联网的海量群体用户优势进行低成本传播,比如“小月月事件”“贾君鹏事件”等均为此阶段的代表作。

一句话总结,从封闭到开放,运营的作用是搭建平台,引导用户发声,把控内容质量,进行多渠道转播,利用热点事件积累用户资源。

六、2009-2013年:微博时代与移动互联网下的大局

互联网用户体量:3.84亿—6.18亿

互联网代表作品:各类APP、微博、知乎、微信、团购

代表性运营工种:微博运营、社会化媒体营销、各类APP推广

2008年的下半年,随着苹果发布IPONE3G以及宣布开放APP Store,以及安卓操作系统的发布,人们开始意识到:移动互联网时代来了!

而2008年也是智能手机不断普及的那一年,虽然那一年市场上的手机更多的还是诺基亚、HTC、索尼爱立信、摩托罗拉,但人们的意识已经觉醒,不论工作还是生活、社交等一切都离不开手机。原有的格局和用户习惯都被打破和重构,人们的碎片时间将会被手机上的各种软件所剥夺,时代大势无可逆转,波澜壮阔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开启了。

这一阶段有三个代表性事件:

第一,PC时代逻辑的重演。

曾经在PC端出现的“流量时代”再一次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出现了,大量的应用商店先后发展起来,成为移动端的流量入口,并依靠着流量分发这样的生意赚的盆满钵满。同样的逻辑至今还未落幕,比如三国志战略版就是曾经的PC端的日本光荣公司的三国志,时至今日搬到手游上依旧可以吸粉无数。王者荣耀的这样的经典的即时对战游戏为何如此受人欢迎,如果你看过06-10时代的网吧(那时候还没有网咖)几乎都是清一色的澄海3C你就不会那么惊讶了。

而推广各类APP、精细化运营各类APP就是这一阶段APP运营人员最重要的工作之一,虽然后期拆分为更为专业的产品运营、社群运营、平台运营、活动运营等等,这些的前提都是APP的多元和活跃。

第二,前无古人的微博。

微博可谓这个时代最为成功的产品,从运营的角度来说微博产品有三个优势,其一是前期博客时代积累的海量用户;其二是高度聚焦,名人效应,社会热点时间第一时间在微博阵地发酵;其三是管理优势,言论自由,完全是用户主导,并且可以带来大量的商业机会,也是普通人发声的最佳渠道。

姚晨当时一个二线明星凭借着玩微博,竟然在短短的三年内积累了超过1000万的粉丝,这个体量以及超过了大部分的纸媒以及地方电视台。

第三,百度推广。

这一阶段的百度推广经历了之前无序扩张,各自为政转为由百度主导各专业广告公关品牌公司跟进的“有序”管理时代并沿用至今。

现在我们打开百度搜索关键词也是竞价排名主导的结果,但这一阶段的推广已经从硬文转变为软文,百度推广内容运营的主要工作就是从消费者的角度甚至从竞争对手的角度写各类文案,通过各类渠道发布最终通过百度的识别抓取(也可能是付费)排名靠前或在相关搜索页出现,从而创造更多利润价值。

这一阶段对于运营提出了综合性以及专业性的要求,一个优秀的运营需要纵观全局进行渠道选择同时通过专业技术使所负责的项目获取更多的流量,保持热度。

七、2013年至今 连接一切的互联网运营

互联网体量:6.18亿——9.1亿

互联网代表作品:微信、各类O2O产品、滴滴、今日头条、抖音、各类自媒体

代表性运营工种:新媒体运营、社群运营、微博运营、社会化媒体营销

进入2013年后,整个互联网世界的用户增速开始放缓,当“绝对用户数量“的增长空间已经不那么明显,就必然在原有的基础上做的更加精细,抢占用户使用触碰频次更高的场景,这是永恒不变的规律。

这一时期开始出现互联网+的说法,互联网可以连接一切事物。

运营升级:

运营和产品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越来越需要精密的计算和规划过的策略,比如今日头条的崛起就是因为算法的升级,推荐其喜好的内容,不断的思考用户喜欢什么,如何才能抓住用户的心,并且通过科技力量实现这就是运营要做的事情。再比如滴滴的发展和成长,不断变化策略,用户下载使用红包,聘用兼职拦车询问是否使用滴滴等都是发展过程中用户的获取和维系运营涉及的点。

微信的全面崛起:

2016年下半年微信宣布用户日用户已经达到5.7亿,至今已经达到10亿,这都是一个足以甩开任何互联网产品十万八千里的数字。(其中包括了支付宝和抖音,因为至今还有很多无线城市以及农村地区的用户不使用支付宝,但大部分都在使用微信)

而我们的生活也被微信彻底改变,比如朋友圈以及微信公众平台,笔者就是第一批使用微信公众平台的人(我的号还保有留言功能)相比于QQ空间的封闭式发声,微信公众号无疑具备更高的传播力量以及影响力。

而朋友圈的崛起间接的诞生了一个行业——微商。甚至后期的好省、花生日记等APP也是在微商的发展基础上应运而生的,当然也包括了各类的端游和手游,都是因为微信这个巨大的流量入口,他们的发展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思想的解放:

过去一些事件可以通过渠道进行封锁,比如笔者高中时期知悉的某学校老师和学生恋爱并且私奔这样的消息报纸进行了报道但第二天怀着“兴奋”心情的同学前往报摊购买报纸时发现这一页已经全部被人为抽走,但在连接一切的互联网时代是不可能做到的。社会热点事件会通过无数个角落的发声汇聚成舆论洪流,这一切的背后是思想的解放以及认知的更新。

无数的公司因为互联网的巨大虹吸效应而发展,但同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无数的公众人物、意见领袖、企业也因为互联网的可怕的一面而迅速陨落。

回溯互联网的20多年以及以上诸多变化,运营其实是一种需要通过较为多样的手段和技能来更好的实现用户获取、用户付费以及更好的实现已有用户的维系,两个目的的职能。

换句话说,运营要求的是能攻能守,但不同于单纯的业务工作以及后勤保障工作,真正的运营是一个操盘者。他需要系统的思维能力,通过认知、规划、整合资源、渠道布局、营销推广、反馈改良、用户维系等一系列专业技能提升企业的利润率,为结果负责。其中的细分点就是各个专业的运营工种,专而后博是运营的晋升之路。

本文由 @徐轩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