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IC灼识咨询合伙人冯彦娇:冷链投资趋于理性,长期要看消费者需求
source link: https://www.lanjinger.com/d/187819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CIC灼识咨询合伙人冯彦娇:冷链投资趋于理性,长期要看消费者需求

电商的发展使生鲜的电商渗透率逐渐提升,新冠肺炎疫情的突袭,更使社区团购和即时电商这两类电商新业态火遍大江南北,流量红利更是羡煞旁人。冷链物流在生鲜电商整条链路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全程冷链存储、中转、配送,确保食材新鲜安全。
中物联冷链委统计显示,2021年中国冷链市场总规模为4585亿元,同比增长19.66%。冷藏车市场保有量达到34.14万辆,同比增长19.1%。全国冷库总量达到1.96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6.1%。
但是随着社区团购热度逐渐退散、即时电商头部玩家谨慎扩张,冷链物流行业又会回到原点么?
7月12日,在上海报业集团|蓝鲸财经主办、CIC灼识咨询协办、中国信息协会智慧物流分会为指导单位的【蓝鲸·新财智】“创新-未来”之【生鲜冷链物流】沙龙直播峰会上,CIC灼识咨询合伙人冯彦娇分享冷链物流的“前世今生与未来”。
2007年以前,冷链物流处于萌芽期,资源匮乏,企业基本没有“冷链物流”概念。2008年,在北京奥运会的带动下,中国真正迎来冷链物流时代。在这之后,国家发改委出台首个冷链规划,央企、外资等各种类型企业纷纷在国内布局冷链,也包括京东、天猫等电商平台试水生鲜电商。
随着各种新业态的出现,生鲜冷链物流成为热点领域,规模现已突破4000亿。
冯彦娇表示,冷链物流投资将趋于理性,究其根本,冷链物流是重资产的商业模式,不具备互联网效应。消费者生活水平的变化决定对冷链基础设施的要求。与欧美国家相比,考虑到下沉市场较大,这部分消费者对冷链需求较低;且上游小农经济分散,标准的落实更难。
“冷链规模已经突破4000亿,保持双位数增长。中国冷链物流市场仍较为分散,但近年展现了较强的集中趋势;百强企业中,头部效应显著,腰尾部玩家数量众多,与头部玩家差距较为明显。与美国、日本相比,中国的冷链物流发展尚处于早期,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冯彦娇称。
发展空间也包括提升一些指标参数,比如在破损率方面,中国农产品破损率远高欧美国家;人均冷库容量、渗透率,远低于美国、日本。
冯彦娇建议,借鉴美国与日本经验,集约化程度高的农业形态有助于冷链物流的发展。随着国家鼓励适度的农业规模化经营,中国冷链物流的发展水平有望逐步提升。
同时,预制菜的需求飙升,也使得冷链物流有了更多的用武之地。预制菜因其便利性和口味的相对灵活性在近年呈快速增长,其以生鲜或冻品为主,对冷链物流有较大需求。
冯彦娇以广东省梅州市预制菜基础配套设施为例,截至2021年年底,梅州市落地6个冷链物流项目,总投资10亿元,冷库总量12万吨,“也就是意味着如果未来中国在很多产地,以上述预制菜这种方式来发展的话,在产业最前端做好冷链基础设施以及在整个链条里都配备冷库、冷藏车,这样的链路附加值会更高。可以推动当地的经济,以及加大冷链基础设施的布局。”
Recommend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