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李诞的方法论,每个广告人都应看一遍

 1 year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digitaling.com/articles/803571.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李诞的方法论,每个广告人都应看一遍

李诞

首发:陈无用

脱口秀在中国是一个新鲜行业,李诞见证了它的诞生和发展,在这几年里,他从编剧做起,前期策划,后期剪辑,现场执行,商务对接,嘉宾对稿,上台表演,剧场经营,各种谈判,线上线下,台前幕后,所有活儿都干过了。他把几年的工作心得都写进了《李诞脱口秀工作手册》。要不说广告人是万能的呢,李诞是奥美文案出身,他在书里坦言,现在的工作有一些其实还是广告公司的那套方法。书里有不少真诚心声和真知灼见,值得每个广告人看一遍。

工作的本质是交易,我们在用自己的时间和才能,通过一家公司,与市场交换金钱。

李诞开篇讲了点经济学,经济学家科斯有一个经典的“交易成本说”,认为企业存在的本质是降低交易成本。这也是“华与华”非常推崇的理论。

我们在公司上班,公司既不是你家,也不是资本家剥削剩余价值的场所。你通过公司的平台,出卖才华八斗,在市场换取碎银几两。公司降低了你的交易成本。你要觉得不爽,大可以直接去市场交易,比如做独立文案,如果能赚得比工资多,说明你与市场的交易成本比通过公司交易要低,也没必要坐班了。

同理,碰到大谈梦想情怀而不谈银子的老板,赶紧撤。公司就是一个交易场所,正经人在这里一般都只谈钱。

选择了这个行业,想要做得好,请尽早放弃分开工作和生活这种有害的想法,请尽早学会在工作中享受生活,在享受生活中工作的办法。当然不是说让你放弃生活,而是说,要意识到你的全部人生都理应要为你的创作提供养分,为它服务。

这才是真实的李诞,千万不要被他懒散松垮的风格蒙蔽,他一边说“人间不值得”,一边做综艺、上节目,还出书,比谁都卷。

现在很多人喜欢谈work-life balance,你身边也一定也有这种人,混迹职场多年,享受周末、热衷度假,一干活就牢骚满腹,一加班就怨声载道,要作品没作品,要想法没想法。并且怂恿年轻人不要卷,要注重自己的生活,努力就是为老板买法拉利。

如果你还年轻,要远离这样的人。

我认识的圈内的佼佼者,无一不是超级卷王。他们从入行第一天开始就非常卷。

有个文案,总监让他帮找找资料,他直接把资料梳理成排版精美的价值体系,可以直接拿去提报的那种。现在是公司合伙人了。

有个实习设计,完成工作后不下班,而找了很多大神的作品照着做,给自己“加餐”,入行两年就是总监了。

有人写方案写到凌晨,突然有了新想法,于是全部推翻重来。有人吃饭时想到一句SLOGAN,赶紧记在手机上。有人看展是为了摆拍,有人看展是为了学习。

以创作为生的人,永远平衡不了工作与生活——如果想在这个行当做出点儿成绩。真正的广告人无时无刻不在创作,文案发个朋友圈像在写段子,设计师拍个游客照也要考究构图。

身在职场,就像负重十公斤越野跑,大家已是满身大汗呼哧带喘了,跑不动了,总有那么些奇葩,嗷呜一声,给老子再加十公斤!又往前跑了。

李诞

越早丧失看剧的乐趣,越早发现观察剧的乐趣,越早成为一个合格‍的以创作为生的人。

看剧分解镜头,琢磨台词,对广告人来说是一个好习惯。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广告人看广告,当然要与普通人不一样。每次看到优秀的广告案例,把自己代入创作者,问几个为什么,品牌意图是什么?产品支撑点是什么?创意调性是什么?目标客户群是谁……你所熟知的知名广告人,大都喜欢“拆广告”,把广告“拆开”来看,相当于自己做了一次,是自我训练的好办法。

当你觉得电梯广告的明星喊叫很烦人的时候,作为专业广告人,有没有想过,它为什么要做成这个样子。换作是你,会怎么做?

不要写谐音梗、网络用语。所谓取法其上得其中,是对创作最基本的追求。

当你的标题开始用谐音了,当你的文案里出现YYDS、破防、巴比Q了……你一开始就落入了下乘,一出手就是举手投降了,一出手就是取法其下,无所得矣。

文案要学习顶尖的文字,当然是诗人的文字,李白、苏东坡、辛波斯卡、惠特曼等。文案要模仿优秀的文字,央视的纪录片,吴晓波写的商业财经,刘德科写的地产屋脊等。专业、严肃、郑重的腔调,才是文案的“少林正宗”。油腔滑调抖机灵的文字,只是奇技淫巧。

此谓“学习一流、模仿二流、成为三流”。如果学的都是三流,那只能不入流了。

看过一个刘国梁训练张继科的视频,刘国梁不停地快速发球,张继科接球。结束后,满头大汗的刘国梁扶着乒乓球台,有点结巴地说,“这个量,就够了。”最重要的提升写稿能力的办法:天天写。

九边在《向上生长》里聊过这个话题,怎么筛选优秀飞行员,就看他安全驾驶了一千个小时还是一万个小时。老手程序员半天就能写两千行代码、五遍以内运行通过,因为他已经写过了五十万行。一个跑者谈训练水平,就看今年跑了多少公里。量不够,没达到硬指标,就没法收放自如。

当你基础训练量不够时,学习再多方法论,都是白搭。奥美出身的诸多大神,叶明桂写了《如何把产品打造成有生命的品牌》、林桂枝写了《秒赞》、东东枪写了《文案的基本修养》,他们曾同在奥美,但每个人都有一套自己的创作体系,那都是身经百战总结出来的,你没有经历这些创作历程,把他们的书翻烂了也没什么用。

量上来了,再去看一些经典理论,你会有深得我心、融会贯通、豁然开朗之感。

职场的商业写作之外,每个人都应该有一个私人写作平台,微博、抖音、微信公众号都行,哪怕是朋友圈呢——当然,我说的不是“早安上海”、“你好七月”之类的文字。如果你每次写的东西都没有点赞或互动,又如何写出引发共鸣的商业广告呢。

即使成不了大V,写作也是最好的自我训练、总结提升的方式。

稍微了解一下艺术史就能发现,很多艺术家,都是干行活儿出身的。很多杰作,比如《夜巡》,本身就是行活儿。完全不丢人,甚至了不起。什么是干行活儿的呢?就是专业的。再一次,还是那句话,这是一份工作。

广告圈每年出街千万个案例,出圈的、惊艳的可能就那么一二十个,大部分公司还是以做行活儿为主——虽然很多公司声称“我们坚决不做行活儿”。

广告圈有点浮躁,大部分人是眼高手低的,我也有这样的毛病。看到同行的作品出街,第一反应是:就这?但如果自己来做,不一定做得比他更好。

比如处于广告圈鄙视链末端的地产广告,被很多人看不起,出的大多是行得不能再行的行活儿,其实地产广告公司里有很多老4A或创意热店出身的主创。还是那句话,喷行活儿的时候,不妨想想自己会做成什么样。

李诞提到张艺谋导演的2008北京奥运开幕式,当时也是被很多人嘲笑——不就是堆人么?如果你看了开幕式的纪录片,你会说张艺谋真了不起。

2008北京奥运开幕式的总导演,需要运筹帷幄的帅才,天马行空的想象,坚忍不拔的意志,勇于担责的决策,大国气象的审美,上达高层领导的汇报,下至技术人员的沟通,成千上万人的协调——还真只有张艺谋能干这伟大的“行活儿”。

李诞

创作不能靠雷劈,创作要自己没事就劈自己。大家都很懒,只能靠外部压力的话,那就没事多给自己找一些Deadline。Deadline永远是创作最好的朋友。

我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体验,反正我是这样的,每当临近Deadline,我的创作效率和出品品质会出奇的高。

我有时候和同事商量工作排期,问啥时能交稿,同事说一周吧,我说别一周了,就三天。反正不管留多少天,都是截稿最后一天才会出东西。

时间宽裕的时候,脑子里会有一个懒惰小人儿说,还早呢,来个头脑风暴吧,嘻嘻哈哈开了半天没结论的会。还是没想法,去楼下喝个咖啡,刷刷微博,玩一把王者,吃个明星的瓜,又是带薪摸鱼的一天呢。

Deadline迫在眉睫之时,脑子里会跳出来一个勤奋小人儿,一脚把懒惰小人儿踢飞,都特么啥时候了,还跟这划水呢!赶紧招呼智慧小人儿、素材小人儿等虾兵蟹将召开战前动员大会,必须背水一战了,不然全都死翘翘!

真诚是第一位的。脱口秀就是在演自己。就是通过表演,把你真实的价值观分享给观众。脱口秀演员拼到最后也是拼人格,抛开一切技巧文本,最终你吸引观众的,就是你藏都藏不住的人格。

我读到这里,对真诚有两个理解。

第一个是东东枪在《文案的基本修养》里提到的,做广告,真诚是个必备的能力,它并不是一种美德或品质,而是一种能力、勇气,是看清真相的能力,以及面对真相的勇气。

看清品牌推广真正的问题所在,直面“广告的作用没那么大”,坦然接受推广的失败,不刷数据、不造假,不过度包装。

第二个是创作的真诚,真诚胜过一切创作技巧,那些吸引人、打动人的广告,背后是创作者藏都藏不住的人格。写出“自律给我自由”的知名文案Marcus,本身就是一位跑者,每天严格训练,还跑马拉松。“自律给我自由”与其说是一句精神口号,不如说是作者价值观的投射。

不运动的人,当然也能写运动类广告,但伪装出来的激情,是无法打动受众的。

李诞

面对一个大脑,想要影响它,最好是从情绪进入,再去说服理性。

有人感慨,挣钱比吃屎还难。但让人花钱,可比挣钱更难。

很不幸,我们干的就是劝人花钱的事儿,人们对自己辛苦挣下的每一分钱,总是分外看重;对于想让他掏钱的广告,总是天然戒备。

网上的大V写恰饭软文,总是喜欢先讲一些品牌之外的事情,跟你聊聊35岁的中年困境,讲讲自己毕业找工作苦难经历,扯扯居家带娃的鸡毛蒜皮……等你进入情绪了,完全放松了戒备,突然话锋一转,温柔一刀,广告来了,不消费一下似乎对不起刚才的共情。

这段时间新东方的董宇辉大火,他在直播间聊童年、聊过往,聊文学、聊情怀,让人感觉你不是买的大米和玉米,而是“长白山皑皑的白雪”、“十月田间吹过的微风”,情绪都顶到这了,啥贵不贵的,买就行了。

工作是不能靠灵感的。专业人士追求的不是流星的高光,而是不管刮风下雨,都能有一点点收成。

Be fucking professional。

我们是专业的。所谓专业就是,不管今天天气如何,心情如何,状态如何,甲方有困惑了,品牌遇到难题了,营销要打仗了,截稿时间到了,我们都能给出合格的东西,让所有人都觉得“这人靠谱”。

对于靠灵感出活儿的人,我一向是敬而远之的。喝酒找灵感,唱K找灵感,瞎逛找灵感,找了一圈没找着,到了节点,开了天窗,面对同事的责问,两手一摊耸耸肩:没感觉啊,我也没办法。

这种人不叫有个性,而是不专业、不靠谱。

李诞

人生本来就是秀——这不是我想说什么狗屁金句,实在是做我们这行要理解的根本,我们做的一切秀,都是在还原人生而已。

我刚入行的时候,老板跟我说过一句话,广告是一场表演。

提案就是面向甲方的表演,得到甲方的认可,然后你的作品才有机会面向大众表演。

这里的表演并不是说惺惺作态,而是还原你真实的想法,还原你的价值观,还原你塑造的品牌角色。

厉害的广告人不仅会写,提报还有自己的表演风格,有的逻辑缜密娓娓道来,有的谈笑自若举重若轻,有的拍桌子暴跳如雷,不接受这个创意我就死给你看。
我们看优秀的演员表演,明知他在演戏,然而还是不自觉地被感染、被打动。因为他演出了角色的喜怒哀乐,让我们忘了他在表演。

提案的表演,只有一个目的,让甲方觉得你真的是想解决品牌的问题。作品出街之后,你的表演就交给万千观众去评判了。

创作只能是独裁的。集思广益,但最终还是只能由负责的人决定。

开创作会可以各抒己见,要做提案了,要确定创作方向了,必须有一个暴君出来拍板,就像李云龙带兵打仗,都特么别吵吵了,我说这么干就这么干!在广告公司,谁职务高,谁就是那个暴君。关键时刻给大家吃定心丸,分配好工作任务,有序推进。

当广告公司的看法和甲方意见不一致时,谁付费听谁的。付费大过天。

嘲笑甲方“LOGO要大”,是广告人的政治正确。但这也说明这些广告人不懂商业、不懂传播,打着审美的幌子浪费甲方的预算。LOGO大更容易被识别,这种浅显正确的道理,还需要争论吗?奋战在营销一线的甲方可是明明白白的,因为他是付费实践过的。

要把一件事办妥,就要有把一个想法,扎进别人脑子里的决心。

把想法像标枪一样扎进别人的脑子里,说服别人接受你的想法,就是pitch,即所谓的推销,提案,汇报。pitch无处不在,对领导、对同事、对甲方,需要时时刻刻pitch。

广告公司经常说pitch,但创作人员通常擅长写或者画,并不擅长卖稿。卖就是沟通,沟通比创作更重要。

郭德纲谈过一个“艺术”的观点,挺有意思:“艺”说的是我的能耐,“术”是把这能耐卖出去。卖不出去的不叫艺术。

卖出去的创意才叫创意。“卖”本身就是创意的一部分。

不要给人拒绝的机会,给选择。

我经常去甲方开会提报,方案里如果只有一个选项,大部分时候会死得很难看。

给一个选项,甲方会下意识的拒绝,因为觉得会有更好的,你没有用心做。如果给到三个选项,最贵的,合适的,陪跑的,甲方就会陷入思考,选中一个的机率很大。

一个卖房子的中介如果问你,“这套房怎么样?”你可能会挑一堆毛病,太贵了,户型太差了,采光不行等等。

但如果问你,“A房B房、C房你更喜欢哪个?”你大概率会下意识地作出比较,给出选择。

有经验的中介永远不会选择第一种问法。

李诞

要像项目负责人一样思考。其实没有那么功利,不是说我要当项目的负责人,而是去那样思考。我哪怕只是为了写好当时的一条段子,我也得像这个节目的制片人一样思考。

我还是个小文案时,文案总监跟我说啥是策略,策略就是文案的全局观。

我们很多文案或设计同事都是接brief干活的,一项项很具体的任务,很少有同事会主动跳出任务思考,站在月球看地球。

品牌处于什么阶段,要去往哪里,这个阶段为什么要做这一波campaign,这波campaign为什么要请这个明星,为什么要投放这些媒体,为什么要在这个时间点投放。

即使你在所有环节里只负责一个单页的撰写,你也可以带着策略思路把所有的线想一遍,你自然知道单页要怎么写了,并且会超过所有人的期待。

我经常跟组里的同事说要有全局观,要像项目负责人一样思考,不然你永远得不到成长。

以上是我读《李诞脱口秀工作手册》的一些感悟,不管你是AE、文案还是设计,做广告的都可以读一读,必有所获。

作者公众号:陈无用(ID:wuyongzhiyong2022)
李诞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