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焦粮食安全,服务乡村振兴 ——中华财险全面推进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
source link: https://www.lanjinger.com/d/187721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聚焦粮食安全,服务乡村振兴 ——中华财险全面推进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
农为邦本,食为政首。中华联合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华财险”)自建司以来,始终以贯彻国家惠农强农政策为己任,在“三农”保险领域辛勤耕耘和服务36年,为建立健全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完善农村金融服务、健全农业风险补偿机制、保护粮食安全等方面都作出了积极努力和有益探索。目前农业保险总保费规模中国市场第二,全球第六。

农业保险助力粮食安全,中华财险敢为人先,成为我国探索推进政策性粮食保险的开拓者
粮食安全作为当今国际三大经济安全类型之一,是关系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2021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七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人均粮食产量966斤。预计未来十年,受益于农业政策的持续发力,我国粮食播种面积有望稳定在17.5亿亩以上,粮食自给率将提高到88%左右,预期实现谷物基本自给及确保口粮的绝对安全。但从粮食生产、进出口等方面分析,我国粮食生产也存在国际竞争力不足、部分产品过度依赖进口、自给率不足及资源消耗偏大等问题。同时,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地理环境和气象因素多变,粮食生产在露天作业下容易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作为支持我国“三农”发展的政策工具和财政转移支付手段,农业保险在帮助粮农灾后迅速恢复再生产、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和总体产量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主要装中国粮”要求的有效路径。同时,农业保险作为WTO绿箱政策允许的稳定农业生产和保障农民收入的支持手段,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农业风险管理体系和现代农村金融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和参与国际农业市场竞争等方面,发挥着社会稳定器、风险减震器的重要作用。
2007年,中央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支持发展农业保险,我国农业保险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中华财险主动承办了新疆、内蒙古、湖南等六省份的农业保险试点工作,成为全国首批经营财政补贴型农险业务的公司之一,并通过不断的实践试验、摸索总结,为我国农业保险业务规模的快速增长、覆盖面的不断扩大、服务水平的不断提升、各项制度的建立健全等方面做出积极贡献。自2007年参与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以来,中华财险粮食保险业务经营区域现已覆盖至新疆、湖南、内蒙古等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涉及品种包括小麦、玉米、水稻等30余种,十五年间累计为2.4亿户次粮农提供风险保障6443亿元,业务覆盖16.3亿亩粮田、现行保险产品达到500余个,保险责任覆盖气象灾害、意外事故、病虫草鼠害以及市场风险等,其中,2021年中华财险为我国粮食生产提供风险保障629亿元,是2007年同期风险保障水平的17.3倍。

(图为中华财险北京顺义支公司农险查勘员在麦收现场检查麦粒成色)
中华财险在农业保险保障供给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发挥的保险补偿作用也日益彰显,为稳定粮农收入、为助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其中,中华财险2015年河北玉米旱灾、2017年内蒙古小麦玉米特大旱灾入选了财产险行业年度“十大风险管理案例”。十五年来,中华财险累计支付粮食保险赔款202亿元,受益农户4100万户次。特别是近年来,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中华财险克服重重困难,大力推广农业保险手持移动端自助承保理赔功能,简化保险程序和环节,想方设法确保粮食保险承保理赔服务到位。2021年,中华财险共计为我国粮食产业支付赔款18.2亿元,比2007年同期增加赔款16.1亿元。随着保险杠杆撬动理赔金额逐步提升,也有效带动了广大粮农对风险保障需求和保险意识的不断提高,2021年中华财险粮食保险参保农户1243万人,农户参保意愿较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初期有了显著提升。理赔金额与参保农户数、承保粮田亩数的快速增长,推动保险杠杆的作用日趋增强,有效护航了我国粮食安全以及农业现代化发展。
政府引导推进农业保险转型升级,中华财险全力以赴,成为积极落实惠农政策的排头兵
政府引导和财政支持是高质量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的重要前提,得益于党中央、国务院近年来对粮食保险的高度重视和持续加码的政策支持力度,粮食保险在“扩面、增品、提标”多个维度均取得了显著成效。在粮食保险政策不断优化升级的过程中,中华财险始终坚守在落实国家惠农政策的第一线,以服务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为己任,为粮食作物生产提供全方位保障。
2007年,我国开始实行以中央财政保费补贴为核心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并将稻谷、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纳入中央财政保费补贴品种范畴,中央与省级财政补贴比例达到50%。在随后若干年发展中,主粮保险经历了多次政策加持,在政府引导下保障品种、保障金额、保障范围、补贴比例等都得到了有力推进。时至2021年6月,财政部、农业农村部、银保监会联合发布《关于扩大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实施范围的通知》,将三大主粮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试点扩大到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到2022年实现粮食主产省产粮大县全覆盖。在推广了数年“低保障、广覆盖”的物化成本保险后,我国粮食保险的发展脚步,正逐步迈入高保障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的大门。
在落实国家惠农政策过程中,中华财险始终不忘服务“三农”的初心使命,与国家粮食安全政策同频共振,先后在全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开展粮食保险,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受到了各级政府部门与广大粮农的好评和认可。2022年上半年,契合三大主粮保险扩面、提标的政策红利,中华财险在河北、河南、山东、内蒙古等11个粮食主产省开展了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与收入保险,业务覆盖近400个产粮大县、5400余万亩主粮耕地,为550万户次粮农累计提供了500亿元的农业风险保障。

(图为中华财险查勘员在受灾粮食作物产区的定损作业现场)
农业保险创新赋能发展成效初显,中华财险锐意进取,争做新形势下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引领者
从我国农业保险总体发展趋势看,无论是顶层设计层面的制度建设、政策支持,还是落地推广层面的农户参保意愿、公司服务能力,农业保险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下,已经逐步实现了从狭义向广义农业保险的转变,其风险保障功能和社会管理职能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与外延,为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了更为多元的农业风险管理方案。回顾过去,面向未来,中华财险始终将农业保险的创新作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围绕探索构建丰富的农业保险产品体系,中华财险充分结合广大粮农粮企日趋多样的风险保障需求,努力提升产品研发能力,不断向市场供给多样化、差异化的粮食保险产品,保障类型从农业保险开展初期的以保成本为主,逐步创新研发出粮食产量保险、收入保险、指数类保险(价格、天气)等。同时,保障对象也从农作物扩展到耕地,为提升耕地综合产出率,中华财险率先在湖南、内蒙古、广东等地区试点探索高标准农田建设保险,实现从建设到使用阶段全流程保障,涵盖质量缺陷责任、设施设备灾损、耕地地力保护等多个方面,是农业保险助力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创新举措,2022年上半年保障金额近3亿元。此外,中华财险还紧密关注国家粮食生产技术研究成果,于2021年首创推出海水稻种植保险,为新型粮田种植生产保驾护航;为积极响应战略性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助力农业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持续推动主粮种业保险发展,自2018年三大主粮制种保险纳入中央政策性农业保险补贴名录以来,中华财险累计为1.3万户次粮农耕种的67万亩制种粮田提供了近10亿元的农业风险保障。

(图为中华财险河南分公司无人机科技服务)
为持续提升优化精准承保理赔水平,不断提升粮食保险管理质效,着力解决以粮食保险为代表的种植险地块不清、面积不实等问题,中华财险顺应国家数字乡村战略和智慧农业发展的趋势,不断提升农业保险信息化、智能化、线上化和自主化水平。通过科技赋能,持续加大卫星遥感、无人机、移动勘察等技术应用,探索符合农业风险管理规律的精准承保理赔新模式,利用“空天地一体化”遥感地理信息应用,以“按图作业”推动种植险实务流程再造,代替粗略误差大的人工查勘手段,推动承保真实、理赔准确,回归保险保障本源。例如,2020年5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某农场发生小麦干旱灾害,局部区域旱情严重,中华财险在查勘定损中,充分应用高科技手段大幅提高了灾害定损效率,以卫星遥感测定受灾区域、受灾面积;以无人机和手持GPS设备核实受灾程度、作物样本、受灾区域位置等数据,校准卫星遥感数据,确定损失面积、损失程度,及时准确将保险赔款支付到受灾粮农的银行卡中。

(图为中华财险广东分公司“空天地一体化”现场)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金融业服务“三农”事业发展的边界也被逐步打通,行业间联动合作推进综合金融服务的趋势愈加明显。围绕构建全链条农业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全方位普惠金融服务体系,“农业保险+”服务模式的创新思路已经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和认同。其中,发展相对成熟的“农业保险+期货”模式,自2016年首次被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以来,已经被连续7年写入中央一号文件,从2016年的“稳步扩大”,经过“扩大”、“优化”,逐步发展为“发挥作用”、“优化完善”,“农业保险+期货”有机融合了农业保险风险保障与农产品期货价格发现及风险对冲的功能,通过探索建立农业风险共摊机制,在进一步保障粮农经济收入的同时,也平滑了保险公司的经营风险,在支农惠农及服务乡村振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21年,中华财险合计承办了17个粮食类“农业保险+期货”项目,保障类型全部为玉米价格或收入保险,累计为9.7万户次粮农种植的118万亩玉米提供了12亿元的农业风险保障。
为切实强化乡村振兴金融服务,2022年,中华财险积极配合农业农村部,联合组织开展了农业经营主体“信贷直通车”专项创新服务,探索打造“农业保险+信贷”模式,聚焦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生产环节,撬动更多金融资源高效率、低成本倾斜流入,全力支持农业生产经营,努力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2022年上半年,中华财险已协助为四川、内蒙古、山东等多个地区的农业经营主体获取融资增信4200万元。针对现代农业多样化、特色化的金融保险需求,中华财险将因地制宜探索试点涵盖粮食生产、加工、流通、仓储、销售等环节的全流程风险保障服务,开发更多定制化、专属化的农业风险管理方案,助力提升乡村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
三十六载风雨兼程,中华财险不忘初心,秉承服务“三农”的历史使命,努力践行“服务至上,信守承诺,回报社会”的宗旨,为推进农业现代化以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等方面贡献了绵薄之力。继往开来,身处于伟大的时代,推进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是一项无尚崇高而又光荣的事业,中华财险责无旁贷!中华财险愿与社会各界携手共进,以更有力的举措,为深化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贡献“中华”智慧与力量。
Recommend
-
95
阿里巴巴脱贫基金启动仪式上阿里合伙人合影。阿里巴巴、蚂蚁金服和公益伙伴的晚安故事项目,把故事送到乡村孩子中间。视频地址:http://video.sina.com.cn/view/252273465.html12月1日,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在杭州宣布,阿里巴巴...
-
9
政企专家纵论“科技农服”与乡村振兴 来源:光明网2021-03-29 16:45 ...
-
2
唱响农行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最强音”唱响农行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最强音”发布时间: 09-3010:26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官方帐号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离不开金融的有力支持。作为服务“三农”的国家队、...
-
3
京东农资服务助力乡村振兴 三大能力构建农资新业态 国家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在2022年“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周”的工作任务中,指出要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营造打假...
-
7
聚焦乡村振兴前沿:《中国乡村振兴产业融合发展报告(2022)》 作者:麦乐迪 发布时间: 2022-09-19 13:17
-
2
聚焦乡村振兴领域,数字藏品服务平台“印迹乡村元宇宙”上线 作者:麦乐迪 发布时间: 2023-01-29 16:55
-
6
《2023一号文件聚焦乡村振兴 融360叶大清:用数字手段为乡村金融提质增效》 近日,融360召开了以“鸿兔开年 奋跃而上”为主题的2023开年大会暨2022年度表彰会,融360联...
-
5
聚焦粮食安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第十四届农业贸易政策国际会议在京举行 作者:麦乐迪 发布时间: 2023-09-04 18:10
-
4
聚焦粮食安全与未来农业,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在京举行 作者:麦乐迪 发布时间: 2023-11-03 15:55
-
3
助力乡村振兴和高质量发展,创维光伏这样做--丁科技网 助力乡村振兴和高质量发展,创维光...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