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跻身千亿俱乐部,阿里云未来如何突破?

 1 year ago
source link: http://www.dingkeji.com/post/sj/148612.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跻身千亿俱乐部,阿里云未来如何突破?

data.png2022-07-14 10:57:58      source.png中国电子报、电子信息产业网 宋婧     

在阿里云宣布跨越千亿云营收大关后,许多业内人士都在默默关注这家云计算大厂的下一步走向,7月13日举行的2022阿里云合作伙伴大会向外界透露出了一些重要信号。

重构合作阵型,内外部循环双轮驱动

会上,阿里云智能全球销售总裁蔡英华强调,坚持伙伴优先是阿里云对合作伙伴的核心态度,没有之一。阿里云要恪守边界,与伙伴形成分工明确的合作模式、货真价实的权益体系和长期稳定的发展政策。

从合作阵型来看,早期阿里云与生态伙伴的合作模式以公共云分销模式为主。随着云计算市场的不断深入,与伙伴的合作方式也变得更多元。阿里云根据合作模式和专长定位将合作伙伴划分为五类:分销伙伴、集成伙伴、咨询伙伴、解决方案ISV伙伴、产品ISV伙伴,并为其制定了量身定制的合作计划,来践行“坚持伙伴优先”。

蔡英华特别提到了与解决方案ISV伙伴的分工合作。他表示,阿里云不是什么都自己做,继续聚焦核心技术和通用型平台能力,行业知识和上层应用能力更多由伙伴去补齐,以推动解决方案的集成化、场景化、规模化。

本质上来看,这也是阿里云对自身云业务的新一轮梳理与细分,它对云计算场景和业务的纵深布局将更具针对性,有助于其进一步把“飘在空中”的“云”落到实处。未来,像解决方案ISV这种拥有更大利润空间与合作空间的细分云业务类型或将受到更多关注。

“这五类伙伴之间不是相互割裂的,我们的合作伙伴身上的能力标签其实都会有一个、有两个甚至三个。当它的能力标签越多的时候,未来发展中抗风险的能力就越强,能够转型的成本就越低。”蔡英华说道,“我们针对这五类合作伙伴与阿里云在客户的数字化转型中形成合力,来打造一个全流程的服务体系。阿里云会从商机共享、产品集成、解决方案共创以及交付服务进行全面的对接。”

基于此,阿里云内部业务体系将与外部的生态系统形成双轮驱动,以齿轮咬合效应不断扩宽边界,驱动未来发展。记者从会上了解到,上一财年,阿里云伙伴带来的业务规模已达185亿,四年间增长超7倍。蔡英华指出,伙伴业务仍有巨大增长潜力,营收占比要进一步提升,今年有望超过三成。

与此同时,为实现合作共赢,阿里云根据各类伙伴的专长与合作模式,为其量身定制一揽子权益体系,并宣布将保持长期稳定的发展策略。蔡英华表示,业务规模的提升只是一方面,阿里云将与伙伴共享商机,特别是加大头部客户资源的共享。

三大技术演进方向:芯片、操作系统、云原生

技术引领依然是阿里云的核心理念。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阿里云智能基础产品事业部总经理蒋江伟指出,基于新一代云计算体系架构,阿里云有三个新的技术演进方向,即芯片、操作系统、云原生。

芯片方面,在上个月的阿里云峰会上重磅发布的云基础设施处理器(CIPU)在为阿里云的芯片布局中落下了关键一子。CIPU向下对数据中心的计算、存储、网络资源快速云化并进行硬件加速,向上接入飞天云操作系统,管控阿里云全球上百万台服务器。业内专家认为,CIPU的登场将彻底颠覆传统以中央处理器(CPU)为核心的计算架构,成为定义下一代云的关键。

“阿里云过去一直坚持在‘一云多芯’这条路线上持续的进行耕耘,希望通过‘一云多芯’,支持国产化的芯片,包括去年发布了倚天710芯片,当然我们支持更多的芯片,甚至支持友商的芯片。芯片的竞争力最终代表云计算的核心竞争力。”蒋江伟如是说道。

阿里云的另一个重要的技术演进方向是操作系统。早在2020年,阿里云就和统信等14家企业成立了开源、中立的龙蜥操作系统社区。据蒋江伟透露,截止目前该社区已有17家理事单位和200多家合作伙伴,龙蜥操作系统装机量已达到130万。据悉,龙蜥操作系统在阿里巴巴内部打磨了十多年,有效支撑了历年天猫双11,性能和稳定性都经受住了严苛的考验。

蔡英华在此次大会上再度强调:“今年阿里云的核心战略是Back To Basic,它的核心的意思就是回归到云计算的本质,专注核心技术的突破来构建全球领先的云计算的核心能力。”而将芯片、操作系统等纳入未来核心的技术演进方向,也再次凸显了阿里云回归本质、夯实底层技术底座的决心与毅力。

第三个方向是云原生。阿里云是国内最早拥抱云原生的云计算公司之一。“我们已经从硬件软件到整个架构全面实现了云原生,拥有国内最全的云原生的开源软件和社区,也拥有丰富的云原生相关的产品。”蒋江伟表示,“我们希望更多的软件厂商能够基于阿里云拥抱云原生技术,更好地服务我们的客户。”

基于这些重点技术演进方向,蒋江伟还在会上介绍了阿里云自研的一些比较有特色的产品,包括计算巢、云盒+无影、Landing Zone(上云登陆区)、混合云、PolarDB数据库、大数据计算服务Maxcompute,实时数仓HOLOGRES,以及开源大数据平台EMR等,并分享了相关应用案例。

在蒋江伟看来,云计算与传统IT的不同之处在于,它给客户带来了普惠的技术和更高效率的资源获取能力,同时,规模化的运营模式让它可以通过大数据的方式预测故障,将各种硬件故障的概率大幅降低。“客户选择阿里云是因为我们云上产品比较丰富,而且这些产品都是经过验证、经过选择的。阿里云坚持被集成的战略就是希望跟更多的伙伴一起服务阿里云上的客户。”

云钉一体,提升PaaS能力

阿里云的云钉一体战略被再次强调。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钉钉总裁叶军在会上正式发布钉钉“S100战略生态伙伴计划”。他表示:“我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钉钉应该是一个底层的PaaS(平台即服务),是一个底座,我们不是一个SaaS(软件即服务),我们要跟我们的伙伴在一起,组装出各个行业的解决方案,各个行业化的产品,从而让伙伴的研发变得更轻松一点。”

叶军透露,以前,很多企业的数字化转型的主要难题是“三缺三不”,企业搞数字化缺人才、缺资金、缺经验;不愿搞、不敢搞、不能搞。现在,很多企业家反馈,企业数字化需求很多,大家都很想去做数字化转型,但“变一变”“改一改”的开发成本比较高,“有了云以后,我们发现技术成本急剧降低了”。

相较于其他云,阿里云的最大价值在于,它拥有一套完整的、自研的云体系架构。叶军强调:“云钉一体提供了PaaS能力底座。有了云,我们神龙计算盘古存储、洛神网络、云安全、云原生应用这些基础能力得到保障。云也有很强的PaaS,像AI、IOT、大数据计算等等,已经有一套非常好的PaaS了。今天,钉钉补全了云的另外一层PaaS,就是协同类的PaaS,我们内部经常讲,这应该是一个业务性的中台。”

据了解,钉钉在版本升级后,将低代码开发能力补充了进来,定位从过去基于IM的协同办公平台,升级为企业级协同办公平台和企业级应用开发平台。

“我们把这些PaaS能力组装成了三个版本,即专业版、专属版和专有版,希望通过这三个版本的能力,和合作伙伴一起在钉钉的PaaS底座上开发出越来越多的行业解决方案。”叶军表示。

据悉,钉钉上面已有1000多家开发SaaS的软件公司,618期间,有公司单月收入超过1000万元。目前,每天有1亿用户登录钉钉,其中2000人规模以上的中大型用户占比1/3,还有70%是中小企业。

文章详情:跻身千亿俱乐部,阿里云未来如何突破?

钉科技(微信号:dingkeji2015),专注TMT领域创新研究报道,第一批今日头条“百群计划”签约媒体和入驻头条号创作空间的科技新媒体,荣获腾讯2015年度最佳新锐自媒体,2016年腾讯企鹅号年度新媒体,2017年UC量子计划获奖新媒体,被中国科技信息评为“影响中国科技行业自媒体50人”,是2015-2016连续两年工信部手机与应用创新大赛专家评审媒体。商务合作请发邮件:[email protected]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文字版权归钉科技所有,转载务必注明作者和出处;本站转载的文章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钉科技立场,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邮箱:[email protected]

钉科技技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