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浩瀚深度发明专利数向后看齐 劳务供应商三项管理体系认证证书遭撤销

 1 year ago
source link: http://www.mycaijing.com.cn/news/2022/07/12/469844.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浩瀚深度发明专利数向后看齐 劳务供应商三项管理体系认证证书遭撤销

来源:金证研 浏览:481 2022-07-12 09:55:03
来源:《金证研》北方资本中心 亚一/作者 惜海/风控万物互联时代正在到来,通信信息网络流量爆发式增长,实现流量的可管可控、最大化网络价值成为电信运营商关注的焦点。北京浩瀚深度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浩瀚深度”)或顺势而为,铆足力量冲击科创板。观其背后,2018-2021年,浩瀚深度净利润增速,呈“陡坡式...

来源:《金证研》北方资本中心 亚一/作者 惜海/风控

万物互联时代正在到来,通信信息网络流量爆发式增长,实现流量的可管可控、最大化网络价值成为电信运营商关注的焦点。北京浩瀚深度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浩瀚深度”)或顺势而为,铆足力量冲击科创板。

观其背后,2018-2021年,浩瀚深度净利润增速,呈“陡坡式”下滑。且2021年,浩瀚深度七成子公司均陷入亏损。不仅研发人员占比、发明专利数量在同行中并不具备优势,其截至查询日2022年7月2日申请的专利中,超三成专利申请被驳回。而且,浩瀚深度一家劳务供应商在合作期间,社保缴纳人数现零人异象,且该供应商在2020年获得的三项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均被撤销,令人唏嘘。

一、净利润“陡坡式”下滑七成子公司亏损,客户集中度畸高于同行均值

一分春华,一分秋实。2018-2021年,浩瀚深度的净利润增速下滑超200个百分点。且2021年,浩瀚深度七成子公司陷入亏损状态。

1.1 相较于2018年,2021年净利润增速下滑超200个百分点

据浩瀚深度签署日为2022年5月16日的招股说明书注册稿(以下简称“招股书”),2019-2021年,浩瀚深度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55亿元、3.67亿元、4.1亿元,净利润分别为3,597.83万元、5,336.22万元、5,805万元。

据浩瀚深度签署日为2021年12月15日的招股说明书申报稿(以下简称“2021年版招股书”),2018年,浩瀚深度的营业收入为30,114.88万元,净利润为1,535.59万元。

据浩瀚深度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以下简称“新三板”)公布的2017-2018年年报,2016-2017年,浩瀚深度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24亿元、2.71亿元,净利润分别为-3,962.71万元、456.47万元。

根据《金证研》北方资本中心研究,2017-2021年,浩瀚深度的营业收入增速分别为20.97%、11.04%、18.03%、3.2%、11.71%,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11.52%、236.4%、134.3%、48.32%、8.78%。

可见,2018-2021年,浩瀚深度的净利润增速从236.4%下滑至8.78%。

另外,2021年,浩瀚深度的三家子公司均陷入亏损。

1.2 四家子公司中一家未实际经营,其余三家子公司均处亏损状态

据招股书,截至招股书签署日2022年5月16日,浩瀚深度共有四家子公司,分别为合肥浩瀚深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合肥浩瀚”)、浩瀚深度(上海)智能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浩瀚”)、北京云轨智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轨智联”)、北京浩瀚深度安全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浩瀚安全”)。

2019年,浩瀚深度的合并范围仅包括合肥浩瀚。2020-2021年,浩瀚深度的合并范围包括上述四家子公司,且该合并范围未发生变更。

然而,2021年,浩瀚深度三家子公司陷入亏损。

据招股书,截至2021年年末,浩瀚安全尚未实际经营。此外,2021年,浩瀚深度子公司合肥浩瀚、上海浩瀚、云轨智联的经审计的净利润分别为-128.15万元、-466.43万元、-82.9万元。

根据《金证研》北方资本中心研究,2021年,浩瀚深度亏损子公司数量,占其子公司总数的75%。

即是说,2021年,除一家未实际经营的子公司外,浩瀚深度的其余三家子公司均陷入亏损。

而且,报告期内,浩瀚深度的毛利率变动趋势与同行存在差异。

1.3 主要产品智能采集管理系统,其毛利率变动趋势异于同行

据招股书,2019-2021年,浩瀚深度的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3.55亿元、3.67亿元、4.1亿元,占浩瀚深度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9.89%、99.95%、100%。

2019-2021年,浩瀚深度网络智能化解决方案产品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71亿元、2.53亿元、2.81亿元,占当期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76.35%、68.94%、68.53%。同期,浩瀚深度信息安全防护解决方案产品的营业收入分别为6,821.71万元、9,057.09万元、9,894.08万元,占当期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9.21%、24.7%、24.15%。

2019-2021年,浩瀚深度主营业务收入主要由网络智能化及信息安全防护解决方案两类产品构成,且报告期内,该两类产品合计收入占比分别为95.56%、93.64%、92.68%。

此外,浩瀚深度的主要产品网络智能化解决方案包括智能采集管理系统、智能化应用系统及技术服务,产品信息安全防护解决方案包括互联网信息安全管理系统、异常流量监测防护系统。

简言之,网络智能化解决方案及信息安全防护解决方案是浩瀚深度的主要产品。其中,网络智能化解决方案又包括智能采集管理系统、智能化应用系统。

据招股书,根据主营业务、产品及应用领域、下游客户相似性的标准,浩瀚深度选取了四川天邑康和通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邑股份”)、福建星网锐捷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星网锐捷”)、恒为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为科技”)、深圳市中新赛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新赛克”)作为其智能采集管理系统的可比公司。

另外,浩瀚深度选取了杭州迪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迪普科技”)作为其智能化应用系统的可比公司。同时,浩瀚深度选取了北京东方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方通”)、任子行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任子行”)作为其信息安全防护解决方案的可比公司。

据招股书,2019-2021年,浩瀚深度智能采集管理系统的可比公司天邑股份、星网锐捷、恒为科技、中新赛克的毛利率均值分别为50.51%、47.39%、44.21%。同期,浩瀚深度智能采集管理系统的毛利率分别为23.91%、29.91%、32.09%。

根据《金证研》北方资本中心研究,2019-2021年,浩瀚深度智能采集管理系统的毛利率,分别比同行可比公司毛利率均值低26.6个百分点、17.48个百分点、12.12个百分。

据招股书,在智能采集管理系统的毛利率方面,恒为科技、中新赛克两家可比公司毛利率水平相对较高,高于浩瀚深度以及星网锐捷、天邑股份两家可比公司,该情形主要由于恒为科技、中新赛克的下游客户及主要业务拓展方式与浩瀚深度及星网锐捷、天邑股份有所不同所导致。

另外,恒为科技下游客户以集成商为主,主要通过商业谈判确定产品价格,报告期内毛利率基本处于50%-65%区间范围内。中新赛克下游客户以政府市场为主,主要通过政府招标定价等方式确定产品价格,报告期内毛利率基本处于85%至90%区间范围内。

而浩瀚深度下游客户以运营商为主,主要通过运营商集采的招投标以及单一来源采购方式确定产品价格,报告期内毛利率基本处于20%至30%区间范围内,该情况与星网锐捷、天邑股份一致。

然而,剔除恒为科技、中新赛克后,浩瀚深度的智能采集管理系统毛利率变动趋势,仍异于其同行可比公司星网锐捷、天邑股份的毛利率均值的变动趋势。

据招股书,2019-2021年,浩瀚深度智能采集管理系统的同行可比公司星网锐捷的毛利率分别为29.93%、27.81%、22.17%,天邑股份的毛利率分别为18.58%、20%、20.05%。

根据《金证研》北方资本中心研究,2019-2021年,浩瀚深度的智能采集管理系统的同行可比公司星网锐捷、天邑股份的毛利率均值分别为24.26%、23.91%、21.11%。

可见,剔除恒为科技、中新赛克之后,2019-2021年,浩瀚深度的智能采集管理系统毛利率呈上升趋势,而浩瀚深度同行可比公司星网锐捷、天邑股份的毛利率均值呈下降趋势。

同时,浩瀚深度的客户集中度超九成。

1.4 2018-2021年客户集中度超九成,高于同行可比公司均值

据招股书,2019-2021年,浩瀚深度前五大客户的销售额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分别为99.16%、98.9%、97.92%。

据2021年版招股书,2018年,浩瀚深度前五大客户的销售额占其当期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为98.75%。

据天邑股份2018-2021年年报,2018-2021年,天邑股份前五大客户的合计销售金额分别为26.67亿元、20.61亿元、18.14亿元、22.5亿元,占当期销售总额的比例分别为96.1%、96.98%、94.94%、93.83%。

据星网锐捷2018-2021年年报,2018-2021年,星网锐捷前五大客户的合计销售金额分别为24.47亿元、23.04亿元、34.33亿元、40.21亿元,占当期销售总额的比例分别为26.8%、24.87%、33.31%、29.68%。

据恒为科技2018-2021年年报,2018-2021年,恒为科技前五大客户的合计销售金额分别为2.66亿元、1.91亿元、2.11亿元、3.79亿元,占恒为科技当期销售总额的比例分别为61.77%、44.11%、39.65%、55.87%。

据中新赛克2018-2021年年报,2018-2021年,中新赛克前五大客户的合计销售金额分别为2.77亿元、5.07亿元、5.53亿元、2.01亿元,占当期销售总额的比例分别为40.05%、56.1%、57.92%、28.97%。

据迪普科技签署日为2019年4月1日的招股说明书(以下简称“迪普科技招股书”),2018年,迪普科技前五大客户的合计销售金额为6.07亿元,占迪普科技当期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为86.28%。

据迪普科技2019-2021年年报,2019-2021年,迪普科技前五大客户的合计销售金额分别为5.55亿元、6.98亿元、9.28亿元,占迪普科技当期销售总额的比例分别为69.12%、78.42%、90.1%。

据东方通2018-2021年年报,2018-2021年,东方通前五大客户的合计销售金额分别为2.13亿元、2.3亿元、2.45亿元、2.81亿元,占当期销售总额的比例分别为57.13%、46%、38.29%、32.59%。

据任子行2018-2021年年报,2018-2021年,任子行前五大客户的合计销售金额分别为1.92亿元、1.64亿元、1.83亿元、1.07亿元,占当期销售总额的比例分别为15.99%、16.48%、20.88%、15.31%。

根据《金证研》北方资本中心研究,2018-2021年,浩瀚深度的同行可比公司的客户集中度均值分别为54.87%、50.52%、51.92%、49.48%,分别比浩瀚深度的客户集中度低43.88个百分点、48.64个百分点、46.98个百分点、48.44个百分点。

简而言之,2018-2021年,浩瀚深度的净利润增速连续下滑,且2021年,浩瀚深度的七成子公司处于亏损状态。另外,2018-2021年,浩瀚深度的主要产品智能采集管理系统毛利率变动趋势异于同行。同期,浩瀚深度的客户集中度畸高于同行均值。

另外,浩瀚深度的发明专利数量处于行业“尾部”。

二、授权发明专利数量向后看齐,多项专利申请被驳回创新能力或遭拷问

公路崎岖开古道,林园宛转创新陂。优秀的产品,离不开科研创新。而浩瀚深度发明专利数量不及同行。且截至查询日2022年7月2日,浩瀚深度申请的专利中超三成被驳回。

2.1 截至2021年12月31日,研发人员占比低于同行平均水平

据招股书,截至2021年12月31日,浩瀚深度员工总人数为425人,其中,研发人员175人。浩瀚深度研发人员占员工总人数的比例为41.18%。

另外,浩瀚深度选取了星网锐捷、天邑股份、迪普科技、东方通、任子行、恒为科技及中新赛克作为其研发投入方面的同行可比企业。

据星网锐捷2021年年报,截至2021年12月31日,星网锐捷共有研发人员4,886人,占其员工人数的比例为46.23%。

据天邑股份2021年年报,截至2021年12月31日,天邑股份共有研发人员462人,占其员工人数的比例为17.71%。

据迪普科技2021年年报,截至2021年12月31日,迪普科技共有研发人员516人,占其员工人数的比例为38.03%。

据东方通2021年年报,截至2021年12月31日,东方通共有研发人员1,005人,占其员工人数的比例为71.18%。

据任子行2021年年报,截至2021年12月31日,任子行共有研发人员892人,占其员工人数的比例为67.12%。

据恒为科技2021年年报,截至2021年12月31日,恒为科技共有研发人员317人,占其员工人数的比例为57.12%。

据中新赛克2021年年报,截至2021年12月31日,中新赛克共有研发人员770人,占其员工人数的比例为58.73%。

根据《金证研》北方资本中心研究,截至2021年12月31日,浩瀚深度同行可比企业的研发人员占比均值为50.18%,高于浩瀚深度的研发人员占比超九个百分点。

2.2 截至2021年末拥有23项发明专利,在同行中并不具备优势

据招股书,截至2021年12月31日,浩瀚深度共拥有38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23项,实用新型专利10项,外观设计专利5项。

据国家知识产权局数据,截至2021年12月31日,星网锐捷母公司共拥有发明专利78项。

据天邑股份2021年年报,截至2021年12月31日,天邑股份共获得授权专利229项。其中,发明专利89项。

据迪普科技2021年年报,截至2021年12月31日,迪普科技及其子公司已获得授权专利90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790项。

据东方通2021年年报,截至2021年12月31日,东方通及其子公司共获得发明专利87项。

据任子行2021年年报,截至2021年12月31日,任子行共获得授权专利94项。其中,发明专利81项。

据恒为科技2021年年报,截至2021年12月31日,恒为科技共拥有专利16项。其中,发明专利8项。

据国家知识产权局,截至2021年12月31日,中新赛克母公司无授权专利。且截至查询日2022年7月2日,中新赛克母公司无专利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中新赛克存在以子公司为经营主体的情况。

据中新赛克2021年年报,截至2021年12月31日,中新赛克共拥有6家全资子公司,分别为南京中新赛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赛克科技”)、南京中新赛克软件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赛克软件”)、杭州赛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赛客网络”)、中新赛克(香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赛客香港”)南京锦添商业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锦添商业”)、南京飞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飞通网络”)。其中,赛克科技系中新赛克的主要经营主体。

据国家知识产权局,截至2021年12月31日,赛克科技共拥有发明专利35项。

据国家知识产权局,截至2021年12月31日,赛克软件、锦添商业及飞通网络无发明专利。而截至2021年12月31日,赛客网络共拥有1项发明专利。

根据《金证研》北方资本中心研究,截至2021年12月31日,中新赛克及其子公司共拥有发明专利36项。

不难看出,除恒为科技外,浩瀚深度的授权发明专利数量落后于其他同行

另外,浩瀚深度超三成专利被驳回。

2.3 截至查询日共申请专利94项,其中30项被驳回

据国家知识产权局,截至查询日2022年7月2日,浩瀚深度共申请了94项专利。

其中,截至查询日2022年7月2日,浩瀚深度有30项专利被驳回。

据国家知识产权局,截至查询日2022年7月2日,一项名为“一种服务器优化页面渲染的方法及web cache服务器”的发明专利,申请号为2014104590366,申请人为浩瀚深度,申请时间为2014年9月10日,2018-2021年。该发明专利涉及互联网技术领域,其提供了一种服务器优化页面渲染的方法及web cache服务器。

2017年7月7日,该专利在审查过程中,该专利权利要求1-7被认为不具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的创造性。并且,该专利申请中没有可以被授予专利权的实质性内容。

一项名为“PCB和隔离PCB中高噪声电源的方法”的发明专利,申请号为2015108748180,申请人为浩瀚深度,申请时间为2015年12月2日,该专利的案件状态为驳回失效。该发明专利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PCB和隔离PCB中高噪声电源的方法。

2018年2月13日,在审查过程中,该专利的权利要求1-6被认为不具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的创造性。并且,该专利申请中没有可以被授予专利权的实质性内容。

一项名为“基于FPGA的端口镜像报文传输方法及系统”的发明专利,申请号为2017101680133,申请人为浩瀚深度,申请时间为2017年3月21日,该专利的案件状态为驳回失效。该发明专利涉及通信报文传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FPGA的端口镜像报文传输方法及系统。

2019年11月11日,在审查过程中,该专利的权利要求1-4被认为不具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的创造性。并且,该专利申请中没有可以被授予专利权的实质性内容。

一项名为“一种电信海量数据的关联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的发明专利,申请号为2021103311587,申请人为浩瀚深度,申请时间为2021年3月29日,该专利的案件状态为驳回失效。该发明专利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信海量数据的关联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2021年6月1日,在审查过程中,该专利的权利要求1-8被认为不具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的创造性。并且,该专利申请中没有可以被授予专利权的实质性内容。

不仅如此,浩瀚深度还存在多项专利申请被驳回。

据国家知识产权局,截至查询日2022年7月2日,浩瀚深度还有“一种大规模数据共享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CAM空间处理方法及系统”、“基于DPI的业务识别方法及系统”等26项专利申请均处于驳回失效状态。

根据《金证研》北方资本中心研究,截至查询日2022年7月2日,浩瀚深度有30项专利申请处于驳回失效状态,该专利数量占浩瀚深度的专利申请总数的比例为31.91%。

不难发现,截至2021年年末,浩瀚深度取得的发明专利数量“向后看齐”,且研发人员占比低于同行均值。此外,截至查询日2022年7月2日,浩瀚深度共申请专利94项,而其中超三成专利均处于驳回失效状态,令人唏嘘。

值得注意的是,浩瀚深度供应商遴选机制或存“漏洞”。

三、劳务供应商合作期间现零人异象,三项管理体系认证证书被撤销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是企业产品质量得到认可的标志之一。然而,报告期内,浩瀚深度的一位前五大劳务供应商,其一项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被撤销。

3.1 2019-2021年,与前五大劳务供应商华捷集成累计交易逾800万元

据浩瀚深度签署日为2022年3月30日《关于北京浩瀚深度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申请文件首轮审核问询函的回复》(以下简称“一轮问询回复”),报告期内,即2019-2021年,因主要客户相关项目集中于各年下半年开展项目收尾及验收工作。而浩瀚深度承接运营商的多个省会及地市项目,其机房遍布区域较广且较为分散,在项目交付实施过程中,由于客户对项目工期等时效性要求较高,需要专人专区负责施工及管理。

考虑到以上因素和人力成本,除了自身业务人员外,浩瀚深度通过外采劳务的方式来协助完成部分项目的现场交付工作。另外,为满足客户特定技术及服务需要,浩瀚深度在市场上选择技术成熟且价格合理的供应商以完成该类技术服务。

据一轮问询回复,2019-2021年,陕西华捷集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捷集成”)分别为浩瀚深度的第五大、第五大、第三大现场交付、技术服务劳务供应商。同期,浩瀚深度对华捷集成的采购金额分别为269.79万元、240万元、345.9万元,占浩瀚深度当期劳务采购总额的比例分别为8.17%、8.5%、7.17%。

根据《金证研》北方资本中心研究,2019-2021年,浩瀚深度向华捷集成采购技术服务及现场交付的合计金额为855.69万元。

3.2 合作期间,华捷集成2018-2020年社保缴纳人数均为0人

据市场监督管理局数据,华捷集成成立于2012年2月27日,法定代表人为金鑫楠,股东为金鑫楠、周长功。华捷集成的经营范围为通信产品的研发、设计、销售及技术服务,电子产品、计算机软硬件的研发、销售及技术服务,安全防范设备的安装与维护及工程劳务分包等。

据市场监督管理局数据,2018-2021年,华捷集成的社保缴纳人数分别为0人、0人、0人、7人。

据公开信息,截至查询日2022年7月2日,金鑫楠、周长功分别对华捷集成持股80%、20%。而金鑫楠名下无其他关联企业。

即是说,华捷集成或不存在社保代缴的情况。

不仅如此,作为工程现场交付及技术服务的劳务供应商,华捷集成的相关认证被撤销。

3.3 2022年,华捷集成的建设施工行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被撤销

据全国认证认可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截至查询日2022年7月2日,华捷集成的三项认证证书均处于撤销状态。

据全国认证认可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截至查询日2022年7月2日,华捷集成证书编号为556Q20070716187的建设施工行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颁证日期为2020年7月16日,初次获证日期为2020年7月16日,证书到期日为2023年7月15日,证书状态为撤销,撤销日期为2022年3月30日。该证书的认证覆盖的业务范围为通信工程施工总承包。

该建设施工行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的变更信息显示,2021年7月14日,华捷集成证书编号为556Q20070716187的建设施工行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状态由有效变更为暂停。2022年3月30日,该认证证书的状态由暂停变更撤销。

据全国认证认可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截至查询日2022年7月2日,华捷集成证书编号为556Q20070716187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颁证日期为2020年7月16日,初次获证日期为2020年7月16日,证书到期日为2023年7月15日,证书状态为撤销,撤销日期为2022年3月30日。该证书的认证覆盖的业务范围为通信工程施工总承包。

该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的变更信息显示,2021年7月14日,华捷集成证书编号为556Q20070716187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状态由有效变更为暂停。2022年3月30日,该认证证书的状态由暂停变更撤销。

据全国认证认可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截至查询日2022年7月2日,华捷集成证书编号为556E20070716187的环境管理体系认证,颁证日期为2020年7月16日,初次获证日期为2020年7月16日,证书到期日为2023年7月15日,证书状态为撤销,撤销日期为2022年3月30日。该证书的认证覆盖的业务范围为通信工程施工总承包及相关场所所涉及的环境管理活动。

该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的变更信息显示,2021年7月14日,华捷集成证书编号为556E20070716187的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状态由有效变更为暂停。2022年3月30日,该认证证书的状态由暂停变更撤销。

可见,浩瀚深度的供应商华捷集成2020年初次获得的三项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均被撤销。

值得一提的是,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被暂停或被撤销,原因包括质量管理体系不达标。

3.4 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处于暂停及撤销状态,原因包括管理体系不达标

据商务部公开信息,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是为促进国际贸易而发布的,是买卖双方对质量的一种认可。同时,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已经成为企业产品质量、工作质量的一种证明。

据《认证认可条例》第二条、第四十六条及第四十七条,本条例所称认证,是指由认证机构证明产品、服务、管理体系符合相关技术规范、相关技术规范的强制性要求或者标准的合格评定活动。取得认可的机构应当在取得认可的范围内使用认可证书和认可标志。取得认可的机构不当使用认可证书和认可标志的,认可机构应当暂停其使用直至撤销认可证书,并予公布。

认可机构应当对取得认可的机构和人员实施有效的跟踪监督,定期对取得认可的机构进行复评审,以验证其是否持续符合认可条件。取得认可的机构和人员不再符合认可条件的,认可机构应当撤销认可证书,并予公布。

据国家认监委2016年8月19日发布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规则》,认监会规定获证组织被暂停认证证书的情形中包括(1)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或严重不满足认证要求,包含对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效性要求的,(2)不承担、履行认证合同约定的责任和义务的,(3)被有关执法监管部门责令停业整顿的,(4)持有的与质量管理体系范围有关的行政许可证明、资质证书、强制性认证证书等过期失效,重新提交的申请已被受理但尚未换证的,(5)主动请求暂停的,(6)其他应当暂停认证证书的。

此外,认监委还规定了获证组织被撤销认证证书的情形包括(1)被注销或撤销法律地位证明文件的,(2)被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列入质量信用严重失信企业名单,(3)拒绝配合认证监管部门实施的监督检查,或者对有关事项的询问和调查提供了虚假材料或信息的,(4)拒绝接受国家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的,(5)出现重大的产品和服务等质量安全事故,经执法监管部门确认是获证组织违规造成的,(6)有其他严重违反法律法规行为的。(7)暂停认证证书的期限已满但导致暂停的问题未得到解决或纠正的,(8)没有运行质量管理体系或者已不具备运行条件的,(9)不按相关规定正确引用和宣传获得的认证信息,造成严重影响或后果,或者认证机构已要求其纠正但超过2个月仍未纠正的,(10)其他应当撤销认证证书的。

可见,2019-2021年,与浩瀚深度累计交易超八百万元的劳务供应商华捷集成,其2018-2020年的社保缴纳人数均为0人。并且,华捷集成于2020年获得一项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却在2021年被暂停、2022年被撤销,该情形对于华捷集成的业务开展影响几何?又是否影响与浩瀚深度的合作?

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上述问题对于浩瀚深度而言或系“冰山一角”,面对资本市场的重重考验,其能否长风破浪?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