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晓波与认养一头牛冲刺IPO的六年
source link: https://www.lieyunwang.com/archives/483505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本文来自合作媒体:红碗社(ID:hongwanshe2020),作者:Julie,猎云网经授权发布。
关于“养牛”的创业故事
纵观中国乳企的发展格局,10年前,互联网电商还未大规模兴起,以伊利、蒙牛为代表头部乳企,依托庞大的经销渠道几乎覆盖全国线下市场,而且产品以常温乳制品为主,在收入水平和市占率均处于领先地位;而在低温乳制品领域,以光明、新希望、三元等为代表的区域性乳企则重点经营地方市场。
伊利和蒙牛作为“中国双雄乳企”,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2021年,伊利实现营业总收入1105.95亿元,成为亚洲首个营收突破千亿的乳企;同年蒙牛总收入达到了881.415亿元,其中,低温业务销量逆势同比增长3.5%,连续17年保持市场额第一……
在强者恒强的乳品赛道,竟然也有“踢馆选手”,这个“勇士”,就是仅有6岁的认养一头牛。这个故事,还要从10年前徐晓波在小黑屋写下的“保证书”开始讲起。
业界普遍流传的故事是,2012年,徐晓波从中国香港携带8罐进口奶粉回内地,因不了解限购令,被海关问询了整整4个小时。最后奶粉没给儿子带回来,他自己反倒写了一篇长长的保证书——也正是这次的经历让徐晓波开始琢磨跨界,并在2014年创立了“认养一头牛”,提出了“买牛奶,不如认养一头牛”,徐晓波的“养牛故事”就此开始了。
2008年三鹿奶粉的三聚氰胺事件让人触目惊心,国人对国产奶粉的信心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徐晓波和亿万个普通父亲一样,希望通过可靠的渠道给自家小孩购买放心奶粉。徐晓波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感慨:作为一个父亲,如果连小孩喝奶的问题都不能解决,这对同作为企业家的他而言是一种悲哀,自此之后,他开始在全世界优质奶源地寻找解决方案。
2012年起,徐晓波访问了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以色列等7个国家的136个牧场,看到了国内外的差距,2014年回国后决定从自己种草场、养牛开始,改变这个现状。2014年,徐晓波斥资4.6亿元在河北故城建立第一个牧场——康宏牧场,配套种植6万亩草场,并从澳洲引进了6000头荷斯坦奶牛。
养了两年牛,徐晓波在2016年创立了“认养一头牛”品牌。认养一头牛于2016年12月22日众筹上线,30分钟就完成了10万的众筹目标;1小时,认筹率突破200%;到第20天众筹结束时,认筹率已达3300%。
截至目前,认养一头牛已在河北、 黑龙江等地相继建立了7座现代化奶牛牧场,其中5座为自有牧场,2座联合运营牧场,其中有6座已经通过了GAP一级认证,奶牛存栏数近65000头。
2020年10月,认养一头牛的山东生产基地完工并投产,自主生产逐渐成为公司的主要生产模式。2021年,随着自有生产基地产能释放,来自前五大外协厂商的加工费用减少到8193万元。
2020年双十一期间,认养一头牛一跃成为乳制品细分赛道TOP1,跻身亿元俱乐部。2021年“618”期间,据公开数据显示,认养一头牛天猫平台的乳品销售排名中仅位列伊利、蒙牛之后;也在去年,据中国证监会浙江证监局披露,认养一头牛已接受A股上市辅导,辅导时间为2021年9月至2022年4月。
7月5日,中国证监会官网信息显示,认养一头牛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A股IPO上市申请已获受理并正式预披露招股书,拟在上交所主板上市。招股说明书披露的数据显示,2019-2021年,认养一头牛实现营业收入分别约为8.65亿元、16.50亿元、25.6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72.27%;净利润分别约为1.05亿元、1.47亿元和1.40亿元。
毋庸置疑,与两大巨头相比,认养一头牛还是一个十分年轻品牌,有专业人士认为,认养一头牛能在短短几年时间内达到近30亿元营收体量,一方面是赶上了互联网电商的风口时期;另外,其核心团队的实力不容小觑。
认养一头牛到底如何在短短的6年时间跻身乳业前列,有着怎样的供应链布局和营销打法,又面临怎样的挑战?
重资产布局意欲何为
徐晓波为何选择从产业链源头开始变革,深究其因,还是中国的优质奶源长久欠缺,根据《2017年中国奶业统计资料》,2014年世界平均成母牛单产水平为7.6吨/年,美国、德国和荷兰分别为9.6 吨/年、7.7 吨/年和 8.5 吨/年,但中国却只有5.5吨/年。
徐晓波当然了解8年前的行业痛点,优质奶源不足的主要原因,是中国的规模化牧场数量少,大量的散户在养牛,散户养牛意味着奶牛饲养环境无法标准化,导致奶质参差不齐,生产流程科技化、机械化水平不高,导致母牛的单产量、质量都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徐晓波出于“购奶”经历,深知唯有解决奶源问题,才能让消费者喝到一杯好奶,“养牛”、“建工厂”的操作不言而喻。
目前认养一头牛的产品涵盖纯牛奶、酸奶、奶粉、奶酪等乳制品及生牛乳,但是其支柱产品是纯牛奶,在总营收中占比将近6成。
徐晓波在“找优质牧场合作”和“自建牧场”中,选择了后者,那么摆在他面前的问题来了,如何选择奶种、从哪里引进、在哪里种出“牧场”……徐晓波用行动一一给出了答案。
红碗社了解到,认养一头牛利用专业的基因筛选技术,从澳洲引进了上千头优质的荷斯坦奶牛,还引进了国内存栏量只有1%的娟姗牛;牧场建设上,2014年,认养一头牛在河北投产了“康宏牧场”,康宏牧场拥有环境优良、水源充沛、靠近饲料产地、交通方便等特性。
认养一头牛还实现了生产环节的数智化,例如在挤奶环节,“瑞典利拉伐挤奶机”会将每只奶牛的产奶量、泌乳曲线等信息记录下来,做到精准把控奶牛的挤奶时间和挤奶次数;而在奶牛种业方面,认养一头牛聘请了国内外顶级专家,建立精良的育种团队,为市场提供源源不断的优质奶牛。
有了高端的牛种,高端产品线也随之而出。众所周知,A2牛奶更加原初,能减轻消化道不适,在市场广受青睐,很长时间里,消费者购买A2牛奶需从澳洲海购,认养一头牛则将A2牛奶列为细分产品之一,2020年11月,认养一头牛推出新品“A2β-酪蛋白纯牛奶”,后续又推出常温娟姗牛奶和冷藏娟姗牛奶,娟姗牛的奶拥有更多优质的乳蛋白。
在价格方面,认养一头牛的娟姗牛奶单瓶折后价将近7元。而市面上推出娟姗牛奶的品牌并不多,目前能够对标的是伊利金典娟姗纯牛奶,单价也在7元以上。而即便同样是一盒250毫升的全脂纯牛奶,认养一头牛的天猫店铺售价3.5元每瓶,高于伊利、蒙牛的利乐砖纯牛奶,后者单价均低于3元。低脂纯牛奶同样高过伊利、蒙牛同类产品。
诚然,认养一头牛通过从全脂、低脂纯牛奶向A2牛奶、娟姗牛奶等高端产品线布局,也辅以单价更高的酸奶、奶粉等品类,毛利率高于不少同行企业,其毛利率一度超过40%,而数据显示,伊利2021年毛利率是30.90%,蒙牛为36.75%。由此看来,徐晓波从一开始便选择“高举高打”,瞄准“高端牛种”这一消费者认知领域的空白、抢占高端牛奶的布局已见成效。
如何靠“认养”出圈
认养一头牛从“种草”、“养牛”做起,到自建工厂,如此重资产布局,试图改变行业现状,这番操作本就为产品“写下了一份保证书”,为后面的营销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但是消费者如何才能知晓其“良苦用心”?认养一头牛需要一个好故事。
“认养”概念,是消费者认识认养一头牛的最原始的媒介。
认养一头牛在2020年推出的“百万家庭认养计划”中,提出了“云认养”、“联名认养”、“实名认养”三种认养模式。业内人士认为,认养一头牛看似“卖牛奶”,实则是通过噱头绑定用户成为长期会员,以提升复购率。
“云认养”类似线上养成类的互动游戏,认养后进行奶牛养成、挤奶互动、牛奶兑换等。用户可以淘宝或微信小程序游戏云养牛,以及观看牧场的动态及直播;
“联名认养”则是一种变相的会员模式,认养一头牛联合吴晓波频道、敦煌IP等推出IP联名卡,用户可以通过购买季卡、半年卡、年卡等获得联名认养权,享受定期新鲜产品直送到家服务以及主题型会员定制权益;
“实名认养”是”养牛合伙人机制”,合伙人可在专供牧场提前一年预订牛奶,最高等级的会员可以决定奶牛的名字,可定期收到奶牛的照片和各项生长数据。
三种“养牛”模式层层递进,此前有媒体披露,认养一头牛从养牛新人到养牛红人,再到养牛达人,最后是养牛合伙人,每一级都对应着累计消费金额的门槛。这也是认养一头牛逐步提升营收的有力手段。但是众多奶业人士发声,奶牛挤出的奶会被统一装罐运输,无法实现特定消费者喝到特定奶牛挤的奶,认养概念只是噱头,难以真正落地。
明知道是噱头,认养一头牛为何还要这样操作?这恐怕和互联网文化的兴起下的消费升级有关。一方面,一部分消费者愿意接受新鲜事物,“好故事+好产品”等于一个好品牌,认养一头牛携带了很强的互联网基因,先从产业链源头发力,用“认养”的噱头吸引一批关注新鲜事物的互联网原住民,用故事营销构建一个“有温度”的品牌,这是认养一头牛真正区隔于传统乳企的核心筹码。
注重营销意味着花更多的钱,认养一头牛的招股书数据显示,2019年到2021年,认养一头牛销售费用分别为1.94亿元、3亿元和4.83亿元,销售费用率分别为22.46%、18.35%和18.82%,其中销售费用中超九成为营销推广费。
2016年,认养一头牛开始入驻各大社交平台,并邀请罗永浩、老爸评测等在业界有影响力的KOL为其背书,营销内容则是以“牧场溯源”、“认养”等为主,吸引了一批忠实粉丝,一定程度上打消了消费者对食安问题的顾虑,这个崭新的品牌横空出世,产品逐渐被更多人接受。
不光是品牌推广,在渠道方面,认养一头牛也巧妙避开深耕线下的传统乳业巨头,而选择在电商和新零售上发力,这也是近年来新品牌普遍选择的方式。徐晓波深知自己的短板:认养一头牛在没有品牌认知的情况下,在跟线下渠道商、零售商合作的时候,议价能力一定不如伊利蒙牛那么强,只能选择线上起步。
从招股书数据来看,2019年-2021年,认养一头牛线上销售收入分别为5.3亿元、12.46亿元和19.5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高达62.30%、77.5%和 77.67%。
在徐晓波看来,认养一头牛的和传统乳企的核心差异是效率问题,而效率问题可以用当下数字化技术、新零售方式解决以及大胆的营销手段来解决,因此认养一头牛的发展只会更快速、更便捷、更高效。
撕掉“网红”标签还要多久
纵观乳业赛道,伊利和蒙牛、光明、阳光、新希望等在占据大半江山,这也意味着,认养一头牛为代表的新势力玩家很难越过老牌乳企坚固的壁垒。认养一头牛靠“认养”出圈,6年时间在乳企里拥有一席之地,被称为乳制品界的“网红”,这个时代俗称的“网红”,多少有些贬义,如何撕掉标签,成为新消费品牌们共同的难题。
认养一头牛的难题在于,提出了“认养”的概念抢占了用户心智,却没有提供对标的产品,且在奶源上曾长期依赖于第三方。据招股书显示,在2019年,认养一头牛生产的纯牛奶和酸奶,全都是由外协生产,直至2021年自由牧场的产能释放,严重依赖外部奶源的问题才有所缓解,但是毛利率逐年降低,是认养一头牛遇到的新问题。
招股书显示,2019至2021年,认养一头牛的整体毛利率从40.95%下滑至28.86%。除纯牛奶外,酸奶、奶粉、生牛乳的毛利率都有所下降,原因来自原材料价格上涨。受此影响,在净利率水平上,认养一头牛也从过去的远超同行,一路下滑甚至落后行业平均水平。
业界也有质疑者提出,认养一头牛频频制造爆款、营收持续高涨,深受资本青睐,但在赚钱能力上,却要打上个一问号。事实的确如此,“网红“总是和“一夜成名”、“历史短暂”等字眼相关联,一个发展过快的企业,的确不能在短短的8年时间里做到面面俱到,认养一头牛也不例外,但是质疑声也并不能阻挡它的前进。
红碗社了解到,认养一头牛在2021年7月完成股改后,共进行了三次增资。其中在2021年7月第一次增资,引入2家外部投资机构,为集创泰弘、鲜丰水果,分别认缴新增注册资本605万元和336万元,各自持股2.26%和1.26%。此时的认养一头牛估值约49.84亿元。
短短不到半年时间,去年12月,认养一头牛进行了第三次增资,引入9家外部投资机构,包括美团龙珠、新茶饮品牌古茗等。其中Long-Z M、Long-Z Fund、深圳龙珠和芜湖辰宇,四家来自龙珠旗下的投资机构合计出资2866.35万元,共持股7.87%。此外古茗出资895.73 万元,持股2.46%。此时的认养一头牛估值超百亿,成为巨头之后少有的百亿市值乳企。
此次冲刺IPO,认养一头牛拟发行不超过4047.06万股募资18.51亿元,用于海勃日戈智慧牧场建设、品牌建设营销推广等项目。其中,品牌建设营销推广项目拟投入募资5.2亿元。
认养一头牛高额的营销费一直是业界质疑的点,有行业人士认为,认养一头牛虽然通过扩建牧场补上了奶源短板,但产业链并不成熟,离不开第三方的帮助,其距离全产业链自控仍有一段距离。在市场端,大部分消费者并未对其建立起真正的品牌心智,认养一头牛还需要持续的产品创新和销售增长。因此,彻底撕掉“网红”标签,认养一头牛恐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Recommend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