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体验度量经验分享:如何搭建体验指标模型?

 1 year ago
source link: https://jelly.jd.com/article/62c6e752504188018c7a1dad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JELLY | 体验度量经验分享:如何搭建体验指标模型?

体验度量经验分享:如何搭建体验指标模型?
上传日期:2022.07.10
如何从0到1搭建一套适合产品发展的体验度量指标模型? 本文将分析产品阶段、业务属性、取数方式对于指标模型的影响,以及该如何拆分细化指标。

搭建一套合适的体验度量模型,不仅能帮我们将“用户体验”这个概念具象化,用一套分数体系来衡量一段时间内的体验质量变化,更能将定性定量的数据结合起来,指导我们针对关键问题进行优化迭代。

0813517cb064a5c5.png

下面就结合往期经验,和大家聊一聊在实际项目中,如何从0到1建设体验指标模型。

一、产品阶段与体验度量
第一步我们应该审视自己产品的发展阶段,这是为了确定整个体验度量项目的宏观目标。
对于不同阶段的产品而言,发展策略和目标的差异会很大。一般来说,各类型产品都会经历下图所示的几个阶段。随着自身的发展、竞争环境的变化,从启动逐渐走向成熟,进而寻求更大突破。因此,用户度量的目标也会随之变化。

11d36b920f7b79f2.png

冷启动 — 探索期
业务目标:功能快速上线,用户数量快速增长;
体验目标:无需过多指标,借机推进简单的用户调研,以发现定性问题为主要目的;
具体举措:利用现有资源让项目上线并正常运转。快速上线不重体验,快速接触用户,验证产品价值,探索产品定位及发展方向,在产品体验上不必花费太多精力。

深耕期 — 打磨期
业务目标:用户体量逐渐增加,功能趋近完善,追齐主流竞品;
体验目标:逐渐完善指标体系,埋点取数准备,以长期客观数据监测为主;
具体举措:基于确定的方向深挖,打造产品壁垒。体验问题走查,优化遗留问题。

突破期
业务目标:用户增长逐渐见顶,寻找新的突破点;
体验目标:在原有指标体系基础上,通过长期的体验数据洞察趋势变化;
具体举措:成立专项研究小组,团队模块分工,深入分析,细化人群,挖掘用户潜在需求。

二、业务类型与维度选取
确定了整体的方向,下一步进行度量维度的选取。那究竟哪些维度是适合自身产品的呢?

11d36b920f7b79f2.png

上图列举了常见的维度,主要分为三类:用户主观感受、用户客观行为、产品系统表现。

选取具体体验维度也跟产品的业务属性息息相关,B端和C端产品的侧重点并不相同。

11d36b920f7b79f2.png

B端产品
代表维度:任务效率、一致性、易用性、性能
工具类产品较多,重视核心流程的任务效率。需要的是既快又好,容易理解,操作简单,流程顺畅。一致性有利于降低认知成本,易用性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性能更是保障一切的基础。

C端产品
代表维度:满意度、净推荐值、忠诚度
同类型产品的核心功能相近,因此产品的差异化吸引力相对更加重要。用户的态度就更需要被重视。当然核心流程的转化率、经营性指标也很关键,但这些业务指标受到的波动因素也很多,对于长期的用户体验提升而言,参考价值不大。

三、常用取数方式
确定了一级维度,我们需要从更加落地的角度去选取合适的取数方式,这里介绍两类较为常见的取数方式。

用户主动反馈
这种方式更容易获得定性的数据,也就是上面提到的用户主观感受,但需要定期投入较大的人力成本,比如每个月投放一次问卷或每个季度实施一轮用户访谈,以及后期的问题归纳梳理等。
这种方式更适用于发现、定位问题,只要在做访谈或者问卷调研时,对问题再进行细节上的追问,很容易找到问题的原因,以及解决的切入点。

后台系统记录
这种方式更适合获得长期的定量数据,短期内可能无法精准定位问题,需要不断下钻。并且对于波动较大的指标,很难确定合适的标准值范围。
因此,这种方式前期投入的数据开发成本较多,但一旦数据趋于稳定,后期维护成本较低,能够起到实时监测作用。在出现异常数据时,能够及时预警,便于问题排查。

很多产品在发展初期,并没有为系统化监测做准备,所以很多后台数据是不完善的。比如性能数据,一般都是研发工程师关注的。而任务效率可能需要做相应的埋点开发,短期内可能难以看到成效。

11d36b920f7b79f2.png

因此,一期体验度量项目,大都以获取用户主观数据为主。通过实施2-3轮细致的用户访谈和更大样本量的问卷调研,来获取满意度和易用性的主观数据。同时,也能获得较为详细的问题列表,定位较为常见的用户问题。而在后台取数方面,针对任务效率、性能等维度,也会逐步开始数据的后台开发、补充埋点等。在二期、三期的项目里,再实现系统化的体验管理。

四、细项指标选取
度量模型的框架已经基本构建完成,那接下来又该如何在框架上补充细节,选取二级、三级指标呢?

下面介绍三类较为通用的选取逻辑。

11d36b920f7b79f2.png

按照用户使用流程划分
任务效率需要把用户使用的流程环节拆解。比如线上购物可以拆分为:搜索商品、浏览商详页、加入购物车、下单结算、支付、确认收货、评价这些环节;

按照页面功能模块划分
完整性需要把核心页面进行拆解。如首页可以拆分为搜索、频道区、运营位、秒杀区、直播区、推荐榜单、推荐商品等模块;

直接看整体,不再细分
在详细指标并不是特别完善的情况下,也可以看产品的整体情况。如性能,可以看整体APP的冷启动耗时、热启动耗时、崩溃率、页面卡顿率等指标。

五、如何计算分数
现在,体验度量的项目已经完成了一大半,剩下的就是统一“度量衡”,进行算分了。
在这么一个综合的体验度量体系中,每一个维度、每一项指标都有不同的单位。

随便举几个例子,任务耗时单位为秒,首屏耗时的单位为毫秒,参与度维度下人均访问频次的单位为次/人日,完整性的维度又以%来计算……如何用一把标尺来衡量这些天差地别的指标呢?

换算百分制
像满意度、易用性这类指标,本身就是按照百分制/十分制或其他分数制度来打分的,简单来说就是这些指标有一个明确标准的满分。这些指标的换算相对较为简单,可以将它们统一换算为百分制。

设定标准值
另一类指标则没有固定的标准,比如性能下的各个指标,首页加载耗时多久视为满分?崩溃率降到多低视为满分?
这些指标通常需要各方沟通讨论,确定标准值(最低分和最高分),再计算当前值在这两个值之间的百分序列。换句话说,就是把标准值之间的数切割成100份,看看当前这个周期的平均值落在100份里的哪个位置。

11d36b920f7b79f2.png

那怎么确定合适的门槛值和目标值呢?有些数据我们可以参考行业的标准,像性能指标就可以参考google chrome的一些标准(加载时长、交互性、视觉稳定性都有较为详细的指标)。

11d36b920f7b79f2.png

如果没有任何参考,则建议选取产品自身较长时间周期的数据,因为短期的数据往往波动较大,很难准确定义标准值。通过计算周期中位数标准差,将上一个时间周期的标准值作为现阶段的参考,就可以将波动范围进一步缩小。
在实际项目里,我们又发现了另一个问题,起步分值定得太低了,即使达到了门槛,也可能只有20几分。所以,我们在后期将门槛值对应的分数调整为60分。当然,多制定几个标准值,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更加精准地统计分数。比如,门槛值=60分,目标值=80分,挑战值=100分。

六、常见问题及相关参考
Q:为什么要做体验度量?业界有哪些较为成熟的体验度量模型?
A:见《用户体验度量经验分享》
Q:项目推进过程中,如何进行多方沟通取得共识?
A:见《体验度量经验分享:如何沟通共识?》。
Q:项目后期,如何进行系统层面的数据指标的对接?
A:见《项目复盘-体验度量数据模型搭建》

11d36b920f7b79f2.png

以上,大致梳理了搭建数据指标的几个重要步骤,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体验度量是我们管理体验的一个工具,构建好了体验指标模型,才能为后续数据分析、问题定位、跟踪机制打下扎实的基础。
欢迎大家试用我们的体验管理平台 http://ux.jd.com/workbench/list,期待大家提出宝贵意见,共同讨论如何将度量的理论方法更好地应用于业务实践。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