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行业深度】洞察2022:中国MCU行业竞争格局及市场份额(附市场集中度、企业竞争力评价...

 1 year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qianzhan.com/analyst/detail/220/220707-7d4e54e8.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行业深度】洞察2022:中国MCU行业竞争格局及市场份额(附市场集中度、企业竞争力评价等)

• 2022-07-10 12:00:53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E2072G0

MCU行业主要上市公司:中颖电子(300327)、乐鑫科技(688018)、晟矽微电(430276)、国民技术(300077)、兆易创新(603986)、上海贝岭(600171)等

本文核心数据:企业竞争层次、市场集中度、业务布局、竞争状态总结

——中国MCU行业竞争梯队

MCU是将计算机运行所需要的一些资源(如ROM、RAM、I/O、定时器、USB、ADC、DAC等)集成到了一个芯片上,称之为单片微型计算机,俗称单片机。在中国市场中将MCU企业按照梯队划分,以企业在MCU行业的营收和技术水平为标准,第一梯队为以意法半导体、瑞萨电子、NXP为代表的外国企业,以及以兆易创新为代表的内地龙头企业;第二梯队为以乐鑫科技、中颖电子为代表的内地上市公司;第三梯队为以华润微电子、灵动微电等为代表的内地企业。

图表1:MCU行业国内竞争梯队图

从MCU行业主要企业的区域分布来看,MCU企业主要分布在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其中,珠三角地区是国内重要的电子整机生产基地和主要的集成电路器件市场,集成电路市场需求较大,依托发达的电子整机制造业,近年来该地区的MCU设计业发展较快,在国内集成电路产业中所占比重也逐年上升。上海、江苏和浙江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是国内最主要的集成电路开发和生产基地,在国内集成电路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长江三角洲地区已初步形成了包括研究开发、设计、芯片制造、封装测试及支撑业在内的较为完整的集成电路产业链。

图表2:中国MCU行业主要企业区域分布热力图

——中国MCU行业市场份额

我国MCU行业竞争者数量较多,主要分为国际大型MCU企业,包括瑞萨电子、飞思卡尔、Microchip、意法半导体、三星电子等;实力强劲的台资MCU企业,包括盛群半导体、义隆电子、松翰科技、凌阳科技等;中国大陆本土MCU企业,包括兆易创新、中颖电子、东软载波、乐鑫科技、晟矽微电、国民技术、上海贝岭等。

根据IHS数据,2021年中国MCU行业市场规模初步测算为365亿元。根据国内MCU龙头企业兆易创新、中颖电子、乐鑫科技、国民技术和复旦微电的MCU业务营收规模来看,上述企业的国内市场份额分别为4.4%、4.1%、1.5%、1.8%和0.8%。

图表3:2021年中国MCU行业竞争份额(单位:%)

注:兆易创新暂未公布2021年整年数据,图表数据为测算数据;中颖电子数据为“集成电路设计产品销售”

——中国MCU行业市场集中度

从产品来看,国外MCU大厂中高端产品系列较多,而国内MCU厂商产品系列中主要为中低端产品,国内MCU厂商产品结构布局和国外厂商仍有较大差距。国外MCU企业在中国市场份额中占据了近80%的比例,中国MCU企业中以兆易创新和中颖电子为龙头,在中国市场中占据近10%的市场份额。但总体来说,中国MCU企业在中国市场占据的市场份额较低。

图表4:2021年中国MCU企业集中度分析(单位:%)

——中国MCU行业企业布局及竞争力评价

目前,中国MCU产业集群化分布初步显现,形成以长三角、环渤海、珠三角三大核心区域聚集发展的产业空间格局。国内MCU行业主要企业包括兆易创新、中颖电子、东软载波、乐鑫科技、芯海科技、国民技术、上海贝岭等。

图表5:2021年中国MCU行业主要企业业务布局及竞争力评价(单位:%)(一)
图表6:2021年中国MCU行业主要企业业务布局及竞争力评价(单位:%)(二)
图表7:2021年中国MCU行业主要企业业务布局及竞争力评价(单位:%)(三)
图表8:2021年中国MCU行业主要企业业务布局及竞争力评价(单位:%)(四)

在中国市场,MCU的应用主要在家电和消费电子、物联网、计算机和通信、工业控制、智能表计和IC卡、汽车电子六个领域。根据这些MCU代表厂商的产品特性和出货量,分布归入相应的主要应用类别。国内MCU厂商多集中在家电和消费电子应用领域。而在汽车电子和工业控制领域,国内MCU厂商的技术、产品和应用方案跟国际大厂还有不小的差距,但目前随着中国技术的不断提升,汽车电子和工业控制领域也逐渐成为主要的应用领域。

图表9:中国MCU行业企业主要下游应用领域分布

——中国MCU行业竞争状态总结

从五力竞争模型角度分析,目前我国MCU行业竞争者数量较多,主要分为国际大型MCU企业,包括瑞萨电子、飞思卡尔、Microchip、意法半导体、三星电子等;实力强劲的台资MCU企业,包括盛群半导体、义隆电子、松翰科技、凌阳科技等;中国大陆本土MCU企业,包括兆易创新、中颖电子等。同时,新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导致新型产品出现,特别是家用电器、电脑数码等产品相关技术的进步,极大地促进了MCU行业的发展。技术方面,MCU作为电子产品的核心部件,对可靠性、稳定性、集成度等性能指标有较高的要求。一些比较复杂的系统,需要IC设计公司提供从芯片、应用电路到系统软件等全方位的技术支持;资金方面,IC设计企业的产品必须达到一定的资金规模和业务规模,才能通过规模效应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同时IC设计行业量产企业规模标准较高,存在高门槛的规模经济标准。从替代品威胁的角度来看,MCU是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前进的,为电子信息产品的基本支持,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和不可替代性。从议价能力来看,MCU产品应用领域广泛,市场需求量大,但由于目前中国大部分MCU企业集中于中低档产品的生产,同质化竞争严重,行业下游议价能力较强。

图表10:中国MCU行业竞争状态总结

更多行业相关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MCU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政策研究、产业链咨询、产业图谱、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IPO募投可研、IPO业务与技术撰写、IPO工作底稿咨询等解决方案。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

前瞻产业研究院 - 深度报告 REPORTS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0755-33015062 或 [email protected]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