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顾问观点|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数字化高质量发展

 1 year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sino-manager.com/282711.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顾问观点|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数字化高质量发展

在举国欢庆中国共产党101周年华诞暨香港回归25周年之际,聚焦“新阶段 新理念 新格局——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新时代高质量发展”主题,中宏论坛第26场在线研讨7月1日下午召开。著名经济学家、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首席顾问、中国通证数字经济研究中心理事长刘以雷在会上作了主题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数字化高质量发展》的发言。

a3dc3d3ae100fb3ede0b.jpg

现将刘以雷在研讨会上的发言全文刊发,与网友共享。

各位专家、各位朋友:

大家下午好,今天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1周年,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是一个大喜的日子,中宏网主办“新阶段 新理念 新格局——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具有重要的特殊意义,非常感谢镜榕主任的邀请,能在这和各位专家共同交流学习粤港澳大湾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这个主题,根据会议安排,我侧重谈谈奥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问题,这是个时髦话题,讲错了请大家批评。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由国家主席习近平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发展战略,是我们国家丰富“一国两制”内涵、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提升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的重大实践,目标是进一步深化粤港澳合作,充分发挥三地综合优势,促成区内的深度融合,推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

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各项政策精神,按照《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指引,深化合作,共谋发展,大湾区建设取得阶段性重大成绩。2021年,大湾区经济总量约12.6万亿元人民币,比2017年增长约2.4万亿元人民币。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影响力显著增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快形成。港澳居民来粤生活发展更加便利,民生领域市民待遇全面落实,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加快形成。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有效推进,“1小时生活圈”基本形成。国际化法治化市场化的营商规则有序衔接,重大合作平台建设有效的拓展了港澳发展空间。数字化发展成效显著,2020年,广东省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约5.2万亿元,居全国第一。

7ed613087f745ace35be.jpg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国家与地区的改革和发展离不开当今世界格局和国际态势。面对百年不遇的全球疫情大流行和俄乌战争带来的影响,当前世界经济经历着复苏脆弱、环境复杂的大变局,全球化格局呈现大动荡、大分化、大重组趋势。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因此,虽然过去几年大湾区建设取得了重大成绩,但是要进一步发展,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这里面既有全球经济、国家经济面临的普遍性的矛盾、困难和问题,也有其自身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比如内部发展差距依然较大、三地协同发展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供给与需求结构不平衡不匹配、经济增长内生动力有待增强等突出矛盾和问题。

在此背景下,我们要一如既往地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对大湾区的建设规划和总体部署,在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携手共建。特别是新一届香港政府,应该利用好“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不断发掘大湾区发展机遇,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充分发挥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门户枢纽作用。

除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既定的政策规划,全力落实各项工作,我认为还应当在以下四个方面做文章、下功夫:

第一,在加快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下功夫。目前国内经济复苏动能有所减弱,三重压力进一步加大,传统产业面临需求减弱、要素成本上升、资源环境压力加大、产能过剩等多重困难。当然危机中也孕育着良机。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信息化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等新技术为基础的数字经济快速发展,推动社会生产向网络化、数字化与智能化协同,成为产业经济体系改革的核心驱动力和城市创新发展的新引擎,也为企业家应对宏观经济下行提供了发展的良机和先机。粤港澳大湾区具备丰富且庞大的基础数据资源,有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完整的产业链条,汇聚了众多的高科技信息企业,近几年数字经济发展持续向好。《2021中国数字经济城市发展白皮书》显示,深圳、广州位列一线数字经济城市,东莞、佛山位列二线,珠海、惠州、中山、江门位列三线,肇庆没有入围。从这个角度看,大湾区数字经济发展基础较好,但仍存在内部要素流通不畅、数字化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因此,我认为应当从以下方面加以重视。

一是建立有效的内部交流衔接机制。要立足于地区实际,健全工作协调机制,深化数字经济理论和实践研究。围绕数字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和短板,统筹部署,协同推进,在商事制度衔接、职业资格互认、标准对接等领域进行改革创新,打造高度开放、深度创新的数字湾区。

二是加强数字基建建设。进一步夯实网络基站、数据中心等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边缘计算中心、超算中心多元协同发展。积极响应全国“东数西算”一体化数据中心布局建设,借助西部绿色能源,缓解算力紧张,提高算力使用效率。要加快公路、铁路、机场、港口等基础硬件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打造智能物流体系。

三是做大做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要以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融合为先导,以服务先进制造业为引领,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大力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和优化发展。充分利用数字经济优势,推动香港、澳门金融要素加速流通,打造面向全球的数字金融服务平台。

四是要加强数字政府建设。要打通各地区、各部门之间存在的数据孤岛,全面推进政府数据共享开放。推动政府在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经济监测运行方面的数字化转型,构建协同高效的政府数字化治理体系,创新政务管理和公共服务模式,全面提升政府履职效能。

第二,在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上下功夫。当前国际社会反全球化声音此起彼伏,美国单边贸易保护主义阻碍了全球资源合理流动,加大了全球生产流通成本,给国家和地区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要解决面临的新问题、新矛盾、新挑战,就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首先要解放思想。认清改革、高质量发展所面临的新要求和新特征,将高质量思想理念与外部形势变化紧密结合,特别要把握和处理好深化改革、高质量发展和开放稳定的关系,夯实思想基础。要审慎而灵活地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重点环节重点突破,以高质量之“道”塑发展之“力”。其次要深化经济体制机制改革。要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推动资源配置实现效率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要加强常态化交流合作协调机制,破除不同法律、不同行政、不同关税体系下的市场壁垒和体制障碍,提高资源配置、人员流动的效率和公平性。最后要深化“放管服”改革。要将营商环境优化作为重点核心,在政府公共服务、企业商事制度方面下功夫,推进市场化、法制化、国家化的高质量营商环境建设。

第三,在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上下功夫。从习近平主席提出倡议以来,共建“一带一路”取得实打实、沉甸甸的成果,与149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形成合作,全方位高水平开放型经济加快形成。大湾区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示范区,是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劲的区域之一,区位条件优越,产业基础扎实,也是海上丝绸之路对外开放交往密切的地区。因此,要进一步加强区域合作,打造湾区市场一体化,促进湾区生产要素便捷流通,形成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有效对接,共同打造“一带一路”重要支撑区。要充分利用和巩固广东对外贸易大省、香港国际金融中心、澳门葡语国家经贸服务平台的优势,深化与相关国家和地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经贸合作及人文交流,建设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交通物流枢纽和国际文化交往中心。

第四,在加强与内地的协同发展上下功夫。“十四五”规划提出,要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推动东北振兴取得新突破,促进中部地区加快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推进现代化。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要服务于国家发展大局,必须建立与内地的深度合作。要加强与内地高校、科研机构的产学研合作,推动科研成果内地转化,对解决跨学科领域问题、支撑新兴产业做大做强有重要的意义。要积极接入内地碳交易市场体系,解决大湾区能源、工业、交通、建筑等领域碳减排压力大的问题,同时带动相关产业向西部有效转移。要发挥城市引领带动作用,立足于为内地发展提供新的经验,在治理体系和现代化建设方面为全国提供新的模式,更好促进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共同发展,促进区域协同发展。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