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通往失败之路的“三大能力”

 1 year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36kr.com/p/1814570663528067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通往失败之路的“三大能力”

人神共奋·2022-07-05 12:55
完美失败指南

1/5 投资、创业与上班族的区别

自从1996年前我进入股市后,就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很多学习领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很强的人,进入股市后亏损累累;而很多白手起家几年炒到上亿身家(不是传说,我经常遇到)的散户,如果只是日常交流,你却很少发现他们的智力情绪、思维方法、性格能力等等方面的过人之处?

答案是在我从一个散户转成为一个专业的基金经理之后,才慢慢领悟的——

很多备受世人认可的性格、习惯和思维方式,其优势仅仅限于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到了投资这种“七亏二平一赢”的活动中,才暴露出它们的弱点。

在媒体的报道中,一个成功创业者的经历往往是这样的:

1、发现商机:他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发现了一个未被满足的蓝海市场,激发了他长久以来的创业梦想

2、设计产品:通过市场调研总结用户需求,他用自己的积蓄,完成了新产品或新业务的原型

3、形成模型:通过小规模的销售,他总结了经验,重新设计了商业模式

4、扩大规模:他开始四处募集资金,扩大公司规模,将产品推向更广阔的市场

5、经历磨难:开始他遇到了很大的困难,甚至抵押了自己的房产,激励员工与自己一起渡过难关

6、终获成功

但现实中,如果他是一个投资者,他可能经历的是:

1、发现规律:他偶然发现了一个有规律的市场现象

2、设计方法:他将其设计为一套有效的投资方法

3、形成模型:通过多次投资,他确认这个投资模型是一个有效的方法

4、扩大仓位:他把所有的仓位都用于这种方法,并反复用于各种品种,不断改进,账户快速升值

5、经历磨难:在一次投资中,他严重被套,但因为以前也出现过类似情况,最终都赚回来,他不断加大仓位,从半仓到全仓到加杠杆

6、终获破产

我这么写,好像炒股和创业有很大的区别,但它们之间的共同点更多,都是少数人成功的游戏。只不过,“创业英雄”是媒体关注的焦点,导致了很强的“幸存者偏差”,我们只能看到那些成功的人如何成功,而不知道那些失败的创业者也用了同样的方法失败。

真正不同的是一般人最熟悉的“大公司上班”,如果严格地按照上面六点,你最终大概率会成长为一个优秀管理者。

区别在于,大部分工作都是一个事先设计好的闭环,只要遵循工作流程,上述能力与个人品质,大概率能得到更好的结果,一旦走出这个闭环,结果往往不受控。

那么,在一个“野蛮生长”的环境中,这些公认的宝贵品质,是如何暴露出它的弱点的呢?

2/5 走向失败的品质之一:洞察力

从一种不断出现的现象中发现一个规律,把一个规律变成一个方法或一个新机会,这是洞察力。

洞察力可能是商业世界里最被推崇的品质,它既能让一家大公司不断开拓新的商业疆土,也能让一家困境中的公司奇迹崛起。

但这种“擅长总结经验”的能力,也是最致命的能力之一。

比如我们在分析奢侈品的经营模式时,总爱拿爱马仕为例,总结奢侈品几个核心逻辑:

一、价格越贵,需求越高的“韦伯伦商品”;

二、限量、稀缺、手工

三、利用各种渠道讲好品牌故事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我们有大量的资金和足够的时间,可以按照这些规律打造一个全新的奢侈品吗?

“价格越贵,需求越高”是典型的“幸存者偏差”,在现实世界中绝大部分时间内并不会出现,所有的奢侈品品牌都是“幸存者”,只是正确的时间刚好做了正确的事的偶然结果。爱马仕代表性的柏金包,得益于简·柏金的明星魅力,但简·柏金并不是代言人,反而要求爱马仕停止用自己的名字命名这款包。

奢侈品的市场是二战后急剧变化的时代突然出现的一个机会窗口,如果你的品牌刚好符合奢侈品的那几个要求,你又刚好做对了一些事件,你就进入了这个时间窗口。而奢侈品市场的容量有限,当早期的那些企业各就各位,占据完不同品类、不同风格的品牌和不同层次的消费者后,时间窗口就关闭了,如果没有奢侈品自己作死空出市场,后来者做得再对也没有用。

投资同样如此,在一个博弈的市场,任何有效的方法,都必然需要在某一段时间失效,以降低使用者的规模,否则所有人都能成功了。在那个失效的时间窗口里,投资者的任何努力都只有一个结果——亏钱。

可问题在于,“擅长总结经验”的人,总有一种“万事必有原因”的人定胜天的自信,对自己的发现也坚信不疑。

可经济现象大都是多因子的,且随机分布,只是因为在不同时期某一个因子发挥的作用更加明显,一个观察能力和归纳能力都很强的人,很容易总结出一个单因子的方法。

这种思维上的缺陷,在“大公司工作”这种“闭环系统”中是优点,但到了创业和投资上,随机因素总是在不同时间窗口发挥不同的作用,这种对方法论的“自信”,可能导致巨大的损失。

事实上,大部分聪明人都在经验方法或产品失效之初就意识到了,但不幸的是,很多人又同时具备了第二个把自己推向深渊的“宝贵品质”——归因能力强。

3/5 走向失败的品质之二:“解释系高材生”

在“大公司上班”,你需要把大量的时间花在“解释”——即归因上:

  • 向上司解释当前的局面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 向同事解释你为什么要这么处理
  • 向下属解释你的工作要求有何意义
  • 向客户解释目前的困境有办法解决

公司上班无惊喜,大部分任务的结果都是按步就班,所以,“解释”得好不好,决定了你的大部分业绩,大公司混得好的总是那些表达能力强、逻辑清晰的人。

不幸的是,“解释系高材生”不但擅长说服别人,更喜欢说服自己。

前面说过,单一因子思维适合职场,却不适合创业投资一类的活动,这种“自我说服”能力,结果是让自己一次次为错误找理由。

散户被套,总是会找到一堆理由说明股价下跌不过是暂时的现象,强调“市场先生在犯错”,认为是“庄家刻意打压股价”,认为“上市公司在隐藏利润”……

如果认为上述不过是借口的话,还有更复杂、更精致、更有体系性的完美解释,很多投资者短线高位被套,就用“坚守价值、长线持有”,“做时间的朋友”等空洞的概念来说服自己继续持有。

v2_f23e2f1b2a714c5f9aa5d242cd86bc89_img_000

如果投资者有一个先行的立场,又无法自省,那么解释能力实际上将成为“自我催眠”,每一次你大彻大悟时,其实是坠入更深的迷雾中。

期货投资中有一个说法叫“强预期,弱现实”。投资者对某商品价格的未来走势的判断,总是建立在预期之上,而预期就是根据各种历史规律作出的大概率的判断,现实就是价格实际走势。“强预期,弱现实”就是预期会有做空或做多的空间,但现实价格却比较弱,与预期有很大差距。

“强预期,弱现实”的局面,投资者需要从现实的角度,思考自己是否忽略了某些无法预见的因素,这些因素是已经充分发酵体现在价格上了?还是会把价格推向与预期相反的方向?

“强预期,弱现实”的局面,在创业中更常见,创业者不应强调这只是“暂时的困难”,而是要冷静的分析,现实中是否有某些被自己忽略的重要不利因素?

你认为适合开咖啡店的地方,却没有咖啡店,并不是你眼光好,而是这里实际上并不适合开咖啡馆,每隔几年都有人在这里开咖啡店然后失败。

很多你看到的“蓝海”,不过是历史上所有创业者都死了的“死海”。

非常遗憾的是,一个抽象思维能力强的人常常会压制“现实感知能力”,总是过度相信自己的分析,过度重视理论数据,总是习惯性的怀疑现实,忽视了现实的不利。在给现实一个“合理的解释”后,继续坚持预期。

当然,在现实面前,所有的解释都变得苍白之时,你仍然有机会“逃命”,仍有机会东山再起,只要你没有具有最致命的“品质”——坚持。

4/5 走向失败的品质之三:坚持不懈

越是简单的美德,越是容易被过度高估,比如坚持。

你坚持的东西,如果不能同时符合以下两项条件,带来的将是永久的毁灭。

条件1:胜率——有现实的迹象(不是理论,不是别人的成果)证明了大概率成功的事

那些每次的进步都不明显,但大概率能进步的活动,最适合“坚持”这种品质,所以学习上,坚持是唯一的方法,工作中,坚持也很重要,但创业和投资,则不一定。无法证明其胜率,本质上就是随机事件,这种坚持与赌徒无异。

当然,大部分人都能随时评估胜率,但相比之下,条件2则更具隐蔽性。

条件2:遍历性——小概率的失败不会造成“不可逆的”损失

没有遍历性的活动,是这样的:虽然每一次大概率都能进步,可只要一两次失败,之前的所有努力都会付诸东流。

最典型的是投资中的“杠杆”,面对“虽然套牢,但股价大概率回升”的机会,很多人会坚持仓位,不断抄底加仓,甚至加多倍杠杆,这种对仓位的“坚持”,只要一次做错,就会亏光本钱,无法翻身,也不适合那种“坚持”的人。

创业中的“债务”也是如此,你的回款时间和贷款到期就差几个月,但只要被银行冻结了账户,就算经营再好,也会“突然死亡”。

“遍历性”这个词之所以生僻,因为工作中最大风险就是失业,更大的风险都由公司托底,而投资与创业中的风险却没有“底”。

遍历性是所有高波动事业的共同敌人,1987年黑色星期一,美股单日暴跌22%,奇怪的是,美国经济没有任何异常,黑色星期一之前,美股走势一切正常,之后也恢复了正常,这次暴跌好像龙卷风一样来去突然。

对“黑色星期一”的原因,有无数种解释,但事件的解释越多,就越接近随机事件,对于加了杠杆而没有挺过这一天的投资者,或者在这一天恐慌抛售永远离场的投资者而言,无论你之前做得有多好,之后还能做多好,那一天就是世界的终结。

5/5 命运无法打败你的地方

正常情况下,我们喜欢这样的人:

1、洞察力:洞察力强,喜欢发现规律

2、归纳力:擅长把规律变成方法论

3、执行力:一次次的重复方法论

4、韧性:遇到暂时的困境,不放弃

大部分情况下,成功的也总是上面这一类人。

但在投资和创新这一类高风险高回报的事情上,成功的总是这样的人:

1、洞察力:洞察力强,喜欢发现规律

2、归纳力:擅长把规律变成方法论

3、执行力:一次次的重复方法论

4、韧性:遇到暂时的困境,不放弃

5、(最重要的)运气好:或者运气一般,但有极强的风格控制能力,对上述所有能力产生的结果,都持怀疑的态度。

投资和创业,是如此的不同,收益没有上限,风险没有下限,且永远藏在你不知道的地方,你一直以为自己在做正确的事,洞察规律、勇于实践、改进方法、坚持不懈……,事情好像一直在好的轨道上,直到命运露出它真正的面目,你困惑不已:“我到底做错了什么?为什么命运如此不公……”

在这个变幻无常的世界里,命运唯一无法打败你的地方,就是你对命运的坦然。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人神共奋”(ID:tongyipaocha),作者:人神共奋,36氪经授权发布。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36氪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