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摄像头拍了个寂寞,车企集体“减配”,只为保护你的隐私?

 1 year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36kr.com/p/1814447201371524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摄像头拍了个寂寞,车企集体“减配”,只为保护你的隐私?

超电实验室·2022-07-05 11:15
你的智能汽车正在看着你

曾经让智能汽车引以为傲的摄像头,开始“自闭”了。

起亚汽车前不久发了一个关于360° 全景功能关闭的通知,称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将于7月11日起关闭360°全景影像功能。

消息一出,就有不少车主吐槽“自己钱白花了”,而且厂家还把全景影像当作重点功能宣传。“我花钱买的功能,没有之后会退钱吗?”

其实不止起亚汽车,在此之前,不少车企都关闭或停用了车外远程监控或拍摄功能。

比如比亚迪的“千里眼”和日产智联App的远程拍照功能,今年3月份,比亚迪和日产相继停用了该功能。

5月23日,小鹏汽车暂停了“APP端远程查看车外摄像头”功能,几天后,长安汽车在APP中也无法使用包括远程监控、360全景以及远程智能泊车等功能。

一夜之间,远程监控和全景功能就减配般消失了。

厂商们集体下架和关闭车辆远程拍摄等功能早有苗头。按照起亚的通知,关闭相关功能的原因直指“法律法规要求”。

换句话说,是为了合规。

01 远离那辆智能汽车

不管相信与否,你的智能汽车都在在偷偷监视你的生活甚至一举一动。

去年,面对网友追问特斯拉是否会对车主进行长时间监控时,马斯克用一句“YES”的回应,让人们开始在意自己在车内的隐私。

而且国外一位黑客大神,还分享了自己提取到特斯拉车内摄像头所拍摄的画面,车内人员、乘坐情况、驾驶状态、神态表情全部都一清二楚,白天车内摄像头记录的视频画面也非常清晰。

随后“特斯拉车内摄像头监控车主”的话题,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讨论,不少中国车主也担心其隐私权受到了侵害。

v2_581b760664514f368f88df633c2383ae_img_000

虽然特斯拉一再强调,车辆不存在通过车内摄像头侵犯用户个人隐私的行为,所有中国市场的特斯拉用均未开启车内摄像头,但也掩盖不了摄像头滥用的事实。

在此之前,美国知名杂志《消费者报告》就公开点名特斯拉,表示其利用摄像头拍摄的影像资料用于开发研究自动驾驶,可能会破坏它作为驾驶员监控功能的安全性初衷,并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不止特斯拉,一些主打智能化的车企也在获取隐私信息的边缘,不同程度地疯狂试探。

v2_00b3ba577726472f8e6dab5453ba6022_img_000

今年五月,高合汽车被曝出行车记录仪疑似泄露车主隐私,一名用户在社交媒体发布的视频显示,通过高合HiPhi X的“车车互联”功能,可以无需密码无需确认,直接跳转看到其他高合车主的行车记录仪画面,且该画面是实时的。

随后,高合汽车发布声明称,该功能属于车队出行、车路协同系统的组成部分,出厂时默认关闭,需用户在车辆上电后,打开设置中的功能选项,并通过二次确认隐私条款弹窗才能开启。车辆下电后该功能无法启用,也无法远程开启。

v2_6028bb70bb1547b9a57f385d9d5964fe_img_000

言之凿凿的声明发布后,高合转身就下架了这个功能。

一直以来,用户的数据和隐私都是企业最隐秘的财富,苹果、谷歌和推特等互联网公司都曾遭遇数据泄露的丑闻,Facebook甚至因为数据泄露,被判罚款50亿美元。

不可否认是,智能汽车越来越多的传感器,能给驾驶者带来更丰富便捷的功能,但无处不在的摄像头也让个人隐私一览无余,而且信息安全的问题层出不穷。

智能汽车时代怎么避免数据泄露?《汽车数据安全管理若干规定(试行)》应运而生。

02 摄像头应关尽关

去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汽车数据安全管理若干规定(试行)》,正式规范了一路狂奔的智能汽车数据安全和隐私问题。

规定明确指出,汽车数据处理者处理个人信息应当取得个人同意或者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因保证行车安全需要,无法征得个人同意采集到车外个人信息且向车外提供的,应当进行匿名化处理,包括删除含有能够识别自然人的画面,或者对画面中的人脸信息等进行局部轮廓化处理等。

所以如果车企们不及时调整相关功能,可能会构成在未经他人或其他车辆车主同意的情况下,收集、存储他人个人信息的法律风险,直接违反《汽车数据安全管理若干规定》,侵犯个人隐私权。

也就是说,车企不能再像以前那种随便收集用户信息了,无论是车内还是车外,都需要保护信息不被滥用。

v2_e1849188563440a1a27a62febe4a94af_img_000

除人脸信息外,《规定》中还明确提到,国防科工单位、车牌信息等车外视频、图像等都属于重要数据。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一些单位会禁止特斯拉驶入。

对于智能汽车来说,每次启动工作都要进行上亿次的运算,一辆智能网联汽车每天至少收集10TB的数据。这些数据既包括车辆的具体位置、车外的街景,还包括车内驾乘人员的人像、目光等。

为了保证智能汽车的正常运行,法规对于收集的信息和范围也做了限定。比如默认不收集原则,除非驾驶人自主设定,每次驾驶时默认设定为不收集状态。

对于雷达和摄像头的覆盖范围也做了限制,根据所提供功能服务对数据精度的要求确定摄像头、雷达的覆盖范围,也就是说,摄像头和雷达不在多,达到一定标准就可以。

03 汽车还能愉快地智能吗?

关闭停用这些功能后,车企们是没有侵权的风险了,但消费者却成为了“大冤种”。

首先,远程控制等功能并不是所有车型的标配,很多都需要加钱选装。甚至还有不少车企把这些功能当作产品的核心亮点作为宣传,一些用户更是冲着这些功能和技术才下定买车。

现在说没就没了,作为消费者和用户,白花了钱不说,心理层面的落空更是难以接受。连带着势必会降低品牌的粘合度,这对车企来说是无法挽回的。

此外,这些功能如果在销售前进行了承诺,但在消费者使用时却无法提供使用,那么就可能涉嫌虚假宣传,侵犯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今年4月份,工信部下发了《关于开展汽车软件在线升级备案的通知》,通知中明确规范了关于OTA升级的方方面面:企业应履行告知义务,升级执行前向车辆用户告知OTA升级的目的、内容、所需时长、升级影响、注意事项等信息,升级执行后告知车辆用户升级结果。

v2_d2c1b86560134930bc2697aa9f16eeba_img_000

如今法规越来越严格,也在倒逼企业开始不断调整。

比如理想汽车,就非常讨巧地对拍摄内容做了脱敏处理。用户在使用手机远程车控中的驻车拍照功能时,若记录下的照片中含有人像、车牌等涉及他人信息的元素,将会自动进行模糊处理,并且不影响其他功能的正常使用。

作为车规级芯片供应商,地平线也开始在脱敏方面下功夫,去年下半年开始,陆续申请了“图像脱敏”的相关专利,目的也是为了提升用户隐私数据的安全性。

而上汽集团,则是新增车云协同信息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安全模块,以此保护用户数据。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规定》的实施,关于智能汽车数据的安全问题越来越规范,车企在对某些功能宣传时也很难“用力过猛”。

只不过损失最大的还是用户,毕竟摄像头后台是否在工作并不可知,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再也不能随时随地用自己汽车拍照打卡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超电实验室”(ID:SuperEV-Lab),作者:刘雨,36氪经授权发布。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36氪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