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人民日报评论:监管高质量,互联网诊疗发展更稳当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finance.sina.com.cn/tech/2022-06-22/doc-imizmscu8199278.s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人民日报评论:监管高质量,互联网诊疗发展更稳当|互联网诊疗_新浪科技_新浪网

  前不久,由国家卫健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制定的《互联网诊疗监管细则(试行)》(以下简称《细则》)公布。《细则》以促进互联网诊疗健康发展为目标,以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为根本,对开展互联网诊疗活动的医疗机构、医务人员、质量安全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监管要求,对于规范互联网诊疗活动,防范化解互联网诊疗安全风险,保障医疗服务安全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互联网诊疗是医疗行业的新兴业态,也是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互联网诊疗发展迎来了“春天”。到2021年底,全国互联网医院已达1700多家。互联网诊疗以互联网为载体,突破时空限制,大大简化就医流程,有效改善了患者就医体验。与此同时,在其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个别不规范行为,比如平台医师资质审核不严、违规开展首诊等,这给患者生命安全带来风险。互联网诊疗的本质依然是医疗服务,《细则》把医疗质量和安全放在首位,有助于规范互联网诊疗的行为,用高质量监管护航互联网诊疗实现高质量发展。

  好医师是确保互联网诊疗服务质量的关键。以往线下诊疗,有医院和科室作为载体,患者与医师面对面交流,容易辨别医师资质。线上诊疗通过网络平台连接医师和患者,辨别医师资质相对有些困难。对此《细则》强调,“医师接诊前需进行实名认证,确保由本人提供诊疗服务。其他人员、人工智能软件不得冒用、替代医师本人提供诊疗服务。”当线上诊疗的医师资质得以确认,患者对互联网诊疗的信任度无疑将大大提高。

图源网络
图源网络

  在线能看什么病有了标准。对常见病、慢性病等进行复诊,是互联网诊疗的基本定位。但什么是复诊,如何判断,此前因为缺乏具体标准,导致出现监管真空。《细则》要求,“患者就诊时应当提供具有明确诊断的病历资料,如门诊病历、住院病历、出院小结、诊断证明等,由接诊医师留存相关资料,并判断是否符合复诊条件。”“当患者病情出现变化、本次就诊经医师判断为首诊或存在其他不适宜互联网诊疗的情况时,接诊医师应当立即终止互联网诊疗活动,并引导患者到实体医疗机构就诊。”如此,互联网诊疗病种的标准更具有可操作性,医师的专业权限也得到了进一步明确。

广告

  线上开具处方药更加规范。过去,一些互联网诊疗平台为了售出更多药品,采取先选购药品、再因药配方的做法,甚至由人工智能软件自动生成处方,给患者用药安全埋下隐患。《细则》规定,“处方应由接诊医师本人开具,严禁使用人工智能等自动生成处方。处方药应当凭医师处方销售、调剂和使用。严禁在处方开具前,向患者提供药品。”对互联网诊疗处方开具加以规范,能有效防止药品滥用,为患者用药安全提供更坚实的保障。

  线上诊疗与线下诊疗质量控制一体化。线上诊疗虽然更为便捷,但医患双方没有面对面沟通,质量控制难度更高。为保障医疗服务安全和质量,《细则》把握住准入合规、全程监管、管理同质、数据共享等准则,做出有针对性的管理规定。从“由依托的实体医疗机构开展线上线下一体化质控”,到“医疗机构应当保证互联网诊疗活动全程留痕、可追溯”,让互联网诊疗质量控制有迹可循,体现了智治与制治的有机融合,必将督促医疗机构持续提高互联网诊疗质量,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就医需求。

  质量与安全,是医疗行业永恒的主题。随着《细则》的出台,各地有关部门当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实施办法,推进监管落实。让参与互联网诊疗的医疗机构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提供更为便捷且优质的数字化诊疗服务,“互联网+医疗健康”定能取得更多发展成效,在缓解医院医疗压力、改善医疗服务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Recommend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